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時間回溯到1644年,這是李自成勢如破竹直取北京的關鍵時期,大明王朝彷彿一夜之間被摧枯拉朽,正式宣告滅亡。李自成當時下了一道嚴肅軍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並貼出告示:“大師臨城,秋毫無犯,敢有擄掠民財者,凌遲處死。”《流寇志》


此後竟然有兩名搶劫綢緞鋪的大順農民軍公然違背軍法,結果被拉到承天門前的棋盤街,千刀萬剮。小說家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裡的描述完全是杜撰:“入國之日,一路百姓,扶老攜幼,爭睹威儀,膳食壺漿,共迎師旅。”這只是馮夢龍一廂情願的文學式描寫,真正的場面確是李自成自己沒多久就成了帶頭“掠人婦女”的人。這些農民出身,窮苦一輩子的起義軍,突然來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和那美貌如花,脂粉濃抹的女人深深陶醉,結果就是瘋狂的放縱。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劉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軒_圖

《爝火錄》裡記載,大將劉宗敏不僅霸佔豪華居所,而且殺了他們的主人,強佔他們的妻女。許多士兵也開始肆意妄為,先是要借鍋做飯,後來又要借床睡覺,乾脆又借老婆借女兒睡覺,稍有反抗,一刀劈死,僅安福衚衕,一夜就砍死三百七十多名婦女。還有強迫女人的士兵,被咬掉舌頭的事情,女人除了被殘忍殺害,士兵也失血過多,無法吃飯,最後活活餓死。《張岱▪石匱書後集》

除此之外,大順政權又來了一次瘋狂卷錢,他們認為大明王朝的官員壞透了,個個都有錢,那麼就把他們錢挖地三尺也要弄出來。李自成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劉宗敏。劉宗敏叫人制作了五千副夾棍,如果不拿錢,雙手瞬間攪碎,僅此就死人近千。劉宗敏每天對明代留下來的官員進行點名,按照級別給出交錢款額,有拒者就用刑。

崇禎當年搜刮民財達兩千萬兩,百姓就不堪重負了,到了大順時期在北京城強徵稅總額,擴大到七千萬兩,比其三倍還要多。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明末形勢_圖

不僅如此,大順政權甚至認為只有這樣,這隻軍隊才能繼續保持戰鬥力,在牛金星與劉宗敏說出不同意見時,劉宗敏反駁的理由是:“如今最擔心的是兵變,而不是民變。如果士兵們不滿意,那才是災難。相比百姓不滿意則很好對付,到時候挨家挨戶地殺,用不著費一文錢。軍隊不能沒錢,不去強搶,錢從哪出?”牛金星被說的啞口無言,果然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段時間被歷史形容為:“磔人無數”《國榷》

在被拷打的人裡,還有吳三桂的父親。有人說劉宗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要錢,也有的人說是要佳人陳圓圓。據說,當時吳三桂已經“審時度勢”,主動向李自成政權靠攏。《申甲傳信錄》說:“闖旋以銀四萬兩犒三桂軍,三桂大喜,忻然受命,入山海關而納款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顛覆性的劇烈變化,擺在吳三桂面前最直接的拷問就是:“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_圖

1644年4越15日,清攝政王多爾袞收到了吳三桂的降書,在結尾時,吳三桂義憤填膺地說:“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脅西脅,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最後表示要裂土報答,不敢食言。也就是說,吳三桂已經喪失理性,要和李自成決一死戰。

當李自成率領6萬大軍,把吳三桂父親當人質帶到前線希望能夠在關鍵時刻勸降吳三桂,同樣李自成也收到了吳三桂的回信:“父既不能當忠臣,吳三桂也不能做孝子了,桂與父決,請自今日。”結尾更是表示說:“你們這些賊子就算把我父親用鍋烹煮來擾亂我,也不可能了,我不管他了。”可以想見,吳三桂衝冠一怒的瘋狂狀態。沒多久,大順軍在吳三桂和清軍的前後夾擊徹底全線崩潰,不久便灰飛煙滅。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大順文物_圖

歷史的循環往復往往有著驚人的巧合。當年朱元璋在創業佔領南京後,卻身處元朝、張士誠、陳友諒的三面夾擊,此時劉伯溫與朱元璋的一段精彩對話,揭示了一個普遍的道理。

主題是朱元璋發問:“天下義軍之所以屢起率滅,難以成事,其根由在何處?”

劉伯溫用九惡闡述,從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八惡“勝時聚集,敗時作鳥獸散”;九惡“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

朱元璋聽了“聞之勃然色變”,劉伯溫並不緊張,最後對朱元璋下結論說:“九惡不除,雖稱義軍,實則草寇流賊。”

李自成比清軍更早攻進京城,還立軍令不許擾民,為何最後還是敗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_圖

從李自成進京看,這“九惡”幾乎都被呈現出來,尤其是第“五惡”,讓李自成徹底喪失民心基礎,最後以流寇狀態做了鳥獸散,倉促的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1654年,多爾袞、皇太極的遺孀孝莊皇太后帶著七歲的順治抵達北京城,活下來的明朝大臣比歡迎李自成更加隆重,出城五里迎接。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入主中原,通過了李自成未能通過的“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