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德國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會怎樣?

靜伺花開


納粹德國的主要失誤: 德軍在敦刻爾克,沒有達成圍殲30萬英法軍隊。 隆美爾在北非打的過於兇猛,過多的在次要戰場,消耗了不必要的軍力。 受豬隊友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拖累,德軍攻擊了希臘,解救了失敗的意軍。一怒之下,用一個月時間,打垮了南斯拉夫,卻深刻影響和拖延了全面進攻蘇聯紅軍的進程,使德軍深度陷入了蘇聯慢長的嚴冬。希特勒不待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拿下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就分兵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結果,驗證了西特勒犯下了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又是一個豬隊友日本發動了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使美國由暗地支持,到向軸心國公開宣戰,加速了德國的戰敗進程。

英法也不傻,蘇聯更是如此,難免還有個想要恢復羅馬的墨索里尼,每一個省油的燈,英法的妥協只是在權衡利弊,在算賬,他們在想和德國打值不值得,並不是他們怕德國,拿破崙那麼厲害歐洲反法同盟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組建直到兩次拿破崙下野,所以有拿破崙的前車之鑑,一旦德國停下當時的腳步,英法肯定會綁架全世界搞死德國,打仗是一回事,經濟政治又是另一回事德國在兒二戰也只是在歐洲,因為出了歐洲他在全世界的力量和英法等國相差甚遠,而且德國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統治世界,這根本就不現實,希特勒一直避免觸碰美國,是日本把美國拉進了二戰,希特勒最多也就是想統一歐洲瓜分世界殖民地,而這無可厚非,墨索里尼也想統一歐洲重建羅馬帝國, 而且我不認可所謂野心,這詞不好,沒有野心怎麼能帶領自己的國人家人強大不被欺負,納粹沒有錯,錯就錯在實施的方式確實有些問題,希特勒也沒有錯,強大自己的國家沒有錯,客觀來說他就是德意志最偉大的英雄,他拯救了德國人,哪怕是戰後,德國免於被英法等國蠶食吞併。

罪魁禍首就是凡爾賽條約,沒有這個條約就沒有納粹黨,就沒有希特勒,也就沒有後來的二戰,英法自己釀的酒自己先品嚐。 希特勒主持的黨派原名叫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希特勒最崇拜的人就是馬克思,希特勒讀了整本的馬克思主義和資本論,希特勒帶領德國走出經濟危機的方法也是馬克思的計劃經濟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弊端也是明顯的。

在瓜分波蘭的邊境線上蘇聯有相當多的軍隊駐紮在那裡,都以為是去旅遊的嗎?蘇聯也不是什麼好鳥,隨時準備捅德國一刀,希特勒就是怕腹背受敵所以主動出擊,不過前期打得太順風順水了,把戰線拉太長了,打到了莫斯科,結果蘇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這種情況下蘇聯都死傷上千萬,只能說戰局、戰略都沒有問題,是命運的作弄。


笑搞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初中時一個同學的疑問:“德國在二戰初期取得輝煌戰果後,為什麼不停下腳步,好好發展再與英美決戰?”這與題主的問題內核差不多,其實納粹德國必須發動二戰,不然他們將自我崩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納粹黨的政治綱領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黨沒有指導思想就沒有戰鬥力,就算這個指導思想與現實格格不入,但能為廣大民眾提供一個可以想象的空間,為自己爭取最大的民心。

納粹黨最早的政治綱領在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中暴露無疑。全書主基調就是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日耳曼人必須用戰爭為自己贏取生存空間。在種族主義的號召下,納粹黨贏得了德國人民的選票,成為全國第一大黨。

而在《我的奮鬥》發表後,全世界其他國家看後覺得可笑,認為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只是希特勒騙取選票的方法。但他們錯了,希特勒是個誠實的人,在二戰結束後,人們反過來重新閱讀《我的奮鬥》,發現納粹德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與書中宣傳的政治綱領一模一樣。所以在納粹黨建黨之初就是蓄意要發動戰爭的,這是原罪。

