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歲寶寶一不滿意就會用哭鬧來威脅大人,怎麼辦?

大眼媽媽


我有2個女兒,小女兒貝貝滿3歲,剛剛度過題主說的2歲哭鬧期,算是有些心得,與你分享。

2歲是孩子多個敏感期交織時期,具體講,正處在佔有慾強(只要他喜歡,什麼都是他的)語言爆發(開始學習說話,模仿能力超強)、自我意識(知道了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等物權)、社會秩序(毫無邏輯的秩序,比如桌子上必須要有3個杯子,杯子必須按照紅、白、粉的順序排列,如果打亂,就會崩潰大哭)等敏感期。因為語言功能發育不成熟,兒童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有情緒要抒發,所以對於寶寶的哭鬧,題主不要過度擔心,並非寶寶有了威脅大人的壞習慣,而是每個寶寶到了2歲都要哭鬧,因為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方式表達訴求。

寶寶所有的需求,反映出來都是一個動作,就是哭。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準確理解不同的“哭”代表什麼意思。


一、寶寶為什麼而哭?

生理不適。餓了、渴了、困了、熱了、冷了、尿了、拉了、生病了等。

行為需要。想出去玩、想拿某樣東西、想上衛生間、想把衣服脫下來等

秩序失序。兒童認為的秩序(上文提到過,毫無邏輯的秩序)被打亂了。講一個身邊發生的事,去年去爬泰山。一位寶媽帶著寶寶爬,我們在起點相遇,覺得孩子那麼小就帶出來浪,太勇敢了,就多聊了幾句。但是媽媽穿著紅色的外套,爬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們又相遇了(她們一直爬,我們邊爬邊拍照),此時寶寶已經在大哭,有一些好心人覺得寶媽辛苦,有幫抱的,有給吃喝的,但都沒有讓寶寶停止哭鬧。我在書上看過類似的案例,所以敏銳的發現寶媽的紅色外套因為出汗脫掉了,我建議寶媽把外套穿上,結果寶寶很快就停止了哭鬧,當時還被寶媽一頓表揚。哈哈哈。這就是典型的兒童因失序而哭,他認為媽媽就應該穿著紅外套,脫掉了就失序了,所以就大哭。

需求未滿。寶寶佔有慾強,有些不是他的東西他必須要,得不到就哭。自我意識萌發,有時為了博取他人的關注,會發出哭鬧聲。還有的寶寶養成了哭鬧依賴,即寶寶一哭鬧,家長很快就滿足寶寶的願望,讓寶寶以為哭鬧是法寶,並屢試不爽。


二、該怎麼辦?

家長通過觀察和經驗,首先要搞清楚寶寶為什麼而哭。

如果屬生理不適,對症解決就好。

屬行為需要,如果是正當要求,滿足即可,如果是非分要求,需要進行注意力轉移,即用其他事情佔據兒童的思維,2歲的寶寶思維和記憶功能還未發展成熟,屬於運動型,即思維、記憶能力與動作同時發生同時結束,比如,兒童騎在玩具搖晃小馬上,騎的時候產生快樂,下馬後快樂立即停止。兒童在看不見小馬的時候,並不會主動想起騎馬。所以這個時候,你只需用兒童平時更感興趣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就會停止哭鬧,因為兒童自己都忘了自己當時的想法了。

屬秩序失序,這個最麻煩了。因為兒童的邏輯完全沒有道理和規律,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具體想法。只能一種一種的試。提供一種方法是細心觀察兒童的關注裡,什麼發生了變化,位置的變化、顏色的變化、數量的變化等,都可以試一試。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原因是哭鬧中最少出現的一種,家長可不必過多擔心。

屬需求未滿。我的第一個方法是事先準備。比如知道寶寶佔有慾強,先自己備用一些寶寶愛玩的東西,一旦寶寶需要強行佔有其他兒童的物品,就用事前準備好的轉移寶寶注意力,並迅速離開寶寶想要的物品。第二個方法是提前引導。比如2歲的寶寶大肌肉群已經開始發育,喜歡用手去推去拉能夠到的東西,如果面前是碗筷,家長就有得收拾了。所以我們儘量不要讓寶寶看見他能產生可怕後果的東西,提前讓寶寶避開這些會給家長帶來麻煩的物件。第三個辦法是延遲滿足。不要寶寶一哭,就立刻毫無原則的滿足她,這樣會養成哭鬧依賴,要儘量延遲滿足她的時間,或者打折扣滿足。不能讓寶寶那麼輕易地就達到他哭鬧的目的,這樣對矯正哭鬧依賴和增加寶寶耐心都有幫助。


最後要說,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專業常識,這樣才不至於情緒失控或者溺愛慣養,導致兒童性格發育異常。如果寶寶哭鬧純屬無理要求,總原則就是能不滿足就不滿足,能快速轉移注意力就快速轉移,切不可一味遷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有任何兒童成長問題可關注並私信我,讓我們共同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