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那一天我走進了歷史上的古徽州

徽州,包括今天的安徽黃山市、績溪縣和江西婺源縣。徽州之名,自北宋宣和年間起,前後已沿用近千年。

徽州向來以“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莊園”著稱,境內群峰參天,山谷林立,也有盆地、平原和溪水迴環,山清水秀的徽州猶如一幅風景秀美的圖畫,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產生過念慕之情。

正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被稱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中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切的體現出東方社會的文化精髓。

提到徽州文化不可不說徽商與徽派建築,徽商的興盛促進了商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他們獲利致富後回到家鄉,由於財力的雄厚有機會大量的興建房屋,在房屋建築方面能工巧匠盡施其技,造就了許多巧奪天工的建築精品。

徽派建築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入許多風俗文化之精髓,風格獨特,加上精湛的雕刻技藝,不論是建築空間規劃還是結構細節處理,都體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我們今天說要提到的幾處徽派建築民居位於安徽黟縣境內,這些民居所在的村落大多以一姓人為主,這便是村中80%以上的人都是一個姓氏,一個家族。

西遞古村落

西遞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自村中傳流而過自村南匯聚,村中所有街巷均以青石板鋪砌而成,建築樣式便是典型的徽派建築。西遞村是胡姓聚集的古村落,最早源於11世紀的北宋年間,鼎盛於14-19世紀明清時期,由於受到戰亂侵襲較少,村落至今還保存完好。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來到西遞村,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個位於村口的“胡文光牌坊”,高高的聳立在人們的眼前。明朝嘉靖年間,西遞人胡文光因其政績顯著,皇帝賜建這座牌坊。歷史上,西遞村曾有牌坊13座,因特殊的歷史原因今天只保留下這一座。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敬愛堂,原本是西遞胡氏十四祖仕亨公的住宅,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乾隆年間又進行過一次重建,這一次擴建為宗祠,此時的胡氏族人子孫已經趨漸旺盛。堂中高懸“敬愛堂”楷書匾額,幾個大字赫然挺拔,又意義深遠。敬愛堂作為胡氏宗祠,在很大程度上都彰顯了先人們對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從做人、經世到孝敬先人都有一套嚴格的制度約束,其教育意義極為深刻,又極為貼切。

盧村

一個依山傍水,一條小溪穿村而過又依溪所建的一座小村莊,一級級青石抬階,一座座小木橋,使人有種身在山村又在水鄉的感覺,這裡就是位於黟縣北部以盧姓為主要聚居地的古村落:盧村。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盧村,是清朝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所建,村中的木雕樓為徽派藝術中的極品之作,主要包括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院等建築宅院。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當年盧幫燮經商積累了許多的財富,號稱家財百萬,被人稱為盧百萬。家財萬貫的盧百萬僱傭工匠花了近20年的時間精雕細琢而成木雕樓,其中雕刻之精細程度讓人驚歎,藝術成就和價值可見一斑,被後世稱為中國木雕第一樓。

除了木雕藝術的登峰造極之外,盧百萬被人傳頌最多的就是他一生共娶到六房夫人共生育八個兒子十六個女兒的故事,要說這樣的故事在當時的那個社會背景下並不算什麼,只是因為這樣的家族環境造就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盧百萬的六個夫人所住的宅院(思濟堂)當中,要數五夫人的宅院規模最為宏大,其中緣由竟是來自五夫人是第一個剩下兒子的人,母以子貴,在那個封建禮數極度嚴格的社會中,她享受到了菲比一般的家庭待遇。走進思濟堂中,無時無刻不被精湛的木雕刻技藝所折服,大到飛禽走獸,小到花鳥魚蟲或者人物故事,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只是因為歷史上的一些原因,許多人物面部都被剷掉了去,實在是可惜之至。

思濟堂中至今還擺放著一張圓桌在廳中,這張圓桌其實是可以一分為二的,據說這樣的做法在當時也是有比較深的社會含義。在平時的生活中,如若家中男主人在家,圓桌是合在一起擺放在客廳中央的,若男主人有事外出,則桌子是一分為二擺在靠牆的地方,遇到有客人來訪一看廳中桌子就知道是不是該進到家裡來。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此外,盧氏宅院最有特色的要數六夫人居住的玻璃房,這座房屋中的建築風格和建築格局就多了借用了許多國外的做法,整體一面牆都用玻璃做成的牆面在當時還是極為少見的,且玻璃的厚度和堅硬度在今天也是無可比擬的,輕輕的敲擊玻璃可以聽到非常清脆的響聲。一百多年都過去了,整個玻璃牆依然保存完整,據說這樣的玻璃其中一塊的價值就可以抵得上一棟房子,也看得出當時盧百萬對於年輕的六夫人的疼愛程度。

屏山村

屏山村是黟縣眾多古村落的其中一座,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依山傍水的風水之地,村子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屏山村主要以舒姓族人為主,春暖三月,屏山村被一片片油菜花包圍,村中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場景,就是一幅安靜祥和的生活畫卷。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屏山村中有一處牌坊最為有名,得名御前侍衛舊居,據史料記載,清朝雍正年間御前侍衛舒璉因救駕有功,被御賜九簷祠堂一座,因年代久遠損毀嚴重,如今只保留一座牌坊。在當時,漢人能得此殊榮已實屬不易。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光裕堂因門樓上有300多個磚雕菩薩又名菩薩廳,磚雕藝術極具濃郁的民間藝術色彩,光裕堂也是我國明代皖南地區最大的宗族祠堂。在封建社會,由科舉入仕的社會背景下,這塊風水寶地也出現了許多的名人和文化英才。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繡樓是一個家族必不可少的建築,在封建社會嚴格的禮數制度下,未曾婚假的姑娘只能躲在一個半封閉的繡樓之上,俗稱“小姐繡樓”。飛簷翹角的繡樓,一幢別緻有格的建築,卻顯得玲瓏典雅。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那一天我走进了历史上的古徽州

沿著村中的小溪慢慢行走,尋覓一下悠閒的生活滋味,村邊還有許多來這裡寫生的學生們,他們用自己的畫筆裝點人生,用心靈繪製出一幅幅生活著的村莊風光。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黟縣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3-5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行走de世界 發佈:2018.04.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