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臨漳又上了《邯鄲日報》頭版,快來看啥事

臨漳又上了《邯鄲日報》頭版,快來看啥事

百花齊放潤鄴城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5月28日,《邯鄲日報》頭版刊發臨漳實施“三大工程”加快推進文化強縣建設步伐紀實,引起熱烈反響。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5月的臨漳,生機勃發,百花齊放,處處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漢風魏韻建築遍佈城鄉,文化廣場群眾載歌載舞,社區文藝活動豐富多彩,鄉土文化演出精彩紛呈……一幅幅生動和諧的文化生活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臨漳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實施涵養傳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發展特色文化“三大工程”,投入近百億元,挖掘特色資源,推動文化創新,著力打造“文化鄴都、魅力臨漳”,力促“文化大縣”向“文化強縣”轉變,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幸福感顯著提升。臨漳獲評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國家園林縣城、省公共文化服務示範縣、省文化產業十強縣、省縣城建設示範標杆縣、省首屆文明縣城,並被推薦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涵養傳統文化工程弘揚傳承優秀文化

梳理文化脈系築牢強縣之基。依託“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歷史遺存、歷史典故、歷史文化名人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鄴城考古隊30多年的考古成果,深挖歷史文化元素,梳理出六大文化脈系,即鄴城建築文化、鄴城建安文化、鄴城佛教文化、鬼谷子文化、西門豹文化、鄴城成語典故文化。還有曹操拴馬樁、東魏北齊皇家寺院佛寺塔基、蔡文姬等眾多歷史符號,其中鄴城建都、西門豹治鄴、建安文學、河清改制榮登“河北影響中國的一百件事”榜單,這些文化元素為文化強縣、文化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強化古為今用建設專題展館。特邀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等專家把脈,聘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高端設計,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相結合,有形資源與文化內涵相結合,古為今用與創新發展相結合,投資2億多元建成四大專題博物館:以鄴城歷史文化展示、講述六朝風雲為主的鄴城博物館;以鄴城佛教文化展示為主的佛造像博物館,系全國首座佛造像專題博物館;以建安文化展示研究為主的建安文學館;以西門豹和廉政文化為主的中國·鄴城縣令廉吏文化展館,被評為河北省社科普及基地。四大專題博物館在省、市乃至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樂園。將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聘請專家對縣城整體框架進行頂層設計,突出漢風魏韻,建設百年經典,打造出“以水為脈、以文為魂、以綠為韻、藍綠交織”的城市文化樂園。在街道、公園等地標命名上體現鄴城文化,文化內涵豐厚;在建築風格和城市色調上體現鄴城文化,突出漢代建築風格,確立以灰白為主的城市主色調;在標誌建築上體現鄴城文化,投資10億餘元建成鄴城公園等“五湖十園”主題文化公園,文化名人雕塑、成語典故碑刻、名篇佳作景觀等點綴其中,文化氣息處處彰顯,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提升公共文化工程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文化陣地標準高覆蓋全縣城鄉。大力實施縣鄉村三級文化陣地建設工程,縣有活動主陣地、鄉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建成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強化“建、管、用”結合,配置專兼職管理隊伍、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業務培訓,著力提升建管用水平。縣級重點打造了縣文化藝術中心、縣文化館和縣圖書館“一中心兩館”;1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並達到二級站以上水平;425個村實現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全覆蓋。其中,縣文化館、縣圖書館榮升國家一級館,鄴城鎮獲評省宣傳文化工作示範鄉鎮,柳園鎮文化站獲評省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穀子村獲評第一批省級農村文化禮堂。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文化活動內容豐富惠及千家萬戶。把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實施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依託各級文化陣地和文化隊伍,創編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正能量的精品節目,邀請青年豫劇表演藝術家韓鵬飛、榮登央視中華情欄目歌手申紅梅等臨漳籍名家名角參與其中,統籌推進歡樂城鄉、彩色週末、三下鄉、戲曲進校園、文化藝術節等主題活動。年累計開展各類惠民宣講活動300餘場次,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去年以來,相繼舉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文藝宣講、義務書寫春聯、“三下鄉”惠民、“擁抱新時代”巡演大篷車等系列主題活動,贈送惠民物資20餘萬元,發放惠民資料20餘萬份,惠及群眾30餘萬人。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文藝隊伍熱情高活躍百姓心頭。發揮文化館、文藝家協會、鄉鎮文化站等部門和義務宣教員、文化帶頭人作用,通過培訓交流、展覽展演、結對幫扶、志願服務等形式,積極參與城鄉文化建設、管理、服務等工作,激發文化隊伍活力,提升文化服務水平。相繼培育文藝骨幹200餘人、農村文化帶頭人400餘人,選拔義務宣教員600餘人,吸納各協會會員2000餘人,組建廣場舞、合唱隊等文藝團隊800餘支。其中,由文藝志願服務隊每年深入基層開展文化培訓100餘場;10個文藝家協會組織開展親子閱讀誦經典、詩書聯畫展、建安文學沙龍等系列主題活動200餘場;義務宣教員、農村文化帶頭人攜手基層文藝團隊,在鄉村築起一道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的文化長廊,村村有隊伍,天天有活動。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發展特色文化工程擦亮鄴城文化品牌

