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體檢一直正常的人會突然得癌症,問題出在哪?

857562554


為什麼體檢一直正常卻會突然出現癌症?是常規的體檢沒有用了嗎?當然不是,而是沒有選擇對的體檢項目,沒有針對性的根據本人身體狀況,選擇正確的體檢項目。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己的健康,堅持一年一次的體檢。可是看到小部分人年年體檢,可是最後還是得癌症,自己心裡是不是害怕了,是不是體檢沒有用呀?

肯定不是,每年的體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為什麼堅持體檢,還會得癌症?

1.只做了最基本的常規體檢

很多人是年年去體檢,就是都只是去抽個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有些還做個胸片。這幾個項目是最基本的常規,但是比如肝膽胰脾有東西,那麼這個體檢項目裡就沒有包括到。

除了抽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最好多做一個腫瘤標誌物檢查,還要做肝膽胰脾雙腎輸尿管膀胱的超聲檢查,要排除腹部臟器的問題,超聲是最好的篩查手段,價格便宜,應用廣泛。

這是今天看到的一位患者,45歲,女性,因為突發頭暈頭痛就診,做了頭顱CT沒有異常,但是做了腹部超聲發現右腎一個10cm的佔位,又進一步做了腹部CT,發現右腎癌伴多發轉移了,她腹部一點症狀都沒有,無腰痛,無尿頻尿急尿痛,無血尿。此次入院因為突發頭暈就診,頭暈的原因有很多,腎癌有無轉移到腦子,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如果平時堅持體檢,一個那麼大的腫瘤,長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一個雙腎輸尿管膀胱的超聲就可以早期檢查出來,而不至於晚期了才被發現。所以,癌症晚期可以沒有症狀,體檢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2.選擇體檢項目不對

不要再做胸片來篩查肺癌了。腫瘤長了很大,胸片才能看出來。等到胸片能看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肺癌了。所以很多人說年年體檢都沒事,不是真的沒事,而是選擇的體檢項目不對。


這是一位45歲女性患者,左上肺磨玻璃結節,手術後是原位癌。像這樣磨玻璃結節,胸片根本看不到。胸片在肺癌的篩查中有很大的侷限性。

要篩查早期肺癌,一定要做胸部CT檢查,特別是>40歲,有吸菸史的,有癌症家族史的,體檢一定要做胸部CT檢查,不能做胸片。如果體檢有條件的,也可以加做全腹部CT檢查,那麼腹部超聲就可以不用做了。

3.沒有選擇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

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是指根據個人的情況,加項目。多跟醫生溝通,把自己的症狀或者顧慮講出來,讓醫生給意見該做哪些體檢項目。

比如經常胃痛,想要排除胃的病變,那麼可以做一個胃鏡。

比如家族中有人得了結腸癌,並且自己經常腹瀉或者便秘,那麼可以選擇做個腸鏡。

比如絕經後有陰道流血的,要排除子宮病變的,可以做個子宮附件超聲,或者做TCT檢查,排除宮頸癌。

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想篩查下乳腺病變,那麼可以做一個乳腺的超聲檢查。

針對自己不同的症狀和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體檢項目,而不是一言而論的體檢。體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癌症的預防,重在體檢,及時發現早期的病變,儘早手術切除,把癌症扼殺在搖籃中。


小影大夫


目前,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增強,每年體檢的人也有不少,但體檢一直正常卻突然發現得癌症的人不乏其例,且大多數患者發現癌症已經是中晚期了。


眾所周知,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顯然,突然發現癌症,最主要的原因誤以為體檢可以代替癌檢。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防癌體檢是很重要的,普通的體檢並不能代替癌檢,癌症的檢查和普通的體檢是不一樣的,需要選擇不同的體檢方法,不同的器官採用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檢查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醫療技術也有其一定的侷限性,漏診癌症也是可能的,而且也不排除一些不負責任的體檢中心有懈怠的行為。


一般的體檢都只是常規檢查,與癌症篩查無關,結果根本不能確切的診斷癌症。眾所周知,常規的健康檢查是很簡單的,如尿常規、血常規、B超、心電圖等,這些並不針對癌症,其結果正常根本不能認為沒得癌症。癌檢都是根據不同器官進行不同檢查的,而且癌檢即便是針對性的,其結果也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況且,並不是所有癌症檢查都有其有效的篩查方法,目前只有一部分的癌檢是有明確的有效篩查方法。因此,對於體檢套餐,應有所加減,可根據自身年齡、性別、職業、身體狀況等情況進行。


