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認為美國發達到什麼程度了?為什麼?

落心刻畫情


曾有人專門做過一項調查:今日中國像哪個國家的哪個年代?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4%的人說我們像20年代的美國,就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寫的那個背景年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是一個經濟條件大為改善的時期,被歷史學家們稱之為“瘋狂的二十年代”。

如今的中國正如彼時飛速發展的美國,尤其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美國更成了中國繞不開的話題。

知己知彼方能不怠於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七十年的差距,今時今日的美國,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了,看以下幾點便知:

1.關於美元

作為全球通用貨幣,美元是具有霸權的。世界貿易中用美元計價結算的比重遠高於其他貨幣,哪怕與美國毫無關聯的國際貿易也廣泛採用美元計價結算方式。

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平均佔比65%以上;新興市場經濟體美元佔比更高;而外匯交易中,用美元交易的比重平均約為90%;有些外匯市場上美元佔比甚至高達99%以上。

通俗來講,就是無論國家,經濟組織還是個人,只要有重大經濟行為,必先依賴於美元。

美元的霸權能為美國帶來什麼呢?

從宏觀層面上,它可以獲得鑄幣稅收入——通貨膨脹稅(要知道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也可以從容應對國際收支平衡;從微觀層面上,美國本土企業對外支付永遠沒有匯率變動風險,美國金融機構盈利空間巨大。

美國政府正是通過沒有任何實物支撐、沒有任何紀律約束的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和貿易中佔了支配性優勢,所謂“超級大國”與美元這一霸權地位密不可分。

2.軍事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打擊敘利亞的消息甚囂塵上。翻看美國軍事日曆,這位“世界警察”自1950年至今,收拾過朝鮮、多米尼加、古巴、老撾、越南、柬埔寨、格林納達、利比亞、伊朗、巴拿馬、伊拉克、塞爾維亞、阿富汗等13個國家,這仰仗於它的第二大霸權——軍事。

美國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可怕?如果不用核武器,它能挑戰幾個國家?簡單講,現在的美國可以在全球任何角落投放兵力,卻沒有一個國家或者軍事組織有能力在美國本土投放兵力。

在別人家國土打仗,想的是賺是虧,在自己國土上捱打,想的是死是活,前者最低標準比後者最高成就還高兩米五,這就是讓人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美國橫行全球的海軍陸戰隊,可以吊打全世界所有海軍陸戰隊之和,它擁有著世界最先進的固定翼飛機,所謂固定翼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的總和。

即使與中國旗鼓相當的美國陸軍不佔絕對優勢,但它的綜合軍事實力也足以與全球抗衡,其實有些時候我們要感謝一些倔強的國家核武器的存在,否則美國這個大佬真可以無視全球隨意侵略了!

3.科技

美國共有4000多所大學,教學質量之高,涵蓋課程範圍之廣堪稱世界標杆,在開課前可供學生選擇的餘地非常大,同時,美國大學師資水平最高,科研最強。

迄今為止,在全部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70%以上是美國人,其中絕大部分是任教於美國大學的教授,相比於囊括提名在內的中國個位數諾貝爾獎擁有者,其優勢顯而易見。

在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美國大學強勢依舊,全球排名前100所頂尖大學裡,美國獨佔1/3(32所大學),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且另有30所美國大學,位列世界前300。

先進的教育造就先進的科技,我國在商業航空器、半導體、生物機器、特種化工和系統軟件等技術領域,和美國的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在全世界100個熱點科研前沿和49個新興前沿領域中,美國有143個前沿領域都有核心論文入選,且在108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排名第一。

地處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附近的美國硅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不要覺得這是徒有虛名,且看坐落硅谷的中小公司群,同時擁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爾、蘋果、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行業首屈一指的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

衡量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看WFC指數(自然指數),美國在這方面連續數年蟬聯第一,中國是第二,但美國是中國的3.6倍。

