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汽車上哪些配置並不實用?

講車帝


我們買車子麼肯定是會挑一挑配置的,來回決定是不是要加點錢買一個高配或者說這個沒什麼用,搞一個低配。

今天總結了幾個,我個人覺得不太需要去為這些配置額外掏錢,或者說直接從低配升成高配的,這些配置跟大家講一下。

有哪些汽車配置其實並不實用?

1.電動後備箱不實用

聽起來很實用的,這個如果我個子不是特別高,我後備箱開開關關,那基本上很麻煩的,有了電動的是不是會好一點?

這裡跟大家講,電動後備箱我覺得還不如後備箱開關有記憶好,你這次打開剛好是適合我身高的,把它鎖住,有機械式的,不是說電動的才會有,這個功能反而是更實在。

我每次打開自己夠得著,我要電動的幹什麼呢?要麼乾脆就是我腳踢一下自己會開門的,方便一點,電動後備箱,你要我多掏個5000塊,我是不願意的。

2.車載電話降檔次

往往還是比較貴的車子裡面才會有,這年頭誰用車載電話,手機非常普及了,要麼就是接藍牙,要麼直接就是藍牙耳機在那邊打了。

這個沒有必要我覺得,人家把你這個電話,看你拿出來的時候,還以為你是二手車古董車。

3.後排液晶屏沒優點

第三個,後排液晶屏往往是最高配才會有的,這種豪華車。後排液晶屏,沒什麼內容可以看的,要看也可以看iPad。

對於我自己來說,坐在後排大家聊聊天或者休息一下,看看風景挺好的,出去旅行你在那邊看動畫片有什麼意思,而且你這麼看特別容易頭暈,我覺得並不是很好。

4.花粉過濾功能不靠譜

再一個,花粉過濾,就是說我們空調是帶花粉過濾功能的,這很好的,你買個高配吧。

我才不要,這年頭花粉過濾有什麼用?最起碼也要PM2.5,如果帶這個功能,我覺得讓我多掏個2000塊錢,我還是願意的。

帶花粉過濾不如買空氣淨化器

因為我們自己去買一個好一點的PM2.5的空氣淨化器基本上也是要個2000塊錢的,車載相對情況更復雜,車子還是在動的。

那系統本身帶的集成過濾,相對來說更靠譜一點,但是花粉過濾就算了吧,意義不大,而且大多數空調本身就基本上有這個效果。

5.車載冰箱耗電

然後就是車載冰箱,車載冰箱有什麼用?你就這麼想,你在車上什麼時候才需要冰箱裡面拿冷飲出來喝?

而且往往都是放在後排的,前排用不到,你車子停在那邊,它到底是製冷還是不製冷的?

停車製冷更換電瓶的費用高

那如果不製冷了,我下次來開,要開個30分鐘,然後才能喝到冰飲料,沒有意義,我說不定15分鐘就到了。

如果我停在那邊它還在製冷,我的電瓶負荷是不是比較大?我為了這個冰箱是不是電瓶也更貴,以後換起來的成本也會更高?不推薦,我是不願意為這個配置花錢。

6.六碟CD、DVD已經被淘汰

然後六碟CD、DVD,你哪怕一碟的我也不要,現在就是藍牙一機或者是AUX接口一接就好了,誰還用CD?不要不要,這個我不願花錢。

7.車頂行李架用處少,容易被罰

然後就是車頂行李架,說是你出去玩的時候,上面可以放帳篷、船、衝浪板、腳踏車,但其實真的用到的時候非常非常少。

腳踏車還相對比較實用點,但是有些地方,你腳踏車一放,交警就攔你說你超高了,不能這麼放。

平時用用的這些旅行箱什麼的,後備箱基本上就是能夠搞定的,行李架唯一的作用就是好看,你不要覺得它實用。

你為了好看多掏1000塊還行,你說就是為了一個踏板、行李架,要多掏5000塊錢升個高配,甚至一兩萬,那我覺得這錢花得太冤枉了。

8.大燈高低調節沒有實用性

最後再來講一個,大燈高低調節,很多人覺得這個很有用,但是我跟大家講,很多朋友車子買來,這個大燈高低從來都是不調節的。

也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是最合理的高度,往往買來就默認在那邊用,所以說這個功能要我升級配置或者為這個配置花錢,我是相當不願意的。

