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海一14歲學霸離家兩日未歸,曾因成績下滑遭母親批評,你怎麼看?

電影吐槽菌


5.11更新

孩子已經被找到了!謝天謝地。

————————————————————

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儘快被找到吧,也要嚴懲這些散佈不實消息的人,居心險惡。

現在的學生都有學習上的壓力。

而範女士的女兒是班裡品學兼優的學生。因為成績下滑比較厲害,父母批評嚴厲,又看到她在看電視消遣又罵了幾句還動了手。女兒一直性格內向,當場沒有發作,但後來離家出走了。

女孩身高1米6,出走時身著黑色衛衣以及黑色長褲。(如果有看見請及時聯繫警方!)

而她的手機也是非智能的,無法使用支付寶等,身上的現金也不多。7號之後,手機再沒接通過。

警方已經介入調查,希望能夠儘快找到孩子吧。

不過這件事真的挺讓人難過的。

其實本來範女士的女兒就不是什麼學渣,偶然一次成績下滑可能有其他原因,但是父母不管不問就是一頓責罵,見女兒看電視消遣也不放過還要繼續責罵。女孩本來就比較內向不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這下可好了。

我只能說,女孩的離家出走,家長要負很大的責任。

望女成鳳是沒錯,但是給孩子壓力的同時也要給孩子鼓勵。不能因為一次的成績下滑就對孩子情緒激動,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特別是在青春期,更加需要家長的看護照顧。

孩子能離家出走,說明已經在心裡憋了很久,一下次爆發出來了。

現在孩子一直沒有找到,也不知道能不能讓家長反省一下自己。

希望女孩平安無事吧。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上海一個14歲孩子,因為成績下滑被母親狠批甚至動手打,孩子已經離開家裡兩天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成績一直都不錯,只是一次成績下滑,就遭到了目前的嚴厲教訓,關於這件事大貓的以下看法。

1.家庭教育有問題

孩子只是偶爾一次沒有考好就遭到了母親的批評,教育孩子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這種方法很不可取,你完全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找出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批評甚至對孩子動手,這樣的教育本來就不可取。



2.孩子正處於叛逆期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所以家長一味的用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根本無濟於事,而是應該去了解孩子的內心,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否則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



3.孩子不能意氣用事

雖然說14歲了,也應該懂事了,但是畢竟還未成年,沒有踏入過社會,如果出去遇到壞人了怎麼辦,所以孩子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因為和媽媽賭氣,自己就一走了之!



希望這位母親趕緊找到孩子吧!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說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孩子,你遲早是要離開父母這個家的,現在你十幾歲是在為以後離開家做更好生活準備的時候,還沒到離開的時間。

十幾歲離家出走種情況並不鮮見。被很多人視之為挫折教育的缺失,實際上不只是挫折教育的缺失,我個人認為是人格教育的缺失。

現在美式家庭教育的導入,讓家長們更為重視孩子們個性化的成長,更為提倡表揚教育,主張父母和孩子的人格平等性,而忽視了在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中的倫理親情教育。

我們學習西方教育的優點是非常好的,可學習別人優勢的同時不可丟掉我們自己的優勢。所以以這個14歲學霸離家出走為例,我談三點我自己的看法:

1,家長在孩子成長中,重視孩子知識學習的同時,更要優先重視人格的完善教育,比如對家長的尊重,長者的禮節,這不僅僅是形式,而是一種自小為人的薰陶。

我所住小院的一位鄰居抱著牙牙學語的小孫子去玩,每次見到鄰居,一定要讓小孫子叫爺爺、奶奶或叔叔、阿姨,否則就不離開,這位爺爺堅持的是一種為人處事態度的教育。

2,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隨之不斷的成長。

對於兒時,還處於一種對父母完全依賴狀態的孩子,如果家長生氣批評或者即使動手打了幾下,孩子一般不會選擇極端方式,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們的獨立意識也越來越強,此時父母教育孩子就要注意方式方法了,尤其那些心高氣傲的孩子,更是要慎重方式方法。

3,看待孩子,不要聚焦於孩子的標籤,更要看標籤下的孩子本人。

對於孩子,世人總習慣於給他們一個標籤,學霸、學渣、熊孩子、績優生、績差生等等,這只是外界給予他們的一個標籤,把這些標籤拿下來,他們都是孩子,是有著共同點又有著很多不同性格特點的孩子,他們的表達方式或者對家長老師的抗議方式和外人給他們貼上的標籤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只是和他們家長自小的教育觀念、方式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個人性格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方式有關係。

所以這個14歲孩子的離家出走,和更多孩子的極端個案一樣,反應出來的依然是一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你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快樂庭院


  這個14歲青春期女孩兒夠幸運的,好在沒有離家出走期間出什麼事,如果真出了,這輩子後悔都來不及。從材料信息中能看出這個女孩子離開出走的原因,以及暴露出的家庭教育問題,下面我做以分析:

  第一,孩子成績很好,說明家長沒少在學業方面下功夫。但恰是家長過多關注孩子的學業,忽視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品質習慣培養,才導致諸多問題。就拿孩子凌晨兩點還不睡覺來說,說明平時太過於縱容孩子,導致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過強,不願意接受管教。一旦家長無法容忍孩子的過份行為時,用打罵過體罰方式去管教,很容易發生像這個女孩子離家出走的嚴峻後果。

  第二,家長平時不培養孩子生活習慣,導致孩子生活秩序混亂。學習成績再好的孩子,只要生活秩序混亂,該睡覺時不睡覺,還要看電視或幹其他的事,保證會影響第二天學習的精力。特別是對初二孩子來說,更容易疲憊犯困,成績焉能不下滑?因此,建議家長在家裡要有家規,有作息時間表,明確家長的職責,絕不能胡亂批評孩子,那種做法最容易傷害親子關係,導致反感父母。 

