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球場上哪個位置最難踢?為什麼?

小旭的plog


足球作為一項團隊運動,應該說從門將到前鋒都各有特點,各有各的難處,哪個位置想踢好都不容易,如果一定要選出一個最難踢的位置的話,那肯定要屬既得兼顧進攻又得做好本職工作防守的邊後衛。


任何球隊任何陣型,不可能沒有後衛,有後衛就肯定要有中後衛跟邊後衛。哪怕是擺出鐵桶陣,放棄中場的球隊,也不可能放棄邊後衛這一關鍵環節。因為防守時,邊後衛是盯防對方邊路進攻最重要的一環,進攻時也往往離不開邊後衛的策動。無論是快速反擊還是陣地進攻,邊後衛的套邊下底和內切遠射或者45度斜長傳,都是球隊進攻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邊後衛並不容易。

首先體能和精力就是一大考驗。從跑動距離上講,前後場大面積跑動的的邊後衛並不比覆蓋區域廣闊的B2B中場要少;防守時他們要第一時間阻截對手的邊路進攻,進攻時又要幫助邊鋒邊前衛們吸引防守拉開空當。平時訓練中,前鋒肯定以射門和跑動為主,中場則以傳球策應為主,中後衛們則當然要做好防守。唯獨邊後衛進攻防守哪個都得練。

世界上最難找的邊後衛,當屬意大利足球三中衛體系特有的邊翼衛,因為不設邊鋒和邊前衛,整條邊路幾乎全歸兩個邊翼衛負責,他國聯賽幾乎很難複製。從英超的切爾西、沃特福德,到中超的蘇寧、權健,基本都沒法真正駕馭。

有些邊後衛因為身材高大,還常常要被拉到中路填補中後衛們傷停留下的空缺,導致要承受一些不白之冤。當年法國右後衛澤比納在尤文時期就客串過中衛,結果在和卡利亞里的比賽中被不足1米7個佐拉頭槌打爆,徹底在尤文沒了位置。而像馬爾蒂尼、圖拉姆、海因策、拉莫斯這些從邊後衛成功轉型中後衛的案例並不多。

縱觀世界足壇,那些頂級射手、中場大師、後防神塔並不少見,可唯獨在稱呼邊後衛的時候,可以用偉大來形容,比如偉大的左後衛格羅索,但你很少聽見有人說偉大的梅西偉大的C羅,足見成為一個好邊後衛有多難。


昊體育


足球是十一個人的集體運動,任何一個位置都有自己的特點,至於哪個位置最難踢,以我的個人感覺而言,是後腰。

我不是職業球員,也沒經過正規的職業訓練,踢球僅僅是個人愛好而已。

我從高中開始接觸足球,那個時候我們面臨著改變命運的高考壓力,體育課經常莫名其妙的就沒了,課外活動時間也被摁在教室裡學習。。。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忙裡偷閒的踢一場。

那時候,我們在場上也沒有固定的位置,通常說幾個人湊在一塊商量一下,陣容也就出來了。通常來說,前場是最受歡迎的位置,中後場尤其是後衛,就比較沒人喜歡了。

少言寡語如我者,自然被摁在了後衛線上。這樣,我就以後衛的身份出現在了學校的操場上。三年高中時間裡,我一直遊蕩在後衛線上,左右邊後衛和中後衛都踢過。相對中後衛來說,邊後衛的難度更大一些,因為這個位置,對速度,技術,意識,耐力都有著嚴峻的考驗,不但要做好本區域的防守,還要協防中路,更要能衝到前場參與進攻,一旦進攻失敗,還要快速回防到位。說起來慚愧的話,我踢邊後衛的時候,經常跑的缺氧,甚至抽筋,還經常剷球鏟的膝蓋內測的表皮舊傷未愈又添新傷。但因為我啟動速度較快,後來就被定在了邊後衛上。三年跑下來,疲憊而充實,既有獲勝後的喜悅,也有輸球后的沮喪,還有被班主任訓斥的無奈和被教導主任滿操場追的苦澀。

後來,進了大學以後,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和更廣闊的操場,甚至是校園球場,還有了較為正規的訓練和校園球賽。但我踢球的激情卻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可能是比賽越來越功利化了的原因吧。

此時,我在場上的位置提到了中場,倒不是我技術有多好,而是我們隊的後衛線上都是人高馬大,體壯力強,身高180CM以上的壯漢。相比來說我就嬌小了點。四年大學下來,我踢過場上的每個位置,包括客串守門員。

