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小兒積食不可怕!不吃藥不打針,教你3步,快速調整腸胃!

家長都覺得孩子吃的好才會長的好,所以魚啊肉啊什麼好什麼營養高給孩子吃什麼。孩子愛吃也由著他,但是隨之而來,很可能導致孩子發生積食。


第一、瞭解一下小兒積食最常見的五種症狀:

1、飯量變小,胃口不好

平時孩子總是吃完了喊著還要吃,愛吃的菜還會多吃幾口,但是如果突然有對食物不感興趣,飯量沒有以前多了,吃幾口就停下了,不願意再繼續吃,或者吃不下的現象,很有可能就是積食的現象。

2、睡覺不老實,難入睡

積食的孩子,晚上睡覺愛翻來滾去,身體扭來扭去,比較小的孩子,在睡覺的時候還哭鬧,這就是中醫所講的“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孩子飲食規律、身體健康,那麼睡眠應該是比較安穩的。而孩子一旦積食,睡眠就變得不安穩,孩子可能會手腳亂舞、牙關緊咬、不斷翻身。

3、肚子脹,肚子疼

有的孩子經常喊肚子疼或不舒服,並且還沒餵食時,一摸他的肚子就是脹脹的,如果用手按按,發現還有些發硬的話,積食就比較嚴重了,伴隨的就是便秘,大便很硬,很臭。

4、鼻子發青,舌苔變厚

健康寶寶的舌苔都是舌體柔軟、淡紅潤澤,舌面有乾溼適中淡淡的薄苔,而且口中沒有氣味。但出現積食就不一樣了,孩子的舌苔會變得白厚、膩膩的,嚴重了還會有很重的口氣;而且孩子的氣色不好,面色發黃。有的孩子會出現鼻翼兩側隱隱發青的症狀。

5、精神不佳,噁心發燒

都說孩子不會裝病,其實一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就能很好的說明問題。如果孩子積食了,最近一段時間他的精神會很差,脾氣也比以前大很多,容易煩躁、哭鬧。很多孩子還會出現經常噁心、咳嗽、莫名的發燒等症狀。

第二、當寶寶出現積食了,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自己給孩子按摩穴位緩解、調理。整理了三個簡單好上手的推拿穴位,家長們趕緊學起來!

1、摩腹 (五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症。


小兒積食不可怕!不吃藥不打針,教你3步,快速調整腸胃!

2、捏脊 (3~5遍)

位置:後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腸胃積食。

小兒積食不可怕!不吃藥不打針,教你3步,快速調整腸胃!

3、3分腹陰陽 (5分鐘)

位置: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也可以說是自中脘到臍)

手法:用雙手拇指自劍突下分別沿肋弓下緣或中脘到臍,向兩旁分推。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煩躁不安、夜啼等症。
小兒積食不可怕!不吃藥不打針,教你3步,快速調整腸胃!

第三、除此之外,寶寶的飲食調理也非常重要!

孩子大便乾燥,黑臭,小便黃,有氣味,口氣酸臭,舌苔白,晚上睡覺翻滾,揉耳朵,手心發燙,食慾下降、咳嗽但沒有外感症狀,這些都是積食的症狀,可採取飲食調節治療。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2、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3、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5、對於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媽媽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