  第三,孩子離家出走回來後,家長要及時安慰孩子,並做深刻的檢討。對於這個小姑娘的離家出走,父母應擔主要責任,平時不懂家庭教育且不學習,又不知道初二孩子恰處於青春期自控力最弱,生理發育又處高峰期,容易疲憊精神不振。同時孩子情感又特別脆弱,易悲觀失望,在母親不當懲罰教育之下,很容易對家對父母有絕望感。因此,家長必須要向孩子做深刻的自我檢討,向孩子道歉,承認方法不當,管教不力。同時要勸誡孩子,我們始終愛你,為了我們以後和平共好,必須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彼此互相支持。

  對於讀到我上述文字的家長,如果你的孩子也處於青春期,在家庭教育方面一定要慎重,抽空多學點家庭教育知識,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構建良好的親子互信關係,你才能容易被孩子接納,願意接受你的管教。從而避免孩子因感受不到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寒石冷月


這種事情發生得不少,從中折射出現在的很多孩子缺乏品格教育。

不可否認,現在家長投入到教育中的精力和金錢都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大部分的投入,還是以提高孩子成績為目的。我們的教育太過重視成績,使得孩子的價值感完全綁定在了成績上。

成績差的孩子,不願意學習,每天都承受著挫敗,最終厭學,逃避到遊戲、電視或者是網絡上。成績好的孩子,依然每天壓力山大,因為能夠保持住優異的成績是讓孩子感覺到安全的重要指標。

很多孩子是脆弱的,我的一個學生,年級前十名的水平,這次期中考試結束後跟我說:老師,這次發揮不是很好,感覺比以前都差。肯定完蛋了,老師說考不好要叫家長的。

可以說,這種事情真的普遍存在,特別是成績優秀的女孩子,壓力真的很大。


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很多原本成績優秀的高中女生,往往後勁不足。因為女生承受壓力的能力往往比不過男生,我們經常發現到了高三,很多女生可能會出現退步的原因。


可以說,經過家長的精心“培養”,很多孩子確實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如果忽略掉孩子品格的培養,沒有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獨立性,平時都是靠父母來安排、規劃學習的話,孩子對自己的不安始終存在。因為她對自我的認可一直是依賴於外在的評價,而不是內心真正的自尊和自信。

真正的學霸不僅是成績好,同時需要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強大的自信,能夠面對困難,面對挫折。

作為父母,遇到孩子成績下滑,第一步不是指責孩子,而是瞭解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導致成績下滑。單方面的控制、評價,會導致孩子內心的反抗,遇到不理性的孩子,可能就會採取不理性的行為來反抗。


學習,不但是課本的學習,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如何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學習。而這一塊,家庭教育承擔了很大的責任,父母急需幫助孩子補上這一塊。

當你發現跟孩子無法溝通的時候,說明以前的親子關係沒有處理好,請趕緊自己學習家庭教育,學習如何跟孩子溝通。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這應該是中國大多數父母的通病,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孩子的心理、精神健康從來就不是家長的主要關注問題。

從新聞報道看,孩子的成績不錯,但是這一次成績有點後退,母親就有點接受不了,對孩子不止說教,還打罵了。

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母親比較強勢,孩子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平常表現出來的乖都是父母逼迫的結果,而不是孩子本身性格的原因。當孩子承受不住父母給予的這種壓力時,孩子要嗎爆發對抗父母,要嗎就退縮逃避,顯然這個孩子屬於後者了。

14歲的孩子,安全問題應該不大,估計馬上就能找到。但是作為母親,如果教育方式方法還不改變,那麼孩子很可能還會繼續出走逃避,隨著孩子的長大問題可能會變的更加嚴重。

作為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孩子的不足,接受孩子是不完美的,在保證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基礎上,其次才是追求更好的學習成績。

希望這父母引以為戒吧。


神通奶爸


我女兒現在一年級,零基礎入學,理解能力差,專注能力差。數學基本就是倒數第二(倒數第一的被鑑定為多動症,女兒也被老師懷疑是安靜型多動症),語文稍好一點點。她非常不願寫作業,總是拖延。

每每關係到作業學習,我臉就板起來了,常常生氣,訓斥她。使她情緒低落沮喪,學習的效率更差。也以不完成作業就不許吃飯、不許睡覺作為手段。沒什麼效果。

一關係到她的學業,我似乎就變得冷酷、苛刻。女兒常哭訴:“媽媽不愛我了!”在媽媽眼裡,作業學習比她重要,認真學習,認真寫作業,才能被爸爸媽媽愛。

我不要求她成績多好,但必須認真學習。這沒錯吧?但她總令我失望,繼而生氣、不滿。但我的壞情緒只會使事情變糟糕,進入惡性循環。

成績硬要不來,讓孩子反感、傷心。家長還是多剋制、多引導吧!


焦慮老母之歌


現在這個社會節奏都快,學生的壓力更大,老師天天施壓,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孩子幼小的心靈不能承受,成績下滑更不能說她,要鼓勵她找出原因,下次成績一定趕上去的,有些事急不來的,孩子也願考好,本來考不好心情就不好,家長再批評她是會受不了,願孩子早日回家,不要讓父母牽掛。


葉青211041973


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她有自己的自由!她想學的時候你讓讓她學她都會學,累了想放鬆你就讓她放鬆嘛!你只要把道理告訴她就可以了,憑什麼打罵?她又沒有犯錯誤!這種當家長的現在知道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