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再見了,西安翻譯學院!

主編亂彈妞:

兩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漢子",愛吃會耍又可愛,賣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詡追得上陳偉霆,嫁得了吳亦凡...當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更多關於亂彈妞,請加微信:xaltxm

(聽著歌看文章,會更有感覺。)

畢業後的第三年,我坐著905,搖搖晃晃一個小時,去到終點站:西安翻譯學院,回到了那個留下青春回憶、又給予我夢想的大學校園。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說過無數次“想回學校轉轉”“想再吃一次食堂的飯”,卻都因為“工作忙”“沒時間”耽誤。直到今天,我終於把手頭工作放了放,回去走了一圈。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你好,到翻譯學院。”“4塊。”

一上車,還是熟悉的905,還是似曾相識的售票員,從大一到大四的時光,好像就在昨天。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上山”的路還是有點顛,一路的土還是有點大。但今天,我不想去抱怨這些。只想用這短暫的時間,再感受一次母校給的“四年”。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不能不提丁祖詒,和他的西安翻譯

說起民辦高校,就不能不提西安翻譯學院;而說起西安翻譯學院,就不得不說它創始人丁祖詒。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他經常說:落榜生就像燒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給他們添上一把柴,讓他們在民辦大學進行深造,他們同樣會成為高等專業人才,他們同樣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這應該是第二個希望工程。

懷著這樣的心情和願望,年近半百的丁祖詒教授在自己落榜的30年後,面對一群嚮往大學殿堂的落榜生,開始了人生的拼搏。

1987年,他創辦西安翻譯學院。1993年10月,他斷然買下一家國營大廠的舊址,在全國率先擺脫了民辦學校靠租賃為主的初級辦學格局。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丁祖詒教授在15平方米的院長辦公室裡至少睡了10年。他節衣縮食,但他會花幾千萬元建校園網和圖書館,花幾千萬元為學生配置專業實驗室,花幾億元建教學大樓和公寓樓。

他辦學嚴謹,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學校週一到週五全封閉、宿舍樓上下午定點開關門,不許逗留。但又和藹到可以和學生共同嬉戲。記得學校的食堂裡,經常有他的身影;小情侶在小花園親密時,也會有他的身影;學校的大小晚會,他都會給全校師生唱歌,有生之年從未缺席。所有人更喜歡親切的叫他:丁爺爺。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2012年3月12日,那年我大二,丁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全校師生都很難過,為他送行,為他祝福......丁爺爺被安葬在終南山腳下,能看到西安翻譯學院的地方,他一直,都在關注著大家。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我原以為,只有我們這些和老院長接觸過的校友對他感情更深,殊不知,現在的在校生,更是被他的精神感染著。

我們都是“譯家人”

即使畢業很多年,西譯的校友永遠都是“譯家人”。每每說起母校,每個人都有好多好多的情愫。畢竟,這是夢開始的地方。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譯也有很多我們熟悉且叫得上名字的校友,比如活躍在西安媒體圈的樂心、旭東、容千、耿萬崇、張恆琦、小魚、嘯雷...比如隨同國家領導人參加APEC峰會的弓晨、丁倩雯每個人都是西譯的驕傲,他們是,你也是。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男女比例1:7 東區西區的我和你

站在校門口,發現現在的門頭早已和原來不一樣了。更壯觀,也更氣派。有點陌生,卻不由自主的感慨,學校發展的更好了。還是那些門衛,收著學生的出門條。還是那枚熟悉的校牌,掛在每個西譯人的胸前。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東區

