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銀行利息升高,對我們有好處嗎?

jsy809371305


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壞參半,看朋友們對於資金是什麼態度了。

1,向銀行存款。

如果你是想把錢存起來,無論是考慮銀行還是第三方託管機構,銀行利息提高肯定會對於存款金額較大的朋友來說更加掙錢了。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不需要多解釋。

2,向第三方金融機構存款。

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利息一般都是高於銀行的,如果銀行利息提高,第三方金融機構會更加的高,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和存款人收益會比原來多。

3,向銀行和第三方機構借款。

人民的存款利息高,貸款利息會更高。這樣的話,就意味著借用資金的成本提高了,所以向銀行的貸款就會減少,就說明市場上流通的資金減少了,消費就畏縮了,會抑制經濟增長。相反,降低利率,銀行貸款就會增加,市場上的資金就會增多,消費擴大,刺激經濟增長。

4,影響生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關心房貸問題,存款利息上漲,房貸的利率自然會水漲船高。原本需要承擔的利息會增加,原本需要每月還款金額也會上漲。這個例子,是最基本的能反映銀行利息上漲的道理了。

銀行利息都是中央銀行對於整體經濟情況的把控,然後做出的調整。急需要結合民情,也會參考世界經濟形勢,中國歷史上最高的銀行利息是50年代的5.4,最低的利息是現在的0.35。可以說是一路直線下降,如果利息提高也很正常,並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反彈。

如果大家對於自己的資金沒有存款或者貸款需求,也就不用擔心這些對自己的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之類的。

你好,商函雜並論,一個以客觀視角解讀商業的偽ceo


商痕筆記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但問題裡的“我們”代表的是誰呢?我猜指的是大部分普通老百姓。

我嘗試把問題裡的“我們”分成兩類人來回答下。

“我們”是指大部分工薪階層、打工者、農民,這時候利率上升是有好處的。

有人說,我知道。利率上升,存在銀行裡的錢利息就多了嘛。這是很直觀的體現。

除了這個直觀的體現,有研究證明,比較高的利息水平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

利率上行有助於改善收入不平等。根據相關研究,在 1913-2012 年的 100年間,美國前 0.1%的富人所佔有的居民財富比例呈 U 型,其中 1929 年到 1978年下降,從 25%下降到 7%,而 1979-2012 年則持續上升,基本回到 1929 年的水平, 2012年為22%。財富的不平等加劇,與美國十年期利率長週期基本一致,較低的利率對投資渠道和投資能力較差的多數居民不利。因此, 利率回覆到上升通道, 有助於緩解全球面臨的日益惡化的收入不平等問題。

“我們”如果指的需要貸款融資的生意人,就算不上是好消息。這個也很好理解,貸款的成本上升了,做生意的必須提高自己的利潤率才能保證自己還完本金和利率之後還能賺錢


匯貸客


銀行的利息升高,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央行的基準利率升高;另外一種是商業銀行的利率升高。

利率制度

目前我國現行的利率制度是基準利率與市場相結合的體系,各銀行在央行制定的基準利率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上調。比如央行發佈的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為1.5%,如果A銀行執行基準上浮30%,即A銀行的利率為1.95%;B銀行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上浮50%,則B銀行的利率為2.25%。

基準利率提升

對於央行而言,基準利率提升,不僅僅是存款的基準利率上浮,貸款的基準利率也會相應的上浮,所以基準利率提升,

對於存款:如果各商業沒有調整以往的浮動比例,那麼我們在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隨之上浮,相應的存款利息增多。

對於貸款:同存款相一致,我們的貸款利息也會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房貸時說好的等額本息(每期歸回的金額相一致),但是總有年度會發生變化的時候(央行調整了基準利率)。

因此央行提高基準利率,對於有存款沒貸款的人是有利的,反之對於有貸款沒存款的人,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

商業銀行的利率提升

商業銀行的利率提升,一般而言都是指的是存款利率的提升;因為貸款利率要根據每個申請人自身的資質來判斷,很難做到一言堂(即使是房貸,也只是規定了一個最低的上浮比例)。所以商業銀行的利率提升對我們而言,一般是有好處的。


商業銀行為什麼會提升利率呢?比如,我們上面舉的案例;央行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為1.5%,如果A銀行執行基準上浮30%,即A銀行的利率為1.95%;B銀行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上浮50%,則B銀行的利率為2.25%。假設兩家銀行規模相近,網點便捷度、服務度相似,那麼可以預見的A銀行的存款會逐步轉移至B銀行,為了應對競爭,A銀行也會提高利率,即使不超過B銀行也要與其相近,否則A銀行必將被市場淘汰(銀行的利潤來源為存貸息差,沒有存款就無法經營了)。

