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內部估值僅為680億美金,小米到底值多少錢?該如何給小米估值?

歐潤輝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襲的,除了小米”。小米在2017年的逆轉絕對可以成為手機界的一個奇蹟,伴隨著坊間的傳言市場的猜測,名聲大噪之後也有風聲翕動關於小米的估值上市傳言也紛至沓來,到底是幾百億或是幾千億,憑什麼估值這麼高?是泡沫還是實力支撐?

屢傳上市 估值到底幾何

關於小米的上市小米的估值,不絕如縷。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外界第一次傳小米IPO了,不過,雷軍4次都給予了否認。

2016年3月份,雷軍在接受採訪時對IPO仍然給出了五年內不上市的表態,並表示小米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上,雷軍暗示小米2025年之前不會上市;而在2017年9月份,小米的首席財務官周受資表示,公司現金流等財務狀況良好,上市並不是小米的首要工作;2017年11月份,再次談到上市話題時,雷軍表示,會到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再IPO,態度已經有所轉變。直到2017年年底再有小米IPO的消息傳出。

小米估值一直變化 到底值多少錢

小米值2000億美金嗎?實際上,在今年11月份就有相關媒體報道,雷軍與投行進行了接觸,同步了2000億美元市值的目標,並得到了投行一定的認可。為此,網易科技再次向小米內部人士求證上市的傳聞。該人士表示:上市是確定的,時間的話應該是2018年下半年,但具體月份並不確定。“領導單獨找一小部分人說的,算是年終談話的激勵吧,但並不是對每個人都說了IPO的事。”該人士透露,“預計估值和外面傳的差不多。”於是,傳的沸沸揚揚。


小米的估值首先取決於“小米”的業績

  

企業估值是源自西方現代經濟理論的一門科學。其一是折現現金流法或收益現值法。這是最難的也是最根本的估值方法。其邏輯是:投資股票其實是投資企業,而投資了企業就擁有了企業未來可產生的收益。因此,企業未來收益的折現,就是今天的價值。


但是這種方法只對專業人士才適用,而且需要掌握企業大量的業務財務數據。毫無疑問,對“小米”這樣的非上市公司,由於幾乎沒有任何公開數據,想用涉及數百上千個數的折現現金流法,無異於天方夜譚。


據報道,小米2017年銷售額1000億元。我們假設這是小米經審計可納入合併報表的扣除增值稅之後可作為估值依據的所有營業收入。小米的淨利潤估算有兩種算法。


一種是按照淨利潤率估算。小米業務的淨利潤率低在業內是共識。如果參考小米旗下申請美國上市的華米科技,其2016年營收15.5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2394萬元,淨利潤率約1.5%。假設小米2017年按此測算,則1000億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為15億元。


第二種算法是按照業務板塊來算。首先是目前國內排名第五的手機板塊,據說一部小米手機淨利潤為2美元,按照2017年9000萬部出貨量,則手機板塊的淨利潤為1.8億美元(約11.5億元)。此外,小米還有小米網、家電、零售等其他業務板塊,起步晚於手機,而且零售、網站等初期成本高,盈利需要一定週期。我們進行樂觀估計,假設這些業務2017年已經實現了8億元左右的盈利,則2017年小米所有業務線的總體淨利潤應在20億元以內。但是,由於這個數值太低,即使按照境外資本市場罕見的100倍市盈率,也只有2000億元(約310億美元)的估值,與小米1000億美元的目標相差太遠,我們權且予以忽略,並進一步對小米2018年的淨利潤進行如下樂觀、大膽的假設。


我們假設2018年小米總體收入進一步高速上漲50%,達1500億元。此外,我們假設隨著小米各條業務線的規模擴張,淨利潤率顯著改善,假設翻一倍至3%,則其2018年淨利潤為45億元。在下面的市盈率估值中,我們以45億元淨利潤預測為基礎,以儘量縮小與小米1000億美元目標估值的差距。

小米要想達到1000億美金估值需在盈利模式、競爭壁壘等方面有更多突破,680億美金也算實際湊合。


全天候科技


未上市公司的估值,一直是個謎。小米最近向輿論釋出的估值有800-1000億美金、甚至2000億美金的說法,其實都是在試探市場反應,自古套路得人心。小米其實也很著急了啊。

流出的股權轉讓圖,內部估值680億,其實也很正常。對外宣傳估值很高,實際操作或者股份轉讓,肯定有一定的折扣,並沒有值得大驚小怪。

我們來說第二個問題,小米估值貴嗎?