但是反過來還有一個倒是挺不錯的,叫自動大燈開關,就是我進隧道的時候,它大燈自己會開,天慢慢暗下來的時候,不需要提醒我那個開大燈。

然後我車子一熄火的時候,大燈自己會關掉,我不會忘記掉,而不會就讓車子漏電,第二天發不起來的這種情況,我覺得這個功能是不錯,高低調節還是算了。


各位車主or準車主朋友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不妨在留言裡分享一下,交流交流想法。


我和大家一樣,首先是一個愛車的車主,其次是一個從事汽車行業10多年的普通人,從選車、保養知識到用車技巧,還有汽車用品什麼的,就喜歡折騰這些東東。我們愛車,但是不花冤枉錢,「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備胎說車


現在的汽車越做功能越多,讓你在低價中享受高端,不過大家發現沒有,個別配置一點用處都沒有,把車子開上幾年都不一定用過一次。

1、真皮座椅

現在什麼都講究高級高級,設計師都聽到了你們的心聲,大部分的車型都用上了真皮座椅,很多人買回去之後套上布座套,不用否認,不說絕對,70%的人都是這麼做,那這樣真皮座椅還有什麼作用了,再說了,真皮座椅夏天又不透氣,一股股熱氣從底下升起,那酸爽。


2、後排顯示屏

為了展現汽車的高級,防止後排座位的人無聊,部分車型在後排加裝了顯示屏,如果放在以前,那麼這一個功能倒是挺新奇的,但是現在,誰不是人手一個手機,說不定人家手裡拿的平板都比你的大,功能又侷限,一點作用都沒有。


3、車載CD

這個就跟上面的後排顯示器效果差不多了,現在很少有人會放上一張碟,第一記錄的東西少,再說現在藍牙、USB這麼普及,多來幾個USB插口更為實際。

4、自動啟停

目前大部分的車子都會有這麼一個功能,相對來說比上面那些還有一點用處,但熟知這個功能的老司機,基本都是上車就關掉,因為在行車過程中,發動機自動啟停觸發比較靈敏,多數車主都不太習慣,容易造成駕駛操作的不便以及事故。而且,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雖然理論上能節省車輛25%的油耗。但由於國內城市的路況各不相同,在車主們的實際使用過程當中,它並沒有那麼顯著的節油效果。因此,這項功能在購車時,並沒有太大選擇的必要。



5、換擋撥片

在我們看賽車比賽時,車手們控制檔位一般會通過撥片,而超跑上也都會有這種換擋撥片。但在普通車上,這個配置除了佔地方,基本沒有任何用,加之現在的自動變速箱已經足夠聰明,加速超車完都全能滿足用途,所以如果你為了這個配置而買車的話,是十分不理智的。


這種雞肋的功能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建議車主在買車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功能多而購買,那麼只會浪費錢。

汽車愛好者,老司機,汽車互聯網平臺創業者,多謝關注,多謝支持!


孫行者汽車救援


現在的車企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車上配備了很多花哨而且雞肋的配置,價格高但是實用性卻不是很強。我簡單列舉幾個:

全景天窗

現在買車都喜歡帶天窗,而車企也正是抓住了消費者這一點,車子的天窗面積也是越做越大。


全景天窗這種東西,只能說逼格很高,躺在車裡可以看星星,好像很浪漫的樣子,但是誰用誰知道,尤其是到了夏季,頭上就像有個小太陽一樣☀。

而且,天窗這種東西,本身使用頻率也不高,屬於花錢買面子的行為。再說,全景天窗也會降低車身強度。

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顧名思義就是由ECU操控車輛幫你停車入庫。

剛從駕校畢業的學員可能看到這項配置會非常喜歡,畢竟停車入庫是很多新手車主非常頭疼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要磕磕碰碰了。

但是隨著駕齡的增長,自動泊車這項功能基本也就成為擺設了。

自動啟停

自動啟停相信不需要我多說了吧,先不談到底能不能省油,能省多少有,很多車主對其可謂是恨之入骨了。我上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動啟停關掉,先不說頻繁啟動發動機會不會影響發動機使用壽命,但是影響司機情緒肯定是真的,尤其是在擁堵路段,真的很反感😥。