所以商業銀行的利率提升,往往是競爭的結果,比如小銀行的利率高於大銀行,就是銀行規模小,便捷度差,品牌識別度低,如果同等利率的條件下無法與大銀行競爭,故而只能提高利率以吸引客戶。


鯉行者


利息升高有好處,也有壞處,而且從長期來看,壞處相對來說要比好處多。

我們先來看利率升高對大家的好處

利率升高,最大受益者就是銀行的存款用戶,利率升高之後存款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息。


比如1年期存款目前基準利率是1.5%,正常銀行可能上浮20%左右,實際的利率是1.8%左右。存1萬塊錢一年的利息是180元左右。

如果央行加息0.25%,一年期存款的基準利率變為1.75%,銀行實際執行上浮20%,那最終的利率是2.1%,存款1萬元1年的利息是210元,比加息前多了30元。

大家不要小看這30元,如果把存款基數放大到100萬,1000萬,1個億,甚至更多,那這個多出的利息是相當驚人的。

比如存款10個億,加息前存一年的利息是1800萬,加息之後利息變成了2100萬,整整多出了300萬!

我們再來看下利率上漲的壞處

利率上漲一般會引起連鎖反應,具體來說會有以下壞處

1、貸款利率上漲

利率的漲跌一般是同步的,就是存款利率上漲了貸款利率也會跟著上漲。

一但利率上漲那貸款的成本就增加,我們以房貸為例。

假設你購買一套140萬的房子,貸款100萬30年,等額本息還款,按基準利率辦理。

如果按目前的基準利率4.9%辦理,你的貸款利息如下:


如果利率上調0.25%,上漲後利率為5.15%,你的貸款利息如下: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利息上漲後,房貸的利息多出了55078元,每個月要多還153元。

2、經濟增速減緩

利率上漲對社會經濟會帶來兩個影響,一個是貸款成本增加後,企業貸款的熱情會降低,同時因為存款利率增加,居民會增加儲蓄,導致社會投資資金減少,消費也跟著減少。最後在多種因素疊加下,經濟增速會減慢很多。

3、就業崗位減少

這一點是跟第二點關聯在一起的,就業的崗位供給跟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社會投資減少,經濟放緩,那新增的就業機會就會較少,企業甚至會出現裁員的情況,到時失業的人數會增加。

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因為有時候在經濟過熱的時上漲利息,會讓經濟迴歸到合理的水平,這時候雖然投資減少,但是總體經濟相對平穩,就業也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

4、房價上漲速度減慢,甚至降低

貸款利率對房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貸款利率上漲的幅度比較大,那房產市場的購買量和成交量都會出現下滑,因為貸款利息增加後,貸款成本增加,很多人可能不願意接受高成本的房貸而選擇放棄購房計劃。如果市場需求減少,那房價上漲就沒有那麼快,甚至可能出現下跌。

最後利率的調整沒有絕對的好處或壞處

雖然利率上漲總體壞處比較多,但是從整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利率的上漲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要看具體的經濟環境。

比如有時候利率比較低,企業貸款積極性高漲,導致經濟過熱,產能過剩,這時候上調利率就可以降低企業貸款投資的熱情,減少社會資金的供給,從而有利於經濟健康發展,避免經濟過熱出現硬著陸的風險。


所以利息上漲具體要看是在經濟過熱的時候上漲還是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上漲。


貸款教授


銀行利息的升高包括存款利率的升高和貸款利率的升高,是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過有時候表現的不是那麼明顯。銀行利息升高對我們當然是有好處的,同時壞處也是並存的。主要介紹一下銀行利息升高的好處。

一、存款利率升高很明顯在銀行有存款的人的利息變多了。


二、利率升高可防止經濟增長過熱。存款利率升高人們就增強了把錢存在銀行的意願,人們把錢存銀行了,那麼用於投資和消費的資金就會減少,需求降低企業的生產規模就會降低,有利於防止過快的經濟增長髮展成經濟過熱,生產過剩,避免資源的浪費,有利於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健康穩定的經濟對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

三、銀行上調利率可預防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數量太多,超過了經濟實際需求,引起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增長。通俗的講就是老百姓們說的:錢越來越不頂事了。上調存款利率,人們把錢存銀行了,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就變少了,提高貸款利率,貸款成本增加,貸款就會變少了,減少了貨幣從銀行的流出,這樣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總量減少,就會預防和緩解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會極大的降低我們的購買力,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銀行利息升高也會有一些壞處,比如說房貸增加房奴壓力變大,企業成本增加造成經營困難等。但是一定的經濟形式下銀行提高利率是一種經濟調控,好處是遠遠大於壞處的。

喜歡的朋友幫忙點贊評論一下!謝謝支持!