第二:德國民眾對“凡爾賽體系”的仇恨

一戰時,德國打贏了幾乎所有戰役,卻輸掉了戰爭。原因在於國內經濟、政治的崩潰,德國上層軍官根據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和平十四點綱領”判定:只要德皇同意退位,建立和英法一樣的民主政府就可以體面的退出戰爭。

結果是美國人說話不算數,而說話算數的英法都要懲罰德國。懲罰的力度超過了德國人承受的底線。比如,解散德國軍隊、賠償1300億金馬克、割讓國家領土等等,與“和平十四點綱領”完全本末倒置。憤怒的德國外長在簽字時質問道:“如果說我們德國犯了什麼罪,那只是我們打了敗仗。”這句話在暗示另一種結果:如果德國贏了就不會受這樣的侮辱。

這種復仇心理深耕於廣大德國民眾心中,他們想:再打一次世界大戰,就能獲得自己失去的一切。

第三:龐大的軍工體系和高福利國家

納粹黨上臺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民眾失業問題,當時全世界都處於大蕭條時期,經濟壞到了極點。而希特勒很快通過重整軍備,擴大軍需生產,修建高速公路迅速解決了失業問題。

生產了這麼多武器如果不消耗,失業問題就會重現,只能發動戰爭消耗武器,才能維持龐大的軍工企業。

並且希特勒大規模提供工人福利待遇,發錢發房送旅遊。當德國工人出現在紐約街頭時,美國記者很驚異地問他們:“你們怎麼有錢來美國玩?”德國工人自豪地答道:“是政府免費送我們來的。”

如此龐大的福利都是要花錢的,錢從哪裡來?自然是掠奪有錢的猶太人,沒收他們的財產,補貼德國民眾。但猶太人總有被榨乾的一天,到時怎麼辦呢?發動戰爭去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

綜上所述,納粹德國在上臺之前就是奔著發動戰爭去的,上臺之後,做的事情也是圍繞戰爭準備的;加上德國民眾普遍的復仇心理,上下一心,二戰從納粹黨上臺那一天開始就是註定的。


歷史風雲錄


如果德國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會走向哪裡?這個問題充滿了知乎味兒,一戰後的德國因為1919年6月簽訂《凡爾賽合約》需要支付大量的戰爭賠款,雖然美英給了大量的援助,在二戰爆發前德國經濟也確實歐洲第一,但是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瓜分完畢,隨便來個經濟封鎖,德國走不出這個禁地,所以有了希特勒上臺,撕毀凡爾賽擴軍。

圖為1937年的柏林街道充滿生氣。

如果強制性設想德國就是不發動二戰或者德國不主動參與二戰,那麼德國會有三種可能:一,往好的想,德國會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二,往切實一點想,蘇聯會發動侵略,作為中歐地區的德國會被迫參與抵抗蘇聯的戰爭;三,往壞了想,德國會因為內部原因而政府倒閉,更可能滅國。

圖為1937年建成的柏林展覽館。

一,往好的想,德國會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希特勒1933年上臺僅3年,通過國債大興工程比如高速公路網、鐵路、大批療養院和壟斷工業,現在著名的大眾汽車就是1938年建立的,德國的巨大的財政赤字和失業率消失,德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德國有龐大的賠款和借債,而且沒有軍隊,一個沒有軍事保護的國家很容易被英法美蘇圍起來吊打,更別談自己貿易了。

圖為1937年的柏林,三名德國人在柏林火車站。

二,往切實一點想,蘇聯會發動侵略,作為中歐地區的德國會被迫參與抵抗蘇聯的戰爭。二戰爆發前期除德日大動作不斷,其實蘇聯的小動作更是不斷,首先蘇聯肯定不會和英法結盟,這個在30年代就已經談崩N次了,以斯拉夫人的性格,衛國就是侵略的思想必會介入歐洲,所以二戰剛爆發,蘇聯就侵佔了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東歐地區。如果德國經濟好,又沒有軍隊,肯定是蘇聯眼中的肥肉,德國會參與抵抗蘇聯的戰爭,當然1939年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就不存在了。

