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的字,以晚年為佳,基本在六十歲以後。他晚年的字,往往以禿筆為之,中鋒行筆,寓方於圓,且多以篆書筆法融入行草,極少提按頓挫,刪繁就簡,樸實雄渾。之所以形成這種風格與個性,對八大山人來說,絕非橫空出世,而是基於他大半生的臨池書寫,體悟變化所得。以下筆者以為有必要對八大山人大半生的寫字歷程大致作個梳理,方可看清他的書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眾所周知,八大學名朱耷,系明代皇族王孫(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被封為寧王,世居江西,而朱耷則為朱權的第八代族孫,世居南昌)。八大在20歲前,因屬皇族王孫,故家境生活很優越,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與書畫薰陶。清人陳鼎撰寫的“八大山人傳”也記載說他“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事”云云。可知他所生活的這個王府家庭是很有些學習與交往詩書畫方面的環境條件的,他本人在詩書畫以及篆刻等方面也下過童子功。1645年,八大20歲時,清兵攻入南昌,明代皇族亦是捕殺對象,故世居南昌的朱氏皇族紛紛逃命躲藏,甚至改名易姓。八大也是在這一年“羸羸然若喪家之狗”(八大自語),逃亡到奉新山中。三年後(1648年),八大看明王朝復辟無望,便削髮為僧,釋名傳綮,號刃庵,又自號雪個(參見《進賢縣誌》)。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八大最早的一份能顯示其“楷、行、隸、草、章草”五體盡能的作品是“傳綮寫生冊”上的題跋,共有十一段之多。這個寫生冊是他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完成的,也就是他34歲的時候(作品參見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3年版“八大山人全集”)。這五種書體的題跋,至少可看出八大在34歲時便已具有頗高的書法水平,並可看出——其楷書酷似歐陽詢,行書學的則是二王,隸書出手漢碑,草書一般,而章草一看便源於索靖。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他35-59歲這些年,書風也在逐漸演變,因中年階段主事繪畫,又趨於水墨寫意與大寫意的畫風,故其題在畫作上的字也多行書,為的是與畫協調。而這一階段的行書,也可看出他學習董其昌的濃重痕跡。學董之後,八大也轉寫過黃山谷,其57歲時所寫的“行書劉伶酒德頌卷”,在落款處便明確寫著“仿山谷老人書”的字樣。他53至57歲在臨川發病顛狂,焚燬浮屠服並還俗後的數年間,也很寫過一陣狂草,用筆雖較快意草率,但氣象感覺也是寫過唐人懷素及明人祝枝山的。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從59歲起,於書畫作品上開始署名“八大山人”(此前署過一段時間的“個山驢”/也是他53歲那年還俗後對自己曾是禿頭和尚的反叛與自嘲)。而自從叫了“八大山人”這個稱呼以後,他的書畫風格也隨之成熟老辣起來。“八大”二字的涵義,據他自己說,就是“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者”云云(參見陳鼎”八大山人傳“),可見年屆六十的八大在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僧侶生活以及躲避清廷追捕的驚恐年代之後,終於“原形畢露”般地重新找回了皇族王孫的氣度,開始”大“起來了。而那時,清廷政權已穩,對追捕前明皇族的事情也已淡漠,此也是八大得以在俗世慢慢公開與文人墨客開始頻繁交遊的客觀因素。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正因八大的骨子裡流著皇族的血,也正因從20歲到60歲這近四十年間的僧侶苦修與寂寞隱忍,當然也還因他中年以後在寫字上開始更多鍾情於石鼓文,古籀,泰山石經以及秦漢刻石等古樸簡約的風範,他晚年的字才返樸歸真,以篆書筆法入楷,入行,入行草,入草;且不擇紙筆,渾圓內斂,寓大我的那股勁兒和蔑視正統圭臬的蠻橫勁兒於奇犄的結字和筆畫間,終於達到“無法無天”的境界了……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行文到此,我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當代許多“以醜為美”的中青年書法家,請不要忘了,八大可以無法無天,但你們不能!也沒那個能力!因為八大從童年到花甲之年,是通吃通練過古人各階段經典法書的,他有這個無法無天的資格。與此同時,他的無法無天也不是胡來的,他於文字學,篆法,隸法,楷法,行法,草法,章草法等等皆積有數十年的深厚功底,絕不是花三,五年時間臨幾遍或看幾眼歷代古人的碑帖就能夠寫成他那樣的。寫字雖需要靈氣與悟性,但更需要實打實的臨池功夫,否則充其量只能是眼高手低,永遠是寫得不如想得好。我本人便有深切的體會,就知道寫不成,因為不肯下臨池的硬功夫(我之於書法,由於自知寫不成,故更多精力皆放在研讀書法史與書法美學等問題上,也算是消遣吧)。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還是天津已故書家吳玉如先生說得好:“學書,果重天稟,抑人力乎?吾以為恃天資高,每不能竟其業,蓋見異思遷,遂成自畫,資稟反以病已矣,痴呆又終不得超凡入聖,而後知天賦與力學,二者不可偏廢也”……也就是說,太聰明的人寫不好字,因為總是耐不住性子,腦瓜太活,容易見異思遷,不肯花時間踏實臨寫,而太愚笨的人也寫不好字,這種人雖肯花時間下死功夫臨池,卻因缺乏天資悟性而終究不能超凡入聖。只有兩方面兼具的人,才有把字寫成“大家”的可能。唉,寫字這事兒啊,若要寫出大師成就,您別說,還真難!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己卯(1699年)行楷臨《興福寺半截碑》

前十九頁縱二五·三釐米,橫 八·五釐米;鈐印:遙屬

第二十頁縱二五·三釐米,橫 四·六釐米。鈐印:(屐形)八大山人

此冊張大千先生舊藏,大千先生 題簽,通體完整,書法已將進入老境,筆法渾厚,字體外形氣盛,而內含豐滿,耐人尋味。

《興幅寺半截碑》是唐朝和尚大雅集王羲之帖中之字,為一位將軍立的碑。唐朝的王羲之帖,真偽難辨,集字雙鉤上石,難免失真。但究竟可以追尋唐朝人認為王羲之的書體。八大山人在辛酉1681《山水軸》上有“禊堂”印,在癸酉1693《畫鳥軸》上有“晉字堂”印,他臨《臨河敘》有十數次之多(現存原跡有十一件),可見他對王羲之的書法,熱誠研習。此碑晚明萬曆年間在陝西發現,八大山人得其拓本必極興奮。是當時可據以為研習王羲之書法最新材科。但書寫此冊之時,已卯1699他自己的書體已經形成,所書在字形表面上看,仍是八大山人晚年書法的面目,而晉人書法之氣貫,卻蘊藏於內,難以點畫求之。

帖後有湯雲松題識,有湯氏藏印二方。張大千先生藏印三方。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手札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好友黃安平所繪八大全身像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行書李白《新鶯百囀歌》詩一首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八大山人書畫雙挖 立軸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由八大山人的“醜字”說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