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雨中淅淅瀝瀝的老城,踢踢踏踏的腳步聲

當人們都躲在屋簷下躲雨

還有在這條路上有人頂著斗笠穿著雨衣

拉著滿載貨物的拉車在雨中行走

(耐心看看有個小驚喜)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輾轉的一日

廣州四五月的大雨擋住了阿喵和阿花的下一個地點

我們便選擇在兩者的中間找一個躲雨地方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從來不會安靜等待的我們

在這座舊而新的廣場閒逛一番

為什麼阿喵會說舊而新

舊就舊在,它可能比你父母的年紀都還要大

它曾是第廣交會的舊址

光是看這棟建築曾經的歷史就知道曾經這裡

經歷過多少的光輝歲月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1959年11月1日,舉行第六屆廣交會

1964年11月,朱德委員長視察第16屆廣交會

1967年4月,周恩來總理親赴廣州

力排造反派干擾,使第21屆廣交會能夠順利開幕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而它的新又新在不斷改革轉型

曾經的繽繽廣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皮裘市場

如今的繽繽廣場長這樣

順應整個鍋內趨勢的發展

繽繽廣場轉型成一家精品傢俱裝飾花藝廣場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儘管順應時代的變化再沒有以前皮裘市場壯觀場面

但轉型的繽繽廣場更像一個貴婦變成一位精緻的女孩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阿喵每次經過這裡都會去四五樓看看

雖然這裡的花藝都是假花較多

但也不影響拍照的美感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在繽繽廣場4、5樓的花藝區

有非常多區域是非常適合拍照的

因為時間關係阿喵阿花只是閒逛一番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從繽繽廣場出來我們便往起義路方向一直走

朝著我們的目的地出發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大雨過後的老城區裡

又開始了各自忙碌的身影

如果說一德路上的忙碌的是食

那個高第街忙碌的則是是衣了

繁雜卻又空曠的大街上從來不缺拉貨的人

多而重的貨物死死壓著手推車

車底的轟隆隆的聲響得能從街頭傳到街尾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從起義路到高第街方向

這裡曾經是買鞋的好地方

阿花說曾經自己想買什麼鞋子在這路都能買到

曾經這裡也是他記憶中的人頭湧動的地方

這條瀰漫著濃濃的人文色彩與商業氛圍的老街

一直秉承的商業則更多是廣式商業模式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一條起義路兩分天下

一邊是高第西鞋街一邊是高第東街

一邊是賣鞋,一邊則是買貼身衣物的

民國時期的高第街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如今的高第街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正如阿花所說的不要輕易小看老城區

每一處你看來頻頻無奇的地方

都藏著你不知道的歷史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這條全長只有551米的老街

曾經藏了多少的名人遺蹟,可供憑弔

唐代丞相張九齡的後裔張子頤

在宋代時曾在高第街住過

清代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也住過高第街

嶺南畫派宗師高劍父

曾在高第街素波巷中購置“懷樓”,隱居寫畫。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還有高第街內的“許地”

許氏家族在中國現代史上赫赫有名

按察使許祥光、閩浙總督許應騤

民國的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魯迅夫人許廣平

紅軍將領許卓、教育家許崇清等,都是出自許家

號稱“廣州第一家族”的許氏家族的祖業

許氏先人許拜庭是清嘉慶年間的著名鹽商

因為協助朝廷剿滅海盜

獲朝廷議敘府同知加一級誥封中議大夫

嘉慶十五年(1810)前後

許拜庭在高第街定居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抬頭看到的是繁華高樓

而矮平房為主大家口中的“內衣一條街”的高第街

就有點違和了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這裡也曾經歷經風雨的人

那時候有做不完的生意

看不完也賣不完的貨

只批發不零售是這裡的姿態

在這隨便一筆交易都是上千上萬元計算的

在當時可算是相當可觀的數目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這裡曾經也是不少省外城市的人

衝著這套商業模式紛紛來學習取經的寶地

那時還流傳著“到廣州不去高第街轉轉

都不算來過”的說法

而如今漸漸消失的老商號和

說法似乎早就被人丟棄在角落

紛紛都朝著CBD去了~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這裡如今只剩下閒逛三兩人

商鋪好像已經接受了這裡的冷清

沒有喧鬧的討價還價聲,更沒有賣力吆喝

老闆或在店裡用力戳著計算機

或捧著手機在煲肥皂劇,如此過完一天

新舊換代就在我們眼前展現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高第街上一條馬路分割出兩個世界

一邊是新的商區那裡喧鬧從街頭擠到街尾

一邊則是老房依舊青苔枝葉肆意生長

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匆匆在這裡經過

或許初來乍到的人知道有高第街這個地方

卻不知道真正的高第街到底是怎樣的~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無論怎樣破舊的騎樓多多少少

還是會吸引到你的關注

而在高第街正門旁的八珍煎餃

是你來高第街絕對不能錯過的美味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始創於1956年的八珍餐廳的老店

到今年已經歷時60年

它的第一家店設在北京路健民藥店旁邊

對於老廣來說對這家小店都印象深刻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八珍煎餃“獨愛與任性”也是老店的甜度

店裡只賣韭菜鮮肉餃和玉米鮮肉餃

食客只能二選一,或者兩者兼得

煎餃上桌,一個個金黃誘人

八珍煎餃上桌的時候,卻是一個個“趴著”的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現在的八珍餐廳已經開了超過5家分店

分佈在越秀區和海珠區

雖然分店開得多了,但味道依舊

這麼多年才會一直深得老廣的獨愛

簡單的煎餃吃出豐富的口感

肉不是純瘦肉,還有爽脆的肥肉混在一起

這樣煎餃的肉餡才能保持爽口而不膩

食在廣州:藏在高第街裡的老廣美食!百年老字號-八珍煎餃

如果恩寧路看的更多的是老西關的文化

那麼一德路和高第街則更多是看老廣奮鬥

這些年來,廣州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交通路線日益通暢的時候

有些東西卻永遠地消失了……

廣州美食吃貨團一直在老城區裡晃盪

更多的是希望我們這些年輕人

有時候也能分些時間往老城區走走

去認識真正的廣州,切身體會老廣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