未上市公司估值方法有幾種,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法、現金流折現法等。小米貌似現在採用可比公司發,用PE來算。

小米的估值高不高,我們看看它的利潤到底怎麼樣?

根據公開數據,小米今年利潤有望達到10億美元。從小米手機來看,單臺利潤只有蘋果的75分之一,是華為、OPPO和Vivo的6分之一。和蘋果公司橫向對比,蘋果2017年484億美元,是小米接近五十倍,流通市值8900億。如果小米估值1000億,對應利潤應該50-60億美元。

所以,小米不想去美國上市,因為美國佬不會輕易上當滴。雷軍想去香港,或者咱們A股。只有A股才能支撐起市夢率啊!君不見360借殼之後,市盈率5000倍嗎,周總分分鐘成為大富豪。

所以按照國內A股信息科技類公司的估值,50倍市盈率相對合理,小米估值應當在500億美元左右。

另外一方面,據專業人士分析,小米的模式也是很難成立的:家庭互聯網不是最有價值的物聯網,也就是小米生態鏈其實沒有太大商業價值。小米產品的場景和數據缺乏變現能力,以及缺乏創新和技術積累。

董明珠今年還被問起與雷軍的賭約,意氣風發的董姐,其實早就不在乎什麼結果了。

小米的產品線拉的越來越長,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缺乏真正核心的技術和專利儲備;在品牌塑造上,總是與低端結緣,缺乏高端產品。對比的話,可以看看華為的戰略。

未來,小米的故事怎麼講?還有很長呢~


財富精算師


關於小米的估值,很早以前就有這樣一個梗:

按照這種說法,隨著這幾年小米用戶的增長,估值上漲到680億美元,800億美元,1000億美元,甚至2000億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嘛。更何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給每個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價值。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產品想要融資,用戶數量是投資人衡量有沒有投資價值、價值幾何的重要依據。

根據小米給出的數據,目前小米MIUI聯網用戶數量突破3億,小米雲服務用戶數量突破2億,小米接入物聯網設備用戶數達5000萬。這些數據無疑會讓小米擁有更多獲得高估值的機會。

除此以外,一家公司價值多少我們還可以從“橫著比、縱向比”來思考。

橫著比,就是和同類型的公司相比。不過,手機公司很少有上市的,OV華為自己都沒有準確值,所以並不能為小米的估值做出參考。但是,根據雷軍自己的說法,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麼,小米就可以和阿里巴巴、騰訊、360、百度等等比。現在很流行BAT將變成ATM的說法,或許小米有超過百度的可能。

縱向比,就是和自己的過去比。此前,小米於2014年12月獲得了11億美元的融資,當時新加坡政府投資、厚朴、雲鋒等資本方給小米的估值是450億美元。3年多過去了,小米又經歷了多輪增長,680億美元並不讓人意外。

其實,估值估值,重點在於一個“估”字,小米到底值多少錢,還要等到投資人們用錢來投票才有結果。

對了,最近IPO要創新改革,證監會要表示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這四個行業的獨角獸企業IPO享受快速通道,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吸引大量科技公司在A股上市,會對TMT行業估值產生衝擊,這對於小米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覺得我說得好,就點個讚唄;有啥想法歡迎評論;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關注我啦~


只說科技


回答這個問題先理清一個概念:什麼叫估值?

評價君把它類比成普通的商品交易,比如我去菜市場買一顆大白菜。當走到菜販子面前的時候,我心裡對買大白菜要花多少錢有一個初步的判斷,菜販子對他一顆大白菜賣多少錢也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他說這一趟拉了20顆大白菜,成本就花了40元,加上自己費時費力多少也得掙點,這一車總共想賣出90元,這就是估值。

但我一算,這一顆白菜相當於4.5元,可是之前另一家才賣3元,在這買不划算,那我不在這買了。如果他不降價導致沒人買,這個估值就只能在這掛著,不被買家認可。如果說他一顆4.5元能全賣了,那估值就轉化成了市值,證明他這一車白菜估值是合理的,確實值90元。

搞清楚估值,接下來就要了解下一個話題:有哪些因素影響估值?