圖為二戰前柏林的居民社區。

三,往壞了想,德國會因為內部原因而政府倒閉,更可能滅國。德國經濟能夠恢復和騰飛靠的就是法西斯統治,當時德國國內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當然法西斯的統治必須要打仗,不打仗無法運行這個體系,而且希特勒也能過對外侵略來轉移國內矛盾,所以德國很有可能因為內部矛盾而政府倒閉;也很有可能蘇聯侵略,英法來援,再次分為東德西德,甚至直接入了蘇維埃聯盟。


圖文繪歷史


納粹德國如果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德國就會破產,國家滅亡。

關於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為什麼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我曾經看到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德國當時的國家生存模式,是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種糧把自己餵飽以後,再拿起刀槍去別的人家搶劫”。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在一戰的時候,德國人輸的實在是太慘了。

一戰德國戰敗以後,被迫簽訂了《凡爾賽條約》,英法等國通過這個條約,幾乎將德國徹底的榨乾。

首先是國家領土上,德國喪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喪失13.5%的本國國土;其次是軍事上不得組建空軍,陸軍和海軍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且還不能擁有重型武器,萊茵河一線不允許設防;經濟上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

當時英法等國對德國設置這樣苛刻的條件,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徹底的削弱德國,讓其無法再次崛起。但是這樣的做法卻使得德國國內的民眾因為生活無以為繼,不得不支持納粹黨來進行自救,這就導致了當時的納粹黨在德國的瘋狂興起。

至於之後的事情,就不說了,德國只用了20年的時間,就重新恢復了實力。再一次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這裡我想用中國的二句老古話來總結一下二戰為什麼會發生。

第一句是“凡事有因必有果”。

正是因為當時的英法等強國過於希望能徹底的肢解德國,把德國壓制的無法翻身,結果導致了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發展道路。而這一條瘋狂之路的始作俑者,正是當初的英法等國。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聯繫。

第二句“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這句話中國人的理解是最為深刻的,類似的話比如“混混打九九,不打初一”等等,所表達的意思,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別人逼上絕路,否則別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來反噬你。

德國當時就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走上一條極端的道路,讓自己的國家瞬間爆發出極為恐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確是以燃燒自己國家潛力作為代價的。德國的戰爭機器在開動起來之後,如果不能發動戰爭,那麼德國經濟就會立刻崩潰,陷入自我毀滅的境地。這就是德國為什麼會發動二戰的原因。


落下m


如果德國不撕毀凡爾賽體系,那麼德國將沉淪不能復起;希特勒的機會在於吞併捷克之後收手,不再進攻波蘭,但法西斯主義不能容許這種停止。停止了就會崩潰。

(1)一戰後,德國遭到了慘烈的宰割。

一戰後的《凡爾賽體系》,德國被迫接受屈辱和痛苦的命運。不但德國要承擔全部戰爭責任,把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還給法國,還要把西普魯士劃給波蘭,使得東普魯士地區與德國本土隔斷。還有一些領土被割讓給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德國領土減少了13%,人口減少了10%,海外殖民地大部分歸了英國,少部分歸了日本。

德國軍隊被限制在陸軍10萬,海軍1.5萬,不得擁有重炮、重機槍、坦克、主力艦、潛艇和空軍。萊茵河西岸地區由協約國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不得駐軍。德國承認奧地利的獨立,並且永遠不謀求和奧地利合併。

此外還要戰爭賠款。最早獅子大張口,提出要德國賠償2260億金馬克的鉅款,同時再抽走德國每年12%的出口貿易額度。後來經過美國斡旋,最後把賠款大部分減免了。

由於這些屈辱的條款和制裁,德國內部極為動盪,右翼分子和共產黨人都不滿,國內政變迭起。希特勒的啤酒館政變也是其一。到20年年代後期,在美國援助下德國經濟有所好轉,但到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到來,德國頓時一落千丈,失業人數飆升,物價飛漲,議會的政黨鬥爭比之前更加厲害了。

