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中兴被美国制裁了,国产芯片应该学习学习中国光伏的发展历程

中美贸易战,美国把中兴给制裁了,这绝对是坏灭性的制裁,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掌握到核心技术才不会受控于他人。不知道读者朋友对咱们国家光伏发电产业的历史有没有了解,我觉得这次美国制裁中兴时间完全可以借鉴咱们国家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光伏发电概念应该是2004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才引入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了。我们来看看在这发展过程中,咱们的国家取得了那些技术进步。

中兴被美国制裁了,国产芯片应该学习学习中国光伏的发展历程

硅原材料

在光伏电站刚开始发展的那几年,基本上是谁拥有的"硅"多,谁就拥有了这个市场的天下。06年那个时候多晶硅特别贵,记得好像比金子都贵,价格高达500美金/公斤。06年的时候国内要想生产太阳能电池极板必须进口国外的硅材料,所以那个时间建设光伏电站成本是很高的。后来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苏中能站了出来,打开了多晶硅国产市场。他们经过三年建设,到2009年建成了五条共计18000吨产能的多晶硅料生产线。同时像四川新光硅业、江西赛维LDK等多晶硅料厂均实现了投产达产。投产以后,多晶硅料价格一度跌至20~30美金/公斤,即便现在也只是维持在20美金以下,成本下降了将近95%。截至目前,国内已投产硅料产能接近50万吨,折合100多GW组件用量,全球产能第一,国产化威力凸显。

专用绒面钢化玻璃

太阳能电池极板必须要用到钢化玻璃,而且要用绒面钢化玻璃。在2007年之前国内是没有光伏专用的绒面钢化玻璃的,那个时候只能依靠进口。当时每平米玻璃价格高达165元甚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南玻在东莞麻涌镇投资建设一条单绒面玻璃原片生产线,甫一投产顺利投产达产,透光率超过92.6%,价格更是拉低到85元/平米,接着带动信义光能、安彩高科、福莱特等等玻璃大厂的纷纷介入光伏玻璃生产端,目前镀膜钢化玻璃价格仅在25-30元区间震荡,成本下降超过80%。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强国!中国人不是不行是真的很行,相信再过十年左右,国产芯片能与国外芯片相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