說到這已經很清楚了,投資者也可以看成是買家,估值是一個由賣家單方面提出來的價值。比如小米估值2000億美元,按照這個估值切割出來一部分股市賣給投資者,如何衡量小米值不值這麼多錢?取決於投資者接不接受這個報價。如果不接受,小米又想要促成交易,那就必須降低估值了。這就是為什麼估值上下波動的原因。所以第一個,投資者對估值是不是認可,直接影響估值。

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小米可以選擇納斯達克上市、選擇港交所上市、選擇大陸A股上市,這對估值也是有巨大影響的。比如同樣一份招股書,小米拿給美國投資者,對方一看:“what?小米是什麼?美國市場沒有,我也沒聽過!”必定會謹慎對待,就像你買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品牌或者產品,交易可能就難以達成,除非把估值降低。但拿給中國投資者看:“小米?在中國誰都知道,現在潛力巨大,必須投啊!”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很快就達成交易,甚至要加價競爭,估值就被認可甚至上升了。這就是第二條,投資者是不是瞭解投資對象,也會影響估值。

多一句嘴,中國互聯網企業從納斯達克撤退,就是因為很多中概股對美國投資者來說,很多公司他們聽都沒聽過,只能在路演、各種宣傳以及財務數據上了解中國公司,所以估值都被拉低了。就好比在中國很長時間都讓人覺得高大上的哈根達斯,去了美國才知道是什麼貨。美國人瞭解中國的方式和結果,也和這情況差不多。

最後一個最能影響估值的,就是小米的定位了。是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他們的主要業務不同,這是也是直接影響估值的重要因素。如果小米是一個手機廠商,一年賣了7000萬臺,每一臺淨利潤有10美元,那就是說一年有7億美元的盈利。假設小米報出的估值是盈利能力的20倍(市盈率),那就投資者可以20年回本,要是小米業績暴漲,投資者還能大賺一筆。這時候估值就是140億美元,是不是這個估值有點低呢?但如果小米是互聯網企業,基於用戶盈利,擁有7000萬手機用戶。小米說我手機不賺錢,但盈利方式是讓用戶天天看廣告,每個用戶每年給我帶來100美元的廣告收益,這時候即便其他信息不變,估值也比之前翻了10倍,達到1400億美元了。

所以,為啥大家都強調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為啥大家拼命圈用戶?因為估值高啊。如果小米定位成新零售公司,有很多好的產品讓每個小米手機用戶都在不停的買買買,那估值更是水漲船高了。

評價君這個回答算是有點跑題吧,因為在這麼多因素操縱之下,小米的合理估值是多少真的很不好說,只有上市之後看股票轉化成了多少市值才知道。但問題的第二部分“該如何給小米估值”,本文應該回答的足夠清楚了。


數評時代


  小米公司的估值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並且估值有多個版本。從內部流出的圖片來看,內部給小米的估值是680億美元,與此前的多個估值相比,這個更靠譜一些。

  對於小米估值最好的一個參照,是上一輪的融資。援引媒體報道,小米公司於2014年12月獲得了11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是投資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厚朴、雲鋒等,當時資本方給小米的估值是450億美元。最近幾年來,小米沒有獲得任何融資,但小米的估值,卻爆炸式增長。2017年12月,坊間流出小米估值1000億美元的消息。

  就在前一段時間,《財經》媒體在一則報道中稱,小米估值2000億美元,並得到了資本層面的認可。單純從資本層面來說,衡量小米估值最準確的參照,就是上一輪融資。4年前小米融資時估值450億美元,考慮到小米銷售額的增長,以及生態鏈的佈局,估值680億美元還是比較靠譜的。當然了,小米公司的屬性,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估值。

  一直以來,小米創始人雷軍就把小米定義為互聯網公司。從業務範圍和產品來看,小米應該是一家硬件公司。雖說小米創造了手機互聯網線上銷售模式,但手機才是小米公司的經濟支柱。所以,小米並非一家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硬件企業。在智能手機行業,小米公司的利潤無法與蘋果相比,也無法與華為、OPPO這些國內的競爭對手相比。由於華為遲遲沒有上市,小米估值有爭議也是必然。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儘管雷軍最近兩年提出了向新零售轉型的口號,但小米嚴格來說既不是電商企業,也不是新零售的巨頭。所以,在估值上,小米公司無法與阿里系和京東這兩大電商巨頭相比。在電商和新零售行業,利潤並不影響估值,而小米作為一家硬件企業,利潤會拉低小米公司的估值,畢竟小米的利潤非常微薄。

  總之,小米公司估值多少,現在還很難說,只能說680億美元是一個比較接近的數字。有消息稱,小米今年將完成上市。屆時,小米公司究竟值多少錢就有了明確的答案。


賈敬華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涉及到錢的都是敏感的,遇到要估值的話往往就是一個管理系統工程項目,不如大概猜一下或許還挺準的。

