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5月10日晚,冯小刚导演在微博发布了《手机2》的新款海报,并配上主创十五年前后的对比的照片的,大打情怀牌——试图勾起观众对十五年前《手机》的感情。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然而引起的不仅仅是喜欢这部片子的人,更引起了崔永元的强烈不适,5月11日凌晨他发布了一条微博:

“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的速度偏快了一些。”

微博中还晒出了他与刘震云的信息记录。

话题的尖锐程度瞬间把事情推向了风口浪尖。

记录中显示,崔永元在得知刘震云写了《手机2》之后,找到他交涉。希望他能慎重考虑,换个名字,别让更多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而刘震云信誓旦旦的表示,新作的名字是《朋友圈》,不会用“手机”来命名。但这一切仍旧让崔永元很愤怒。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吃瓜群众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有必要说一下这一部让他们三人接下梁子的电影。

《手机》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电影开始于1969年,河南的一个小镇里通了第一部手摇电话。

人人都想试一试这部电话,管电话的邮局人满为患。

十三岁的严守一带着表嫂去打电话,问一问表哥最近回不回家。

打完电话回家的路上,严守一兴奋地大叫。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把信息传播的便捷与快乐。

时光荏苒,三十年过去,当年羞涩的男孩,长成了梳着大背头的葛优,成了《有一说一》节目主持人,全国闻名。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在一个平凡的早上,严守一的妻子于文娟正在家里打扫卫生。

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家里的平静。

于文娟一看是丈夫的手机响,也没想太多,就接了。

电话的另一头是一名女性。

说话语气非常不友好,一听是于文娟接电话就挂了。

与此同时,严守一和电视台节目制作人费墨,正堵在某公路上准备过收费站。

费墨正跟严守一说他上次在节目中说错电话发明人的事。

说着说着轮到他们交费的时候,严守一意识到他把手机忘在了家里。

一想到自己的妻子在家,强烈的求生欲让他马上赶回家拿手机。

一旁的费墨见状一个劲摇头,说:

“摊上这种事就是麻烦!麻烦啊!”

严守一到家后,用两句话把刚才女人打电话的事搪塞了过去,拿起手机就走。

电视台给主持人安排了台词课,教课的是一名戏剧学院的老师,沈雪。

台里很多主持人对台词课不以为意,开课第一天有半数以上的学员没有到场。

就算是到场的学员也各个吊儿郎当,丝毫没有把学习当回事。

严守一也是如此,他一个劲的低头用手机,令沈雪感到不满,于是说了他几句。

严守一听后立刻反击:说台词培训班只是走个过场,让她别当真。

说罢继续用手机。

沈雪恼羞成怒把严守一的手机一把夺过来,丢进了垃圾桶。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没成想严守一也硬了起来,立马严肃的跟沈雪说“我认为你应该捡回来”,结果把沈雪弄哭了。

夜晚,严守一的车停在了人迹罕至的小树林。

车里不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他的情人武月。

他的情人年轻漂亮还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

一上来就把严守一扑倒,最后还在他背上留下了明显的牙印。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而当晚,砖头哥来电话,于文娟也联系不上严守一,于是打电话给费墨。

费墨说他正在遛狗,可严守一却跟于文娟说他跟费墨在一起开会。

严守一撒谎的事情败露。

待严守一回家后,于文娟立马质问他,正当时,严守一手机来了一条短信,短信里叫他睡觉别脱衣服

于文娟意识到问题很大了,让严守一脱下衣服,看到了牙印于文娟明白了一切。

遂跟严守一离婚。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半年过去,严守一跟沈雪好上了。

可武月依然缠着严守一,严守一这次对沈雪是动了真心,怕又出事,所以一直躲着武月。

在跟沈雪,费墨一起回老家的火车上,武月来电话严守一还假装信号不好,听不见。

不久后,严守一收到消息,于文娟生了一个孩子。

这又让严守一陷入了困境。

一方面他想关心于文娟母子俩,虽然感情上对不起她,至少要负起孩子的责任。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沈雪多想,就不愿意把照顾于文娟母子的事跟沈雪明说。

于是他不得不再一次不停地编造谎言,保护手机。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同时,他与武月也没有完全切断联系。

接着给于文娟找工作的机会,他们俩还时不时重温一下温柔旧梦。

有一次他俩由于工作原因一起吃个饭,沈雪打电话来了。

为了摆脱嫌疑,严守一同意沈雪过来找他,让她跟武月见一面。

某天,严守一刚准备把车停在单位,就发现费墨和一名年轻女性举止亲密,女人甚至还在费墨的脸颊上亲了两下。

看到这一幕的严守一笑而不语,这可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之前费墨没少因为他跟武月的事奚落他,现在他犯了同样的错误,严守一又怎么能放过这个调侃他的好机会。