個人觀點,不自勿噴,各位看官還有哪些想要吐槽的雞肋配置,歡迎評論區留言。


輕輕侃車


1

大燈清洗

大燈清洗裝置就是說在前燈的下方有一出水口,隨時可以清洗前燈的灰塵及汙垢。雖然說設計師的本意很好,但是我們在城市用車又不去越野,車燈上本來就少有機會能佈滿灰塵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步。所以我認為這個配置沒有必要選擇。

2

方向盤電動調節

在我剛剛知道有這個功能的時候覺得這個功能逼格好高,好華麗。但我們大家想一想車平時是不是就自己一個人開?可能從把車買回來到下次換車都調不了幾次吧!所以這就又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功能。

3

車載導航

我記得大概在10年前,車載導航突然興起,當時車載導航的出現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同等車型有導航的都要比沒有導航的車貴上幾千。

但慢慢的車載導航更新慢,信息不準確的弊病也反應了出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我們手機上的導航已經非常強大了,不僅可以代替車載導航完成規劃路線的功能還能躲避擁堵等等。所以建議大家就不要多花幾千塊錢去選擇導航版的車型了。

4

自動啟停

自動啟停功能是車輛行駛過程中臨時停車(例如等紅燈)的時候,自動熄火。當需要繼續前進的時候,系統自動重啟發動機的一套系統。

按照廠家的話來說,這套系統可以為車輛省油...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套系統對於車輛省油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而是車輛每次啟動時引起的震動會讓人很不舒服,以至於很多人上車第一件事就是關閉自動啟停功能。

5

換擋撥片

換擋撥片的作用是不用腳踩離合器,直接通過換檔撥片上撥來實現換檔。這一裝置在賽車中應用廣泛。對於賽車手來說換擋撥片位於方向盤後側,換起來很方便,效率高。

現在有不少廠家也在自動擋的車型上配備了換擋撥片功能,據說可以加強駕駛樂趣,但是90%的車主都是上車就掛D檔就將車開走了。所以我認為這個功能的裝飾作用大於實際意義,建議不要選裝。

6

自動泊車功能

自動泊車是指汽車自動泊車入位不需要人工控制。很多朋友一看廠家的宣傳片頓時感覺高大上,女司機看到這個功能喜笑顏開。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因為標線不清楚,或者前後車距的問題導致自動泊車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把車停進去。很多朋友甚至等不及直接自己接管車輛,一把倒入。對於自動泊車我認為噱頭大於實際作用。


汽車最前線


汽車的各種高科技不斷進步,不斷髮展,現在10萬左右的車上都會搭載很多黑科技配置,但是這些眼花繚亂,看上去很高級的配置真的就那麼實用嗎?比如大燈清洗,聽上去高大上,但是有人表示多年都未曾用過幾次,下面小編就盤點了5大雞肋配置,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

1:全景天窗


小編的朋友買車時,感覺有全景大天窗,不僅有面子,而且覺得孩子坐在車裡也不會那麼憋屈,但是新車入手之後,他慢慢發現全景天窗真的就是個雞肋,為什麼?因為冬冷夏熱,還容易發生異響,真心不如選一個小天窗更實惠,而且還能省下不少銀子。

2:大燈清洗

現在高端一點的車都配備了大燈清洗,不過有些人反應這大燈清洗,洗與不洗根本就沒有什麼區別,簡直就是個擺設。但是有人也表示,如果下雨天跑鄉間的小路,還是挺實用的,個人感覺這個配置就跟倒車影像一樣,有的倒車影像非常清晰,有的模糊,就要看你的車這個配置品質如何了。

3:氛圍燈

現在有些車輛的氛圍燈有12的的,變來變去相當美麗,如果勾搭個妹子還是很實用的,不過很多人幾乎都不怎麼用氛圍燈。

4:車頂行李架

好吧,我承認很多車的車頂行李架都是個裝飾,小編的也是如此。

5: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小編真心沒用過,因為小編覺得憑自己的車技更靠譜。話說有一些車友表示,自動泊車去街道停車,根本沒有成功過。