4.農業

美國的貨幣、軍事和科技讓我們忽略了它另一項核心競爭力——農業。

只有三億人口的美國,農業人口只有區區六百萬,比中國一個大型城市的人口還要少,但卻在嚴格執行休耕限產製度的情況下,使美國人均佔有的糧食超過了1噸(中國人均佔有的糧食量僅為美國的1/3),幾百萬農夫卻種出了全世界1/5的糧食,可以養活20億人。

這是什麼概念?直觀的說,這些糧食能同時養活兩個美國和一個印度!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世界農業生產和出口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生產出了世界上數量最多且品種豐富的糧食:

  • 小麥產量世界第三、玉米產量世界第一、大豆產量世界第一;

  • 全球四大糧商(控制全球80%的糧食交易量,擁有明顯定價權)美國獨佔三家;

  • 全球十大食品加工企業中,美國有6家;

  • 在畜牧業生產上,牛肉產量、禽肉產量世界第一;

  • 豬肉產量、雞蛋產量世界第二;牛

  • 奶、奶酪產量世界第一。

有這樣一個比對:中國236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如此發達的農業體系的確讓中國人望塵莫及,我們能做的唯有師夷長技,知恥而後勇,早日實現由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的轉變!

常有人將美國比作數百年前的中國唐朝,可以睥睨天下,萬國來朝。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向美國學習和借鑑的也不是一星半點!

但我們也要知道,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消亡是千百年來顛撲不破的真理,美國是昨日的盛唐,中國也會是明日的強美。

“國家富強,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抗起這其中的一份重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沒在美國生活過,無法從經驗上回答這問題。很多人都喜歡聽經驗,我就先轉述一個。

大概2015年,那時我還在羅振宇老師手下工作。有一次聊天,說起這話題,他的一番話讓我印象很深刻。羅振宇老師說,美國很多方面都比不上中國,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照北京比差得很遠。只要走進美國普通家庭,你會發現那種自然透出的富足感。

幾乎所有家庭都有大冰箱,或有個儲物室,裡面有大量食物,多得完全吃不完。美國人當然不是怕捱餓而愛囤貨,純粹是物價便宜,購買飲食這些事情完全不上心。買的時候就大量買,吃不完就扔,緊著再買。

當然,羅振宇老師不是認可這種無節制的消費習慣——僅僅是發現一種心態區別。美國社會常年的富足,使普通美國人沒有拘謹過日子的感覺。大部分人在消費方面,心態都很舒展。這是常年富足、並且對未來高度自信,才會有的大眾心態。

日本也發達,但是他們的國民始終處於“居安思危”的拘謹氛圍下。美國完全不同,這塊富足的土地物產如此豐富,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品,生產能力都很強。只要稍微給一點和平環境,美國經濟發展的速度,總是要高過其他發達國家。美國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就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活力,恰恰是它發達的保障。

說完旁人經驗和感受,再說些我熟悉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GDP總值是18萬億美元,佔世界總值的四分之一。不算中國,相當於世界排名第三到第十國家的總和。這個數據非常驚人——相當於一個美國,抵得上十多個發達國家體量的總和。

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加起來,不到30個,大部分集中在歐洲,一小部分在東亞和北美。看起來美國只是其中普通一員——可是要知道美國有三億人口。發達國家人口不到十億,美國就佔三億。在這十億富裕人口中,美國又是屬於出類拔萃者。美國人均GDP達到5.8萬美元,位於前排。排名在美國之前的,只有挪威、盧森堡這樣的小經濟體。美國是以3億人口的體量,達到人均GDP5.8萬美元,在發達國家序列裡遙遙領先。

美國是農業大國,全國只有不到5%的人口從事農業活動,卻足以養活全國,糧食出口世界。美國農業高度發達,全國人均糧食產量超過1噸,全世界獨一無二——這也可以想見,美國農業人口的人均生產率有多高。美國有大量可耕地被限制開發,蓄積的潛力無窮。

