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致105萬金融畢業生:這就是月薪6k和30k之間的差距!

都說90後換工作十分瀟灑,幾乎不存在成年人習慣性的瞻前顧後。

Amber,典型的90後,金融碩士畢業,找到了一份分析師的工作。沒多久,由於Amber撰寫的一份分析報告漏洞百出,數據明顯造假,而被老闆請到了辦公室。

一番怒不可遏的質問之後,Amber卻十分不以為然:我一個月就拿6000,能指望我給出怎樣的報告?

這裡並沒有黑90後工作態度的意思,但這的確是不少年輕職場人的真實想法。

舉個例子,你花很便宜的價錢買了一樣東西,沒多久就壞了,你隨手一扔,心裡肯定在想:這麼便宜的價格,能要求質量好到哪裡去呢?

“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俗話是這樣說沒錯,但用在職場上卻顯然不太合適:即便每個人都應該得到與付出相對應的報酬,但過分斤斤計較甚至因此行差踏錯,顯然不是件明智的事,尤其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

畢竟,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他們希望你能夠“拿著6k的工資給出30k的成績”。

6k薪水想的是“做了”

30k薪水想的是“做好”

不論是職業諮詢師還是你的前輩導師,都會苦口婆心地告訴你:第一份工作不要太看重薪水。

這話自然不無道理。

Kyle剛進證券公司的時候,工資只有5k,半年後變成6k,一年後漲到了8k。這樣的漲薪速度,算得上是較快的。最初,Kyle就是一個分析師的小助理,負責整理整理數據,做做PPT之類的輔助工作。

在不少人看來,這些更像打雜的輔助性工作,只要完成了就萬事大吉了。

然而,Kyle並不這樣認為。由於跟著的分析師在業內小有名氣,因此Kyle沒有放過任何跟他一起學習的機會,自己也經常會看他寫的分析報告,然後自己嘗試著寫,從最初的漏洞百出到後來的邏輯嚴謹,Kyle研究過不下百份報告。

後來,Kyle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輩子做個小助理,便開始全方位地涉足金融,在高頓報了CFA課程,踏踏實實地惡補專業金融知識,並且順利通過一級考試。

你看,Kyle的工資說起來也並不高,但他一直想的都不是把工作“做完”,而是千方百計地要把它“做好”。

致105萬金融畢業生:這就是月薪6k和30k之間的差距!

6k薪水把平臺當作自己的本事

30k薪水把自己當本事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一種潛意識:能進大公司的都牛逼,我進了大公司,我也牛逼。

這的確是事實,但不少人很容易進入一種誤區:錯把所在機構的強大,當作自己的強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分析師離開高盛之後,仍然被投資者所牢記的只有寥寥。因為人家當初看重的是高盛的品牌,並不是你這個人。

因此,能夠進入知名企業的確證明了你的能力,但是並不代表從此可以高枕無憂,藉著平臺的優勢不思進取。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是用平臺的優勢吹噓自己。

要知道,那些月薪30k的人,就算離開了大平臺,分分鐘也能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被湮滅。因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但首先,你得保證自己是金子,而不是披著24k外衣的18k黃金。

總而言之,聰明人在金融圈永遠不可能賺不到錢,但到底是大錢還是小錢,依然取決於你的態度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