綜上所述,除了找到正確的檢查防癌的方式,更需及早選擇正規專科醫院及早檢查及早治療,還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鍛鍊身體,預癌於未然。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癌症的發展就像一個蘋果,心裡爛了,外表根本看不出來,只有爛到表面時才能發現,也就相當於癌症中晚期,癌症也是如此,癌症的形成一般3-10年,最多可以達到15年!那麼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才能做到早治療、早痊癒!把癌症消滅在萌芽狀態!下面根據中國傳統中醫學教大家如何早期發現癌症!

1、觀察面部印堂穴,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眉心位置,此部位一旦出現黑紫、暗斑、異物,基本可以判定得癌症了或重大疾病!相面先生給人相面經常說道“看你印堂發暗,要有大災啊”,其實這並不是迷信,指的就是人得大病了!

2、觀察雙耳耳廓(如圖)陰影區域


如發現色澤灰色、暗褐色,觸之有小結節,就是摸上去有疙裡疙瘩的感覺,體內有可能有腫瘤,大部分癌症都會在這個部位有所表現。


3、檢查雙腳,左腳大拇趾,


趾腹堅硬,趾腹端如筆尖,第二趾蹠趾關節不能伸曲,提示可能患有胃癌。

4、右腳大拇趾趾腹堅硬並如筆尖,第四趾趾根部有硬塊,提示可能患有肝癌。

5、足第五趾根部



有硬塊,足跟也有硬塊,可能患有子宮癌。

6、足跟有硬塊,足背(如圖)


腫脹有塊狀物,並有壓痛感,可能患有乳腺癌。

以上反應要結合起來共同分析,不一而足!雖然不敢說百分百準確,但完全可以作為參考!做到防患於未然!


人體是很玄妙的,實際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自己身體瞭解也不過百分之十,部分反應甚至在患癌症幾年前,就已經提示給了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看懂而已!


王言王語1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因為體檢沒有針對性。就好比說:為什麼我天天吃飯,結果還是有某種維生素的缺乏?是同樣的道理,也是因為沒有針對性。體檢,不代表就能查到所有的癌症。

我們首先來看看常規的體檢都會有哪些項目:血、尿、便三大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傳染病、血壓、胸片、腹部彩超,婦科彩超、體格檢查;條件好一些的還會加上的項目有骨密度、碳呼氣、甲狀腺彩超、乳腺彩超、心臟和血管彩超、各種腫瘤標誌物的篩查等等。我們以一個還算比較全面的體檢,並且體檢醫生很有經驗並且仔細負責的情況下,我們來看會可能查出哪些早期的癌症,哪些常見的癌症不容易查到而漏掉。

三大常規來講,如果尿裡有血,仔細負責並且有經驗的醫生會告訴你注意複查,如果總是有血,需要進一步檢查會不會有泌尿系統癌症如膀胱癌,腎盂癌等;大便有血,需要注意有無消化道癌症如胃癌,大腸癌。血常規沒有太多的特異性,只是一些晚期癌症可以引起貧血,血小板升高等。癌症引起肝腎功能異常,一般也都是晚期了。

胸片其實對癌症的早期篩查,意義不是特別大,因為胸片能看到的肺癌,很多都不是早期了,2cm以下的肺癌,胸片都不容易看到。腹部彩超,可以檢查出肝腫瘤,腎腫瘤,尤其腎腫瘤,如果仔細檢查,0.5cm以上的腎癌都可以通過彩超早期發現。胰腺癌早期即使做了彩超,也不容易發現。婦科彩超可以檢查出子宮和卵巢的癌症,女性的宮頸篩查可以檢查出早期宮頸癌。甲狀腺和乳腺的彩超,可以檢查出早期的乳腺癌和甲狀腺癌。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對肝癌、前列腺癌尤其敏感,其他指標如果嚴重升高,也代表癌症可能性大,只是具體是哪種癌症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但是很多癌症,腫瘤標誌物並不升高。