以我個人的感覺,還是後腰最難,那個時候沒有皮爾洛那樣的前腰後置的打法,後腰乾的就是又髒又累的掃蕩工作,不但要防守好中路,還要協防兩翼,後衛線上也有經常補缺補漏,遇到實力弱的隊伍,還要參與進攻,而往往給對手打反擊的時候,要高速向自己的後場狂奔,跑缺氧甚至抽筋都是常有的事,畢竟我不是職業球員,也沒有專門的體能訓練。通常一場球下來,我基本是土一身,泥一身,還經常被撞得人仰馬翻,小傷小痛的就更多了。好在四年下來,沒有受過什麼大傷大病。

還是那句話,我不是職業球員,也沒有經過任何職業訓練,且離開大學以後沒再踢過球了。以上只是我再踢球時的個人感受。


陌上雲白


我認為:在現代足球的技戰術體系中,"邊後衛"是一個難度最大的工種。也即是說,"邊後衛"是場上最難踢的位置。


對於這個觀點,我有以下幾點理由,個人之見,未必真理,歡迎補拍——

1.邊後衛需要有最強悍的體能。

邊後衛其實是一支球隊中真正需要在敵我雙方兩個禁區地帶都不斷出現的唯一成員。進攻時,邊後衛壓上參與,是保持本隊完整攻擊陣型的充分必要條件"防守時,邊後衛及時落位進行攔截搶斷封堵,是本隊守住城池的先決條件。

攻要頂到最前沿,守要撤到最末線,如果沒有極其充沛的體能作保障,邊後衛根本無法完成龐大的攻防轉換任務量。

大量的折返衝刺跑,對心肺功能、肌肉強度都提出了高規格的要求,邊後衛是不得不將有氧能力和無氧能力同時練到極致的怪咖級選手。

2.邊後衛需要有良好的技術。

進攻時能單兵突破,能準確傳球,能精湛射門;防守時能有效攔阻,能深度破壞,能兇悍鏟截,能全嚴封堵;由守轉攻時能及時出球,能連續接應,能立體配合。

這攻防兩端的所有技術,邊後衛都需要掌握較高段位水準,否則就無法完美勝任這一位置。

3.邊後衛需要有非常優良的整體協作意識。

都說足球是一個整體項目,但確實有一些位置的個性球員,喜歡並習慣於單幹。他們也確實可以或可能憑藉超強的個人能力完成某些非凡動作,實現一些驚人的成就。

但是邊後衛絕對不能單幹,於攻於守,邊後衛都需要在良好的團隊協作模式下,才能收穫理想的結果。進攻時的插上時機與傳接線路,需要依靠優良的意識才能做出最佳選擇;防守時的進退尺度及距離保持,都要建立在優良意識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最合理的程度。

所以說,邊後衛是個相當燒腦子的角色,球商不夠高的話,根本踢不好邊後衛。

4.邊後衛需要有最彪悍的作風。


一般來說,對手中的最強攻擊手,都會選擇邊後衛的防區作為突破目標。也就是說,邊後衛要一直面對對手週而復始的壓迫式攻擊。如果技術不足,意識欠缺,那麼邊後衛就會成為被虐千百遍的對象。

總被單挑,總被打身後,總被二過一,總被強行超車……每場比賽都要承受這些,邊後衛不得不通過兇悍強勁的作風來彌補上述天然劣勢。多數情況下,邊後衛都是一個球隊中剷球技術最好且鏟強數量最多的球員,邊後衛也是和對方死磕身體最多的球員,更是面對刀山球最多的球員。所以,邊後衛必須作風頑強,充滿著鬥士的兇悍氣息,時刻懷揣著血戰的覺悟。

總之,邊後衛現在已經不再是傳統印象中的那種,球隊中實力最不濟的選手被扔到邊後衛位置上充充人數的概念了。任何一個優秀級的邊後衛,都擔得起"才華橫溢"的評價,他們往往會成為球隊實力總和的格外增量。而一個菜鳥級的邊後衛,則完全會成為球隊的災難級短板,這樣的短板在關鍵比賽中註定會被對手一眼鑿出並輕鬆打爆。

當代完美的邊後衛模板,當屬皇馬的馬塞洛。此前,巴西著名巨星羅伯託•卡洛斯是歷史上最佳邊後衛。中國球員中,巔峰期的孫繼海也符合這些標準。


邱彼岸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去作答,如果是職業聯賽,特別是越高水平的職業聯賽,我會告訴你,最難踢的就是足球場上最前面的那個位置—前鋒。