6:座椅電動調節

平時就是一個人開車,基本都不用調節座椅,如果選擇帶電動調節的,那麼就要多花幾千銀子,有車友表示這個配置也很雞肋。

7:車載冰箱

一些網友表示,車載冰箱壓根就沒有用過,不過小編倒是在夏季去海邊玩的時候,看到有人真的帶著車載冰箱進了賓館,不過就遇到了那一次。

8:後排娛樂


現在很多高配的車型都有後排娛樂系統,其實後排乘客很少用到,就算是有孩子乘車,也都是用手機看動畫片,所以這個也挺雞肋的。

9:大屏幕液晶屏

如今的大屏幕液晶屏是越來越大,而且功能越來越多,就算是想要吃雞都沒問題,更不要說裝個什麼微信、微博的了,關鍵是這些功能有什麼用,開車能玩遊戲,還是能玩微信,所以這個配置看上去高大上,其實沒那麼實用。


車檸檬


買車時,很多人都會關注車輛的配置,然而這麼多的配置,有幾個是你所需要的呢?下面就來所說我認為最沒用的汽車配置。

天窗

很多人買車都要買帶天窗的,但是一年你能用上幾次天窗?冷天開天窗凍死人,熱天開天窗曬死人,車齡一長還總擔心天窗漏水,我身邊很多的車主從買車到賣車都沒用過天窗。


電動座椅

很多的高配車型或者高端車型都帶用電動座椅,看起來特別高大上,但是現在的私家車大多s時候都是本人駕駛,座椅位置早就調好了,根本不需要天天來調節座椅,而且電動的除了逼格高點,使用根本沒有機械式的方便。

腳踏板

幾乎所有買了SUV車型的車主,都會加裝一套腳踏板,有的車是原車自帶。但是腳踏板真的一點用都沒有,純粹裝飾,上下車還總擦褲腳。大多數的城市SUV,底盤比轎車高不了多少,需要踩腳踏板的除非是一米四的作家郭,而且買SUV就是圖它的高通過性,加了腳踏板離地高度和轎車還有區別嗎?



大燈清洗

不去越野,城市裡哪來的那麼多泥巴。就算有泥巴,也不至於大燈都看不見了吧,噴點水就能洗乾淨了?這個配置完全就是裝逼,一點實用性都沒有。

還有例如後視鏡加熱,車載導航、指南針
等,都是沒用的配置,花錢買這些配置純粹是浪費錢。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還有什麼汽車配置是沒有用的?歡迎討論。


景德鎮吉利4S店鄭亮


車上都有哪些非常雞肋的汽車配置呢?

導讀:之前我在4s店做銷售顧問的時候,碰到過很多的客戶,對於配置的要求是很高的,買車必須要有多功能方向盤,必須要有皮質座椅,必須要有中控大屏,即使自己手裡的購車資金有壓力,不能買中高配的車型,那麼自己寧願花個5000多塊錢,也要自己加裝一臺中控大屏導航,其實車上有很多雞肋的配置,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你很少使用或者幾乎都用不到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車上最沒用的4個配置,有些人多花錢也要買,第三個就是擺設

第一個最雞肋的就是現在的中控導航

現在的中控導航,如果不能遠程OTA升級的話,真的是一個非常雞肋的配置,那麼不能完成遠程的升級,中控屏幕裡的導航也是不能升級的,實際的使用過程當中,反而會給車主添一些麻煩,因為它並不能實時更新路況情況,如果有擁堵的話,他是不知道的,而且你想要導航升級,還要到4s店花200元,所以說如果你再買車的時候所買的這款大屏導航能實時更新的話,那麼我個人建議你最好不要買。

第二個比較雞肋的就是自動啟停功能

這個自動啟停功能到底有多雞肋呢?在網上很多的網友都說,自己的車子如果帶了自動啟停的功能,那麼上車的第1件事就是要把自動啟停給關閉,這也就是說,其實自動啟停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官方在宣傳的時候都會說自動啟停會省油,但是如果真正的去實際計算油耗,自動啟停的省油,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必要去花錢購買帶有自動啟停功能的車輛。

