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吃酒席都有些什麼菜?

真真的腦細胞


好奇心食堂,探味不打烊~

紅事白事擺流水席是陝西。陝西農村的流水席據說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客人陸續來到,隨到隨吃隨走,所以得名流水席,可以說非常貼切了~陝西的流水席一般要擺三天。第一天叫“知客”,第二天叫“正酒”,第三天叫“答謝酒”,分別用來款待主家的客人和鄉里鄉親,不過一個村子不大,家家戶戶都多多少少沾親帶故,所以現在三天的宴席已經不再分的那麼清,大家只要想討個喜氣,可以天天來。

以前的流水席,多是在自家的院子搭棚起灶,請兩個鄉廚,自家人幫襯著一起做酒席。現在就方便多了,流水席已經出了一個“行業”,鄉廚已經發展成了服務隊,服務隊會自帶帳篷廚具、板凳、餐具,從搭棚到備餐,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主家只管放心的招呼親朋好友、安排親戚眷屬就好,非常方便。

流水席的菜品也是色香味俱全的硬菜,貨真價實,保證客人吃的爽,吃得開心,讓主家也有面子。菜品中少不了“帶把肘子”、“黃燜雞”、“條子肉”、“粉蒸肉”四樣大菜,大炒小炒,有素有葷 , 搭配合理,色澤誘人,賓客推杯換盞,恭祝佳偶,非常喜慶熱鬧。


好奇心食堂


首先:是北方農村還是南方農村,是沿海農村還是內陸農村,地域不同,酒席的菜餚就會有差別。其次:是什麼年代的農村,這又會有很大的差別。

不過菜餚大致都分為涼菜,炒菜,燉菜或者蒸菜,差距大的可能就是菜餚的口味了。北方菜偏鹹,口味比較重,偏重於燉菜和滷菜;南方沿海農村口味比較清淡,菜品可能海鮮居多,偏重於清蒸或水煮。還有南方有些地區崇尚吃辣,菜餚大多數就是偏辣的了。

我可以具體說說北方農村的菜。

小時候經常跟著媽媽去鄰居和親戚家吃酒席,印象也比較深刻。我出生在80年代的北方農村,小時候吃酒席的主要菜餚分這麼幾類:

一,上菜之前先端上一大盤:瓜子和喜糖 ,條件好的人家還有乾果拼盤

二,開胃涼菜

具體涼菜有幾道,村與村之間也有差別。記得我們村那時候的涼菜有:

涼拌牛肉 香菜拌豬肚 涼拌黃瓜段 涼拌蓮藕片

開胃花生米 涼拌豆腐絲 白糖西紅柿 水果拼盤

三,熱菜(炒 蒸 燉)

肉絲炒木耳 腐竹炒肉 拔絲紅薯 肉絲炒蒜薹 肉絲炒平菇 白灼蝦

方肉 扣肉 紅燒鯉魚 燉雞 紅燒肘子 烤鴨 醋溜肉丸 豬肉燉粉條豆腐

四,主食

有大饅頭 米飯 麵條 ,喜歡吃什麼主食就吃什麼吧。

南方沿海農村可能魚蝦 貝類菜餚多一些,口味也清淡很多。


至於紅包,完全取決於與鄰居還有親友的關係親疏程度,關係好的肯定比一般隨禮紅包要多很多。

時間有限 先介紹到這裡啦,謝謝閱讀!


影軒聽語


關於這個問題,老農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於農村酒席會擺什麼菜,老農我認為這個各地不一樣,男方和北方有差別。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老農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漢子,家鄉屬於晉北地區,所以從小吃過的酒席以北方為主,當然也吃過南方農家的酒席。總體有這樣的感受,北方農民辦的酒席比較厚道,菜品種類多、夯實,而越到南方地區酒席菜類越少,並且菜的質量不怎麼樣。


所以呢,老農打算就北方酒席上的菜的種類和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雞鴨魚肉必不可少。