一路前行永不放棄


銀行利息升高,對個人的利弊關鍵要看個人的資產與負債結構。

如果你持有的是現金資產,那麼存在銀行定期或者餘額寶、購買貨幣基金等理財產品獲得的收益都會提高。對持有現金資產的人有好處。不過這點而多得的利息實際上並無多大用處。

作為經濟人,通常目前中國居民的負債比較多。比如買房,或者經營實體公司需要借貸。

還房貸的,利息提高之後,每月的月供增加了。對於月供住房的人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經營企業的,貸款比較多,利息提高之後,貸款利息增加,而經營企業獲得利潤率是一定的,這樣增加了融資成本。企業的經營活動就會逐漸減速,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利息升高的影響。

這樣炒房的或者買房的都會謹慎一些了,利息高,月供增加。壓力大了。

經營企業的也要看融資成本即貸款利息的增加與企業利潤率的差距,如果融資成本的提高使企業利潤下降,那麼既然不賺錢,經營活動就會降低。

銀行利息即無風險利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們的借貸需求,經濟活動過熱的現象得到抑制,意味著企業的利潤也會逐漸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央行加息,股票市場通常會下跌。利息提高,無風險利率高了,投資股票的人也衡量收益,畢竟股票等資產為風險資產,利息或無風險利率越高,股票的估值就會受到萬有引力的牽引而下降,比如最近的股市為什麼大跌?就是因為美聯儲要加息縮表了啊。


價值漫步


銀行利息升高對我們來說有好有壞,但在小白看來,每一項政策的出臺都是利大於弊的,至少是初衷是利大於弊的。

先說說弊端,大部分人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利息身高後的弊端。


1.銀行利息升高,貸款利息也會隨之升高,個人如果買房的負債會比之前高出很多,加大了個人和家庭的負債率,使得個人和家庭的消費水平下降,不利於刺激經濟的發展。


2.銀行利息升高,放貸利率也是升高,對於企業還說,這大大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嚴重的會導致企業破產,員工失業等惡性問題。


但是銀行加息從總體上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1.銀行利息提高,最基本的是存在銀行的錢收益增加了,城鄉居民會把更多的資金存入銀行,有利於銀行的吸儲。


2.利息提高,居民的資金存進銀行;貸款利息高,提高了貸款門檻,減少了市面上資金的流通,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物價和防止經濟過熱。


3.最主要的一點是,一般銀行加息是央行的命令,央行根據全國目前的經濟情況指定政策。加息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通貨膨脹過快的問題。市面上的資金流通過多會使得居民消費增加,企業會不斷盲目擴大生產,最後導致生產過剩,很容易爆發經濟危機。


而對個人投資方面來說是個很大的信號。每個人在投資的時候都很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例如房價大漲,股市一路飄紅,投資者就會追漲殺跌,其實這個信號不一定準確。而加息就是國家在提醒大家,目前經濟已經有過熱的趨勢,國家把資金從樓市和股市抽離到銀行,讓樓市和股市降溫。


所以加息總體是利大於弊,但是對於每一個的人的影響又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所扮演的經濟角色都不同。


小白讀財經


總體而已,銀行利息升高對於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好處的。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番,為什麼對於絕大多數人沒有好處。


銀行利息升高,很直觀的結果就是存款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是唯一的好處。但是對應於其他壞處,則微不足道。


1、利率的提升,一般存貸款利率都會漲,貸款的利息更多了。

隨著房價高漲,投資房產的家庭增多,現在居民家庭負債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利率的升高,有貸款的個人或家庭負擔會加重。

與銀行存款微薄的利潤相比,貸款的利息顯然遠遠高於存款收益。


2、銀行利率升高,企業的貸款融資成本也會提高,相應會傳導到物價上,物價上漲。

企業融資成本高是國內的現實情況,利息升高,則企業貸款成本增加。為了消除加息影響,企業就會選擇提高產品售價。

當眾多企業一起漲價時,還會帶動更多行業漲價。而這種漲幅,往往遠高於利息漲幅。加息一次往往是0.25%-0.5%的漲幅,但是物價上漲最起碼都是10%甚至20%的漲。

201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放在銀行一年下來最高也不過900元的利息,面對物價上漲,能挽回多少損失呢?

