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律詩的格式有哪些?

連李


律詩經過齊梁到唐的發展成熟,形成了一套非常嚴謹的格律和法式,一般來講是不能逾越的。但是發展過程中,有於初期的不完整,使得律詩在公認的格式上,又有一些細微的變化,《聞見瓣香錄》便把這些不符合律詩正式格式的律詩格式,稱之為“律詩雜格”。這裡我們就從正格、雜格說起。

律詩的正格

律詩大概可以分為五律、七律、排律。但是他們在格律上來講是大同小異的,所以我們從七律的格式來入手,剩下的五律、七律便可以推導出來。

七律有八句四韻。每兩句為一韻,每一韻為一聯,共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要求對仗。而兩句之間第二個字的平仄是相反,每兩韻之間第二個字的平仄是相同的。

這裡我教大家個非常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先記住兩句話,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另一句是律句中平仄是兩兩相換。

那麼根據前面提到的規矩(兩句之間第二個字的平仄是相反,每兩韻之間第二個字的平仄是相同的),我們便可以完整的推導出律詩的正格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首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頷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頸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尾聯)

而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上片推導出來的是平起,那麼仄起就是按照“仄仄平平仄仄平”來推導便可。同時在第一、第三字上,平仄是不講究的。律詩正格不管怎麼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是不是異常簡單?所以律詩的格律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難。

律詩的雜格

前面說到的是正格,現在就談談雜格。雜格有四類(那麼我們這裡選的雜格,儘量避免選唐初期的作品,以免被詬病說這不是別的格式,而是因為當時律詩不完善的原因。):

  • 偷春格

首聯便對仗,頷聯不對偶,這種律詩格式就被稱之為“偷春格”。《天廚禁臠》上講“言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說直白點就是第一句先對了,第二句就不對了。這種格式也被稱為“換柱對格”

示例:

題破山寺後禪院 丨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另外,還有李白的一首是: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裡《唐詩別裁》特別提出:用這種格式,第一聯對仗必須很整齊,第二聯則可以用流水對或者不對仗。

  • 麟角格

第一聯和第二聯之間“失粘”,被稱為“麟角格”。說白了就是第二句的第二個字和第三句第二個字平仄不同。

這種格式在宋人胡仔便指出來了,但是在清代秦武斌手上被定名為“麟角格”的。

示例:

《積雨輞川莊作丨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失粘”是指兩聯的平仄不能粘在一起,帶來了音樂上的不和諧感。

以王維詩平仄為例。漠漠水田飛白鷺這裡的平仄是“仄仄通平平仄仄”。但是根據上聯的平仄來看,這裡應該是作為“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

  • 兩扇格

兩扇格跟麟角格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第一、二聯“失粘”,一個是第二、三聯“失粘”,成了上下兩段,便被稱為兩扇格了。(《七律雜格》:謂如兩扇門各自開也。)

示例:

《有客丨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 四柱格

四柱格就是四聯都“失粘”,謂之“四柱並立”。但是這個格式有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就是必須是為仄起。明代王世貞就特別抨擊過王維,說王維總是自己搞的別具一格,特別是那手“酌酒與君”,四聯全失粘,要不得啊要不得!不能學!不能學!

示例:

《酌酒與裴迪丨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溼,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唐詩快》裡講的是這種詩體八句都失粘,是為拗體。



最後提一句,大體這些雜格,要麼就是杜甫,要麼就是王維。這兩人佔了一大半.....貼頭像以鎮樓之:


無聊到巔峰


前兩天老街味道以絕句四式寫了“江南春早”藏頭詩四首,今天正好用作實例,詳細講一下七言絕句的格律。

第一章七言律體絕句的格律特點:

不論篇幅長短,組成格律詩的四種句式是完全一樣的,區別是四句的叫絕句,八句的叫五七律,更長的叫排律。唐朝科舉考的是排律

一、押平水韻,必須平聲韻(首句可押鄰韻)

二、二三句粘連。

三、平仄合律。

四、對仗不是硬性要求,反而不對仗更自然。

五、絕句只有四句。



第二章、律體七絕四種格式

一、平起平收 首句押韻

江風吹破小桃紅,南國煙光細雨中。

春事不因人事改,早寒天氣古行宮。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有時候平仄會用這種符號表示:〇表示平;◎

表示仄可做平;●表示仄;⊙表示平可做仄。

二、平起仄收 首句不押韻

江雲自在江風暖,南陌長亭盡折枝。

春送滄波舟一葉,早梅疏影寄新詩。

折,入聲。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仄起平收 首句押韻

江雨江風不覺寒,南樓獨倚小闌干。

春光駘蕩偏宜酒,早把煙波醉眼看。

覺,入聲。看,平仄通用,此處作平聲。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四、仄起仄收 首句不押韻