所以,希特勒之所以上臺,就是在這種內憂外患下的結果。如果德國不反抗,最終結果很可能是四分五裂。

(2)希特勒上臺後,以法西斯統治暫時重振了德國聲望。

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1934年成為獨裁者後,對內鎮壓工人運動,迫害猶太人,強化納粹黨的權力,對外開始逐漸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他利用英法害怕戰爭的心理,一邊高喊和平調子,討價還價,一邊悄悄撕毀條約。

1935年,希特勒宣佈建立空軍,又要把陸軍從10萬擴充到50萬,並要把德國海軍達到英國35%。

1936年3月,派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8月,夥同墨索里尼一起出兵支持西班牙法西斯頭目佛朗哥,打垮了共和國。11月,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條約,意大利在1937年加入這個條約,形成“法西斯軸心國”的同盟。

1938年3月,合併奧地利。10月,利用慕尼黑陰謀吞併捷克。

1939 年3月,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當權後短短5年,兵不血刃就吞併了兩個中等國家,獲得大片土地、人口和資源。希特勒在國內的聲望更是達到頂峰。

(3)進攻波蘭導致英法宣戰,德國從此陷入不歸路。

單從戰略上看,希特勒的不歸路是進攻波蘭。

因為到1939年佔領捷克為止,英法還是對德國保持克制的。但1939年9月希特勒進攻波蘭後,英法就不得不向德國宣戰了。畢竟波蘭是英法的盟國,也是英法在東歐制衡蘇德的重要棋子。

同時,波蘭的存在,其實是蘇聯和德國之間的緩衝。從意識形態角度,蘇聯和德國是勢不兩立的。希特勒滅掉了波蘭,蘇德直接接壤,那麼,即使他不在1941年進攻蘇聯,等兩年斯大林也會推過來。

希特勒滅掉波蘭,既得罪了英法,同時又失去了和蘇聯的緩衝,這才真正走向了全面戰爭的泥潭。

(4)希特勒必須不斷擴張,沒有停下來的選擇。

那麼,如果重來,希特勒是否可以在1939年3月收手呢?我認為是很難的。

關於這一點,毛澤東在1938年發表的《論持久戰》中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目前的戰爭的特點是無間斷和接近永久和平的性質。為什麼無間斷?意大利同阿比西尼亞打了之後,接著意大利同西班牙打,德國也搭了股份,接著日本又同中國打。還要接著誰呢?無疑地要接著希特勒同各大國打。“法西斯主義就是戰爭”,一點也不錯。目前的戰爭發展到世界大戰之間,是不會間斷的,人類的戰爭災難不可避免。……這次戰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已開始的世界資本主義總危機發展的基礎上發生的,由於這種總危機,逼使各資本主義國家走入新的戰爭,首先逼使各法西斯國家從事於新戰爭的冒險。

毛澤東這段話,好像和政治課本上的論調差不多,但人家真就說準了。1938年5月他就預測了希特勒不會收手,肯定會繼續打,終究會和英法交鋒。因為暫時佔領了波蘭和捷克,只是暫時鼓舞了德國民眾的狂熱,對於德國面臨的社會內部矛盾,經濟的困難,其實並沒有根除。而希特勒解決失業的法子,其實是不斷借款,發展軍工。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持續擴張,一旦停止擴張,他的法西斯統治就會陷入內部崩潰。

所以,從希特勒上臺後,德國不發動二戰,基本是不可能的……


巴山夜雨涮鍋


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二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作為戰敗方的德國遭到了空前的掠奪。



本來,按照常理,打敗仗了就要進行戰爭賠款,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英法等國做的太過分。

按照《凡爾賽條約》,德國喪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八分之一領土,16%的煤炭產地和半數的鋼鐵產業,普法戰爭期間佔領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國,北石勒蘇益格迴歸丹麥,薩爾煤礦由法國開採15年…………

此外德國還要賠償113億英鎊,最要命的是必須全部以黃金支付,可是德國根本拿不出來那麼多錢。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德國通貨膨脹嚴重,社會動盪不安,直接導致了納粹黨的崛起。