東區有氣派的圖書館,科技樓,風雨操場,還有除外語類的各個學院。圖書館雖然沒什麼特別,但藏書總計達到380多萬冊,這兒不僅能看書自習,還有各種經典外文電影可以看、圖書館的終南大講堂是各位學者、大咖來開講座,或是社團活動的舉辦地。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比如學校社團的各種活動,就會在終南大講堂舉辦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而科技樓,是丁爺爺留給翻譯學院最後的“禮物”。他的銅像就立在大廳中央,他一直都在守護著西譯,和他畢生的心血。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風雨操場上,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學生揮灑著汗水,雖然學校男生少,但在這兒也還是能看到帥氣的小哥哥們打籃球、羽毛球。每屆新生軍訓也都在這裡。對了,大家取快遞也在這裡。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它也是西譯每次大型晚會的舉辦地,丁爺爺在這個舞臺上唱了很多很多歌,每一首歌,我們都會用心去聽;每一首,都是他對我們,對西譯最真摯的心。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回學校的這天,陽光特別好,天特別藍,主幹道兩旁高大挺拔的梧桐樹、地標式建築“鐘樓”也特別好看。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坐擁太乙河的西安翻譯學院,空氣新鮮,景也特別好,很有感覺。河兩旁綠樹成蔭,即使校規第一條就是“不準談戀愛”,即使男女生宿舍離的八丈遠,但太乙河畔絕美的環境也為校園小情侶們創造了不少條件。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很多在西譯攜手走過幾年的情侶們,婚紗照也會選擇回學校拍,既有意義,更好看。

2010級、2011級廣播電視新聞學學生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大家的畢業照,也當然是在這個美麗的校園。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去年是建校30週年,學校進行了大翻修,也調整了很多東西。原來的經管院已更名為商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的人越來越多,文學院和藝術學院,加上現在的健康學院,學校越來越壯大,專業越來越多,我們的學弟學妹,也會越來越好。

原經濟管理學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社團辦公室都還沒變,流行音樂文化社、Mighty Force街舞社、禮儀隊、西譯武術協會,學生會......有沒有想起那些曾經忙碌也充實的日子。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男生宿舍原來打水的地方已經撤掉,女生宿舍那邊只剩下幾個。看到這兒,想起原來下了晚自習,男生給女朋友打水的日子。現在宿舍樓裡都是直飲水,還有咖啡機。條件真是越來越好了。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還有男生女生宿舍樓下的小賣部、水果攤,賣東西的叔叔阿姨都還在,一切又好像都還沒變.....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這個歐式風格的紅房子超市,四年也買過不少東西...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區

西區是外國語學院,一座天橋連接東西兩區。西區的妹子都很好看,純外語環境也更能鍛鍊大家的能力,所以,從西譯走出去的學生,是真真切切學到了東西。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區門口這家開了幾十年的快印店,我們的畢業論文在這裡打過無數遍...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在西安翻譯學院的3年/4年,我們沒有荒廢。

西安高校食堂排行 西譯一定在榜

要說西安高校食堂排行,西安翻譯學院絕對上榜。東四食堂的煲仔飯、雞湯砂鍋、美林家冒菜、寶雞擀麵皮、米粉;餐飲中心的雞湯米線、煎餅果子;西二的醬餅、雞排飯、清真食堂的胡辣湯,牛肉麵;西三的過橋粉帶、土豆鹽煎肉、鴨血粉絲湯、桶餅、燙菜、青菜面.....都是西譯學生的最愛,更是我們這些校友想念的味道。

原來&現在的東四食堂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擀麵皮還是原來的阿姨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最難忘也最想念的,還有丁爺爺為大家準備的免費湯,那時他經常會在學校各個餐廳轉,看菜量夠不夠,看包子裡的肉夠不夠,即使是一碗免費湯,他也要親自看雞蛋有沒有放夠......所以,西譯每一個食堂,都是保質保量。

還是原來的免費湯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除了學校食堂的美食,校外也有好多西譯人喜歡的味道。小四川、丁丁冰淇淋、重慶雞公煲、集滿杯、小酒吧...那時候一到週五開校門的時候,大家先出來排隊吃這些。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還有那份“皇后炒涼皮”,一炒就是26年,不管颳風下雨,阿姨一直都在。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這也成了西譯人的心頭愛,很多慕名前來的人,吃一次,就上癮。一些就在西安的校友,隔一段時間也會專門上山,看看學校,嚐嚐這個獨特的味道。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外地的校友們每次一想念,就會加阿姨微信,買一些真空包裝的解饞,滿滿都是滿足,還有思念。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西譯,我想對你說

