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

《西藏人文地理》幾乎是每位到過西藏、喜愛西藏的人必定翻閱過的雜誌。創刊12年來,它聆聽、分享了無數人的故事,關於自己,卻總是低調。事實上,這本雜誌的故事有關初心,有關12年的堅持,與它所關注的西藏同樣精彩。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諾傑·洛桑嘉措在拉薩無人不曉。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嘉措拉”,更給他起了“Tibet Google”的綽號——作為《西藏人文地理》創刊者、主編,他對西藏的前世今生諳熟於心;孫吉,現任的雜誌執行管理者,帶領著新一代編輯團隊,探索新時代的媒體道路。年代在變,形式在變,雜誌的堅持卻始終如一——要將真實的西藏,講給更多人聽——我們與他倆聊了聊。

●●●

緣起

“用平視角度介紹西藏”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2005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前夕。國內的“西藏熱”升溫,越來越多人想要逃離庸庸碌碌的生活,去雪域裡尋找詩和遠方。然而,由於網絡尚不發達,那時的人們對西藏的瞭解僅限於美麗的風光、神秘的人文風情,片面甚至偏頗。

嘉措拉是藏地名門之後,更是“資深文藝青年”,早在上世紀末,就辦過一本名為《雪域文化》的雜誌。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西藏,再做一本雜誌的念頭,一直在他心頭徘徊。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當時美國《國家地理》在國內很有影響力,國內也興辦雜誌,氛圍很好。嘉措拉和身邊的朋友們一合計,就決定把文聯原有的雜誌《西藏民俗》改版成《西藏人文地理》。

然而,關於西藏的誤解從未停止。西藏有時被描述成世外桃源、不食人間煙火,有時麼,又被貶為落後不堪、仿若茹毛飲血。如何展現一個真實的西藏?這是雜誌創辦之初,就需面對的問題。

“我們要做的雜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真真實實的‘平視’角度。”嘉措拉回憶說。

雜誌籌辦初期,大夥熱情高漲,困難也接踵而至——最先面臨的就是缺少相應人手。在西藏,能寫紀實報道的人很少,雜誌只得在全國範圍內招募記者。

報名的人中,不乏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青年——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西藏夢”。最後留下來的,不僅是對西藏有所瞭解的,也是身體素質好的,更是能吃苦的。畢竟,真正紮根西藏工作,是艱難的考驗。

●●●

發行

“被翻到捲毛”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懷胎十月,排除萬難,雜誌終於迎來誕生的時刻。

2005年,雜誌的創刊號髮型了。雜誌社專門在北京的西藏辦事處辦了隆重的首發儀式,來參加的,除了藏文化圈的眾多友人,還有大量國內文化界、藝術界的名人學者,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都有專門報道。

如果當時有微博,《西藏人文地理》的發行必然是能上熱搜榜的——畢竟,關於那片神秘雪域的專業媒體,這還是頭一家。

不同於常規的雜誌,《西藏人文地理》的創刊號版式很大,封面是燙金的,印刷也特別精美。一本雜誌就有200多頁,售價也比較高,賣99塊。很多人說這是中國最貴的雜誌;也有人評論,與其說這是一本雜誌,不如說是一本畫冊。現在來看,第一期雜誌已經是收藏版了,網上的價格已經賣到了好幾百塊。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雜誌團隊也順應潮流,不斷調整。大開本用了兩期後,很快改成了和《中國國家地理》、《華夏地理》等一樣的標準開本,價格也調整到了20元一本。用嘉措拉的話說,“畢竟是辦雜誌的……這樣對讀者來說會有更好的親和力。”

形式只是外在,更重要的是內容。雜誌堅持做深度原創的西藏故事,很快得到廣泛認可,時至今日,就算央視、新華社的團隊到西藏拍攝,都會買上幾本雜誌,在裡面尋找選題。

除了西藏本地,雜誌也堅持在全國發行,範圍從開始時的北上廣,如今已拓展到了20多個城市。嘉措拉至今還記得,多年前有位傳媒大學的朋友對他說:你們的雜誌都擺在我們學校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雜誌被翻得都捲毛了

●●●

新的血液

“在西藏當記者很酷”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行走在城市中的《西藏人文地理》,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建立對西藏的全面認知。這其中,就包括孫吉。

“2005年,雜誌發行沒多久,我就買了我的第一本《西藏人文地理》,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成了雜誌的鐵桿讀者。我對西藏的瞭解和情感,基本就是通過《西藏人文地理》建立起來的。”