如果德國不發動二戰,那麼德國會在顏面掃地的情況下努力生產,但是軍事實力十分薄弱,只要法國願意,隨時可以闖進來奪走德國的一切。德國會就此一蹶不振,就像兩千年前的迦太基一樣。


不過我們可以往好的地方想,德國不開戰,至少不會有上千萬人的傷亡,德國的經濟會特別發達,科學技術領先世界。德國恐怕比今天還要富庶。


視野新觀


德國如果不發動二戰,德國會怎麼樣?我只知道德國如果不打過去,那麼等經濟大蕭條一過,德國那點經濟實力將即刻被英美摧毀,德國願意打一戰就是因為想要新的殖民地,需要市場來消耗過剩的生產力,但是這觸動了英法的利益,所以德國必須採取軍事手段來擊潰英法,為自己獲得發展的空間。

而二戰爆發之前,德國採取的是軍工刺激經濟,這自然短時間內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這不能長久,只有通過擴張才可以把德國的市場真正打開。而英國在制定《凡爾賽條約》的時候,很明顯是缺乏考慮的,凡爾賽體系破洞百出,這樣的體系德國自然是必須去打破的,不然德國就坐等破產,坐等饑荒,坐等法國人、波蘭人來瓜分德國。

二戰之所以會爆發,其根源同歷史書上說的一樣,帝國主義之間出現了巨大的矛盾,那就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帝國主義都需要更多的市場來消耗過剩的產能,但是殖民地已經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就不得不通過戰爭的手段來獲取殖民地。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最大的弊端,一直到羅斯福新政的成功和發展,才真正緩解了這個問題。

戰爭作為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又是以經濟為基礎,政治和經濟緊密相連。一戰是德國為了殖民地而打的,那麼二戰也是一樣的,德國為了雪恥,為了更多的殖民地,為了德國可以生存,德國只有發動戰爭。用軍隊來消化產能,用戰爭來獲取市場。


小司馬遷論史


這個問題下的回答驚人的一廂情願。有一點他們說的很對那就是納粹不可能不發動二戰。但下這樣的結論簡單說明原因卻很難。為什麼納粹必須發動戰爭如果說清了這一點,那麼如果納粹不發動戰爭會怎麼樣就一目瞭然了。

(1933年的希特勒-巴本內閣,原本計劃的是巴本-希特勒內閣,也就是希特勒當副總理,但希特勒這個人並不傻不肯當副總理,才成了希特勒-巴本內閣)

那麼納粹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到1938年納粹在內政上已經無路可走了。納粹不是通過民主的方式合法執政的,相反希特勒1933年是作為依賴憲法四十八條賦予總統的“非常法”執政的總統內閣。希特勒並沒有一個符合憲法的內閣所需要的議會多數票。而這也是興登堡和他身邊的總統府小集團選擇希特勒的原因所在。從1930年開始興登堡總統就在謀求建立總統內閣,也就是讓總理府依賴於總統依照憲法四十八條所賦予的非常立法權來執政。而他之所以拋棄布呂寧,巴本、施萊歇爾這些希特勒的前任的時候,原因或多或少都是這些總理試圖以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手段來建立某種議會多數。魏瑪共和國的總理和德意志帝國的宰相不同,按照憲法魏瑪的總理執政應該是依賴於議會多數的,但是興登堡從1930年授權布呂寧組閣的時候就建立了一個沒有議會多數的內閣。當布呂寧試圖以中央黨和社民黨組成一種脆弱的議會多數的時候,布呂寧就被巴本取代了。而當巴本試圖修改選舉法建立多數的時候,巴本又被施萊歇爾取代了。而當施萊歇爾試圖以工會聯盟為基礎把納粹到社民黨甚至德共都編織進他的工會陣線裡去的時候,希特勒取代了施萊歇爾。

(1933年已經只剩下一年可活的興登堡總統其實權力慾相當強,即使他自己並不強,他兒子也能讓他強起來)

(中央黨的海因裡希-布呂寧,魏瑪共和國第一個總統內閣的總理,但他其實並不滿足於當一個總統內閣的總理,這也宣告了他的失敗)