我輾轉聯繫到畢業10年、5年、3年的校友,還有在校生、老師,他們對學校,有思念,有感謝,還有祝願。

@2002級師範專業 高山

太想念母校了,畢業一晃就是十二年,去年才找到組織,真是不容易,同班同學就和兩位在聯繫,想找到我們21204班,21265班的全班同學和班主任。

譯渡橋,圖書館,體育場,東區二食堂,四食堂,23號24號女生宿舍樓,親愛的樓管媽媽,主幹道,國際關際學院,太乙宮街道等等我們共同學習生活的地方,滿滿的回憶。曾經的教室,還有關心我們的院領導,老師們,還有我們親愛的丁院長,好想再回學校看看。

@2008級商務英語專業 Tina

對母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嚴苛的制度讓我們很緊張,但那裡的人都是溫暖的。不得不提我們的丁爺爺,最喜歡聽他講話,聽他唱歌,校園隨處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特別是食堂裡,囑咐食堂廚師湯裡雞蛋多放些,每天早上要組織早讀,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區圖書館後面的小樹林,每天早上都揹著牛津大字典在那裡啃單詞;西區男生少,女生們都在暗戀男老師,因為老師們太有才了!喜歡吃西二食堂的土豆餅;東區的吊橋,女生澡堂,太多太多的回憶……畢業好幾年了,每一年暑假都要回一次學校,整理思緒,再次出發。

@2012級工商企業管理 何坤(河馬)

西譯對我來說是人生裡面最重要的一次蛻變。高中上的是走讀學校,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學,放學,很少參與活動,也很少和人接觸,加上自己的性格本身就很內向,所以基本和人很少交流。

來到西譯之後,我加入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冉飛研習劇社,雛鳳詩社,行知調研社。延續了自己的夢想和愛好,在班級裡擔任團支書,導員和好朋友也指出我的問題,讓我改正,他們經常和我溝通,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近乎自閉。大學四年,我提升了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夢想還沒有放棄,在這裡得到了延續。

@在校生 張同學+見啊見

西譯,出了名的嚴謹校風,在校帶校牌,周內不讓出校門,每天萬人晨讀晚自習,紅黃頭髮不準染,不準談戀愛談戀愛談戀愛!但是,既來之,則安之。

東區裁縫店的阿姨今年50歲,從30歲就在學校當裁縫,今年是整整20年。一個人的裁縫生活似乎很無趣,學生有時候就成為阿姨傾訴的對象。

去裁褲邊時和阿姨聊到老院長,她揹著我們這些學生都說不出來的十不準,她說,當年是老院長親自下令,把東四餐廳的樓梯下面改成小房子讓她開這個小店,而且不收租金費。老院長對阿姨說,你也是對我有貢獻的人。

看到阿姨工作桌子上夾著年輕時候和老院長的合影,照片很舊但保存的很完整.....

作為一個西譯人,我讀的是情懷!!!

@文學院 莊老師

大學校園的夏天很有意思,夏初,即將畢業的孩子會穿上各類服裝、凹各種造型拍畢業照,留下最後的大學記憶;夏末,新一屆的學生身穿迷彩衣在朝陽下揮灑汗水,開啟人生新篇章。年復一年,一屆屆的學生在夏天完成身份的轉變,曾經小小少年,轉身離開已是風度翩翩。

我2011年畢業後來西譯工作,一待就是七年,見證著一屆又一屆孩子的成長。大學讓他們學會獨立生活,學著人際交往;四年後滿載著學識、經驗、友情和愛情走向社會。看著畢業後的他們成家、立業、生子,別有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當老師最大的驕傲也莫過於此吧。

看到這些話,我竟然紅了眼眶。那些在西譯晨讀、上課、“翻牆”、在宿舍躲櫃子和樓媽槓腔、聽丁爺爺唱歌、擠要命的905、等永遠差一位的“黑車”的日子,真的特別懷念...

丁爺爺,我們都很想您。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又到一年畢業季。親愛的學弟學妹們,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的那一天,再好好看看這個美麗的校園吧。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2018級的新生們,在西譯,你將會度過最最美好的四年。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如果你是“西譯人”

如果你正在尋找組織

那就掃碼進群唄

攝影:@xbrtt、小耳朵

再见了,西安翻译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