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輩子沒有結過婚的男人,他的人生是怎樣的?

口動心絃


在人們眼中,婚姻是人生必須要經歷的終身大事,在古代,洞房花燭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如果一個人不結婚,人們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覺得他有問題,不結婚的人成為光棍,光棍是一個貶義詞,所以一般人對不結婚的人有偏見。

雖然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越來越多人認為不結婚也很正常,我也覺得結不結婚是個人的選擇,我們不應該妄加評論,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不結婚的人生活因人而異,我們無法評定別人生活的好壞。我舉幾個例子。

有個大學老教授,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畢業,並在國外任教過,後來回國任教,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經常邀請國外大牛到任教的學校講學,曾因為中國沒有自己的民法法典當著所有的學生面哭過,也曾為銀行沒收一分錢和銀行打官司,認為這是儲戶權利受到侵害,當然結果是銀行勝訴。這樣一個終身追求真理的人一直未婚,一生都奉獻給了學術事業。

我們村有很多光棍,可謂是煢煢孑立,孤苦無依,出去打工,掙點錢就不幹了,花完為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好賭好嫖,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去紅燈區,還當流氓,動不動就要打架,四五十歲,過年就到處蹭吃蹭喝,在哪打牌就在吃喝,這輩子應該也就這樣了。

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在雲南麗江,住著一對搭夥過日子,兩人都曾是北京大企業的高管,因為厭倦都市生活,到麗江開民宿,他們兩不是夫妻,在一起搭夥過日子,而且要籤協議,和勞動合同一樣,覺得兩人投緣就籤一年,在一起生活一年,到期後覺得生活還有意思就續簽,不想在一起過就分開。他們認為這個世界美好的事物太多,不能把自己綁死了,遇到更好就去追求,獲得隨性灑脫。

所以生活的意義和結婚沒關係,有思想的人不結婚也能把生活過的有意義,沒思想的人不結婚就是無賴,行屍走肉。


落楓舞記


我們村有個五保戶就是一輩子沒有結過婚的。我記事的時候他己經快90歲了,看起來可比同齡人年輕很多。

他家的院子很大,院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果樹,家裡養著幾隻胖成球的橘貓,在我們村前的河邊有一塊挺大的自留地,根據季節不同種著些菜自己吃,吃不完還會拿到菜市場擺灘賣掉。

老爺子總是一臉嚴肅的樣子,身上的衣服也總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見到誰都點個頭打招呼,他最喜歡鉤魚喂貓,時常能在河邊看到他坐在自帶的草團上,聚精會神的盯著魚瞟,那認真嚴肅的樣子總感覺他是在做一件很神聖的大事。過年的時候村裡的老人家們會拿著對聯紙去找他寫對聯,他不收錢的,所以大家都是帶點自家孩子買回來的水果糖果什麼的當酬金就好了。

我家離老爺子家近,小時候我常常去他家逗胖貓,夏天的中午老爺子總坐在龍眼樹下的躺椅上,一邊輕輕的哼著我們當地的民瑤一邊著著我們玩,院子裡的果子熟了誰都可以來他家摘,他不愛笑,看著嚴肅,但他的眼神溫和安祥。

小時候夏天的中午總喜歡去他家玩,被一個長者溫和的看著自己玩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現在回憶當時的情景,驀然覺得這就是自己所向往的歲月靜好,老爺子活得從容踏實呀,雖然一輩子無妻無子,一直一個人生活。

我聽奶奶說老爺子家以前是地主,小時候去上學還是家裡的撲人揹著去的,後來時代變遷他就從少爺變成農民,年輕時因為曾經的地主身份的原因沒有人願意嫁他,後來改革開放了人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了,但老爺子也老了,索性就一個人過了。

我出來工作的時候老爺子還能自己去田裡幹活,前幾年母親說他走了,晚上喝了點酒,一覺睡了過去,無痛無災,享年106歲,走得安祥平和。


鳳棲梧桐0307


其實,男人一輩子不結婚,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至少在我印象裡是這樣。如果非要說出些缺點的話,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想象卻永遠無法真正體會的孤獨。但或許對他而言,孤獨也是另一種自由吧。

村裡的老三爺便是這樣的一位“單身貴族”。由於年齡的原因,我對他的記憶,都在他60歲之後。

記得我小時候,他家裡養了一大群羊,他幾乎天天和我爺爺一起去村南邊的河溝裡去牧羊。那時候家裡沒有什麼像樣的羊圈,更害怕會遭賊,晚上索性就把羊趕到屋裡,彷彿那群羊就如同他的親人一般。外人只要一進他的屋裡,一股羊羶味兒便撲鼻而來。他卻言道,“只有這股味道能夠讓他睡得更香”!