納粹的合法性其實依賴於總統,他的群眾基礎非常脆弱。納粹黨對魏瑪共和國來說幾乎是橫空出世的黨,從1928年到1933年間,他的選票翻了21倍。但它的這些選民其實大部分是從別的黨轉過來的,因為對那些傳統右翼黨執政的絕望和納粹黨馬上要上臺的希望把這些人從其它右翼黨吸引到了納粹手中。但是一旦納粹輸掉總統大選,又無法上臺組閣。從1932年的7月31日巴本解散議會,到1932年11月6日再次舉行大選,短短的不到一百天裡,納粹就損失了204萬選民,平均每天損失兩萬人。

而相比之下在1933年3月希特勒執政的情況下舉行的大選裡,希特勒不但自己是總理,還讓赫爾曼戈林當上了普魯士內政部長,從而把普魯士警察,尤其是柏林警察局和普魯士邦秘密警察也就是日後的蓋世太保都把持在了納粹手中。衝鋒隊因此有恃無恐製造了大批瘋狂的暴力襲擊甚至動用了機槍和炸彈。結果又怎麼樣呢?納粹的得票率不過43.9%,也就是說在納粹資金、權力、武裝力量都達到頂峰的時候,也只有1727萬德國人投票支持納粹。而反對納粹的德共、社民黨、天主教中央黨和巴伐利亞人民黨得到了多少票呢?1750萬票,比納粹還要多。1933年以後納粹就禁止了德共又禁止了社民黨,通過了授權法。也就是說從1933年以後德國再沒有舉行過民主的選舉,希特勒永遠都不知道那1750萬反對自己的人到底是真的歸順了納粹呢還是僅僅暫時隱忍等待時機。

(魏瑪共和國的最後一個總理,施萊歇爾將軍,這個人其實是魏瑪共和國政壇上的灰衣主教,只不過納粹可以淡化他的作用,所以很少被人提到)

但這還不是納粹麻煩的全部,如前所述納粹的執政依賴的是總統非常法。但是隨著授權法的通過,希特勒不再是一個總統內閣的總理了。從制度上說希特勒這時候已經不再需要興登堡和興登堡身邊的總統府小集團了。希特勒的優勢在於施萊歇爾倒臺的同時,他和他的國防軍小集團也被打破了,新的國防部長布倫堡將軍是反對施萊歇爾的,新的國防部辦公廳主任賴歇瑙也是一個親納粹分子。而且1934年希特勒通過血洗衝鋒隊換了施萊歇爾的命,所以國防軍內的反納粹軍官暫時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

(希特勒、巴本和內閣的國防部長布倫堡,布倫堡是興登堡選擇的人,他其實並不認識希特勒,組閣當天就奉興登堡的命令馬上去接管國防部,以免施萊歇爾發動政變)

但是這個時間並不能一直拖延下去,如果興登堡不死,他身邊的人很快就會發現他們他們的尷尬處境。而此時要對付希特勒也並不難,雖然布倫堡不是施萊歇爾的人,但他是興登堡的人,這個國防部長是興登堡親自選擇的。他不認識希特勒也對希特勒沒什麼好感。如果興登堡總統和他的總統府小集團要對納粹採取行動,他們是有組織有機會的。只要興登堡總統授意布倫堡對納粹黨採取行動,那麼國防軍裡的多數軍官是會執行的。即使是賴歇瑙也不是一個納粹分子,一旦命令下達他也只能執行。

而且我們必須考慮到國防軍之所以拋棄巴本第一是施萊歇爾自己的野心,覺得與其為了巴本搞政變不如為自己。其次是國防軍參謀機關的結論那就是國防軍無法在左翼和右翼的武裝力量一起進攻的情況下維持秩序。但是到1934年左翼的武裝力量無論是德共的還是社民黨的國旗隊,都已經被納粹消滅了。甚至右翼的鋼盔團也被併入了衝鋒隊,但是納粹自己又血洗了衝鋒隊,所以到1934年實際上納粹的力量相當軟弱。如果這時候陸軍採取堅定行動,清洗納粹黨然後恢復君主制,讓皇儲威廉作為威廉三世回到柏林繼位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興登堡則作為皇室的重建者體面的回到他的莊園或者死在柏林總理府裡,那將是最好的局面。