熟悉小米的你可能也知道,小米公司本身並不複雜,從電商賣手機起家,關鍵的門道在哪裡?是其背後的人,看看創始人是誰?什麼經歷默認大家都清楚哦,這裡重點說一下其佈局脈絡及其值錢的地方:



小米從成立開始就不是一家普通幾個合夥人搞起來的公司,而是雷布斯經過多年打拼和積累傾全力領銜再造的一個現代產供銷售後服務一體化的電子商務系統。由於其太領先超凡脫俗的觀念,一度還陷入孤芳自賞高高在上的尷尬境地,好在近兩年迴歸商業本質腳踏實地壘實了實體銷售渠道的基礎,迎來了需要資金展翅高飛階段。或許市場經濟總有一個供需行情在,還有就是看懂小米模式業態的實在不多,要從商業模式角度來說,這種機構之間的倒騰價是實在不能拿來作為參考估價的…

誠然,一個公司的快速成長,確實是有賴於資金支撐,其實更期盼的是有合適的人來一起運營,而人的成長適應、磨合成熟有時間過程,是制約公司成長唯一的瓶頸,而背後資本的急功近利真的會罄竹難書的,這種博弈過程非局外人能體驗到,如同企業的價值往往難於反映在交易價格上一樣。

從這個渠道不明PPT估值來說,本身就是與管理層無關的場外交易,不過是熱鬧一陣罷了,商場上無形的角鬥有那麼簡單嗎?😇

最後提幾個看點:小米的替代性如何?或者有類似系統架構的企業有嗎?什麼價?第二,小米的延伸性如何?有邊界嗎?第三,小米運營系統的底層架構是什麼?其實,小米隨便拿個什麼分拆融資都可以有幾百億級別的…

如果誰有資金能拿到小米股份,就不要談價了…說了明白點就是BAT有的,小米都曾經可以有,現在都還能夠有,只是來不及而已…所以,耐心等待咯😍


高效率大概率小成本


我估計了一下,小米最多15塊錢一斤。


好人長安君


小米估值被迫下調,最低只有600億美元,背後原因很簡單

從年初的2000億美元到這段時間幾乎篤定的1000億美元預期,小米的超高估值成了眾矢之的,大量的分析文章試圖證明小米的基本面難以支撐這一天價估值,“估值虛高”也成為了小米上市遭遇的最大輿論壓力。不過在今天下午彭博社又傳來全新版本,小米的估值被迫下調到了600至700億美元。如果消息屬實,這也就標誌著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小米的估值終於在經歷了沸騰到癲狂後步入了理性軌道。

這也讓人開始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一個核心的疑問上——“小米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因為這幾乎是決定小米估值高低的關鍵。

判斷一家公司的性質,最公允的方式是看這家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換句話說就是看這家公司靠什麼養活。

騰訊2017年全年營收2377.60億元,其中游戲業務收入為978億,佔到了公司總收入的41%,是最大收入來源,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騰訊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遊戲公司。

阿里巴巴2018財年集團營收2502.66億元,電商業務貢獻2140.20億元,是集團最大收入來源,那麼是否意味這阿里巴巴就是一家電商公司呢?其實不然,因為實際上阿里自己是幾乎不賣貨的,它的收入,主要來自給賣貨商家提供的營銷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廣告,所以阿里實際是一家廣告公司。

有了標準,再來判斷小米是一傢什麼公司就很簡單了,直接參照小米的財務數據找出最大的單一收入來源即可。根據小米提交的招股書披露,2017年小米總收入1146億元,其中,智能手機營收約805.6億元,佔比70.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234.4億元,佔比20.5%;互聯網服務營收約98.9億元,佔比8.6%。從中不難看出,小米的硬件收入佔比達到90.8%,所以依照公允的判斷標準,小米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硬件公司。

但在隨小米招股書一道呈現的公開信中,小米卻將自己定義為“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如果說,將小米定義為一家純硬件公司不夠恰當的話,那麼將這家互聯網服務在總營收中僅佔8.6%的公司定義為互聯網公司,就顯得有些牽強甚至癲狂了。

顯然小米自己是很希望外界將他看做互聯網公司的,從小米披露的信息來看,互聯網服務為小米帶來了8.6%的營收,但卻貢獻了將近39.3%毛利潤,手機業務的營收佔比雖然高達70.3%,但貢獻的毛利潤卻只佔到了46.8%,並且2015年以來小米互聯網服務複合增長率有著74.79%的高增長。以此看來,如果能夠保持高速增長,未來小米的互聯網服務還是有可能成為營收增長的主動力的,而小米也未嘗不能搖身一變成為名正言順互聯網公司。

