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長期不吃鹽,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大周妍


我們都知道鹽對於我們的生活飲食來說必不可少,人體需要攝取鹽分裡的氯化鈉來維持身體機能的運行。

吃鹽太少的話,人體會出現四肢無力、缺乏食慾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心跳加快、甚至是死亡都有可能。那麼人類那麼離不開鹽,為什麼動物不需要呢?

其實任何生命體都需要鹽分,動物只是不像人類一樣吃食鹽,但食鹽中的氯化鈉元素,它們每天還是通過其他途徑來進行攝取。食肉動物以肉類為生,肉類之中本身就包含有氯化鈉元素,所以肉食動物不需要另外攝取食鹽。

食草動物吃植物為生,雖然植物種氯化鈉含量比較少,但食草動物會通過其他途徑來補充鹽分。比如泥土中含有一定量的鹽分,駱駝等動物有時候就會食用一些沙化土壤。目的就是為了補充體內的缺失的鹽分。

此外,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狗會舔食自己的尿液,這也是動物補充體內鹽分的一種表現。

美國西部有一種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山羊,為了滿足自身對鹽分的需求,就常常去舔食附近遊客露天排洩出來的尿液,看到動物們都那麼拼,可見他們對鹽是相當渴望的啊。

人類是哺乳動物,汗腺非常發達,日常因出汗而流失的鹽分也很多,因此需要單獨攝取多一些鹽分,但吃鹽無論是過多還是過少,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biubiu在這裡還是建議適量食用~


愛問愛答


別說長期不吃鹽,就是短期不吃鹽,身體出現不舒服!高血壓等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需要低鹽飲食,可千萬不能太低或無鹽飲食。

一高血壓患者,就診醫生後,回家低鹽飲食,儘量不吃鹽,幾天後人全身乏力,神志淡膜,又來複診是怎麼回事?原來是鹽的問題!為什麼?

1,高血壓患者並不是說鹽越低越好,更不是不吃鹽
(1),食鹽能調節細胞和血液中的水分,有助於細胞功能的正常發揮,有預防脫水的作用,過度限鹽反而會有一定的副作用。
(2),鈉鹽攝入不足,則會使細胞內外滲透壓失去平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內產生程度不等的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包括嗜睡、乏力、神志恍惚等不適,重者可發生昏迷。
(3),如果長期過度限制鹽的攝入,會導致血清鈉含量偏低,可能出現眩暈、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厭食、脈搏細弱、心率加速、肌肉痙攣、視力模糊、反射減弱等現象,稱為“低鈉綜合徵”。

(4),極度限鹽能降低體液容量,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與交感神經系統活性,進而導致部分患者的血壓反而升高。

2,鹽攝取量不可驟然降低
(1),不要驟然降低或突然停止食鹽的攝入,以免因體內鈉的含量過低,造成體內水液分佈失衡量,因細胞內外壓力不均引發脫水,增加血液粘度,使血流量降低。
(2),尤其是對中老年人來說,因自身水分調節能力的降低,危害更大,可能引起腦梗死。
(3),減鹽應分階段逐漸遞減,假如最初鹽的攝量為10g,逐漸遞減為8g、6g、5g,這樣才有助於降低血壓。

餘千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認知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特別注意自身的健康,大家也都認識到了低鹽飲食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一些血壓升高的朋友們,更是十分重視低鹽飲食的重要性。

在我國,北方地區較之南方地區食鹽量要高,這也就造就了北方地區大量的高血壓患者,這也是為什麼北方地區高血壓病高發的原因。很多北方地區的朋友們也認識到了高鹽飲食的危害,也都在有意識的減少食鹽的攝入。既然吃鹽這麼不好,那我們可不可以不吃鹽?其實,低鹽飲食並不代表不吃鹽,很多指南推薦日常食鹽量在5-6g/天左右,如果能夠維持這個量就算合理,完全不吃也是不合適的。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39%是鈉,61%是氯化物,當食鹽溶解並被人體吸收後,就分解成為鈉和氯離子,在人體內可以發揮不同的生理作用。鈉離子能維持人體全身有效血容量和細胞內外滲透壓,維持神經與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和應激性,激活人體肌肉收縮等多種功能;氯離子則可幫助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生產胃酸和激活澱粉酶,這些對於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因為不吃鹽導致的鈉鹽攝入不足,患者會出現疲倦、表情淡漠、噁心、食慾減退、皮下水腫;當病情進一步進站的時候還可能出現頭痛、嗜睡、神志錯亂、譫妄等精神症狀。病情進一步加劇患者可能發生抽搐及昏迷。

所以,低鹽飲食不代表不吃鹽,鹽是要吃的,吃的量控制在6g以內就可以了,沒必要矯枉過正。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