江畔釣舟橫野渡,南園謝燕繞簾帷。

春君應愛橋邊柳,早晚牽風左右吹。

首聯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韻) 。



第三章 ◎仄⊙平平仄仄 的兩種變格

注:以下兩種變格在唐朝已經被視為律詩正格,不屬於拗體。

一、三仄尾

◎仄平平仄仄仄,結尾三仄。第三字必須平。

王維: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杜甫: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二、仄平仄(有種叫法鯉魚翻波)

◎仄平平仄平仄,注意第三字必須平。

唐·王建 最愛臨江兩三樹,水禽棲處解無藤。

唐·王昌齡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峽,入聲,仄



第四章、有疑問的名作

  •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通篇只有“人”字落韻。李白不受拘束慣了。

  •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二三句失粘,被稱為折腰體

關於折腰體,可參看:老街詩詞閒話20-燒腦慎入,格律詩的那些變格。

  • 半首七律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第一句連拗體都不是,第三句像是拗體,但第四句沒有救拗。

  • 關於拗體,可參看:老街詩詞閒話11-格律詩怎麼救拗?
  • 關於更多的格律知識可以看:老街詩詞閒話10-律詩四式。

謝謝有耐心閱讀完的朋友們。

@老街味道

2018-2-22


老街味道


要知道律詩的格式,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律詩。

簡單來說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言律詩。還有一種八句以上並符合律詩格律的叫長律。

七律、五律和長律的統一標準是:

①押平聲韻。

②一韻到底。

③除首聯和尾聯外,其餘各聯要求對仗。

具體到格式,五律和七律分別有四種形式。這四種格式分別是仄起、仄起入韻、平起、平起入韻,共八種,分別是:

一,七律

①仄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仄起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平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④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五律

①仄起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②仄起入韻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③平起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④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三,長律則是按照律詩的格式鋪排而成,所以又叫排律。比如《長恨歌》《孔雀東南飛》都屬於長律。



用戶95548567742




1五言絕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特別提示: 此五言絕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用平韻〕”,其餘不變。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 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2五言絕句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特別說明: 此五言絕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用平韻〕”,其餘不變。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 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

3 五言律詩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特別提示: 此五言律詩的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用平韻〕”,其餘不變。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

4 五言律詩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特別提示: 此格五言律詩的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用平韻〕”,其餘不變。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

5 七言絕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特別提示: 此七言絕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可用仄韻)”,其餘不變。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6七言絕句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特別提示: 此七言絕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可用仄韻)”,其餘不變。 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7 七言律詩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特別提示: 律詩首句多為押韻。 此格七言律詩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可用仄韻〕”,其餘不變。 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8 七言律詩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特別提示: 律詩首句多為押韻。 此七言律詩的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可用仄韻〕”,其餘不變。 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使用另一特定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律詩忌犯“孤平”,多指五言格律詩而言。所謂孤平,指帶韻腳的句子中,除了韻腳之外,整個句子僅有一平,即視為孤平。 說明:不是凡孤立出現平聲都算孤平,而是就整個句子而言。如李白詩《對雪獻從兄虞城宰》“腸斷憶連枝(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就不算孤平。另外,句中僅一個平聲與韻腳並連,也不算孤平,如“仄仄仄平平”。 仄收句中,即無韻腳的詩句中,出現單平聲,通常不忌“孤平”,如“仄仄仄平仄”。七言格律詩中除“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句第三字用仄會出現孤平之外,其餘句式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孤平”,類如“(仄)平仄仄仄平平”句的第二字,不在孤平之忌。 另有一種特定平仄格式,自唐以來便被認可,當謹記: 【特定句式】 五言:“平平平仄仄”,可換作“平平仄平仄”。 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可換作“仄仄平平仄平仄”。 【拗救】所謂拗救,是針對詩句中犯了“孤平”的補救。如該用平聲的字用了仄聲,便改其相鄰位置的一個仄聲字為平聲,以此來保證兩個平聲。例如: “平平仄仄平”〔原格〕→“仄平仄仄平”〔句首出現孤平〕→“仄平平仄平”〔於第三字補救一個平〕。 這便是拗救,亦稱為“拗補”。這裡所謂的“拗”,即指不同順,當然是指脫離格式而言。 例如: 〔李白·對雪獻從兄虞城宰〕昨夜梁園裡,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兄”補“弟”) 【拗句】指脫離格式的不和諧的句子。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所謂“一三五不論”,即指詩句中通常第一、三、五字可不論平仄,當然對於五言詩來說只能是“一二不論”。但“一三五不論”的前提是,不得違背“忌犯孤平”規則。“二四六分明”,即指嚴格履行規定的平仄格式,當然也是特殊情況除外。 【粘對】是指律詩平仄格式中的一種搭配方式。“對”,是針對一聯中兩個句子“平仄相對”而言,如第一句第二字為平,第二句第二字必為仄。“粘”,是針對兩聯相鄰的句子“平仄相同”而言,如上聯尾句第二字為平,下聯首句第二字亦必為平。 【詩聯】律詩中,按順序以兩句為一組句,人們常把一個組句稱為“一聯”,一首律詩分為四聯,並依次分別命名為:第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頜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平仄】所謂“平”和“仄”,即古人於詩詞格律中規定的“陰平、陽平”和“上聲、去聲”的聲調格式,基本類似於今代四聲調中的“一聲、二聲”和“三聲、四聲”。古音與今音是有些區別的,當代人按格律寫詩詞,當然應該完全遵照今人的讀音習慣。格律本身即力求語言聲調上的諧美,而這種諧美,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語音習慣和語言環境基礎之上的,否則,就難以稱為諧美。今代有些人往往忽略這一點,偏偏要向古音古韻中尋找所謂的諧美,甚至強調到讓多數人都不知所以然的“入聲”上來,認為只有如此才能顯現古人遺留下來的詩詞格律的韻味,結果寫出來的東西反倒令人繞舌拗口,了無情趣。 順便再探討一下“平仄”實用效果問題。詩句中的“平”或“仄”,其實均各包含兩個聲調,按照詩詞格律寫詩作詞,並非僅僅符合平仄格式便能保證你寫出音韻諧美的作品。在遵照詩句平仄格式的基礎上,結合詩句構意及整體音韻效果,還應於平仄中考慮其各自兩種聲調的搭配。比如,在句中需揣度的某字應“平”,究竟用“陰平”合適,還是用“陽平”合適?若某字應“仄”,究竟是用“上聲”還是用“去聲”?這也是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有一個權衡的,當然這也是一個經驗上的問題。


