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歷史智慧小故事|寧吃一魴,不吃一筐

子賊做了魯國的地方官後,想在這裡大幹一番事業。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治理自己所管轄的地方。但是又苦於身邊沒有一位賢士相助,自己總感到力不從心,於是就到處打聽,此地可有名人賢士,他要親自拜訪,以求治理良策。

歷史智慧小故事|寧吃一魴,不吃一筐


一天,手下人告訴子賊說此地有個名叫陽晝的打魚人,平時很有思想,是個有識之士。子賊得知後就身著平民的衣服,帶著釣魚的用具,由手下認識陽晝的人帶路,去河邊尋找陽晝。來到河邊,只見陽晝頭戴斗笠,身上揹著水壺,身旁放著魚簍,雙手緊握魚杆,聚精會神的正在釣魚。

子賊輕聲走到陽晝身邊,先作一揖,恭敬的說:“您好,我是此地的地方官。今日特來向您討教。”陽晝瞟了一眼子賊,繼續目視前方,專心釣魚,說:“我只不過是個漁夫,有什麼可教給你的呢?”子賊說:“我聽當地百姓和手下人說,您是個很有頭腦的聰明人,您能否教我些治理此地的好辦法,我很想把這裡治理好,為民謀福利啊。”陽晝說:“看來你是個好官,心懷大志。但我只是個老百姓,不懂得治國之道,你若想聽,我只有一個釣魚的好辦法,可以告訴你。”子賊很高興,說:“那好啊,釣魚的辦法也行,您說說看。”

歷史智慧小故事|寧吃一魴,不吃一筐


陽晝說:“經常釣魚的人都知道,坐在河邊釣魚,有一種名叫陽橋的魚會很快來咬鉤,用不了多久就會掉到一大筐。”剛說到這,就見魚線晃動,有魚咬鉤,陽晝迅速揚起魚杆,釣上一條魚。他並不把魚放在魚簍內,而是繼續說:“大人請看,這就是陽橋,您看它肉少,骨大,吃起來味道也不好,釣魚的人都不願意要它。”說著就把它仍進了水裡。繼續放餌釣魚。“還有一種魚叫魴,又肥又香,非常的好吃。只是,這種魚不易上鉤,半天也釣不到一條。不過,人們寧吃一條魴,也不願吃一筐陽橋啊。”陽晝說。

子賊恍然大悟,說:“寧吃一魴,不吃一筐。其中的道理深刻,您是告訴我做事要抓重點,為百姓辦事可多可少,只要把百姓最關心的和最喜歡的事辦好,就會得到擁護和支持啊。

哲學上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事情才容易解決。找不到主要矛盾,即使費再多的力,也不能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在遇到問題時,一定先找出事情的主要癥結,著力解決它,主要矛盾解決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不要主次不分,眉毛鬍子一把抓,其結果只能是白費力氣,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