我們那邊有一個老習俗,每逢每年的二月二到三月三,每個大隊都會湊錢辦廟會,請戲班子唱大戲,斷斷續續一個月,好不熱鬧。當然了,小孩兒們都是衝著各種各樣的小零食、小玩意兒才去看戲的。只有像老三爺這樣的長輩們才是真正去聽戲的,也只有他們能聽得出其中的韻味兒。現在想來,也許只有每年的那一個月才是老三爺真正快樂的時光。

後來,村裡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位瘋婦人,也不說話,見人就只會笑嘻嘻的,別人都愛逗她玩。也許是可憐她,也許是孤獨真的太殘酷,唯獨老三爺肯接納她,給她洗衣做飯,置買新衣服,新鞋子。在我們那,男人為女人買鞋子,就是願意和你一起走下去的意思。那女的彷彿懂了老三爺的意思一樣,整天跟著老三爺,連放羊都要跟著去。大家都說三爺老來伴兒,找到了一個“暖腳的”。但是,好景不長,大概兩個月之後,那個瘋婦人就被她的親人帶走了。


去年過年回家,得知老三爺已經去世,雖然並無血緣關係,但心裡不知怎麼的咯噔了一下。據說,整個葬禮辦的極其簡陋,距斷氣僅僅兩個小時,就被他們同姓族人匆匆下葬。

就這樣,老三爺走完了他平淡的一生。孤獨終老!


劇說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中就想起十幾年前的一幕,街邊賣菜的地方圍著一堆人,我媽擠進去一問,原來是老頭拿著一百塊錢去買一位大叔的乾魚仔,大叔一摸錢就發現錢是假的,都圍在一起議論這事,我媽一看老頭就是我們村的五保戶範大爺,趕緊解釋:這是我們村的,他這麼老實的人不可能用假錢,沒兒沒女的,耳朵有點聾,我問問他。範大爺拄著一根松木柺杖,背駝得人都快變成兩截,站在旁邊不解的望著圍觀的一群人,那種求助的眼神帶著尷尬的笑又泛著些許的淚花。我媽扯著嗓子喊:大爺,這錢是不是你的?範大爺聽懂了喃喃的跟著我媽說了一串話,我媽聽後就跟大夥解釋:一箇中年人拿一百塊買他編的簸箕,簸箕才十幾塊錢,他還找了人家幾十塊錢。人群中有人恨恨的罵道:這些個不要臉的人,還騙老人的錢!賣魚仔的大叔為難的說:這錢是假的,你問問他還有沒有錢,不然我也賣不了啊。我媽又扯著嗓子轉述了大叔的話,大爺搖搖頭拿著那一百塊錢站著那裡直到人群散去,無助的渴望的眼神在我腦海裡定格,多年都不能忘記,時常懊悔:當年我為什麼就沒想到去幫大爺買下那些乾魚仔!


範大爺就是一位沒有結過婚,無兒無女,帶大了一位自幼喪父的侄女,侄女成家後也是窮困潦倒,年年一家四口在外打工,說起來他的侄孫和我一樣大了,老人一個人守著三間偏僻的舊房子,八十幾歲還要駝著背種菜撿柴過日子,偶爾做點手工去城裡換點錢,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生活是灰色的,無依無靠,孤獨寂寞。


今年初,一次與家裡通電話得知老人與正月十二去世,享年九十,去世前已經不能生活自理,好在近幾年政府每年有幾千的補助,村裡一位老太太拿錢負責送飯送水照看他。

也許生命的終結對於一個生活不能自理又無所牽盼的他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我很慚愧沒能幫過他,以至多年後依舊會想起他求助茫然的眼神,範爺爺,今日執筆一序,權當對您的緬懷,願你來生兒孫滿堂,幸福終了!