美國的牲畜肉類生產過剩,若是開足馬力,恐怕養活世界一半人口都不成問題——不要以為我在誇口。《城市的勝利》這本書裡,作者就提到:如果德克薩斯州全面城市化,像紐約那樣密集,全德州都足夠全世界人口居住。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可以想見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遼闊,未開發地區之多。

美國是工業和科技大國,其生產能力一度碾壓各國——只是在最近十幾年才被中國趕上。美國是教育和文化強國,吸引著全世界精英前往;好萊塢生產的電影,佔據了世界電影票房的大多數。全世界票房電影最高的100部電影,全是好萊塢生產(據說戰狼2已經進入全球票房排行前100名?),可見其文化創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政治制度相對健康,有較強的糾錯能力。隨著川普上臺,開始減稅改革,美國恐怕又將開始新一輪的經濟加速。這是其他沉珂在身的發達國家很難追的。

美國發達,不只是今時今日的發達,也包括未來很長時間的領先。和其他國家比,中國擁有龐大人口規模,有活力的市場體制,還有完備的工業生產能力,領先的科技水平。中國保有和美國競爭的潛力。不過,在可預見時期內,中國和美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一點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


菁城子


總在美國生活了四年了,講一下這裡的生活習慣吧,穿衣服基本都是名牌正價都是幾十元一件減價促銷時幾元一件也很多。無論家電產品還是大件傢俱,不喜歡了或者搬家了隨便丟出門口。你不想買可以去拾回來用。吃飯每月三口之家三五百一個月夠了。出外吃飯的話人均三四十。住房現在比較貴,在三藩市二房一廳屋租基本要快三千了,月租。出行基本自巳開車。一輛日產車也是二萬多。要月供僅為三四百。如果買二手車二三千也有交易。巴土的話2.25元坐三小時。除便轉車。




總之在美國物質很豐富,精神很空虛。


浮雲82860047


一、美國經濟,一騎絕塵,穩坐是世界第一的寶座超過120年

1.美國經濟總量龐大。1894年,美國經濟總量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從此再也沒有國家動搖過美國經濟第一的寶座。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經濟總量69%,不過隨後日本經濟一蹶不振。2017年,美國經濟總量為19.55萬億美元,日本經濟總量為4.34萬億美元,美國經濟已經是日本經濟的4倍以上。

2.美國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國紐約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元是石油結算貨幣,被稱為美元霸權。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18.5萬億美元的,是全世界最大的股市,佔全世界總市值的27%,超過了除美國以外所有國家的經濟總量;美國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7.4萬億美元,是全世界第三大股市,超過了除美國和中國以外所有國家的經濟總量。美國的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杜邦財團,都是能夠影響世界經濟走向的超級大財團。

3.美國是世界互聯網中心。美國硅谷是世界互聯網中心。世界上絕大部分電腦所有的Windows系統,是美國微軟公司研製的;世界上絕大部分智能手機所有的IOS與安卓系統,是分別有美國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研製的;世界上最暢銷的手機,是美國蘋果公司iPhone系列手機。美國五大互聯網公司:蘋果公司市值9045億美元;微軟公司市值:7399億美元;谷歌公司市值7474億美元;Facebook市值:4892億美元;亞馬遜市值7284億美元;總計超過3.7萬億美元,超過德國2017年GDP3.65萬億美元。

4.美國農業也是世界最先進。美國耕地面積是373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國農業全部實現機械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全國共有220萬個專業農場,美國農業人口僅僅200萬,只佔全部人口的1.4%,平均每一名農民負責的耕地面積是181公頃。

美國紐約市

二、美國軍事,裝備先進,戰鬥經驗豐富,二戰後未嘗一敗

1.美國軍隊武器裝備先進。美國空軍的B2戰略隱形轟炸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服役的隱形轟炸機,F-22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美國海軍擁有10艘核動力航母,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福特號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