你們發現沒有,前鋒位置的平均球員壽命比其他位置要短的多,是因為這個位置的強度和衝擊力度是其它位置所不能比的。另外,前鋒很容易被傷病困擾,並不是因為他們身體弱,而是被侵犯的次數太多了。荷蘭劍客範巴斯滕就是因為傷病三十歲就退役了。



還有一點就是前鋒球員需要不斷的創造力,甚至可以說是天賦和靈氣。現在的高水平賽事防守已是嚴絲合縫,常規的進攻方法很難撕破防線,很多優秀的前鋒總是能出其不意,特別是在451陣型裡的單前鋒,如不能對對方防線構成,基本無存在感。另外,前鋒在本方防守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現代足球,不參入防守的前鋒已寥寥無幾。巴薩的蘇亞雷斯,還在利物浦時期的時候,就幾乎靠一己之力拖著球隊去爭冠,具備非常強大的前鋒特質,有速度,有技術,能利用身體,能防守,能讓後衛猜不到他下一個動作。



有些人說後腰難踢,我一度也想給出這樣的答案,我只能說,在一個球隊裡,後腰很重要,後腰做了很多工作,無論進攻和防守,特別是攻防轉換,這個位置是最重要的。但考慮到後腰是體系決定的,只是在這個體系裡承擔重要角色,但要說難度並不大,很多前邊球員年齡大了後,後撤基本都能踢這個位置。



也有人說邊後衛,但我覺得邊後衛活動的區域比較單一,只要跟自己對位的球員較量,攻防能壓制對方即可。即便邊後衛失誤,還不足以立刻威脅球門,到是中後衛和門將,往往會成為球迷謾罵詬病所在。

但是這個問題如果是放在水平較低的業餘聯賽,甚至學校時期的足球,我覺得最難踢的位置可能是中後衛。水平較低的足球比賽,穩健的防守才是比賽的關鍵,而大家也喜歡把踢的最好的放在後衛的位置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可隨意噴。


95號球迷


我從小踢球,已經有20年。場上位置,除了門將之外全部踢過。

在校隊踢得是左前衛和左邊衛,在系隊踢得是後腰。

個人最喜歡的位置是後腰,但也覺得後腰是現代足球最難踢好的一個位置。


現代足球要求快速攻防轉換,而後腰通常是“攻”和“防”的第一步,這就要求後腰球員不僅要有充沛的體能、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出色的“球商”。為什麼這麼說呢?


  • 充沛的體能

後腰的跑動通常是場上球員中距離最長的,好的後腰一場比賽下來跑動距離至少10000米。10000米是什麼概念?標準體育場的跑道25圈。而且,這10000米不是簡單的勻速跑,有時必須帶球長途奔襲、有時必須拿球控制場面、有時必須進行無球圍搶。如果沒有充沛的體能,後腰在場上的覆蓋面就會受到限制、或者在場上的時間就會縮短,那麼在每場比賽有限的3個換人名額裡,教練就必須考慮到後腰的替補,這對於教練的排兵佈陣影響是非常大的。


  • 紮實的基本功

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足球中,以往的“一停二看三通過”早已被淘汰,甚至停球超過50公分就會被搶走。進攻時,在接到隊友的傳球前,後腰必須對周圍的環境保持高度的警惕,接到球的剎那對球形成保護。防守時,必須對對手的出球線路做出預判,進行提前攔截,甚至是組織隊友進行局部圍搶。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根本護不住球,更別說護球像亨利了。後腰丟得球多了,己方的危險肯定增大,久而久之,隊友也會對你不信任。


  • 出色的“球商”

作為攻防轉換的樞紐,我們通常把後腰稱之為“中場大腦”或者“中場節拍器”。後腰在攻防轉換的那一下處理,關係著進攻的效率高低。在全隊搶下球權後,是長傳找遠端、還是回傳中衛控制節奏,還是分別尋找機會,或是嘗試一腳出乎意料的遠射?在電光火石之間的處理,高下立判。


在國際足壇,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後腰。有阿隆索的銷魂長傳、伊涅斯塔的細膩控球、內德維德的鋼鐵精神、皮爾洛的前腰後置、保利尼奧的box to box、加圖索式的清道夫……每一個大師的事蹟我們都可以說上很多。當然,作為一名羅森內裡,個人最喜歡最推崇的還是我們最後一位古典後腰——“睡皮”。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謝謝。