所以通過一般的體檢,我以中國最高發的10種癌症為例,我麼可以看到,肺癌、胃癌、胰腺癌、腦癌、食管癌這些癌症早期都會被一般的體檢漏掉。只有前列腺癌、膀胱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等在早期可以被體檢發現,並且前提是比較全面的體檢,而且體檢診斷的醫生不是隨便拉來的而是比較有經驗的醫生。否則就連這些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也會被漏掉。

那麼解決的方法是什麼?第一,選好體檢的機構,選擇經驗豐富的,正規的體檢機構進行每年的體檢。第二,中年以上的人群,指定有針對性的體檢計劃。這個我認為在國內目前是比較缺乏的。體檢沒有針對性,一些號稱有針對性的癌症篩查機構,往往又只是噱頭。什麼叫針對性?醫生針對每個人的年齡、性別、工作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所在地區,家庭其他成員的疾病情況,自身慢性病情況,甚至加上基因情況,計算出各大癌症的危險性大小,針對不同的發病風險,制定個人的體檢計劃。比如吸菸,男性,肺癌家族史,那麼就考慮體檢需要做胸部CT而不是胸片,比如BRAC1,2基因突變,女性,那麼就要注重乳腺和卵巢的檢查等等。我國目前有這方面知識的醫生太少,並且集中在城市和大醫院,這些醫生很少有時間去為每個人制定計劃。如果社區醫生,家庭醫生都能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對體檢的人群制定更好的體檢計劃,我想早期癌症的檢出率一定會明顯提升。

科學回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在平時無聊的時間裡,可以瞭解一些健康相關知識。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我們生活中確實會聽說這樣一種說法,年年體檢都沒問題,今年一查已經是肺癌晚期,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造成的,是不是體檢根本沒用,事實上,細問下來,患者體檢雖然每年都做,但有一些問題導致沒有及時發現病灶,造成了診治的貽誤,具體如下。

檢查項目沒有選好

拿肺部檢查來說,體檢做胸片可能會遺漏一些小的病灶,大家知道,胸片拍出來的片子,多種器官重疊在一起,很多小的病灶都看不出來,尤其是1cm以下的病灶,很可能會被遺漏,如果這樣的病灶沒有及時發現,很容易在下一年體檢的時候已經長了很大,像肺部的問題最好採用胸部CT的檢查方法,不容易遺漏。

發現了問題沒有重視

有些患者在體檢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小問題,但沒有任何症狀,出於各種原因沒有重視,也沒有進一步體檢,比如肺部小結節,其實需要3-6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化間隔6-9個月再複查一次,一直拉長到1年複查一次,這樣比較安全,特別是對於有高位因素的人來說,複查是杜絕晚期肺癌的重要措施。

檢查出問題後仍然不改變生活習慣

有些問題比如肺部小結節在檢查之後沒有及時的杜絕一些刺激結節生長的生活習慣,比如仍然大量吸菸,酗酒,加班熬夜,接觸有毒有害氣體,這些問題都會降低免疫力,使結節加速生長,平時需要注意。

大部分情況下,沒有高危因素的人,選擇正確的檢查項目定期體檢是不會遺漏腫大疾病的,大部分可以在早期就能發現惡性腫瘤並通過手術等方法根治。


胡洋


你好,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體檢一直正常,去突然患癌了,問題出在哪裡了?

首先,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大部分腫瘤是可以通過篩查或者普查發現的,例如乳腺癌,甲狀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等腫瘤,都是可以通過癌症篩查發現。

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平時的體檢很正常,卻突然被確診為癌症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體檢的項目不對

現在大部分體檢,都是單位組織的常規體檢,檢查項目較少,並沒有針對癌症的特殊檢查。

例如肺癌,目前推薦的篩查手段為肺的高分辨CT檢查,而大部分體檢都是拍胸部X片,胸片的敏感性非常低,很難發現肺的小結節,早期肺癌就容易漏診了。

類似的,結腸癌的篩查手段是腸鏡檢查,很多體檢套餐都沒有包含腸鏡,這就可能出現漏診。

第二,體檢漏診或者誤診了

兩次篩查期間發現的癌症,我們稱為體檢間期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癌症也不是一天就長出來的。從細胞出現突變到形成腫瘤,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例如,結腸息肉惡變為結腸癌,需要5至10年的時間。那麼,我前兩年做腸鏡沒有發現腸癌,為什麼突然就被確診為腸癌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可能是存在漏診或者誤診了,由於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喝瀉藥,把腸道排空,才有利於觀察腸道的情況,如果上次做腸鏡的時候,沒有拉乾淨,就可能沒有發現小的病變,導致漏診。

所以,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如果有腫瘤家族史,更加需要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儘早發現癌前病變,防範於未然。


普外科曾醫生


為什麼體檢一直正常卻突然得癌症?這是很多人的困惑,有的人甚至由此得出結論,體檢根本沒有用處。說體檢沒用,這當然是不對的,可現實是,很多人確實每年都體檢結果正常,卻突然在某一天查出得了癌症,甚至已經晚期,這問題到底出在哪?

