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房子隨想錄

房子隨想錄

前幾天在街上遇到一個朋友,談起房子的事,他說自己在黃金地段又買了一棟樓房,三室一廳,150多平,可寬敞了,正準備裝修呢。

他還說到其他幾個朋友都購置了好幾套房產,問我買沒買,我搖搖頭。

回到家,看看自己的房子,不到90平,房間很侷促,客廳在背面,進屋就得開燈,廁所正對著臥室,陽臺放一臺洗衣機,就沒有多少空間了。而且房子在遠離城中心的鄉村社區,沒有車水馬龍,沒有富麗堂皇,沒有熙熙攘攘……

看到此,不免心生悲涼,相同的起跑線,為何自己被社會遠遠的拋棄,跟朋友們的差距越來越大呢?

不過轉而一想,房子的功能就是幫主人完成吃飯、睡覺兩件大事,房子再大,也只是睡那三尺床板,美食再盛,也只是有那如拳的胃口。只要躺在自家的床上睡得踏實,吃著自家小鍋小灶做出的飯菜可口,就足以了。

想想秦始皇,一代帝王成就千秋功業,修建綿延幾百裡的阿房宮,“”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最終也難以避免被付之一炬,成為一把焦土。秦始皇除了因此留下千古罵名,又能享受多少?

而杜甫的小小茅屋,雖然在八月狂風怒吼下,“”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雖然”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但就是在這樣的屋子裡,杜甫寫出了一首首千古絕句,成為一代詩聖,還不忘為百姓疾呼“安得廣夏千萬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縱觀現在那些大富豪們,名下可能房產無數,裝潢的宛如皇家宮殿,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但他們飲食起居也是完成身體基本需要而已,他們不能同時睡兩張床,不能有兩個胃口。或許他們的房子不如我們的房子有人情味,沒有煙火氣息,沒有笑語盈盈,沒有情意濃濃。

只要房子裡有可愛的人在等我們,有一種可以使人感到溫馨的氛圍,充滿著愛的陽光,讓我們時刻掛念,在我們遇到風暴時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休憩和愉悅,就是理想的房子。

唐代大文豪劉禹錫一生坎坷,在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到安徽和州,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還撰寫了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將劉禹錫的住所由城南調到城北,並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於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即使斗室僅有方寸之地,又有何妨呢,劉禹錫照樣能讓它成為儒雅之士極度嚮往的地方,照樣在這裡談笑風生,照樣使它名垂千古、萬人憑弔。

可能有人會說我仇富心裡、酸葡萄心理,這還真有點冤枉我。我想的是,不管是豪宅別墅,還是隻有十幾平米的容身之所,只要你心裡充滿和煦的陽光,眼裡有愛的柔情,頭腦裡有芬芳墨香,房子就會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何陋之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