北方農民辦酒席,說真的真是往死裡造。不管農民朋友平日裡多節儉,但是酒席上一定是非常慷慨大方的。酒席上常出現的幾個菜有香酥雞、紅燒肘子、紅燒牛肉、清蒸或者紅燒魚。近些年,海鮮類食物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餐桌上,像蝦、螃蟹也越來越多。

第二,各類涼盤。

在北方農村,現在辦酒席講究的是十冷十熱以及湯類、主食加起來接近二十三到四個菜。不像很多南方地區,一個蔬菜湯就算一道硬菜。具體涼盤包括這麼幾類,牛肉、豬頭肉、雞爪等十個涼菜,涼菜提前就會做出來。

第三,湯類。

提到北方酒席上的湯類,比起南方農民的酒席,湯類略遜色,一般只有兩類,西湖牛肉羹再加一個玉米羹。而南方農民辦酒席,七七八八湯類加一塊有七八個。所以,湯類有些遜色。

當然,以上菜類老農介紹的也不夠細緻。只是大致介紹了一些基本情況,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私信老農,老農為你一一解答!


農家人話農家事


農村吃酒席都有些什麼菜?俺老農吃了一輩子農村酒席,吃出不少心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農村酒席上都有哪些菜,和哪些規矩,至於你問包多少紅包,我認為你心意到了就行,在農村目前正常情況下200-1000都有。好了言歸正傳。

農村酒席都有哪些規矩:

1.菜名寓意要好,中國農村婚宴酒席的菜名,寓意一定要好,哪怕是酒水的寓意也要好,比如說美酒貴賓級龍鳳呈祥,以表達對新人的祝福,主要是圖個吉利。

2.必不可少的四大原材料,即雞、鴨、魚、蹄髈。另外還要配置,水果,點心,涼菜。並且配菜要注意當地的習俗和民族習俗,要是有特殊的客人,可先問清楚適宜,然後再進行配菜,以尊重每個客人的習慣。

3.客桌無論多少,所以的菜必須是雙數,無論,水果,涼菜,點心都必須雙數,代表成雙成對,幸福美滿。口味要因地制宜,按當地農村菜譜定製。

農村吃酒席都有些什麼菜:

1.清蒸薑汁肘子、燒雜燴、鹹燒白、粉蒸肉、紅燒肉、蒸雞蛋、鮮筍燴肉片、帶絲酥肉湯、糯米飯。或清蒸雜燴、扣雞、夾沙肉、帶絲全鴨、酥肉、清蒸肘子、鹹燒白、紅燒魚、糯米飯。

2.冷菜:中盤(金鉤)或八單碟(糖醋排骨、芝麻川肚、涼拌石花、紅油老肝、紅心瓜子、炸緊箍棒、熗蓮白菜、鹽花生仁)。

3.熱吃:燴烏魚蛋、燴雞松菌、水滑肉片、燴百合羹。

4.九大碗:攢絲雜燴、五花鹹燒、明筍燴肉、椒麻雞塊、燉沱沱肉、蒸甜燒白、肉燜豌豆、米粉蒸肉、清蒸肘子。

55湯點:蝴蝶卷、酥肉帶絲湯.

農村的菜名及寓意:

1、(龍皇獻彩卷)——炸榴連卷 2、(紅袍添喜慶)— 扣肉 3、(福至如東海)——蒸海魚 4、(翡翠滿庭園)——花菇小塘萊 5、(喜鵲報佳音)——美極禾花雀 6、(永結喜同心)——八寶飯 7、(百年好合)——連子百合糖水 8、(瑞果呈祥)——水果 9、(歡歡喜喜)——喜糖  10、(連生貴子)——花生,瓜子

俺老農比較好吃好玩,基本村子裡每家結婚辦喜事,我都要過去湊湊熱鬧。希望俺老農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溫馨提示:在我們農村,包紅包都是有來有往的,多一點沒事,少了可就不好看了。


清悠老農


農村吃酒席都有些什麼菜?