鵬城大牛


足球運動是集體運動,在場上每個位置都很重要,要是說最重要位置,最難踢,個人認為有三個位置最難踢,可以說是強隊的標配。

1,前腰位置,前腰位置屬於進攻核心,不僅要有打門能力,還要能給前鋒輸送炮彈,一隻球隊的進攻火力如何,就要前腰能力如何。

2.後腰位置,後腰位置處於整隻球隊的攻防轉換的位置,這個位置不僅要有攔截能力,也要有長傳的功底,是防守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進攻最開始發起點,要是說前腰乾的是細活,那後腰乾的就是髒活,中超幾大惡人打這個位置比較多。

3.門將位置,可以說好的門將可以頂半隻球隊,一隻球隊要是門將發揮出色可以提高整隻球隊的士氣和自信心,反之要是出現低級失誤也打擊了士氣,所以說這個位置同樣重要。





吃喝玩樂aaa


肯定是中鋒,否則不會那麼多世界足球先生都是前鋒尤其是中鋒。

當然,肯定會有人反駁,那是因為前鋒進球多,所以受關注度高,所以獲得的榮譽也多。其實,這樣的反駁,正是幫前鋒正了名,受關注度高,正是說明了前鋒不好踢啊!

足球場上,中鋒經常要背對對方球門,他們往往是球隊留在對方心臟區域的箭頭,要衝破重重封鎖才能直插心臟。如果說其他位置還都是一對一防守的話,那麼中鋒基本上都要面對兩個甚至更多的防守隊員。

而不同類型的中鋒有不同的特點。傳統意義上的中鋒,都是那種個高身壯的,比如維埃裡。他們在爭頂頭球的時候,有一定優勢,便於球隊從兩個邊路起球傳中。另外,個子高的中鋒,如果腳下再有一定的護球和做球能力,那麼他的效果將更突出。維埃裡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不錯,而阿蘭希勒則在速度上有優勢,他們都屬於門前包抄能力極強的中鋒。

蘇寧弱勝重慶,恐逼遼足泰達“反目成仇”

線哥 2017-07-25 23:07

本週,中超聯賽看似平靜,卻處處蘊藏殺機!

蘇寧客場vs重慶力帆!

遼寧開新主場vs長春亞泰!

天津泰達vs貴州恆豐!

三場保級對手之間的直接較量,每一場比賽的每一個積分,都可能影響到聯賽結束後的保級名額問題。

而且更加玄妙的是,這輪比賽打完後,是“敵”是“友”,也將會非常明確。

在這六支球隊中,除了蘇寧外,有一支升班馬和四支保級的“老戲骨”。上賽季,幾家保級專業戶也最終度過了危難,並讓在中超沒什麼“朋友”的綠城降了級。

這個賽季,每一傢俱樂部都發生了變化。首先,誰都沒想到蘇寧會掉進這個保級的陣營;其次,遼寧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上輪與蘇寧的保級6分戰,他們不但輸了,而且還一下子丟了4個球,對球隊的信心打擊極大;當然,泰達的處境與遼寧差不多,雖然積分高出蘇寧1分,排名聯賽倒數第4,但球隊今年的狀態似乎比以往更差,無論國內球員和外援,實力狀態都有所下降,主場放走蘇寧,更可能是他們賽季鑄下的最大錯誤。

相比上面的三支球隊,重慶力帆與長春亞泰,兩支以往的保級專業戶,今年也變了,變得非常的強,目前兩隊分別排名第7和第9,已無保級之憂。而升班馬貴州恆豐,也拿到了21個積分,而且球隊士氣和狀態不錯。

所以,說了上面那麼多,大家可以看出,本賽季除了延邊基本鎖定一個降級名額外,遼寧、天津泰達和江蘇蘇寧已成為另一個降級名額的最大熱門,而本輪,也許將是至關重要的一輪比賽。

為什麼這麼說?

遼寧與長春,向來關係很“鐵”,所以本輪大家都預測遼寧的勝面很大;蘇寧與重慶,也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當年舜天衝超,是在重慶客場,而前些年重慶的一些重要的保級分數,也是在南京奧體拿到的;所以本週最殘酷的比賽要數泰達與貴州恆豐的比賽,他們兩支球隊絕對是刺刀見紅!

要不手牽手保個級啊?

