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成品油需求增長放緩 供應過剩壓力猶存

成品油需求增長放緩 供應過剩壓力猶存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隨著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能源需求增速下降。中國煉油總能力已經達到7.78億噸/年,其中千萬級煉油項目數量在26個左右,十三五期間國內數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集中投產,目前中國正進入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高峰期,2017年中石油雲南石化1300萬噸以及中海油惠州二期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相繼投產,國內汽柴油供應不斷增長;2018年是民營煉化項目集中投產的一年,民營企業向上遊擴展產業鏈,成為國內新增煉油項目的主力軍。預計到2020年中國煉油總能力將達到9億噸/年,結構性產業過剩局面凸顯。

據中宇資訊瞭解2018年底大連恆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和浙江石化一期2000萬噸/年的項目即將建成投產。其中大連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計劃於2018年7月份完成安裝,10月份投料試生產,同時配套45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以及150萬噸乙烯項目,乙烯項目將計劃於2019年年底前建成投產成為國內最大的乙烯裂解裝置之一。

在民營企業為解決化工原料不足擴展煉油產業鏈的同時,勢必新增汽柴煤資源,預計大連恆力石化汽柴煤產品生產量: 461萬噸/年國Ⅵ汽油、161萬噸國Ⅵ柴油、371萬噸航空煤油以及163萬噸化工輕油;儘管大連恆力石化將形成石油化工全產業項目規劃建設,重點發展乙烯芳烴等下游行業,最大限度減少石油產品出油率。但大連恆力石化汽柴煤油產量累計達到993萬噸,對於未來華北以及東北地區 山東地區成品油市場將產生較大的衝擊,區域性汽柴油資源不斷增加,市場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

浙江舟山石化一期項目最快於2018年底投產,配套520萬噸/年芳烴裝置以及140萬噸/年乙烯裝置,主要產品計劃年產量:國Ⅵ汽油379萬噸,國Ⅵ柴油173萬噸,航煤284.4萬噸,苯152萬噸,對二甲苯401萬噸,丙烯以及丙烷在76萬噸。二期2000萬噸煉化項目計劃於2021年一季度投產,主要最大限度生產乙烯和下游產品。由於浙江舟山石化大型煉化的項目的建設,未來長三角地區成品油供應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對於山東 華南以及華東地區影響較大,資源流通數量增加而終端加油站佈局速度緩慢,市場供需壓力持續增加。

在剛剛結束的東營國際石油貿易峰會中瞭解到,個別專家表示中國下半年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資源供應量更為充足。考慮替代能源的影響以天然氣和電能為代表的替代交通運輸能源將快速發展,2020年和203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分別預計達到6.18億噸和6.9億噸,2015年-2020年和2020年-2030年的年均增速分別為2.7%和1.2%,未來中國成品油需求保持中低速增長。

我國乘用車市場由高速發展進入緩慢發展階段,新能源車高速增長但中長期仍難以對汽油消費產生顛覆性影響,但是將限制成品油的增速,2018年國家加大力度推動成品油出口,對於緩解成品油供需壓力起到緩解作用,但是考慮到煉油能力基數較大,未來終端資源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