2.美國軍隊戰績輝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僅僅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被拖入泥潭,而最終求和,沒有一次失敗。特別是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是速戰速決。

3.美國軍事基地遍佈全球。美國在全世界設有五大司令部,總計30萬海外駐軍。最輝煌時期,美國在全世界擁有超過25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現在美國仍然在全世界14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個軍事基地。

B2隱形轟炸機

三、美國文化,獨領風騷,引領世界潮流

1.好萊塢電影。美國好萊塢是全世界電影業最發達的地方,《復仇者而聯盟》系列、《美國隊長》系列、《鋼鐵俠》系列、《星球大戰》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變形金剛》系列,全部都是風靡全球的大製作電影。

2.迪士尼樂園是世界上著名的主題樂園,每年數以已經數以千萬計的遊客。

3.百老匯歌舞劇。百老匯大道擁有幾十家著名的劇院,代表世界音樂劇最高水平,每年有數百萬全世界的遊客到百老匯欣賞音樂劇。

百老匯大道

美國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衍生出出來先進的軍事和文化。我們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經達到了美國的63%,軍事和文化上的輝煌也會馬上到來!


美國觀察室


如果就是比比大城市,那美國最牛的紐約洛杉磯之類可能都比不上中國部分一二線城市,中國的很多大城市,相當的發達、宜居、舒適,但僅僅如此。

如果是比科技、軍事、經濟、全球影響力,美國除了軍事、部分科技實力還獨步全球,其他的都在被很多國家趕超,甚至軍事力量也在被趕超,而冰冷的數字對比也沒什麼大意思,這也體現不出美國的真正發達。

如果比廣大的中小城市以及農村,那美國是真正的“人間天堂”,而只有對比這裡,才能真正的去體驗和感受美國的發達。

在美國廣大中小城市和農村,雖然很多城建已經老舊,但依然乾淨、整潔、有序,看的很舒服,可以感受幾十年前美國如日中天時的榮耀,家家都住著別墅,雖然住在鄉下郊區,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畢竟家家都有不少於一輛以上的汽車。一個人只要稍微努力點、願意工作,就能過上不錯的中產階級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在中國等很多國家,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多年的打拼才有可能獲得,這就是一個“發達”的美國所帶給國民的舒適感。

國家發不發達,生活水平很重要,就看糧食和能源消耗量,美國3億人消耗3億噸糧食,歐洲7億人消耗5億噸糧食,中國14億人消耗7億噸糧食,地球上其他45億人消耗10億噸糧食,而美國的人均能耗高達1683千瓦時(就是我們所說的度),我們姑且稱為1683度電,而歐洲是688度電,中國是313度電,在美國人的生活裡,空調和電燈24小時運轉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所說的“隨手關燈”在美國人那根本不理解。就這2點,足以說明美國的發達之處了。要是美國也有中國這麼大的人口存量,按照它那消耗程度,這地球能源得告急了!


雲中史記


看了好多回答,都是自以為是。看到的都是現在,全然不顧過去與未來。

我說一下我的看法。美國強大最重要的第一點原因在於其沒有歷史。這一點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加拿大可以視為大美國地區,因為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獨立的意識,防務也是由美國負責的)。第一批殖民北美大陸的人都是具有開創精神的資本家,實業家,農場主,探險家。這些人的特點就是追逐財富,幹勁十足。所以美國從建國以前就開始了對財富的追逐,而建國以後由於沒有歷史,不存在制度牢籠,法律枷鎖,利息既得者這些社會發展的障礙,使得美國可以現在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成果的基礎之上重新設計自己的制度和發展體系。第二點原因是地理優勢和初始財富的積累。自從南北戰爭以後美國本土再沒有發生過戰爭,而一戰二戰席捲了包括南美部分國家在內的全世界。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戰爭財的是美國,擁有安全環境的是美國,擁有先進社會制度的是美國。所以大量的人才紛紛移民或者旅居美國,這是美國引領現代科學技術的關鍵因素。第三個原因是美國對他國經濟,科技的持續打壓。這一點通過歷次金融風暴就能體現出來。第四是全球最強大的軍隊。美國人口大約是中國的四到五分之一,軍隊總人數幾乎是相當的。高技術武器如航母,隱身戰機,核彈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總和還要多。

