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剛挖的魚塘,養魚應該怎麼養?

51322885129


剛挖的魚塘,養魚應該怎麼養:剛挖魚塘就養“四大家魚”,四大家魚有一下幾種魚:草魚、大頭魚、鯪魚、鯽魚、扁魚。主產養草魚,塘基種滿“象草”,草魚有名是草魚,主要還是喂草,種象草就是割來喂草魚。

剛挖的魚塘前2-3年養魚很好養,因為是新魚塘沒有什麼病毒殘留對魚有大的傷害和細菌。但是不知道你剛挖的魚塘有多少畝一個魚塘。
已現在技術養殖魚一定要高密度養殖才有高利潤。已養殖多年來經驗總結出來,現在也是按以下分配養殖,

我們也是主養草魚和鯽魚,以下分配是高密度養殖又可以保持生態條件。 話題轉回來說說如何分配最好; 首先來說已主產是養殖草魚和鯽魚,最好養殖分配,已一畝池塘來算草魚每畝1200尾,大頭魚每畝50尾,扁魚每畝10尾,鯽魚每畝150尾,鯪魚每畝10000尾這樣是最好分配。保持生態環境條件養殖。


首先池塘下魚苗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和保護工作: 第一:要把魚塘水抽乾。

第二:安裝投料機、肥水和魚塘基種滿“象草”。

第三:處理好池塘地基,再打“生石灰”在池塘底發酵再回水消毒。

第四:看水質,拿乾淨瓶子在池塘裝水檢查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等等有沒有超表。 第五:安裝增氧機,按裝增氧機最好是兩臺,一臺平時打氧使用,另外一臺打藥、消毒、緊急使用和備用。


做到這幾點都沒有問題就可以下魚苗,在當天進魚苗前要打起增氧機。選擇天氣好有陽光那天進唔苗最佳。

以上建議和方案及相關觀點僅供參考。 歡迎各位在留言區留言、評論區寫上大家評論或意見。希望大家能轉發和分享一下給大家做個參考互相交流和了解一下經驗和技術。


農村水產養殖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新挖魚塘的幾個顯著特點:

1、淤泥少,池塘保水性還不強。這是因為池塘泥土還沒有“吸飽”水,我們也可以明顯觀察到,如果停止進水,池塘水位會明顯下降,甚至乾塘。

2、水極容易渾濁。新魚塘泥土顆粒粘性不強,進水或攪動到水體都會使水變渾濁。渾水不利於魚類和浮游生物生物。

3、水質清瘦。我們養魚過程中會發現,有些老魚塘不用施肥水體也能肥起來,而且還可能會肥過頭。但是,新魚塘水質清瘦,而且很難肥起來。

4、雜質多。注入水後,土壤中的雜質就會進入水體,有的甚至能溶於水。

然後,我們看看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

1、挖池塘時一定要捶打結實,特別是池埂。

2、池塘挖好後,多泡水,多浸水。

3、放魚前,要施肥培肥水質。新魚塘施基肥要重,可用雞糞等農家肥。施肥後要注意觀察水體透明度,如果效果不好,可用無機肥追肥。

4、施用生石灰,可以澄清水質。其他如活性炭等吸附劑,也有較好效果。

5、放苗前,用密眼網拉上幾網,能去除雜質。

最後,我們再看看養殖中要注意的其他技術環節。

1、苗種要優質健康,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的。

2、下苗前要消毒,這個步驟不能省略,這關係到魚兒能否健康成活和您的效益、損失。

3、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養的品種問題。我個人認為,新魚塘最好養殖草食性魚類,如將草魚和團頭魴混養。這是因為,如果養了底層魚類,如鯉魚,容易攪起底泥,造成水質渾濁;如果養殖了肥水魚類,如鰱鱅魚,本來水質就難以肥起來,再養肥水性魚類不就更難肥了。

4、適時追肥。水瘦就要追肥,不然容易滋生青苔。

5、疾病預防。一是要作水體和漁具的消毒。二是飼料要乾淨衛生。三是定期投餵藥餌,如大蒜素、三黃粉、板藍根等,還要投餵水產多維,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

總之,新塘最重要的是決絕水體肥度問題。至於怎麼養,可以向當地同行多請教、多學習,然後結合實際,自己實踐和摸索。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剛挖的魚塘水一定會很瘦,養魚先養水,水養好了水藻浮游生物豐富,魚才能養好。


kh手藝館


剛挖好的魚塘是一定要消毒的,因為養魚一定要給魚一個舒適乾淨的環境,魚苗才才能更好的存活,可以撒生石灰,把水灌滿後一定要放置一段時間後才能放魚🐠。一定要保證魚塘有活水流動,魚苗一般是春天放養這個時候雨水充足,魚草豐盛、魚草嫩!雨季來臨要採取措施保證魚塘正常洩水,防止魚苗流失,根據魚塘的大小,可以放養草魚、雄魚、鯉魚、鰱魚、鯽魚等魚苗!可以自由選擇以什麼魚為主,也可以比例均衡,密度可以適當降低!魚是要吃草的,如果想要魚快快長大,一定要割草餵養,沒事就到魚塘走走,多總結經驗,多看看相關的書籍和視頻,和網友學習經驗!




黃立清3


新挖的魚塘養魚應先調水質,根據你要養魚的種類及品種,調至適合它生長的酸鹼度,一般多為中性水。如放養四大家魚的要培肥水體再放苗,特種養殖的要先去學習取經,到取得真經後再行動手較為穩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