Lyy280244736涵涵媽


談談我們村的兩個光棍吧!年老的現七十幾了,因為臉上都是麻子,家境不好,沒結婚,總在搞種植,一直跟母親生活,母親死了,單獨生活。兄弟的子女婚嫁都是他送禮,但是他沒什麼喜事收禮。兄弟活忙不過來就請他幫忙,兄弟的樓房,他是矮平房。

另一個將近六十歲,年輕時家窮還挑,過了三十想結婚沒人介紹了。農忙時,兄弟活忙,請他幫忙,在兄弟那吃飯,忙完了就自己洗衣做飯,打工賺的錢都被兄借去娶了媳婦,一生沒穿過好衣服,沒事就東家串到西家,病了沒人管,住院兄弟看了也沒給一分錢,說他有錢自己負擔重,也沒人照顧,兄弟都是樓房,他只有一間小平房,老了打算去養老院。當初他不要的女人嫁同村,生了四個女兒,做了樓房,女兒都去打工,家裡存了幾十萬。

讓我想起小時候父親的話,有家的人有奔頭,有可能家大業大,沒家的人則沒這個心思。


別不當事


一輩子沒有結過婚的男人,原因有很多,不能說過得有意義或者沒有意義。我想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感情問題,第二,貧窮,第三,奉獻。

其實男人外表看起來剛強,陽光,內心有時候很脆弱。在這個男多女少的時代,女孩很金貴。戀愛是婚姻的前奏!約會,吃飯,看電影;性格,脾氣,家庭,有沒有負擔,女孩子都會考察男人。項鍊,鑽戒,求婚,一個滿足不了,兩個人可能就會分手!鑽石恆久遠,一顆就破產。這是一個物質的社會……

談不起戀愛,更結不起婚,我有一個朋友談戀愛11年,對女孩死心塌地,幫她家幹活,摘蘋果,孝敬父母,這個女孩後來嫁到了西安,……他半年沒有出門,後來去了深圳打工,到現在依然單身。問他的時他說了一句話:心傷透了,不想那些事了,一個人過著挺好的!他今年44歲。

貧窮是婚姻的攔路虎,農村人靠天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僅僅能吃飽穿暖,面對三斤三兩,三動三不動這些天價彩禮無可奈何。
出去打工一個月收入幾千塊錢,還不能亂花,家裡還要開銷,自己還要留一點,工資趕不上物價;年齡一年一年大了,女孩子有些嫁了人,有些進了城。遇見一個離婚的,一開口就問你有多少錢?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沒感情!

有些男人是單身,不是說人家找不到媳婦,是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出去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村有兩兄弟,老大在家裡種地,老二去下煤礦,把媳婦也帶去了。一次事故,老大沒有回來!媳婦改嫁了。只留了一個孩子無依無靠!老大看孩子可憐,就一直照顧孩子,當親生的,從6歲一直養到現在給孩子還娶了媳婦;而自己還是單身!有人給他說過媒,他怕孩子受委屈就一直拒絕。

婚姻有婚姻的幸福,單身有單身的快樂,每個人從心裡尊從自己的感覺,自己怎麼過著快樂就怎麼過!對得起自己,坦坦蕩蕩,問心無愧就行了。


筆墨有理


古時候人們十幾歲就結婚生子,今天無論男女,三十多歲不結婚也很正常。在我看來,結婚不結婚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每一個個體都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這裡我想說幾位沒有結婚的牛人。

第一位是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康德。康德的哲學思想在東西方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核心思想可以稱為“三大批判”,分別有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康德出生在德國的柯尼斯堡,而且據說一輩子沒有離開這座城市。康德生活極其自律,可以稱得上一絲不苟,據說他每天下午定時散步,以至於他的鄰居都以此調對時間。康德一生,著作頗多,但是終身未娶,一直到79歲逝世。

第二位是牛頓,說到牛頓,估計但凡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他。他可以說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力學、光學、化學、數學等領域都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不同於康德一生的低調內斂,牛頓一輩子可以說轟轟烈烈,做過皇家學會會長,國會議員,還有造幣廠主管,然後牛頓熱衷於和同時代的大牛撕逼,比如胡克、萊布尼茨等,所以牛頓的人品常常被人詬病,不過這絲毫掩蓋不了牛頓的偉大光輝。牛頓一輩子也是終身未娶。