10年後的2015年,機緣巧合下,孫吉竟加入了雜誌團隊,用他的話說就是:直覺告訴我,在西藏做記者是件很酷的事。

然而,初到西藏工作的孫吉,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西藏的節奏普遍都是慢悠悠的,這是旅行者所享受的,但對於雜誌的採訪、拍攝來說,時間,卻成了最不確定的因素。如果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工作方式,未必合適。剛到拉薩的孫吉對這種慢節奏還有些不適應。

逐漸調整自己後,孫吉卻開始慢慢喜歡上了這種節奏。和內地的採訪報道不同的是,在內地,與採訪對象的交流可能頗為“公事公辦”,完事後一拍兩散,僅僅是工作;但在拉薩,大部分的採訪都是在甜茶館裡聊出來的。這杯甜茶,也讓孫吉和同事們與一位位採訪對象成為朋友。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儘管信息越來越發達,人們對西藏的熱情卻始終未消退。和孫吉一樣,越來越多熱愛西藏的人依舊在嚮往高原、涉足高原,將西藏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內容的執行者在變,內容的品質和匠心卻沒變。12年下來,掰著指頭數數,團隊幾乎已經走遍了西藏的每個地區、每個縣。

●●●

不變的初心

“在浮躁中,保持平靜態度”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回想起創刊第一期時候的選題採訪,嘉措拉記憶猶新。記者們選定了拉薩附近的尼木縣,當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工藝開始受到重視,而尼木縣的木刻、造紙、藏香工藝有著千百年的傳承。一群記者帶著問題、扛著設備就到了縣城,找到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工藝師傅深入採訪,突破性地首次提出了“尼木三絕”的稱呼。這一稱呼深入人心,現在,“尼木三絕”已經成為了區域內眾人皆知的旅遊品牌和文化口號。

採訪中也每每有意外驚喜。第一次採訪結束之後,記者們又回到了尼木縣。他們無意間到了一個做藏香的地方。在那樣一間簡陋的屋子裡,記者們偶然地發現了一組壁畫。壁畫記錄了藏文創造者的故事,以及關於其故居建築的一組繪畫,也就在那個時候,這座故居在尼木縣被重新發現。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西藏風景美,《西藏人文地理》的同仁們常聽到人們問:你們採訪難道不算福利嗎?等於是到處去旅行。

實際情況呢?卻遠比人們想象的艱苦得多。有些偏遠的地方,道路不通,甚至需要騎著馬去。西藏地廣人稀,交通便捷程度又不比內地,有時還需騎馬之後換為徒步,才能抵達目的地。

無論對嘉措拉,抑或對於雜誌,珠峰重測都是這12年裡最重要的一年。雜誌當時組織北京站的記者去珠峰,記者從北京飛抵西藏之後,休息了一天就去珠峰大本營。第二天,他們就跟著犛牛登山隊開始往上走,到海拔6500米的營地去採訪。

或許因為過度疲勞,一位記者不小心感冒了,為了不耽誤工作,記者堅持配合跟進採訪,其他夥伴勸了好久,他才答應下山去休息。下了山才發現,病得不輕,足足在山下調養了兩個月才痊癒。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報道出來之後,文章在全國反響都很大。相比突然關注這一事件的大眾媒體,《西藏人文地理》擁有獨一無二的專業性,寫得深入,不僅報道了國家首次測量珠峰的新聞本身,更挖掘了珠峰犛牛馱隊和登山隊的故事——珠峰山腳下的一座村莊,長年為來自各國的登山者提供後勤服務,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隱秘而偉大。

這種充滿人性化的“平視”視角、踏實的採訪與寫作,也是雜誌成功的最大“秘訣”。

對於《西藏人文地理》來說,每一個大的專題都需要記者深入一線去實地採訪到第一手資料,成本雖高,但每一位記者都深知: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而《西藏人文地理》一定要傳達準確,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不能是胡編亂造的,不能出錯。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這一點也是孫吉深有感觸的,《西藏人文地理》堅持做深度、原創的內容。它不媚俗的,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不為了熱點而報道。在浮躁的媒體環境下,依舊保持平穩的心態——用佛教的話說,因為戒,而有了定,最終才能證得慧。

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了12年的態度,《西藏人文地理》成了每位西藏旅行者都曾翻閱過的雜誌;也正是因為每位雜誌人的信仰,才在傳統紙媒被唱衰的當下,依舊做著紙質版期刊。

西藏人文地理:一本雜誌與它十二年的堅持

“其實紙質期刊也存在它本身的價值”,嘉措拉和孫吉都堅信雜誌的價值,“它不可能完全被線上的閱讀代替。《西藏人文地理》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這樣——做一本收藏型的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