所以立马给他打了个电话,并把他看到的情况告诉费墨。

费墨回答到那女人是个学美学的学生,只是对他有点崇拜。

末了费墨留给严守一一句话:做人要厚道!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在费墨的新书宣传活动上,出版社的武月与严守一再次相见,活动结束后,他们又开了房。

而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武月把过程录音,还拍了几张艳照。

完事后,她跟严守一提条件,说想借着《有一说一》节目选新主持人的机会,跳槽。

这样就能跟占她便宜的领导说拜拜。

当上《有一说一》的节目主持人,改变人生轨道。

严守一躺在床上无语凝噎。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又一天,费墨跟她妻子李燕撒谎说跟严守一在友谊宾馆开会,李燕去求证的时候故意留了个心眼,把友谊宾馆说成希尔顿宾馆。

结果严守一毫无防备正好一脚踩进陷阱里,费墨的婚外情也由此暴露。

得知真相的李燕,歇斯底里的朝费墨这个背叛了他的男人叫喊着,痛苦着。

这时的费墨也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瘫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任李燕责骂。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在这之后,李燕和沈雪迅速结成同盟。

受到压迫、猜疑的严守一被逼急之后跟沈雪发了火,怒把手机放在家里,让沈雪自己去看第三者。

而这时候,武月把艳照发到严守一的手机里,看到艳照的沈雪得知受到欺骗,绝望地在客厅里点蜡烛。

严守一回家后得知事情原委,自知事情败露,只得向沈雪和盘托出。

后严守一和沈雪分手,奶奶也去世了,他自己嗓子也哑了。

严守一的生活只剩下一地鸡毛。

《手机》讲了些什么?小崔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更应该被同情?

按说这部电影的情节也就一般,无非就是讲了讲手机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很多。

可是偏偏很多观众就将电影的主角形象套在了小崔的身上,导致小崔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偏偏小崔又是一个神经敏感,爱钻牛角尖的人,导致这件事情越演越烈,甚至使得小崔的抑郁症病情更加严重。

小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来看看曾经他和朱军的一些对话:

抑郁症患者:离开人世的时候特别快乐

主持人:上一次你的节目在我们栏目播出以后,很多观众打来热线电话,同时寄来了很多信,特别关心你的病情,有要给你送药的,有要给你做心理理疗的……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崔永元:我办公室也收到了好多,我基本上把它分成三类,一类是给我找药,希望我吃了这药能睡着;第二类是跟我要药,看有什么药给他,他能睡着;第三类是劝我入教,这个教不说了,加入这个教以后,心里一舒服可能就能睡着觉了,基本上分这三类。给我药的这些呢,我真是特别感动,因为我觉得无亲无故的,人家给你寄来药,想让你睡觉。很多药都没有说明,白岩松也老说他失眠,我想先给他用用看。好事想着朋友(笑)。

主持人:看到这些不管是给你送药的,还是问你要药的,还是劝你入教的,大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希望你能好。现在说你的病,你会忌讳吗?

崔永元:没有,因为我是知识分子,所以我有一定的医学常识,我也不忌讳,我在这儿应该告诉大家,我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主持人曹可凡说他很想知道,他父亲离开他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我觉得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我可能可以告诉他,一个抑郁症患者离开人世的时候,他是什么感觉?他特别快乐。

得抑郁症的人基本都是天才

主持人:你不忌讳咱们就这个话题再谈点吧?

崔永元:不忌讳。其实应该很忌讳,这是个人隐私,但是我注意到一个问题,是社会上对这方面的知识知道得特别少,比如包括我的家人,包括我的领导,他们都觉得没有这种病,觉得就是想不开,就是小心眼,就是太爱算计了,就是以前火,现在不火了,所以现在受不了了,都是在这样想。

实际上它是一种病,那么就要吃药,有的时候比如当我很有耐心或者很有精力的时候,我会慢慢讲一点给他们听,有关抑郁症这方面的知识,有的时候我不耐烦了,实在不耐烦了,我就说,如果你要觉得我没有这个病,你把我的药吃几片试试。因为那个药劲是非常大的,比如我是睡眠障碍,我吃那个药,两粒三粒,我早晨五点、六点、七点、八点……才能睡着觉。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病的人,他吃了这个药,他可能三天都睡不醒。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得病是为什么?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

崔永元:病因非常复杂,既然是心理的疾病,就非常复杂,比如跟你童年的成长环境都很有关系。我就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样一种病,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像韩国的李恩珠,包括张国荣,还有好多好多人——海明威、川端康成,那都是大家,但都是因抑郁症自杀的。所以得抑郁症的人,基本上都是天才。(掌声)

做《实话实说》太投入,有点钻牛角尖

主持人: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在问我,说现在《小崔说事儿》这节目啊挺好看,挺像《实话实说》的。小崔为什么不回《实话实说》呢?