阿兮的家鄉在渤海灣邊的膠東農村,我們這裡的農村吃酒席屬於海鮮與農家特色結合,尤其是比較正式的婚宴酒席,以下幾大類菜系是少不了的。

一、海鮮四大類:海參、鮑魚、大對蝦、魚

阿兮吃過無數場婚宴,不管是檔次高還是檔次低,這四種海鮮都是場面菜餚,是一定會有的。說穿了,所謂高檔與低檔標準,也無非差池在大小、新鮮度、吃飯環境等方面,菜譜大同小異。

海參有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分別,價格自然相差懸殊。鮑魚也是如此,現在養殖的鮑魚,價格便宜得比普通貝類貴不了多少。至於婚宴上的魚,一般選擇紅鱗加吉魚、鯧魚、鯉魚、林平魚等,寓意比較好,至少能上兩三種魚。

二、肉類婚宴必備菜:扣肉、清蒸雞、四喜丸子、豬頭肉、肘子、紅燒豬蹄、炸裡脊肉等

這些都屬於農村宴席中的硬菜。農村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一桌一隻完整的雞,那是必須的,吉祥如意嘛。豬頭肉也算是有頭有臉有面子,農村廚師做的四喜丸子,純肉剁的餡兒,實在,城裡大半澱粉製作的丸子沒法跟農村比。

城裡人去農村吃宴席的感覺就是,全是肉,盤子大,吃得是滿嘴流油,太實惠。農村人就這樣,請客就怕人吃不好。

三、蔬菜類

現在農村宴席也葷素搭配了,不再是以前只見肉不見菜的場景。松子玉米是近幾年農村婚宴上常見的菜餚,其他的涼拌熱炒,也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全套豬下貨為主,另一類以海鮮為主。

農村家裡辦婚宴,最少要買一到兩頭豬下貨,提前煮好,到時候溜大腸、拌豬心肝等等,根據材料由廚師搭配。海鮮類比如海虹拌菠菜、海米拌素菜、扇貝丁開湯等等。

總有人說農村如何如何,其實論宴席口味,農村酒席一點不差,量多量大菜實惠人熱情,而且農村吃酒紅包也不大,100元和200元的比較多,有些村還有50元甚至100元全家去吃的,村裡人互相幫忙,挺好。阿兮回老家參加宴席,總會不自覺心情放鬆,覺得非常愉快。您家鄉酒席有什麼特色?歡迎分享!


阿兮隨筆


農村吃酒席都有些什麼菜?

在我們雲南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請酒席是一個家庭最重大的事情了,一個人的一生,出生、結婚、死亡這三件事必須吃酒席!所以酒席的菜品很重要,我們農村人以經濟實惠和好吃為原則,主要有以下菜品。


一是葷菜類,我們稱為“大菜”!主要指豬牛、羊、雞、鴨、魚等肉類,其中豬是必備品。每逢誰家男婚女嫁、結婚生子,主人家就提前養好肥豬,如果請的客人多就殺2頭。


豬肉是葷菜類的重頭戲,可以做紅燒肉、油炸排骨、蒸肉、酥肉、肘子及各種小炒,其中“酥肉”最為普遍。


在大菜中,牛肉以湯鍋和乾巴為主,雞鴨魚肉以本地人的口味為主,一般是椒鹽雞、滷鴨、烤鴨和烤魚。如果請是白事客,羊肉是必須吃的,如果滿月客,紅蛋是必須吃!


二是素菜類,我們稱“小菜”!小菜要有煮、炒、涼拌等,一般把蘿蔔、蓮藕、香芋、南瓜、冬瓜等加入大骨煮成湯菜。青菜、白菜、豆腐、洋芋等為炒菜,韭菜、木耳、萵筍等為涼菜。

在小菜中最常吃的就是自家曬制的幹竹筍和幹黃花菜,泡發煮軟後加入雜醬蓋頭,深得農村人的喜愛!