連李


第一類,五律即五言律詩的簡稱,有以下四種常見格式:

第一種即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這種格式對首句首字平仄不限,但首句第二字和尾字必為仄聲,且偶數句押平聲韻,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具體格式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附錄]參照詩有李白的《塞下曲 》: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 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 直為斬樓蘭。

第二種即首句仄起入韻式。與第一種不同的是首句尾字必為平聲,且和偶數句尾字屬同一韻部。具體格式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附錄]參照詩有王維的《觀獵 》: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第三種即首句平起不入韻式。這種格式與第一種不同的是首句第二字必為平聲,尾字必為仄聲。具體格式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附錄]參照詩有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魚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第四種即首句平起入韻式。這種格式與第三種不同的是首句第二字必為平聲。具體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附錄]參照詩有李商隱的《晚晴》:

深居俯夾城, 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 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 歸飛體更輕。

第二類,七律即七言律詩的簡稱,也有如下四種常見格式:


第一種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這種格式對首句首字平仄不限,但首句第二字和尾字必為仄聲,偶數句押平聲韻,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具體格式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附錄]參照詩有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山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傳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第二種即首句仄起入韻式。這種格式和第二種不同的是首尾字必為平聲,且和偶數句的尾字屬同一韻部。具體格式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附錄]參照詩有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三種即首句平起不入韻式。這種格式與第一種不同的是首句第二字必為平聲。具體格式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附錄]參照詩有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第四種即首句平起入韻式。這種格式與第二種不同的是首句第二字必為仄聲。具體格式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附錄]參照詩有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以上資料系根據教學資料整理,參考了已有的許多研究成果,未能一一說明,在此一併致謝。文中說得不夠準確或有紕漏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壯圖山人


五言律詩的基本格式:

(a)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仄

這兩種格式,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們若要製造點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後一字移到前面去,變成了: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詩無論怎麼變化,都不出這四種基本格式。

七言律詩只是在五言的前面再加一個節奏單位,它的基本格式就是:

(a)仄仄平平仄仄平

(b)平平仄仄平平仄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無論怎麼變化,也都不出這四種基本格式。

記住這八種基本格式,你的格律詩就起步啦!大家注意沒有?既使是基本格式也是一步一步導出來的。掌握規律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詩畫天地社


依夲人實踐,律詩格律不必死記,只記住四個基本律句即可,以七律為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四個律句前兩句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論,但要保證平聲收尾中的句子中至少有兩個平聲字相連以避免犯孤平。後兩句一,三位置可平仄不論。