而一旦蘇寧戰勝重慶,取得連勝,以這支球隊的財力和牌面實力來看,遼寧與泰達很難拉的住蘇寧。而如果本輪遼寧獲勝泰達不勝的話,兩支球隊的積分將相同,並且排名聯賽倒數第二和第三的位置。那麼在接下來的歲月,這兩支曾經並肩保級的球隊,也不得不說對廝殺。

維埃裡

阿蘭希勒

當然,世界上的中鋒類型有一個人不能忽略,大羅納爾多。儘管他身材不算高大,但他作為中鋒,卻不需要離門太近。他有著細膩的腳下技術以及高速的帶球,所以只要給他讓出加速的距離或者留下了突破的空檔,那麼他就會像離弦之箭一樣,直插對方要害,取得進球。

大羅

還有一類,是強力型中鋒,線哥最喜歡的一位是巴蒂斯圖塔,他是絕對的不講理中鋒,無論在什麼角度、什麼距離,也不管周圍有防守隊員,他射門的動作永遠都是爆杆式射門。所以他的射門,是最有欣賞性的,也是球迷最愛看的。

神一樣的巴蒂斯圖塔

有一個人,我們特別要提,那就是梅西。作為一個身材非常受限的球員,梅西也可以憑藉著他的天賦,站在中鋒位置。而他能夠勝任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技術,與隊友默契的傳切跑動,以及精準的射門。雖然個頭只有170cm左右,但梅西同樣可以在冠軍盃決賽上,頭球攻破曼聯隊的大門。

然而,中鋒還有很多類型,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很容易被球迷記住,而且身價也一定是隊裡最貴之一。


線哥


筆者認為回答這個問題,每個球迷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導致最終的答案也會五花八門。比如守門員,往往進球功臣最易被人熟記,但如果門將丟球很有可能成為“背鍋俠”;後衛也是如此,防守失誤導致丟球后大多數都會被無限放大。而筆者回答此問題的角度是最“單純”的——哪個位置的跑動範圍最大最耗費體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理解成最難踢的。

首先,球隊的後腰對體力的要求極為嚴苛。無論是442菱形中場的單後腰,還是4231的雙後腰,都要支撐整個球隊的中場防守。而後腰的活動範圍也最為開闊,對本方大禁區弧頂前到過了中圈弧頂之後的30米區域都有很強的位置感要求。此外,優秀的後腰要具備正確地解讀防守和進攻的趨勢,以自己的執行力主導球隊的戰術走向。而一個合格的防守型後腰,還要及時補邊衛插上助攻留下的空當,保護中衛前方的開闊地帶。而不少球隊的戰術是,一名防守型後腰要死掐對方的中場組織核心,不光緊盯這個人,上面說的防守工作同樣要做好。羅伊·基恩、鄧加、馬克萊萊和維埃拉等國際足壇知名後腰,無一例外都是“巨肺型”球員,他們一場比賽下來往往都是球隊跑動距離最多的球員。

其次是邊後衛。現代型足球對於邊後衛的要求已經不僅侷限於力求防守了,有效及時的助攻往往成為球隊打開局面的鑰匙。而防守中,對方的邊路球員往往都具備一定的速度優勢,或直線帶球突破或內切尋求破門機會,這對一名邊後衛的速度和體力要求極高。插上助攻時,邊後衛也需要在邊路大範圍跑動,因此體能要求對於積極插上的邊後衛來說更為重要,而球隊一旦由攻轉守,邊後衛又需要進行不停地折返跑。


足球頭等艙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最好的答案。如果是我回答,我會說,【隊友】的位置最難踢。每次選擇,拿球 轉身 擺脫 傳球 盤帶,或者搶斷 協防 卡位 攔截,都需要球員之間相互協作配合,如果我的身邊能有一些理解我熟悉我並且能夠最大程度支持我,還能互相幫助的隊友,那真是最幸運的事情。自己在場上踢球也經常告誡自己,一定要多考慮隊友,勤於跑位 接應 掩護 協防,也要敢於主動承擔責任,發揮領導力。

B2B中場踢法,首先體能就要過關,才能在球場上下翻飛。我以前為了練體能,經常每天跑八千米加折返跑練習,可以說確實挺辛苦的。 其次我覺得就是技術要過關,後腰作為後場的進攻發起者,常決定著進攻的出球方向,這就要求有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球商。除此之外,解球的回頭觀察 護球 攔截 搶斷 跑位等等都是非常難卻非常重要的的,這裡就不一而足了 最後一點是中場拿球絕對不能失誤啊,否則對方就是一個單刀或反擊,真是血的教訓啊。

