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序言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因其特殊的綻放時間和獨有的自然景象,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最重要的“意象”。

“梅花”首當其衝,獨領風騷,讓歷代文人墨客留馨筆端,被多少丹青大家不惜筆墨。尤其是到了重文輕武的宋代,詩詞發展的這個巔峰時期,詠梅詩詞臻於極盛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梅花傲雪鬥霜,凌寒高潔,詩人圍繞這一固有“物象特徵”的同時,更注重強調其精神境界。

從寂寞獨處,凜然早芳等特徵,進而挖掘出其不畏惡境,無所畏懼,堅韌不拔,堅貞不屈之內涵,從而使梅花意象具有豐富的“人格魅力”,逐步成為世大夫文人情操的獨特象徵。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歷代文人的“梅花情節”

詩詞梅花,水墨丹青,傳誦歌詠。

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婉約派”李清照“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的“易安詞”之堅貞清高;

王安石膾炙人口,童叟皆宜的“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偉大領袖毛澤東那首曠世佳作《卜算子•詠梅》,感嘆其“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的大無畏浪漫主義情懷。

一曲《紅梅贊》,家喻戶曉,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在唐宋詩詞的歷史長卷中,那些千古名句,彪炳後世的名人佳作固然瑰麗多彩,曠古絕今。今天讓我們認識一位生活在“北宋初期”的著名學者、詩人、書畫家——林逋。

據說他二十年不入城市,終身未娶,種梅養鶴,卒諡“和靖先生”,後人稱“林處士”,生前著有《和靖先生詩集》。

與此同時,讓我們認識一首他的《山園小梅•其一》。這首小梅詩話的問世,對後世詠梅詩詞的影響,可謂深遠悠長。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我們為什麼拿出這樣一位不是太著名的歷史人物呢?

因為在中國古典詩詞領域,他對梅花意蘊的塑造,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這位浙江錢塘文人,孤傲寧靜,淡泊名利,一生未曾做官,長期隱居“西湖孤山”,唯一的嗜好便是種梅養鶴,梅鶴相映成趣,妙趣橫生。

因此,他便有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群落中“梅妻鶴子”的典故。有人曾說“和靖先生”是一位被中國文學史低估了的詩詞大家,後人是否虧欠了他該有的藝術名份?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林逋《山園小梅》的藝術風格

林逋在文學史上,首先是以隱士詩人而著稱的,他寫詩不喜保存,隨寫隨拋,並不希冀留名於後世,少了一點世俗的束縛,更多的是自然清新。雖信手拈來,多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最值得一談的就是他的《山園小梅》,對後世影響深遠。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山園小梅•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 這首詩的前兩句,點明梅花開放的時間與地點:百花凋零,山間小園獨佔風情,在孤寂中有著傲視凡俗的美麗。
  •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直接描繪,先以淡淡的筆墨,勾勒清淺水流中倒映著的梅枝的疏影,點染朦朧月色中浮動著的梅花的暗香,在清沖淡遠中傳其高格逸韻。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 這首詩的五六句: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寫出梅花的冰玉之姿:霜天雪地中的禽鳥畏懼它的高潔,不敢輕易落上梅樹;不與梅花同時出現的粉蝶,如果知道世間有此清香,應該因為巨大的遺憾而失魂落魄。
  • 詩人自己在最後才正面出場,他低低吟誦著詩句,與淡雅的梅花相伴,而不希求過那種歌舞酒宴、金樽檀板的熱鬧生活。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說

詩之賦梅,唯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暗香浮動月黃昏

張炎高度評價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而此處提到的“白石”,是指南宋詞人姜夔,姜白石。他自度的《暗香》、《疏影》兩首著名的“詠梅詞”,正是隱括於林逋的詩句作為詞牌。

在《欽定詞譜》中這兩個詞牌,逐漸成為“詠梅”題材的代表,所以說到底是和靖成就了白石,還是“疏影暗香”成就了《山園小梅》,想必後人自有各自的見解吧。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姜夔《暗香》與“小梅”的淵源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 這闕詞以“梅花”為引子,通過回憶對比,寄寓身世飄零,昔盛今衰的感嘆。通過“月下梅花”引發對往事的回憶,給讀者展現這樣一個纏綿悱惻,唯美多情的畫面:
  • 上闕:曾經在梅邊吹奏玉笛,攜佳人冒清寒攀折梅花;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 歲月流逝,再也難有春風得意,妙筆生花。竹外疏花,依舊多情,清冷的幽香,一絲絲滲透華美的宴席,此情此景,勾起心中無限的情思。
  • 下闕:獨處異鄉,想要折枝梅花,贈與那個讓他念念不忘的人。不但路途遙遠,而且夜雪悄然積滿路面;想要借酒銷愁,面對碧玉酒杯,只能黯然飲泣。
  • 最讓他難忘傷情的,是千樹梅花密密匝匝盛放,倒影映在西湖寒冷的碧波之上,豔紅的花瓣長久地刻印在詞人的記憶中。在那如夢幻般的歲月裡,他曾與心上人攜手同遊,而今紅梅的花瓣片片被風吹盡,卻再也不能回到美好的往昔。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如是說

  • 白石先生的這闕《暗香》,詞牌雖來自《山園小梅》,但二者所詠梅花在品格上有所差異。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 和靖先生的梅花,雖然寂寞而怡然自得,正像心境淡泊、忘懷世事的詩人;
  • 白石先生的梅花悽美而富於深情,牽連著他一生的心事。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 讀罷讓人唏噓感嘆。試想,姜夔如此才華,且多才多藝,政治卻上困頓失意,一事無成,他如同另一位詞人劉過,終生未博取功名,以布衣身份做名公巨卿的門客,其憂鬱之情不言而喻,所以《暗香》只是以梅為表象,實則以感慨身世為主,清冷的意境中,充滿繾綣誠摯的深情。
  • 《山間小梅》則是白描的手法,這裡的梅花是大自然的恩賜,不夾雜任何煙火氣息,自然而然,無需雕飾,文如其人,這也正是“梅妻鶴子”林處士的真實寫照!
梅妻鶴子——隱逸西湖孤山,一生未娶,卻道出了梅之疏影暗香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


大家好!我是 ,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