第三個比較雞肋的配置是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功能也是非常雞肋的,當你啟動自動泊車功能的時候,它需要根據周圍特定的環境而運行,而有很多的車主反映說,其實自動泊車功能是比較傻的,不僅速度比較慢,且在實際停車的時候,誤差也是非常高的,完全不如自己去停車速度又快,準確度又高,所以說自動泊車這個功能也很雞肋,很多車主都說這個功能就是個擺設。

第四個比較雞肋的配置是大燈清洗功能

大燈清洗功能也是非常雞肋的,有很多的消費者會感覺,大燈清洗功能是很多高檔車上面才有的,其實對於10多萬的家用車,也是都有配備的,但是有很多的消費者對於大燈清洗功能不太會用,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大燈遠近光都是鹵素光源,即使配備了大燈清洗功能,是沒有太大的用處的,因為在雨天或者是大霧天氣的時候,鹵素大燈的穿透能力是要比氙氣大燈優秀一些的,所以說如果你的大燈是氙氣大燈並且配備了大燈清洗功能的話,還是比較實用的。

總結:除了以上4個比較雞肋的汽車配置之外,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雞肋的配置,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記得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來探討或者關注我,給我私信我會一一回復大家的。


孟子說車


總結下來一共五項:

一,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它的目的是讓汽車可以更加的省油,開車的成本更低,但是在實際使用中該系統不僅不好用,而且在許多時候還會讓車更加費油,對汽車的發動機等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二,全景天窗,全景天窗在實際使用時卻往往都是不盡人意,首先實際能夠打開的面積跟一般的天窗差不多,而且時間一長會出現漏水等問題,在炎熱的夏天也不好受。

三,車載導航,許多新的公路在車載導航上都沒有更新,常常跑著跑著就沒路了,而且更新地圖的費用也不便宜,還不如買一個手機支架用手機導航來的方便。

四,大燈清洗功能 ,其實實際使用中,卻一點都不高逼格,首先常常是洗不乾淨,然後在清洗幾次後就會容易損壞,實際使用效果特別差,還不如自己下車抹一下。

五,中控超大顯示屏,看起來特別大氣,但是實際使用中卻一點都不大氣。因為中控功能集中,開車時在屏幕上不好操作,而且觸摸屏的特性,還常常會點錯。


朱朱朱先生v


配置大致可以分為安全類、功能類和享受類。(分類可能有交叉)

安全類: 各種安全氣囊、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盲區監測、變道輔助、主動剎車、後視鏡自動防炫目、外後視鏡加熱、胎壓監測、倒車影像、日間行車燈、氙氣大燈、行車記錄儀、夜視系統等。

功能類: 一鍵啟動、電動天窗、自動啟停、駐車輔助、定速/自適應巡航、駕駛模式切換、自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車載智能互聯、感應雨刷、USB接口等。

享受類:空氣淨化器、高級音響、真皮座椅、座椅加熱通風、方向盤加熱、全液晶儀表盤、座椅記憶功能等。

數量比例大概是:安全:功能:享受=13:10:7

話題度最高的3個配置分別是天窗(包含全景天窗),座椅加熱、通風,定速巡航,分別有超過15人次對其評論。

跟帖在7-12人次的配置有:ESP(剎車電子穩定系統)、自動啟停、日間行車燈。

剩下的還有胎壓監測、車載藍牙、感應雨刷、自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倒車影像等配置,每項有1-5人跟帖。

Part 1

關於是否有用,大家爭論最多的是電動天窗、座椅加熱/通風、自動啟停、定速巡航和日間行車燈。

大家對天窗的爭議最大。發聲的21人中有12人認為天窗“有用”,9人認為天窗是個“花錢的擺設”。

正方認為:

在陰雨天打開天窗的遮陽板可以提高車內亮度,從而提高安全性。

打開天窗,加上開外循環,可快速通風除霧。

天氣熱,又不到開空調的程度,就開天窗,透氣通風,噪音小還沒有劇烈的風感。

反方認為:

下雨不能開、下雪不能開,天熱不能開、天冷更不能開,空氣汙染不能開。這年頭,基本就沒有能夠開的時候。

在高速上開天窗,車內空氣形成負壓,擠壓耳膜難受。

天窗漏水,有一次下雨,座椅都泡水裡了。

爭議比較大的還有座椅加熱通風、定速巡航、日間行車燈和自動啟停。

關於座椅加熱通風

一些來自極熱、極寒地區的車主(例如冬天的東北華北,以及夏天的重慶、長沙等地),以及需要長期開車的車主表示,在特定季節極其有用。還有一些生理期、患有痔瘡、體胖的車主表示很有用。