一個理論上的最優邊衛,具有良好的技術和盤帶,廣闊的視野和閱讀比賽的能力(一定的組織能力),極佳的爆發力和快如閃電的速度,還有優秀的防守能力,搶斷和盯人俱佳,最後還要有一腳漂亮的傳中,長傳指導,身後直塞都要做的好,哦,差點忘了,還要有牛一般的身體素質,全場折返跑跑不死。

門將是一個很傷的位置啊!野球場一撲就是一個口子一倒就是個血痕,碰上會踢的後防還好,業餘門將都沒受過訓練,很容易技術動作變形就受傷或者失誤的,問題是這位置是真的背鍋,前鋒失誤有中場,中場失誤還有後衛頂著,邊後衛失誤了還有後腰回防呢,門將失誤就真的出事故了。

中後衛需要有良好的出球能力和對抗能力,還要出色的大局觀,指揮場上的隊員,及時判斷對方的進攻套路,不僅需要速度,爭頂能力這些身體方面的素質,還需要造越位、換邊、卡位、封堵這些意識方面的素質,所以好的中衛經驗很重要。另外中後衛在場上的壓力也很大,面對對方的前鋒不容有失,一旦失誤就會讓對方面對門將,所以容錯率比起前鋒會更小。

邊鋒首先體力要有,不僅得來回衝刺,丟了求就是第一道防線,要反搶。其次,拿到球基本就代表著啟動衝刺(這點小場很明顯),還得過人,關鍵是中場被對方壓制的時候,進攻發起就靠邊路帶球,這種時候一失誤就會被罵獨,真心累。怎麼說呢,球隊讓你踢邊鋒,既是對你突破能力的肯定,又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光哥侃球


肯定是後腰最難踢。

後腰是所有場上球員位置當中,對技術、意識、體能、心態、魄力、攻防細節處理等方面要求最高的,特別是現代足球發展越來越快,技術和戰術的結合要求更精密,戰術系統的協作特性更高的背景下,頂級後腰要兼顧六大職能,還要全部做好,真的太難了。

第一,後腰要做好的基礎工作,就是保護後衛線不遭受對方進攻陣容的直接侵徹。現代足球對場地空間利用越來越精細,4-4-2菱形中場站位下,單後腰往往無法同時覆蓋中路、兩個肋部的防守,對兩個邊路的防守也很難做到有效攔截和補位,於是出現了雙後腰配置甚至是三後腰配置,用於覆蓋整條後衛線身前的區域。這對於後腰的防守能力提出了極大的要求,不僅要有來回拉鋸的奔跑能力,還要有很強的貼身逼搶、攔截、阻斷、夾搶能力,甚至不惜戰術犯規也要破壞對手進攻的膽魄。

第二,本方有球狀態下,全面銜接後場和前場。作為攻防樞紐,後腰球員很多時候是地面進攻向前推進的關鍵一環,判斷對方防守弱側、選擇進攻方向、組織合理傳控跑位,以便形成局部甚至全場優勢,就成了後腰的首要任務。

然而,場上形勢是極為複雜的,而且隨時可能攻守易位,後腰球員的米字形跑動,要隨時根據場上形式的變化而變化,思考強度、判斷敏銳度和反應速度必須高度同步,這也是為什麼後腰是場上半個教練的緣故。

第三,後腰的無球位置,決定了整個球隊無球跑位的效率。後腰是整個中場組織、過渡、轉移、推進、後撤的風向標,同時也是球隊三條線整體技戰術系統發揮的驅動器。

一旦前場隊友無法順利滲透,無法實現突破,就需要後撤,由後腰接應,完成進攻方向轉移和過渡;如果鋒線隊友將對手防線壓得很扁,就需要後腰壓上,提供遠距離的多點火力輸出,或局部指揮隊友(主要是邊後衛)後插上,打出回傳反插等等精妙配合。這時候後腰的無球跑位是重中之重。

第四,後腰的傳球穩定性,主宰球隊的整體傳控質量。後腰無論長傳、短傳、一腳出球,精度和距離控制是所有球員當中要求最苛刻的,隊友通常根據後腰的有球處理,來執行無球跑位戰術。

第五,後腰的進攻選擇是否豐富,決定了全隊的進攻質量。這一條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但皇馬、巴薩、拜仁三支超一流強隊的後腰,都會強調進攻能力。

第六,後腰的體能是球隊防守的基石。中場必須是跑不死,而後腰的體能決定了進攻和防守的覆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