七律的格律就是把這四個律句以第二個字為標準按下面順序排列下來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面以杜甫的《秋興八首》為例


第一種形式,每句第二字按“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排列的,亦稱為平起式。

秋興八首 其三(唐·杜甫)  

千家山郭靜朝暉,

一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汎汎,

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

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

五陵衣馬自輕肥。


秋興八首 其五(唐·杜甫)  

蓬萊宮闕對南山,

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

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

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

幾回青瑣照朝班。

秋興八首 其六(唐·杜甫)  

瞿唐峽口曲江頭,

萬里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

芙蓉小苑入邊愁。

朱簾繡柱圍黃鶴,

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秋興八首 其七(唐·杜甫)  

昆明池水漢時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月夜,

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沈雲黑,

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唯鳥道,

江湖滿地一漁翁。

秋興八首 其八(唐·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餘鸚鵡粒,

碧梧棲老鳳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

仙侶同舟晚更移。

綵筆昔遊幹氣象,

白頭吟望苦低垂。


第二種格式,每句第二字按“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排列的,稱仄起式


秋興八首 其一(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

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

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興八首 其二(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南鬥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

奉使虛隨八月查。

畫省香爐違伏枕,

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

已映洲前蘆荻花。


秋興八首 其四(唐·杜甫) 

聞道長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

徵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

故國平居有所思。


需要注意的是,律詩的第一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但七律以首句入韻的較多,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的較多。

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韻的

詠畫障(隋末唐初·上官儀) 

芳晨麗日桃花浦,

珠簾翠帳鳳凰樓。

蔡女菱歌移錦纜,

燕姬春望上瓊鉤。

新妝漏影浮輕扇,

冶袖飄香入淺流。

未減行雨荊臺下,

自比凌波洛浦遊。

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韻的

奉酬李員外使君嘉祐蘇臺屏營居春首有懷(唐·皎然)  

昔歲為邦初未識,

今朝休沐始相親。

移家水巷貧依靜,

種柳風窗欲佔春。

詩思先邀烏府客,

山情還訪白樓人。

登臨許作煙霞伴

高在方袍間幅巾。


另一點就是大部分七律的第二四句(頷聯)第五六句(頸聯)要對仗。也可以做一些變通,茲不詳述。有興趣的私下探討。


湍水釣叟


中國傳統的律詩有五律、六言律、七律、三韻小律、古風式律詩等,而常見的律詩多為五律和七律兩種,針對五、七律而言,其格式分別有如下四種。

一、仄起式首句不入韻 例:

五律:登雲麓山宮聯句(1916年冬,23歲)毛澤東

共泛朱張渡,層冰漲橘汀。

鳥啼楓徑寂,木落翠微冥。

攀險呼儔侶,盤空識健翎。

赫曦聯韻在,千載德猶馨。

二、平起式首句不入韻 例:

五律:春夜渡海 毛澤東

平生愛大海,披月趁風雷。

腳踩驚濤湧,心追鴻雁回。

千番戰水怪,一笑見燈臺。

揮手迎朝日,火球花盛開。

三、仄起式首句入韻 例:

五律:看山(1955年,63歲)毛澤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

一片飄颻下,歡迎有晚鷹。

四、平起式首句入韻 例:

五律.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蜻。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一、仄起式首句不入韻 例:
七律.徐老七十大壽 林伯渠
徐老初逢七十歲,健康精力古來稀。
門牆多士空前傑,瀛海求書苦未遲。
早識船山宏大義,記從江水訂交期。
長途漫說老牛笨,卻異驊騮任所之。
二、平起式首句不入韻 例:
七律:改魯迅《亥年殘秋偶作》(1961年,68歲)毛澤東

曾驚秋肅臨天下,竟遣春溫上舌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高官。

喜攀飛翼通身暖,苦墜空雲半截寒。

驚聽自吹皆聖績,起看敵焰正闌干。

三、仄起式首句入韻 例:

七律 送瘟神(1958年7月1日,65歲)毛澤東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四、平起式首句入韻 例:

七律:長征(1935年10月,42歲)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度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如是我聞137903781


所謂詩的格式就是律詩的平仄格律,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平仄格律在詩中有四種基本格式,按首句第二個字為起,最後一字為收,即(1)、平起仄收;(2)、仄起平收;(3)、仄起仄收;(4)、平起平收。

具體平仄安排有四句話:(1)、一句之中平仄相間;(2)、兩聯之間平仄相對;(3)、兩聯之間平仄相間;(4)、同類情況以此類推(相間相對相粘都是指二四六字)。

具體絕句和律詩的具體格譜可在百度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