3、負債高的企業和個人就會破產

近年來清理殭屍企業的呼聲高漲,所謂殭屍企業就是自身已經很難賺到錢,完全靠銀行貸款支撐的企業。哪怕銀行利息比較低的時候,這些企業的命運也是破產重組,而利息的升高,更是會加速這個過程。

不僅僅殭屍企業,更多的高負債大型企業同樣如此。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的信息," 鐵總 " 2016年收入 9074.48 億,但是負債總額為47153.44億,一年支付的利息就高達752.16億元,這還是此類企業貸款利率更低的情況下。如此龐大的收入,還是大幅度提高火車票售價後的淨利潤,僅有 10.76 億元。


擁有絕對統治地位的鐵總尚且如此,其他負債高的企業狀況可想而知。


企業活不下去,則只能破產,相應的,企業員工就只能失業。


而國內買房還貸的家庭,一旦工作不穩定,還不上貸款,房產就有被銀行收走的風險。如果房價大幅下跌,房子的價值不足以償還貸款,那麼還會面臨銀行進一步追討欠款。也就是說,房子被收走,首付沒有了,還要再還銀行一筆錢,家庭因此破產也很正常,最終淪為城市貧民。

4、利息升高到一定程度,投資創業會減少,就業崗位會減少。

生意難做,自2017年以來不斷有人提起。跟房價上漲息息相關,家庭負債高漲壓縮了消費需求,使得市場減小,企業越來越難做。

當利息提升時,有錢直接存起來還能有更高更穩定的收益。創業的高風險低迴報,顯然會失去之前的吸引力。

即使是經營多年的企業家,面對企業微薄的利潤時,也會選擇抽出資金給自己留下退路。存錢生息,顯然比生產商品銷售賺利潤更靠譜。

2008年之後房價上漲,其中製造業的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大原因。資金會尋求更高回報,而不是首先考慮創造社會價值,去解決更多就業。


財智成功:加百利網創立者,公眾號(加百利點靠木)敬請關注!


財智成功


當然有好處了,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存款利息高了呀。同樣期限的存款可以拿到比之前更高的利息,所以本來看不上這點利息不存款的人也開始存款了,畢竟利息高一些,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所以很明確的一個好處就是利息收入增加了。

不過與好處相應的也會有一定的壞處。 我們借給銀行的錢利息增加了,銀行作為盈利機構也不能虧本嘛,所以放貸出去的錢利息同樣也會高,這就會導致需要錢的企業用錢成本增加。

企業用錢成本增加就意味著原本可以投資的地方有可能不投資,有可能增加工作崗位的地方就不增加了,甚至減少投入。相應的就會有更多人失業,這些工作崗位本來很可能是屬於他們的。



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每次銀行加息都會導致銀行存款增加,相應的市場上流通的錢也就少了。所以提高利息也是一種回收現金流動性的一種手續。

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存款利息增加了,但很多人未必有錢存。

所以呀,很多事情都有兩面性,並不是我們看起來的那麼簡單。特別是金融相關的問題,背後有很多錯綜複雜的聯繫。你認為是好事,說不定就是壞事;你認為是壞事,說不定就是好事。


逸然決然


  這其中的“我們”是指什麼人群?貸款者還是存款者?還有這個銀行升息是指央行基準利率上升,還是商業銀行上浮利率?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所謂的“好處”與“壞處”。

  如果是央行基準利率上升,那麼不利於所有的貸款者,而有利於存款者。如果這裡指的“我們”是沒房沒車沒貸款的工薪階層,那麼好處就是存款利率漲了,可以拿到更多的存款利息。

  央行基準利率上漲也會直接拉高其他的債權類金融產品利率,如果你是購買國債或者企業債等債券,甚至是P2P理財同樣會拉高。而壞處就是權益類金融產品會出現下跌趨勢,比如股票和基金等會走低。從而直接抑制企業融資(包括債權融資和權益融資),那麼你的工資增速會放緩或減少,甚至被裁員。

  所以說嘛,不要小看央行加息與降息,它是宏觀經濟的主要調控手段。也致使央行加息或降息,不是由央行主動決定的,而是被動的對市場利率進行規範罷了。

  如果是央行基準利率不變,商業銀行進行上浮利率,那麼同樣有利於存款者,但對貸款者影響並不強烈,特別是已處於還款中的貸款者。比如已經購房正在還貸的貸款者,商業銀行進行上浮利率並不會影響正在還貸的利率,只有正要辦理貸款的購房者會按現有的上浮利率計算(存款也一樣)。

  也就是說,這裡的“我們”指的是存款者,單從存款利率上來看,都是利大於弊,但是該利率上行是央行基準利率,那麼可能導致存款者工作收入下降;而這裡“我們”指的是貸款者,單從貸款利率上來看,都是弊大於利,但是該利率上行是商業銀行利率上浮,那麼對已有的貸款者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