但來自四季氣候舒爽宜人地區的車主表示不需要。

關於自動啟停

正方認為:自動啟停可以節能,也對車子起到保護作用。如果路口停車時間短就輕踩剎車不啟動該功能,如果時間長就踩到底,讓發動機休息一下。

反方認為:堵車和移庫的時候,一踩剎車就自動啟停,簡直是折磨。於是一上車就關閉這個設置。

關於定速巡航

一些長期開車、開長途車的男性車主表示需要。

一位車主表示:我在高速上,絕大部分時間都依靠定速巡航,不僅讓右腳得到休息,更提高了安全性。定速巡航讓右腳從油門上解放出來放在剎車上,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提前反應。在高速上,這點反應時間也許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反方認為:在城裡開車,幾秒鐘遇到一個紅綠燈,沒走幾步就堵車了,基本沒有機會定速。

關於日間行車燈

正方認為:日間行車燈能提高車輛在白天行駛時的安全性,對於那些不會用燈和常忘記開燈的新手司機來說簡直就是護身符。歐美很多地方早已強制要求車輛必須有這項配置。

反方認為:大白天開燈除了費電和炫耀,沒有別的效果。晚上記得開燈就好了。

Part 2

沒有一票反對,大家一致認為必要的配置有4個:

ESP、胎壓監測、倒車影像、後視鏡自動防炫目

無一例外,全部是有關安全的配置。

幾位車友講述了他們開車時,ESP救命的往事。

在高速上方向盤失控,差點撞上隔離帶,緊急剎車,車子晃動偏移。幸虧ESP迅速穩定車身,才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在結冰的路上踩剎車,車子打滑,幸好ESP穩定,才沒有掉下懸崖。

下雨天跑高速,遇到急轉彎,車子突然打滑。急踩剎車,ESP穩定,救了命。

Part 3

大家認為不需要,全部投反對票的配置有:

自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車載導航、真皮座椅

開慣了自動擋,就算有手自一體功能,也懶得撥到手動模式去。

當初花大價錢安裝的車載導航,升級不方便,還不如手機更新快。

真皮座椅很滑,坐上去不安全。為了減少真皮的磨損,還要再外面套個織物的座套。滑是不滑了,但是又失去了真皮的質感。

也有幾個奇葩的推薦:

“建議每車標配一對兒翅膀,堵車的時候飛過去。”

(可是如果大家都飛,天上也會堵車,翅膀也不頂用。)

“除了方向盤,剎車,油門、車燈必備,其他配置都不需要。”

(其實有方向盤、剎車,再加上一對兒腳蹬子就夠了。)

“建議每車配置自動駕駛。自己開車太累了。”

(這個需求似乎是最好解決的。要麼打車,要麼就找個會開車的對象唄。)

以上都是危險駕駛行為,車友們請勿模仿

最後兩句

汽車配置的發展,是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

隨著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改進,汽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在不斷提高,適合駕駛者和乘坐者不同需要的各種配置應運而生。好的配置固然受到大家青睞,最後逐漸成為標配,也有不少配置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淪為雞肋,直至淘汰。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需求不同,對於配置的接受度也不同。對於不差錢的朋友來說,車上各種配置更多更高級也無所謂。但對於預算有限的朋友,還是應該結合自己的真正需求去選擇配置,沒必要一味追求頂配車型,選擇適合的、實用的、安全的配置和功能足矣。


車轍


先說比較雞肋的配置,比如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天窗、車載導航、CD或DVD、日間行車燈、防爆輪胎、後視鏡加熱、車頂行李架、自動空調、分區空調、大燈清洗等功能,這些功能,面子工程大於實際功能。

再說實用配置,比如倒車雷達/影像、通風座椅、胎壓監測、後視鏡摺疊、鎖車自動關窗、四門一鍵升降、車窗防夾手、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大燈、大燈延時關閉、轉向輔助燈、定速巡航等。這些都比較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