崔永元:那我要回去,就没人看《艺术人生》了。我觉得就是因人而异,我觉得我们当时做《实话实说》的时候特别投入,我觉得我发病都跟这有关系,有点钻牛角尖,希望每一期节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这样想,给自己压力太大了。现在就特别放松。我觉得你现在《艺术人生》做得很好,但千万别有这个想法,就是你希望一期比一期好,每一期都好,你就跟我一个病了。(掌声)

主持人:找伴儿来了。您放心,我争取啊,这辈子不跟你站在一块。

崔永元:《实话实说》你看后来,我不做了以后,和晶做,和晶做得很好。我觉得有些话题,从女性的视角去谈,可能更有魅力,很好。现在阿忆刚接过来,可能大家不适应,因为你看惯了女性视角,老觉得阿忆像女的。我估计你们看一看就习惯了。我那天见到阿忆还说,你不要怕,我刚出来的时候,那骂我的比你现在听到的难听得多了,这不也闯过来了。

主持人:但我觉得《实话实说》还是非常强烈地打着崔永元的商标,怎么揭,恐怕这个商标都不能被揭去。

崔永元:我想回去可能也没人同意,这事儿都不是自己定的。我有好多想法呢,现在我拍《电影传奇》,《电影传奇》做得挺好,我还想当电影局局长呢,谁让我当啊。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还有些想法叫空想,还有些想法叫妄想。

母亲说我会火,也还会不火,还会过最普通的日子

主持人: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出名了?

崔永元:是白岩松出来以后的事。因为白岩松是我推荐过去的,我觉得小白确实不能当主持人,因为他还没有我长得好看呢,开始是让他当策划去,后来他出来做主持人了,我觉得很好,他就是有我说的那种状态,采访时的职业状态,在镜头前不装。当时白岩松已经出名了,我们约他吃饭他都不出来,挺没劲的,以前让出来就出来,我就说,还不如当时我自己去。后来正好有《实话实说》这个机会,我就去了,去了就出名了,我记得当时我去菜市场买菜,挑人家菜的时候拣好的买,他们都说你(这么有名)还买菜啊,你还挑菜啊,我心说,我都买了好几十年了,你怎么刚发现啊,那个时候意识到好像跟以前的状态不一样了。

主持人:有没有觉得一下子特别欣喜,是你以前想要的?

崔永元:挺危险的,因为我从小也是一个崇拜明星的人,现在也是,崇拜很多偶像。我也希望过跟他们一样的生活,被人尊重。因为刚开始出名的时候,我知道这一天终于熬到了,要好好地利用它,但是我母亲特别明白,我刚做了三五期,我母亲就很认真地跟我谈这件事儿,说你现在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你可能会火,也还会不火,你还会过最普通的日子,你别到时候承受不了。当时她老跟我说这个,她说完的时候我倒没多想,后来慢慢的,我觉得我母亲说的是对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总要回到日常的状态。所以刚才你问他们问题,说主持人是个什么定义啊,问的时候,我这儿还想呢,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我觉得主持人就是人,但是好多主持人做着做着就不是人了。(掌声)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会去和转基因做斗争,一会炮击这个明星炮击那个大v,大概他一开始是想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结果发现谁也改变不了,然后他就抑郁了,后来经过治疗,他大概想明白了他改变不了社会,但同时社会也改变不了他,于是,他又像战士一样站起来开始向社会开足炮火。

从一方面讲,他可能确实承受了一些不该承受的恶意和评论,另一方面,他没有把这些恶意消化掉,而是又返还给了这个社会。他通过明星的薪酬,通过暴露一些灰色信息,利用大众的仇富心理,向别人带来麻烦和郁闷。然而暴露这个现象的同时,确实也令人反思,这些明星的巨额收入,他们真的配拿这个钱么?

所以到底孰是孰非,谁又能说的清楚呢,作为 普通大众,奉劝大家扪心自问,关你屁事,关我皮事,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