發展文化旅遊打造文旅品牌。我縣將文化與旅遊融合,通過文化搭臺,旅遊唱戲,擦亮了“曹魏王都、鬼谷故里、佛都鄴城”文化旅遊品牌。成功舉辦鄴城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京津冀文學論壇·建安文學研討會、春季鄴城文化旅遊周等大型節慶文化旅遊推介活動,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各界群眾廣泛參與,帶動了文化旅遊產業,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第三、四屆國際旅遊品牌營銷年會上,臨漳縣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遊觀光名縣、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遊名縣等榮譽稱號。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建設文化項目增強產業實力。通過梳理整合遺址、遺蹟、遺存、傳說等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合理整合,綜合開發,投資近100億元,啟動了鄴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建了鬼谷子文化園、鄴都文化創意園等文化項目,打造了曹魏古鎮三臺村、家訓小鎮西申村等美麗鄉村,培育了永不分梨酒文化產業園、文化印刷產業園等文化企業,增強了縣域文化產業總體實力。其中,鄴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為邯鄲首個國家級重大文保項目,一期四個節點展示即將開建;鬼谷子文化園致力打造集“朝拜鬼谷子故里、賞縱橫捭闔文化、體驗戰漢民俗風情”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勝地,鬼谷子智聖宮建成開放,該園獲評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鄴都文化創意園項目致力打造集古鄴陶文化研究、開發、展示、體驗於一體的陶藝文化體驗館,目前陶藝館和商業街主體已完工。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創編文藝精品講述臨漳故事。建立全縣文藝人才庫和文藝精品儲備庫,設立“文藝振興獎”,扶持文藝工作者以群眾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形式,創作一批謳歌家鄉、謳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央視相繼拍攝播出《銅雀臺》《三國的世界》等專題片;創辦了《鄴風》綜合文藝季刊;創作了《鬼谷子》等豫劇舞臺劇、《鄴令西門豹》等影視劇本20餘部,編撰《曹魏典故》等圖書60餘部,創作《美麗鄉村我的家》等本土特色文藝節目200餘個。其中舞臺劇《新文姬歸漢》和歌曲《你是我的英雄》榮獲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鬼谷子傳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土教材《鄴地讀本》在全縣中小學校普及推廣,電視劇《鄴令西門豹》已簽定拍攝協議,中國“曹操杯”建安詩歌大賽正面向國內外徵集。通過系列文藝精品創作宣傳,助力臨漳文化走向全國,融入世界,全面提升臨漳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雲端臨漳┝

以鄉音 ♥ 聚鄉情 ♥ 愛鄉土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編審:王靜

稿件:陳紅強 葉麗興 李海波

临漳又上了《邯郸日报》头版,快来看啥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