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經典故事』瓦匠的三道菜

連著好幾天,都沒人登門,林員外不禁有些著急。府裡好些地方都急需修繕,一遇到颳風下雨的天氣,他就提心吊膽,生怕哪裡會讓風雨給弄塌了!

好不容易,在告示貼出來的第七天,終於有人登門了。那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泥瓦匠,姓陳,帶著一個叫“二狗子”的小學徒。這一老一少剛挨近告示,就有好心人提醒他們:“師傅,別上當呀!”

陳師傅笑道:“我一老一少,初來貴地,別無他求,但求有棲身之地,三餐溫飽,其他倒可將就。”

看來,這是一對顛沛流離的師徒。陳師傅進門後,眾人要他們留意一下有沒有別的地方有活兒幹,這林府不是久待之地。

在林府,陳師傅和二狗子的早餐是稀粥和饅頭,中午是幾個窩窩頭,晚上林員外派人送來米飯和肉、魚和素菜湯。那盤炒肉全是肥的,一絲瘦肉也沒有。至於魚,看起來倒是像模像樣,可剛伸出筷子,嚐了一小口,二狗子就鹹得直皺眉。接著,喝了好幾口清湯,這才感覺好了點兒。

陳師傅見狀,問道:“不能吃?”

二狗子皺著眉頭說:“別說吃了,就是舌頭碰一下,都快鹹得麻木了。”

陳師傅啞然失笑,想到了什麼,接著說:“嗯,這倒讓我想到了一件事。年輕時,聽同行提過,有些主人家對下工特別苛刻,為人又吝嗇。照規矩,泥瓦匠的活兒累,每天的晚飯都得湊夠一魚一肉一素三道菜。所以,吝嗇的主人家就將魚醃得特別鹹,根本下不了口。這麼一來,每天原封不動地將魚收回去,下一頓再原封不動地搬出來。這麼一來,就可以省下魚這道菜了。”

二狗子恍然大悟:“怪不得這麼鹹!原來是存心不讓人吃的!把魚醃得特別鹹,這麼一來,每頓都可以少準備一盤。而且,鹹魚保存個三年五載的,都不會變質。看來呀,咱們在這人家裡,什麼魚呀肉呀的,是想都別想了。”

果然應了二狗子所說的。從那以後,每晚的三道菜裡,肉一定是肥得不見半點瘦的,魚則每頓都是那同一盤魚。看來呀,林員外的吝嗇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幹了幾天的活兒,二狗子發現,府上需要修繕的地方,大多已年久失修,可很多地方卻是人為的。看起來,好像是想找什麼,掘地三尺,後來才又讓人來修繕的。

二狗子和府裡的小廝混熟後,無意中提起這事兒,小廝說:“這事兒,府裡上下都知道。林家祖傳有顆夜明珠,價值連城。可後來,為了躲避兵禍,祖上將這顆珠子藏進了牆壁中,又用磚頭封住,接著再用水泥糊上。這是林家世代相傳的秘密。前陣子,林扒皮的老爹過世,臨終前才將這秘密傳給林扒皮。從那以後,林扒皮就掘地三尺,發誓要將這珠子找出來。可要找到夜明珠,哪兒有那麼容易?”

二狗子心裡一動,問道:“真有珠子嗎?”

小廝嗤笑一聲,道:“林府就巴掌大點兒,這麼多代人了,每一代都是把牆拆了又補,補了又拆。要真有,還能到現在都找不到?”

後來,二狗子就將這事兒告訴了陳師傅。陳師傅沉吟片刻後,說道:“也是,就這麼幾面牆,要真有早就發現了。”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一年中,陳師傅帶著二狗子,悶頭幹活兒。林員外對二人的活兒,頗為滿意,但就是不提工錢的事兒。每次,二狗子一問起,林員外就顧左右而言他。二狗子性急,有些耐不住。倒是陳師傅,卻似乎毫不在意。

到了年底,林員外將倆人叫到跟前,一臉歉意地說:“二位,實在抱歉。經過這一年來的試用,儘管二位的活兒不差,但離我們府裡的要求,還有一段差距。二位還是請自便吧,預祝二位前程似錦。”

二狗子一聽,差點兒跳起來,怒聲道: “這府裡的活兒都差不多完了,你才說不合適?工錢呢,怎麼算?”

林員外沉聲道:“二位,我這府裡可沒強留你們。若是覺得不合適,早就可離去。二位留到今天,都還是在試用期間。既然如此,何來工錢之說?”