關於這個問題,要分幾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你的體檢只是常規的健康體檢,與癌症篩查無關。這所謂的健康體檢結果一直正常,這體檢是什麼體檢?其實很多人說的所謂體檢結果一直正常不過是一些常規的健康體檢,比如量量血壓,驗個大小便,查查血,做個 B 超,拍個胸片、做個心電圖之類的,無非是查有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有的人說,有查腫瘤,抽血查了一套腫瘤標誌物,上千元錢甚至幾好千呢,結果都正常,不是表示沒得腫瘤嗎?這可以說是導致大家困惑的主要原因,認為一般的健康體檢結果正常就是沒得腫瘤,認全套的腫瘤標誌物結果正常就是沒得腫瘤。其實,這些結果正常,並不能說明沒得腫瘤,很可能你已經得了腫瘤,這些檢查結果仍然極有可能是正常的,大量的得了癌症的病人他的腫瘤標誌物是正常的,而心電圖、胸片、大小便化驗,抽血結果都可以是正常的,於是在所的“體檢結果正常”的假像下,那一天突然查出得了癌症,就感到無法理解,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之前所謂的體檢,並不針對腫瘤,其結果正常根本不能認為沒得腫瘤,即便你已經得了癌症,每年做甚至每個月做這些檢查,卻還是結果正常。

其次,即便是“防癌體檢”也不是萬能的。即便做的檢查是針對性較強的“防癌體檢”,也就是腫瘤篩查,其結果也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所有的檢查都不是萬能的,就拿乳腺癌的篩查來說,如果只是常規的健康體檢或者只是抽血查一下腫瘤標誌物,結果正常說明不了任何問題,而即便是針對性做鉬靶或乳腺彩超篩查,這個能夠發現乳腺癌的概率要大得多,但仍然不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說,即便每年做這些檢查,結果正常也不表示肯定沒事。目前還沒有哪項檢查能保證百分百早期發現腫瘤。這第二原因並不是導致大這家困惑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點就是,並不是所有腫瘤都有有效的篩查手段。即便是針對性做腫瘤篩查,目前也仍只有部分腫瘤有有效的篩查手段,比如乳腺癌,宮頸癌、結腸癌、肝癌等,而很多腫瘤比如淋巴瘤、腦腫瘤、胰腺癌、膽管癌、胸腺腫瘤等等,都並沒有針對性的篩查手段,所以,即便你按要求做了目前已有的篩查,最多隻能讓你檢查出有沒有得這些常見腫瘤宮頸癌乳腺癌等,但那天突然得了淋巴瘤、胸腺瘤、腦瘤、胰腺癌等,就一點不奇怪了,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做過針對淋巴瘤、胸腺瘤、腦瘤、胰腺癌等方面的檢查啊,你可能會說,那為什麼不做啊?不是不做,是目前還沒有這些腫瘤的有效篩查方法,所以,你所謂的體檢一直正常卻突然得了癌症,就並不難理解了。


腫瘤專科醫生


為什麼體檢一直正常卻突然得癌症,問題出在哪?

體檢分很多種,最常見的一般單位員工體檢。

體檢項目主要包括:

抽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甲乙丙肝全套,大小便常規,肝膽胰脾腎彩超,胸部DR,以及內外科,五官科的一些簡單檢查,現在也會有些福利比較好的公司或者注重健康的個人會加CT,MRI等等的檢查。

血常規不用說,感冒查個血常規,肚子痛查個血常規,很難從血常規種發現癌症。

當然抽血是可以提示一部分癌症的,比如血液中血清癌胚抗原(CEA)指標升高提示可能有消化道腫瘤。

甲胎蛋白(AFP)指標升高提示可能有肝癌。

CA-199指標高提示可能有胰腺癌,但這些指標都具有假陰性的可能,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得癌症的病人這些指標都高。

就拿AFP這個指標來說,只有70%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升高,另外30%的患者是陰性,一般體檢很少查這些項目。其他幾項檢查也並不是針對癌症的診斷的。

體檢正常,後來卻發現癌症,有道理嗎?