說完美國強大的原因,再看看未來世界局勢。首先這是一個覺醒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還固步自封,懵懂無知。美國的制度優勢逐漸被追上,甚至有一天會被超越。其次,美國兩百多年曆史逐漸形成了利益集團,制度牢籠,法律枷鎖,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開始顯現。再是世界全球化導致美國獨善其身的條件也在慢慢消失。最後是政治體制的原始設計缺陷,導致美國經濟發展效率不夠高,給了其他國家機會。

所以我最後的觀點是美國強大是歷史巧合(發現和殖民新大陸),資源掠奪(非洲礦藏和勞力),制度優勢(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成果上重新設計),資本積累(戰爭財),人才遷移(現代科學人才大量移居),地理優勢(本土難以被攻擊)這些綜合因素造成的。至於未來屬於全世界,美國雖然能在相當長(至少100年)保持優勢,但是除非其制度、科技有革命性的進步,否則其優勢將會消失。到時候可能有另一個國傢俱備新的優勢,成為下一個最強國。


這玩意怎麼起名


美國的發達程度與其歷史和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不是沒有能夠挑戰美國頭號經濟軍事文化強國地位的國家出現,但是都敗給了美國,最終只有美國成為了二戰以來最強大、最發達的國家。拿最近一段的歷史來看:

二戰後,歐洲和日本僅花了十餘年時間就重建了自己的經濟命脈,並開始向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銷售產品。雖然美國在軍工業和部分高端製造業上依舊令他國無法匹敵,但是在精密製造、電子業以及部分美國的傳統優勢產業,比方汽車和鋼材上,美國企業逐漸落後於歐日的競爭對手。日本的汽車就在這一時期成功地殺進了美國市場且站穩了腳跟:

為了重振經濟,美國政府決心大力扶植高新產業,希冀技術創新能夠挽救搖搖欲墜的美國製造業霸權。


美國國會和白宮一道創立了數個旨在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技術開發企劃,包括小企業創新研究項目(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SBIR)、小企業技術轉化(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 STTR),以及專門針對日本電子業而去的先進技術項目(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 ATP)和半導體制造技術項目(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EMATECH)。

與之前聯邦政府的科研政策不同,這些新項目直接向企業撥款,或是提供企業稅負減免,因此在自由主義盛行的美國政界、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同歐洲和日本的同僚不同,美國官僚們在直接給企業撥款支持研發工作這一問題上一直畏手畏腳,生怕觸怒了因為此類政策而利益受損的大企業。這些項目本身的成果也頗受爭議,八十年代,日本的電子產業絲毫沒有受到美國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繼續在美國市場上攻城拔寨,以至於美國媒體不住大呼狼來了。

1989年,日本人收購了紐約地標之一,洛克菲勒中心,東京的土地市值超過了美國全國土地價值的總和。看起來,日本似乎將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王者了,然而日本的好運其實已經到頭了。

早在1985年,日本在美國的政治壓力下籤署廣場協議,同意日元升值,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開始下降。同時社會資本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激勵下大批湧入房地產市場,催生出巨大的經濟泡沫。

而日本的電子產業完全錯估了未來高新技術演化的走向,將大筆資金投入人工智能的研究,最終被靠互聯網重新武裝起來的美國企業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蓋茨與微軟恰逢其時:

日本自身市場規模有限,在90年代初地產泡沫爆掉之後又無法開拓新的市場商機,外部又有美國和東亞諸多競爭對手的緊逼,陷入了至今未能擺脫的經濟停滯。

在日本經濟自爆掉的同時,美國軍事上最大的對手蘇聯也轟然瓦解。蘇聯自建國伊始就有很複雜的民族矛盾,經濟上過於偏重軍工業忽視民生產業,蘇共內部亦腐敗不堪、喪失了維護國家統一的意志,這個曾經雄霸歐亞大陸一端的帝國在1991年突然解散。那堵象徵著冷戰的柏林牆如今變成了塗鴉牆:

繼承了蘇聯主要軍事遺產的俄羅斯聯邦隨即在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的耳提面令下開始全面私有化,即所謂的“休克療法”,結果經濟全面崩盤,由“休克”變成了“心肌梗死”。國家陷入混亂,無力同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爭鋒。傑弗裡·薩克斯的“休克療法”治好了經濟崩潰的玻利維亞,但是無適應性地照搬西方經濟改革經驗最終治死了俄羅斯:

看起來,在漫長的經濟軍事競賽中,美國笑到了最後,對手死的死、殘的殘。美國學界的自滿情緒達到了最高潮。

by Pansesus


明白人


最近在看資中筠老師前些年的作品《美國十講》,很清晰地介紹了美國的經濟政治體制的運行方式,對美國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美國確實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它的制衡的三權分立制度已經經受了很久的考驗,避免了轉換過程中的暴力化。像特朗普成為新一任的美國總統,很多人覺得會對美國的政治體制產生衝擊,有可能會破壞這種制衡,但從上任之後特朗普的總體表現還是在這種制衡之下,他本人也很難破壞這種制衡的狀況。經濟上,美國依舊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依舊是創新的來源之地,經濟上的發達程度,其他國家現在很難追上美國。除了政治經濟兩方面處於發達的狀態外,文化上美國依舊是世界頂級大學最為集中的地方,對高等人才的吸引力,其他地方無法比擬。前些天在浙江大學儒商中心,周老師介紹說暑期都會帶學生去美國最頂尖的學府進行交流,也會拜訪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精英,這都是美國發達面的一種呈現。

現在世界處於一種衰微的情勢下,美國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換個角度也可以說美國的衰落使得世界的衰落進程加快加深。這種衰落在思想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有世界影響的學者越來越少,更不要說那種真正具有永恆之光的學者作品。像美國那些頂尖學府已經很難產出最先進前沿的成果或者思想。整個世界處在普遍的平庸化之中,最頂尖的頭腦可能依然存在,但是最頂尖的成果卻已難見。


老李有刀


(本文由經緯觀天下原創,獨發今日頭條)

鑑於特朗普3月的關稅徵收是經過精心準備並將產生深遠影響,全世界媒體都在口誅筆伐。但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觀察美國:通過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對抗能夠觀察出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衰落。或者說,美國的貿易戰證明它已經失去了與新老競爭對手爭奪世界經濟領導地位的比賽。美國有意識地加劇了其他國家的貿易負擔而事實是他們難以負擔。其他國家已經意識到,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再行等待,等待美國讓出經濟霸主的那一刻。現在,全世界國家都想建立一個新的經濟秩序:充滿公平、公正與自由。

目前,在精彩紛呈的貿易戰初期,我們看到各國對抗的過程,不同國家的經濟精英都在奮力拼搏。他們的目標是重新恢復本國的貿易權利與地位,避免被特朗普的關稅協議所影響或覆蓋,確保自己的貿易安全。而且,這些過程都非常活躍。但是,在經濟精英博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斷增長的經濟錯誤和貿易不平衡的積累,遲早會導致經濟危機。總而言之,各個國家都應該避免重蹈美國的覆轍,否則,在貿易戰中,各個國家的經濟資源會被無限制的消耗,很難加以控制。