三是輔食類!雲南人有句老話說,好吃不過米線!雲南人對米線有近乎痴迷的喜愛,所以無論大小宴席米線和卷粉是少不了的。天氣熱時吃涼米線,天氣涼了就吃熱米線,米線的蓋頭一般是雜醬,也有鱔魚,無論冷涼,米線永遠都是農村男女老少的最愛!其它輔食還可以有包子、花捲、大餅、蛋糕等麵點。


以上就是我家鄉農村吃酒席時的必備菜品,這些菜都是葷素搭配,吃起來不油不膩,而且成本也不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農村人請吃酒席都很講究,一般都有10多甚至20多個菜。


現在,提倡婚事新辦、力戒奢靡,喪事簡辦、厚養薄葬,並壓縮宴請規模,婚事雙方宴請總人數控制在200人(20桌)以內,宴請每桌菜品不超過12個,其中葷菜不超過總數的一半,喪事宴請規模也要規範控制。我覺得這個非常好,省得勞命傷財!


我喜歡吃家鄉農村的酒席,它傳承著鄉村的文明,提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充滿著祥和,喜慶,熱情,團結友愛的氣氛中,產生著無窮無盡的生活和活力。好久沒吃到農村的酒席了,想想都流口水……

我是花腰妹,來自雲南民族山區,如果你想了解山區農村,體驗民族風土人情,請關注我!花腰妹願和你一起分享!


花腰妹


在河南的廣大農村地區,無論是紅白喜事人們都還是更喜歡在家裡辦,自家支起幾口大鍋就可以做菜了,因為在家裡的話離自己的親戚朋友比較近,而且在院子裡都是熱熱鬧鬧的,要比在飯店強上好多。



農村常吃的酒席一般都還是挺講究的,最常見的就是八個涼菜、八個熱菜、大件和湯等組成的,統共二十多個菜,不光是菜式種類而且連上菜的順序都有講究,先是上涼菜,涼菜上完了以後接著上熱菜,一般都是炒肉一類的熱菜。


等到涼菜熱菜都上完了以後,也就開始重頭戲了,下面的菜就是我們所謂的大件了,其實大件就是硬菜,分別有塊雞、塊魚、整條燒雞和整條魚,還有白糖蒸米飯、紅燒肉等,最後就是兩道湯,等到湯上完的時候也該結束了,最後一道紫菜蛋花湯就是滾蛋湯。


商丘身邊事兒


農村的酒席,我們當地也稱為吃大席、做大桌、搲丸子。是農村人又愛又恨的一種禮儀往來。

愛的是,農村大席那種獨特的風味總是讓人慾罷不能,即使城裡最好的飯店,也吃不到這種絕妙的美味。

恨的是,吃大桌就意味著要隨禮,如今的禮金越來越高,物價上漲的厲害,禮金自然也水漲船高。

至於禮金,在我們當地,關係最普通的親戚朋友,每家也要200元,親近些的要300或500元不等,對於那些至親,就要500元以上了。

禮金增加了,農村大席上的飯菜也增加了,在我們當地農村,以往的大席都是十個碟子菜,十個碗菜,外加一個湯。

現在不一樣了,排場些的人家,每桌都能弄倒三十個菜,而且菜式豐富得讓人總是嫌自己的飯量太小,一桌坐十個人也是吃不完的。

至於菜式,十個碟子菜一般為一般涼菜一般熱菜,最能體現地方特色的還要數碗菜了,比如我們當地,最離不開的幾道大菜,是最經典的菜式,而且永遠也吃不夠。

比如原油肉,晶瑩剔透的肉片,整齊地碼放在碗裡,下面放些金針菜墊底,吃起來鮮香可口、肥而不膩、由於上色時用的是蜂蜜,所以吃起來還有一種淡淡的甜味兒,這道大菜貌似只有在皖北地區才能吃到,寶貝得很呢。

還比較有特色的如虎皮肉、紅燒肘子、甜米飯、糖醋鯉魚等。當飯菜開始上丸子的時候,這桌豐盛的酒席也就快要結束了。

這道丸子可是這桌的主菜呀,所謂的搲丸子,就是用勺子搲的這道丸子菜。所謂的丸子菜就是用油炸過的焦丸子,裝在碗裡然後澆上老湯,撒上香菜韭黃碎,再澆上幾滴香油,湯喝著過癮,丸子外焦裡嫩,絕對讓人停不下勺子。