(讓流亡的威廉二世回到柏林固然是多數貴族軍官的夢想,但其實到三十年代已經希望不大了,人們更多的把希望寄託在皇儲身上)

(對720事件人們總是強調其中反法西斯的以免,卻往往忽略了他們是貴族軍人,既反對納粹也希望皇帝復辟這一面)

換而言之,只要納粹不不斷的去採取外交訛詐的手段,獲得國外擴張積累人望,納粹就要倒臺。而且因為納粹已經摧毀了魏瑪共和國的遊戲規則,所以納粹的倒臺絕不是和平的方式,肯定是以軍事政變和對納粹黨主要人物的血洗的方式進行的。所以希特勒與其死在軍人手中不如去冒對外戰爭的險。他的這種政策說白了就是跟軍官團賽跑,只要德國還在擴張,軍官團就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槍斃發動政變。而一旦戰爭爆發軍官團就不得不參與到戰爭裡去,大規模動員的預備軍可不像十萬陸軍那樣可以被軍官團抓在手裡。而且軍事調動也能把那些最堅定的貴族軍人派到國外,從而緩解對納粹的壓力。希特勒的這種手段事實上是成功了的,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普魯士軍官團才終於成功的組織一次政變,只可惜這時候已經太晚了。


克羅採和春天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如果德國不引入納粹這種沙文主義思想,那只有一種可能性:引入蘇聯的GC主義思想。

1929年大蕭條之後,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混亂,德國更甚,而且因為其是一戰戰敗國,不僅經濟發展發展受阻,而且還要承擔著鉅額賠款;國民不僅僅生計艱難,而且還有一種屈辱感,這樣就會醞釀出極端思想。

和平崛起?說的好聽,但現實是辦不到,英法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如果德國不引入極左或者極右的思潮呢?那國家只能崩潰,很可能被外部分而食之,但德意志這種高傲的民族是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的,只能從極左或極右中找條路走。

所以,必然會有希特勒這種人物出現,而德國最終走向了極右的道路。這種極端道路可以說是飲鴆止渴:暫時通過國民狂熱情緒提升國家組織能力,重塑國家機器,擺脫危機,然而,這種情緒一旦激起來就不可控,所以最終第三帝國走向毀滅。


國史拾遺


那德國就是歐洲的“滿清政府”,被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束縛,割地賠款,被英法宰割,永遠踩在腳底下,法國也就達到了真正的使德國不成為其威脅的目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當然這只是英法等利益獲得國的一廂情願,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即使在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腳步,也走的異常沉穩,沉穩到英法只有頻頻點頭認可的份,眼看著一步步走向戰爭深淵,卻無能為力。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結果卻遭遇失敗的俄國,這是德國始料未及的,英法對待它們的方式,則更是出乎德國人的預料,完全不給它們活路。


一方面要求德國賠付鉅額戰爭賠款2260億德國馬克,限定42年內賠償完畢,世人皆知黃世仁的高利貸厲害,楊白勞被活活逼死了,德國要按這個數這個期限弄下去,也是死路一條,這個戰爭賠款數額是當時德國國民收入的數十倍。

德國政府根本無力負擔,更不可能實現什麼42年付清的“約定”,而且德國最富裕的工業區,是德國人的稅利奶牛,卻被英法等國分而食之。

進的少了,出的甚至比戰爭時期都大,在德國人看來,打仗都不至於有這麼慘,因此說一戰後世界對待德國的安排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隱患,其實就是很現實的說法。

其他的割讓領土、瓜分殖民地,限制海陸軍的發展,甚至海軍艦隻被各國瓜分,這些都不說了,就戰爭賠款一項,就足以把德國摁在殖民地的位置上,歐洲“十大好人”(給別人拉套掙錢)的位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