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鄧州貧困戶盧勝旺:“蓮蝦混養”讓我的日子有奔頭

近日,記者來到陶營鎮盧崗村盧勝旺的蓮蝦混養池旁時,正好遇到來考察的市農商行陶營支行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聽說盧勝旺的蓮蝦混養基地,設施已經完善,就缺蝦苗的資金,我們來考察下,可以的話今天就給他辦貸款。”

盧勝旺原先在外地打工,前幾年老母親生病,他便返回家中。家裡因為治病一貧如洗,成為貧困戶。但盧勝旺不甘心,為了擺脫窘境、過上好日子,他不斷地尋找著致富項目,但大都因為缺資金、缺項目而不能夢想成真。

“我們多次去他家中,通過跟他拉家常得知他在外地打工時有蓮藕種植的技術和經驗,便聯繫相關部門,在不毀壞土地耕地使用性質的情況下讓他發展生態蓮藕種植。”盧崗村黨支部書記趙玉林介紹道。

村幹部多次協商,把盧勝旺原本分散的幾畝地集中到了一起,還通過土地流轉,盧勝旺承包了部分村民的土地,最終建成面積15畝的蓮藕池。為了讓這塊蓮藕池發揮最大的效益,村裡還專門聘請了省市農科院多名專家進村考察和指導,經過反覆論證,最終決定引進生態蓮藕+龍蝦循環種養技術,形成“一地兩用、一季兩收”的模式。

“第一年一畝地需要投資8000元,以後每年成本都會往下降。像我這樣十幾畝蓮蝦混養做好的話,一年也能賺個十幾萬塊錢,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但是前期投資太大,我借遍了親戚朋友,還差3萬來元蝦苗錢。現在鎮裡村裡幫我協調,找銀行給我貸款,真是幫我解決了大困難,‘蓮蝦混養’讓我的日子有奔頭。”盧勝旺說。

像盧勝旺這樣的情況,在陶營鎮還有很多。陶營鎮黨委、政府在工作中,依託優質丹江水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及區位優勢,圍繞發展產業、當地就業、自主創業、兜底保障等方面,把“內因”“外因”相結合,實現貧困群眾持續增收。所謂“內因”,就是把貧困戶內心脫貧致富的願望,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催生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而“外因”則是鎮政府因戶制宜,採取一系列幫扶措施,幫助他們穩定脫貧致富。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深入調研走訪,針對貧困戶缺少致富信息、技術和創業啟動資金的現狀,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人員,進行政策宣傳教育,激發致富內生動力,並對他們的致富能力和致富創業方向進行測評,推薦適宜就業崗位,選定一戶一策創業項目,協調村支兩委和鎮直部門進行跟蹤服務。”陶營鎮鎮長袁柱亭信心滿滿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