不過現代人為了圖省事兒,焦丸子就用四喜丸子代替了,不過風味依然獨特。

最後是一碗湯,一般為雞蛋湯,吃罷菜,喝完湯,這頓大席就結束了,農村人開玩笑的把這碗湯稱之為”滾蛋湯“,意思是喝完一抹嘴就可以滾蛋了,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佰秀農業


關於農村酒席我看是十里同鄉不同俗,各家都有各講究,北方和南方不一樣,東邊和西邊不一樣,沿海和山區又不一樣。

但結婚畢竟是人生一大喜事,所以農村婚姻吃的當然也很豐盛,就我們老家來說,結婚前幾天就開始小範圍吃婚宴了,都是親戚朋友來幫忙,吃的是大鍋菜,但味道也是一級棒,氣氛也很熱鬧,雖然都不是專業廚子熬製的菜,但在大酒店還真就吃不到這個味兒。

而在結婚當天的正式喜宴當然得講究豐盛了,我們老家這邊講究的是六涼八熱四大件,也就是六個涼菜,八個熱菜,然後加上紅燒肘子、清蒸海魚、老滷頓雞、四喜丸子。

總之正式喜宴就得豐盛,而且量非常大,一般來說一桌菜是吃不完的,不過相對於正式喜宴,我更喜歡頭幾天的大鍋菜,柴火大鍋土豬肉,那味道真是想起來就流口水。

至於紅包嘛,不同親友紅包也不一樣,少到一兩百,多到幾千都有,主要也是心意,而且看和新人的關係了。

我們老家酒席的情況就是這樣,歡迎網友們留言討論。


我愛種菜


懷念小時候農村結婚的場面,當然,主要的還是懷念小時候有親戚結婚才能真正吃上一頓無比豐盛的大宴席而已!過去農村青年男女置辦婚事基本都是春節之前,因為春節之前正好是非農忙時期,而且又是冬季(天冷肉類蔬菜之類的食材更容易存放)再加上辦過喜事又逢過大年,是好事連連喜過新年!

農村辦喜事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有三八席 三十席等(三八席是八涼八熱八個碗 外加兩個湯 一個鹹湯一個甜湯,三十席是十個涼菜十個熱菜十個碗 外加兩個湯,碗是指扣碗)!這是過去的老傳統,當然,現在仍然有這種形式存在(場面相當壯觀,形勢很是浩大,一家喜事 全村喜氣洋洋熱火朝天)!

最讓人懷念惦記令人嚮往的我認為是農村酒席上的八大碗(扣碗)!扣碗一般是蒸腐乳肉 蒸油豆腐 蒸海帶絲 蒸海米白菜 蒸小酥肉 蒸雞塊兒 蒸排骨 蒸八寶粥米飯 …等!選料地道 手法傳統 粗瓷碗盛好菜品放到十來層高的籠屜裡,用土地挖製成的地鍋燒木材,把十來層籠屜的扣碗用幾個小時蒸熟!味道絕對槓槓滴!這是北方地區的特色!

最後說說農村隨份子,記得小時候(七八十年代)隨份子一般都是五毛一塊,也有拿著一幅畫或其他禮品當作份子去祝賀的(無論是隨份子還是拿貼畫禮品的都可以坐酒席美食一頓)!大概在八十年代末期隨份子也就十元二十元不等,到了九十年代,出現三十五十甚至一百的份子錢,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份子錢水漲船高基本都在五十一百 個別有二百元的!那麼現在呢,二百 五百 甚至一千兩千的也不足為奇了!

其實,份子錢體現了一種社會人情和道義!兼具了一種純樸的友誼和親情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生活的態度轉變,人們對份子錢高低的認識態度似乎顯得並不是那麼淺薄了!人情親情只是一種過程和在乎而已!畢竟,都是你來我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