二狗子還想說什麼,可陳師傅向他擺了擺手,對林員外說:“員外爺既然這麼說,我二人也沒什麼好說的,明早就離開。只是,住了這麼久,也有點兒捨不得。今晚,就請員外爺賞頓飯,也當是一個留念。”

林員外站起身來,說:“待一會兒,讓下人給你們送過去。”

林員外走後,二狗子大聲說:“師傅,咱們就缺這頓飯嗎?這種地方,多留片刻都覺得噁心。”

陳師傅搖了搖頭,不說話。

這頓晚飯,照舊是肥肉、鹹魚和素菜湯。二狗子道:“真服了這林扒皮,剋扣了我們一年的工錢,連臨走時的這頓飯,都還這麼摳!”

陳師傅沒說話,將那盤鹹魚放在一張厚紙上,包了起來。二狗子見狀,滿臉疑惑。陳師傅笑道:“天機不可洩露!”

第二天一早,陳師傅帶著二狗子,向林員外辭行。陳師傅道:“員外爺,有件事兒,還請見諒。敝人有個習慣,每到一處,幹完活兒,總要留點兒小東西做個紀念。昨晚,就將那條鹹魚私自留下,帶走做個紀念,望員外爺不要見怪。”

林員外儘管有點兒訝異,但倆人白乾了一年的活兒,如今連一分工錢都不用付,撿了這麼大的便宜,他心情正好,自然也不在意那條鹹魚。

一直到了遠離林府的地方,陳師傅笑著拿出那個紙包,打開後,掰開合著的魚嘴,從魚嘴裡掏出一顆珠子。那珠子一掏出來,四周光亮頓生。本是昏暗的叢林,一下子變得光明起來。

二狗子愣住了,指著珠子道:“師傅,這……這是什麼?”

陳師傅道:“這珠子就是林員外一直苦尋無果的家傳夜明珠。”

二狗子驚得張大了嘴巴,問道:“那怎麼會在魚嘴裡?師傅,您又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陳師傅笑道:“什麼發現?這珠子本來就是師傅自己放進去的。”

這下,二狗子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了。

陳師傅說:“說來話長。我師傅本是個江洋大盜,飛簷走壁,偷金竊寶,無所不能。而我師傅的師祖,當時得知林府有這顆珠子後,就想盡辦法,終於搶先一步,將這珠子偷到手,接著一代代傳給徒弟。後來,我師傅到了晚年後,百病纏身,也深悔年輕時作孽太多,決心悔改。他本是個巧手,於是自學了泥瓦匠的活兒,自然得心應手,很快就成了這一行的佼佼者。早年偷來的珠寶,大多完璧歸趙。唯有這顆珠子,一來我師傅對此愛不釋手,二來林府的先人本有惡名,為富不仁。所以,師傅一直到臨終前,才將這事兒告訴我,又吩咐我,若是林府的後人改過向善,可將珠子奉還;否則,就將其留下,或者用來接濟窮人。”

二狗子恍然大悟:“所以,師傅您一直都在試探林員外?”

陳師傅點頭道:“師傅帶著你,到林府幹活兒,就是為了觀察林員外。這珠子畢竟是林家之物,所以打算再給他一個機會。這些天,師傅將這珠子藏進魚嘴裡,就是為考驗林員外。他若是還有點兒良心,最後應該賞咱倆一頓好吃的,便會將那鹹魚留下。魚一動,嘴一張,裡頭的珠子就顯出光亮,自然也不難發現了。哪料到,這林員外一年來,鹹魚怎麼端進去的,就怎麼端出來,連動都絲毫未動。”

陳師傅喘口氣,接著說:“這珠子是師傅傳給我的。我孤身一人,且年事已高,決定回鄉養老,也用不著這珠子。師傅這一生,也有點兒積蓄,老家也置了田產和宅子,這珠子用不著。反倒是你,無父無母,這顆珠子就留給你吧。”

二狗子一聽,連連擺手道:“這怎麼行?”

陳師傅道:“你不用謙讓,我知你生性善良,自然能好好利用這珠子。一來,你的技藝,早已青出於藍,可以自立門戶,獨自闖蕩,不用再依賴我;二來,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紀,也需要有些錢財傍身。以後,若是遇到困苦之人,你不妨幫人一把,也算是了了師傅的心願。這麼一來,一舉多得,倒也是好事一樁。”

說完,陳師傅將珠子塞進二狗子的手中,轉身離去。

二狗子愣在原地,百感交集。人心複雜,世道莫測,但看著手中的珠子,他彷彿感受到了肩上重擔的分量,點了點頭,大步朝前方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