過去,美國為了經濟增長,將自己的國家變成全世界的消費市場。現在,明知會傷害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卻去製造關稅壁壘,即使其他國家短期內沒有辦法徹底調整自己的產業發展。根據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只有封閉整個世界的自由市場,然後再將其分割成對美國有利的各個區域,這樣才能保證美國的貿易平衡,即便這樣操作,會損害全球的消費市場與金融市場。

美國的產品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它的高薪環境,是沒有競爭力的。如果美國提倡人工智能技術,那麼機器人的介入也會造成經濟障礙,因為美國勞動力被大量釋放之後,就業問題、養老金問題、社會治安問題將會接踵而至,甚至產生交叉衝突。同時,美國還面臨如何消除金融行業的全球泡沫,這種泡沫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對美元和美國的金融體系一樣懸而未決。

沒人能計算出美國危機的開始,但如果由人操作的金融工具開始大規模的退出金融行業,試圖由人工智能取而代之,那麼美國規避惡性通貨膨脹和市場崩潰的穩定性將變得更加難以確認。貨幣迴歸經濟,推動經濟向前發展,解決經濟增長問題,美國沒有等待的權利。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特朗普需要明白,美國與其他國家一起攜手解決的方式是至關重要的。世界貿易中各個國家都要相互依賴,也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經緯觀天下


美國經濟發達有目共睹,在很多方面的經濟數據都佔據全球前列。2017年,美國的經濟總量高達19.3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佔到了全球經濟總量將近24%;而中國創造了12.2萬億美元的GDP。同時,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及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國,總體貿易規模僅次於中國。

1、美國人均年收入是中國的6.5倍,衣食住行還便宜

除了宏觀經濟表現,具體到美國人民的收入也是非常驚人。2016年,美國人均收入高達57470美元,在50多個發達國家中排名第10。對比之下,中國中國人均年收入僅8800美元,算是中等收入國家,排在全球第76位。按照國際慣例,達到12000美元就算是“高收入國家”,據此看來美國不知道多早前就邁入了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美國人民在獲取高收入的同時,也享受著低廉的物價水平。曾有調研機構指出,美國是世界發達國家中物價水平最低的,在很多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包括衣食住行,同樣的產品美國往往要比中國便宜。類似美國的蔬果、肉類、汽油、電子產品等日常必需品價格都非常低,甚至比中國還低20%以上。

2、美國汽車便宜,竟是因為生產力水平高?

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美國經濟中心紐約的房價並沒有高得嚇人,均價是1.3萬美元每平方米,相當於9萬元人民幣,與北京二環內差不多。同樣品牌的汽車,美國的售價往往也可以便宜幾萬元,甚至十萬元,豪華汽車品牌差價更大。與美國人民息息相關的汽油也是如此,美國普通標號的汽油每加侖2.2美元,相當於人民幣每升5.5元,而中國92號汽油的價格是每升7塊多左右。

美國之所以生活水平高很大程度與極高的生產力水平有關。美國經濟已步入後工業時代,服務行業佔據經濟主導地位,位列世界第一。據統計,去年美國第三產業增價值為15.5萬億美元,佔了美國GDP總量的比重約為80.05%;而我的服務業佔全國GDP比重為51.6%,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

3、傳統、新興產業兩頭抓,美國產業競爭力強大

美國並非一味地推崇發展服務業,保留中高端製造業才是美國保持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條件。美國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把中低端製造業轉移給了經濟欠發達的國家,自己專注發展中高端產業,並把牢牢掌控技術。

為了形成良好的製造業生態、更好地服務農業和服務業,美國在發展新興工業如電子電器、光電、激光、精密機械、宇航等行業的同時,也保留了鋼鐵、化工、石油、電力、採礦、冶金等傳統工業部門,並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集約化水平,從而促進行業、產業之間良性循環。顯然,美國通過工業化走向經濟發達的過程,值得中國去學習和思考,當中國也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己的發展路徑,那麼中國邁向發達國家的行列也將不遠。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