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清康熙十四年(1675)郝浴創建,今為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郝浴,字雪海,冰滌,號復陽,直隸定州人。清順治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八年改湖廣道御史。十一年,因遭吳三桂誣,被流尚陽堡;十五年五月遷居鐵嶺城南門右側,擇地築室,額書“致知格物之堂”,講學授徒,說禮樂,教詩書。清康熙十四年(1675),因吳三桂叛,朝廷遂平郝浴之冤,以原職召還。行前贈其宅院為書院,額書“銀岡書院”於室外,又贈土地22.5垧作為辦學資助。以後書院曾作孔廟,亦被旗丁佔用。康熙四十九年,新任縣令焦獻猷到任。根據郝浴次子郝林(時任奉天府尹)“諄囑”及邑紳徐元弼關於銀岡書院被佔情況的呈請,焦獻猷主持進行書院財產清理及歸還事項。康熙五十一年,經盛京戶部和府尹衙門斷令,銀岡書院原有財產全部迴歸,併購下旗丁所建廂房三間,空地一段。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鐵嶺銀崗書院

光緒四年,書院齋長、邑紳左聯甲等人力求整頓書院,新購書院東鄰王家地皮一塊,增建學舍供書院學生寄宿。新民舉人李百川、寧遠舉人李崇瑞先後任書院主講。光緒十五年,縣令陳士芸勸募邑紳楊生春、陳熙載各捐東錢壹萬緡,合併於郝浴遺產地租等,發商生息,做為書院基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在訓導鹿興世的倡議下,書院得到了邑紳劉春烺、曾憲文和書院主講臧耀辰等人的大量捐贈書籍。光緒二十九年,書院內始設小學堂,成為遼北地區最早開設現代教育的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