第三位說一下諾貝爾,說到諾貝爾獎那真是如雷貫耳。諾貝爾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一輩子無數發明專利,最出名的是火藥,也藉此大賺了一筆。他把自己的財產設立了獎勵,獎勵世界各國的傑出貢獻人士,領域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理及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後來又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也是沒有結婚,有傳說是一位數學家搶了他未婚妻,所以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第四位想說一下國內的一位,金嶽霖,是國內著名的哲學家。有人說金嶽霖曾經有過同居女友,但他確實沒有正式結過婚。根本原因呢,大多數人認為是林徽因,金嶽霖確實一生愛慕林徽因,是林徽因頭號粉絲。記得以前學過汪曾祺先生寫的關於金嶽霖的文章,在林徽因死後,金嶽霖有一天還找人請吃飯,因為那一天是林徽因生日。

其實看一下整個古今中外,沒娶妻的名人很多,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恩格斯、伏爾泰……至於一生未娶妻的平凡男人多了去了,沒什麼稀奇。

有個說法,再過十幾年,國內會有三千萬光棍,也許以後男多女少會成為常態,結不結婚沒什麼大不了。


一覽眾河小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生活對生命的感悟也因人而異,一輩子沒有結過婚的男人,我想更多的應該是充滿遺憾吧!

不結婚的人,有很多種理由,有的人崇尚單身,有的人寧缺毋濫,有的人被愛傷過,有的人始終抓不住那份緣……不論那個方面,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我們不應該存在異樣的眼光對待。


一輩子不結婚的男人,無非就是少了個陪你酸甜苦辣的女人,少了份天倫之樂。自己活的痛快其實也管不著別人什麼事。

一輩子不結婚的男人,我感覺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不圖我們能有多大出息,只想我們能能幸福快樂,有個家。

一輩子不結婚的男人,我感覺也對不起自己,世上走一遭,該經歷的都得經歷一下,這樣的人生,才會有很多美好回憶,才會圓滿。


那時有點年少


這樣的人我遇到過,一輩子沒結婚大多是個人的原因,以前公司有個同事,他已經五十幾了,但是還是沒有結婚,和他慢慢的相處以後有了大概得了解。

第一,心態差,負能量很多,接觸下來,第一印象,整天唉聲嘆氣,動不動就是沒意思,全是一些負面的情緒。就不能和他聊天,一聊天滿滿的負能量,都感覺活著很累的那種。

第二,沒錢,幹了大半輩子的工作,沒存上錢,家庭也一般,沒有很穩定的收入。

第三,個人要求很高,之前聊天,都是去名牌大學裡,找研究生啊,國外的美女啊聊天,感覺人家就在面前,想要的到,但有沒有那實力,空想的非常厲害。也不付出行動的類型。

第四,個人形象,長得不咋的,重點是不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穿衣打扮很隨便。

沒結婚的人有一部分的人可能是自己有條件卻單身的,這樣很少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個人自己的原因,沒能找上媳婦,個人不注意,不努力,全是負能量,眼高手低,沒有姑娘會喜歡。過得很悲催的,這些都導致個人自信心降低,個人都是對社會的不滿,抱怨。最主要的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麵貌,自己優秀起來,什麼都是幸運的!


社會幻想


還不是一樣過一輩子,只是晚上會覺得孤獨,並且沒有子嗣養老送終了!我們老家60年左右生的那一代有一些光棍,基本上每個小組都有兩三個。主要是那時候家裡窮,並且兄弟姊妹多,根本就沒地方住,也沒上過學,所以不好討媳婦,這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到後來家庭條件慢慢變好了,他們都40多歲了,基本上同齡女人都嫁出去了,找個二婚的都要求高,基本上就註定打光棍一輩子了。父母老死後,基本上就開始成孤家寡人了,其他兄弟姊妹都各自有家庭了,你就成五保戶了,自己找多少用多少吧,實在是沒勞動力了就去敬老院待著!但是說他們沒睡過女人,那是不可能的,城裡就能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