但問題在於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真的能夠保持高速增長嗎?從小米的口徑不難看出,小米將銷售的每一臺硬件都作為自己互聯網服務的獲客來源。但遺憾的是,硬件從來不是主導用戶互聯網服務選擇的關鍵,如果硬件能對用戶選擇某種互聯網服務起到決定作用的話,那麼在小米手機在國內智能手機銷量位居前列甚至登頂第一之際,米聊為什麼沒有超越微信?而更為現實的情況是,人口紅利帶來的國內互聯網快速增長已成為歷史,無論是國內互聯網格局穹頂的BAT,還是作為小巨頭的TMD對於整個互聯網流量已經挖掘極深。小米要想在短期內讓互聯網服務保持高速增長並且在收入上扛起半邊天地,多少讓人感到有些天方夜譚。

其實不難看出,從年初的2000億美元甚至更高,到不斷走低到1000億、800億美元再到如今最低的600億美元,這充分顯現出了投資人對小米估值存在的巨大爭議。作為上市方,小米當然希望將自己包裝的更漂亮,講出更為動聽的故事以此爭取一個更高的估值。但在互聯網服務佔總收入不到一成,每100元收入互聯網服務只佔8元的情況下,將自己包裝成互聯網公司,米粉雖然願意相信,但顯然投資人選擇了拒絕。


不當大V非好漢


小米上市自估680億美元,謠傳雷軍做首富的朋友基本上可以熄火了。雷軍的2018註定不平靜,第一件大事是小米即將上市,第二件大事是和董明珠的10億賭約到期。而現在我們最關注的是小米會以怎樣的姿態走進證券交易所。

1.小米的估值

據最新報道稱:小米最新的內部估值是680億美元,然而這並不是最終的結果,畢竟還有接近相關投行的人士表示其估值應在800億美元以上,然而網絡上的信息永遠都是在不斷髮酵的,最近又有人表示小米估值應該是800億至1000億美元。

小米的估值究竟是多少?其實我們還得從如何估值這一方向來探討。

估值還得看品牌的各個方面,而小米的內在價值並不確定。它是會隨著外界的大環境而變動的。

大環境包括大眾對小米的需求程度,友商和小米的競爭程度,小米自己給自己的領域定位等等,都會影響著它自身的估值。

再加上小米也並未披露過整體的盈利數據,對有關的融資資料它也不予置評,所以也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2.小米的公司定位

小米是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根據有關融資資料顯示,小米的收入有很大一筆都是來源於其銷售的硬件,即使如此,小米的淨利潤較多的還是在互聯網方面,也難怪有基金經理表示並不看好硬件公司的股票。

小米或許又不是一個純粹的硬件公司。眾所周知,小米不僅生產手機,還生產各種智能設備,龐大的互聯網生態鏈讓其增添了幾分競爭力,難道它是像蘋果一樣屬於一家創新型的科技企業?

最後,小米最後以何種姿態上市依舊未定,一切都只是外界的推測。期待雷軍將小米帶向更廣闊市場。

如果您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哦~


懂財帝


雖然小米自己官方一直沒有透漏出可靠信息,但根據媒體報道,小米已經在1月份正式召開了上市啟動會,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了上市申請。小米最快將於下半年正式上市,而且可能是內地和香港啟動兩地上市。

小米作為一個還在持續發展中的公司,確實不好估值,這可能也是小米遲遲不願上市的原因。如果真的以1000億美元甚至2000億美元上市IPO的話,以雷軍在小米的控股地位,很可能成為新的中國首富。



還記得前幾年小米給出450億美元估值的時候,大家都還在懷疑這家初創公司的能力,是不是值這個錢。然而現在幾年過去了,小米現在估值1000億美元,都已經掀不起什麼太大的波動了,因為小米用自己的發展證明了自己值這個估值。小米估值的不確定性,主要在於小米未來的發展是不是能夠繼續持續這樣的快速增長。



而小米現在的發展形式可說是一片大好:手機出貨量和國際化持續增長,智能家居發展前景大好,旗下的生態鏈企業有些已經早於小米公司進行了IPO,比如小米手環的華米等等。所以小米的估值可能只會比內部估值高,1000億美元估計是沒有問題了,否則小米如果再遲幾年上市的話,估值只會比現在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