05.23 又見黑天鵝!信用風險事件不斷增多,上市民企債務違約頻頻

又見黑天鵝!信用風險事件不斷增多,上市民企債務違約頻頻

公司債自2015年放開後一路高歌猛進,進入2018年違約潮起。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0只債券發生違約,其中集中爆發在民營上市公司中,近日東方園林10億公司債發行又遇冷。大眾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規模增三成,其中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達29只,昨日仍有包括深康佳A、雲南城投等公司擬發行公司債券用於歸還債務。分析人士預計2018年信用風險事件會進一步增多,注意規避負債率高、現金流差的企業。

多家上市民企債務違約Wind統計顯示,截至昨日,今年以來共有20只債券發生違約,違約債務主體中不乏多家上市公司,以民營上市公司為主。除了春和集團、大連機床集團、丹東港、川煤集團、中國城建等違約“常客”,今年新增違約主體涉及億陽集團、神霧環保、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上海華信等。從違約規模來看,違約債券涉及金額超150億元,去年同期僅有13只債券發生違約,違約金額僅為100多億元。

以“15中安消”發生實質性違約為例,違約金額為9135萬元,公司主營業務為城市系統集成和安保運營服務。此次違約前已有徵兆,2017年報顯示,公司虧損7.35億元,逾期借款已高達6.13億元,且在2018年1月15日,中安消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在此次違約前,公司評級遭連續下調。

近期最引人注意的是,PPP明星企業東方園林尷尬的10億公司債發行,公司5月21日發佈的公告顯示,原本計劃首期發行規模不超過10億元的公司債券,最終發行規模僅0.5億元。公司股價也受此影響連連下挫。

“我們通常認為,上市公司相較非上市的公司資質更優,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安全係數相對會更高。但從 ‘11凱迪MTN1’、‘15中安消’兩隻上市公司發行的債券發生違約的情況來看,當上市公司發生經營不善,以及政策和管理人風險的時候,同樣會陷入償債危機。”申萬宏源分析師孟祥娟認為,在2018年信用債到期量規模增大,企業盈利邊際變差,再融資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預計2018年信用風險事件會進一步增多。

今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增三成大眾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規模同比增三成,其中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達29只,涉及發行規模為135億元。公司債自2015年放開後,一路高歌猛進,尤其是進入2016年後,2016年發行規模接近2.8萬億,同比增長1.75倍,2017年後,公司債的發行規模隨著整體市場環境的調整,急劇收縮至1.1萬億元。

進入2018年,從目前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無論在發行規模還是發行只數上均較去年前5月有所增加。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2018年以來公司債發行總額為0.48萬億元,而2017年前五月該數據為0.35萬億元,同比增加了37%。從公司債發行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共發行452只公司債,比去年前5月的363只增加了89只。

昨日仍有一些公司擬發行公司債,從資金用途上看,多包括“優化公司債務結構”、“歸還公司債務”。如深康佳A昨日公告擬發行不超50億元公司債,主要為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公司債務結構;雲南城投也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6.8億元的公司債券,用於歸還公司債務、補充營運資金或項目投資。

進一步統計顯示,截至昨日,今年以來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達29只,涉及發行規模為135億元。這其中,有3只公司債的債券評級達到了AAA級。

“當前整體融資環境趨緊,很多行業和公司債務問題愈演愈烈,缺乏充足現金流的企業融資難度加大,信用債違約風險高。資金只能找經營現金流好,低負債率的公司,也會拋棄那些負債率高、現金流差的企業,因此這些地雷公司隨時引爆,注意規避。”昨日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