1、體檢並不能檢查到全身,例如鼻咽癌,甲狀腺癌,胃癌等都是在上述體檢項目中沒有涉及到的;

2,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檢查,並不是針對癌症的,比如胸片由於存在因組織重疊的而存在的各種假象,並不能完全排除微小肺癌及縱膈的一些早期惡性腫瘤的;

3,癌症細胞生長非常迅速,在短時間內變化非常明顯,體檢正常,一段時間後發現癌症這也是有可能的。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癌症的預後都是比較好的,要放鬆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康駿朋醫生


我一直在各種場合反覆闡明一個觀點: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人會無緣無故的突然患病或者病情突然加重,只不過是因為患者自己、家屬和醫務人員沒有發現那些已經存在的細微變化罷了!

有時候體檢可以發現一些問題,但有時候體檢也可能會漏診一些問題,更何況體檢的項目也有所差異。

比如:一位長期吸菸三十年的男性患者,半年前體檢做了胸部x線片檢查,並沒有發現明顯異常。

但是,六個月後患者因為咳嗽又做了胸部ct檢查,結果卻發現肺佔位。

針對這種情況,你能說是體檢漏診了嗎?

或許體檢是肺部已經存在問題,但胸部x片卻沒有發現問題。

也或許體檢是原本就正常,只是後來又發生了疾病。

體檢只不過是篩查一些疾病罷了,不可能做到精確的診斷,更何況人體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演變進展的個體。

總而言之:任何人都不可能突然得癌症,必定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體檢只能篩查,不能作為精確的診斷。


最後一支多巴胺


很顯然,一是出現在體檢的問題上,二是出現在癌症的隱蔽性上。


首先說體檢。體檢的內容、體檢的質量都會給“一直正常”打問號。經常遇到患者說,我經常在單位體檢怎麼沒有發現呢。其實,很多腫瘤有時候一般的單位體檢不容易發現。舉簡單的例子來講,一般體檢的內容有內科查體:測量血壓、聽診心肺,外科查體看四肢、腹部有無異常、有無壓痛、甚至聽診腸鳴音,還有的查視力、看耳鼻喉及口腔。化驗基本就是:血常規、血生化(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規、大便常規。


檢查內容:基本就是心電圖、拍胸片、另外再加甲狀腺超聲、和腹部盆腔超聲。這些檢查大家可以看看,很難發現腫瘤的問題。只有通過胸片可能會發現較大的肺部結節、腹部超聲在有經驗的超聲醫生可能觀察到肝臟腫瘤、盆腔超聲可能觀察到婦科腫瘤。還往往受到胃腸道氣體的干擾,影響觀察效果。比較常見的胃腸道腫瘤,在中早期很難通過這些普通的檢查發現。還有體檢時的直腸指診比較容易發現中低位直腸癌,但是很多人體檢不願意做這個檢查。


還有就是體檢的質量。比如說超聲檢查,超聲檢查簡單、方便、經濟。但是超聲體檢的結果不僅與超聲設備有關係,也和檢查醫生的水平高低有一定關係。尤其是小結節的診斷,有的沒有看到,有的看到誤以為是良性結節。當然,患者的胖瘦、或者胃腸內容物或氣體的多少都會干擾結果的準確性。


還有就是癌症的隱蔽性。尤其是中早期癌症,機會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患者正常的飲食、生活和工作。只是腫瘤在不斷的生長,直到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後,才會就醫開始有針對性的檢查。此時,就會得出“身體一直很好,突然發現腫瘤的”感慨。


如何降低這類問題呢。主要就是根據自己是否是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自己是否有近親患有癌症、既往有沒有胃腸道腫瘤的癌前病變、平時身體是否有異常現象、是否有長期的不良生活或飲食習慣,有的話,建議到醫院進行針對性的檢查。比如可以做一次胃腸鏡,基本明確是否有胃腸腫瘤、做一次胸部CT可以瞭解雙肺情況、好點的醫院做一次乳腺甲狀腺超聲或腹盆CT可以瞭解絕大數實體臟器有無異常。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