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雲判斷未來房價會便宜如白菜,是基於什麼邏輯?

邊界眼光36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馬雲沒說哪裡的房子,而且說的是8年後

首先,筆者通過查閱資料,沒有發現杭州在近兩年開過峰會,最近的峰會也是在2016年的G20峰會,峰會上馬雲沒有演講,只是在會前發佈的杭州宣傳片介紹杭州。筆者對此話是否為馬雲所說存疑。如果此話是馬雲所說,在筆者開看,等於沒有透漏任何信息。

首先,我們提到房價,就一定要說明地點,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不同地域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東南部地區城市帶密集,發展迅猛,西北部地區相對發展滯後,房價有明顯的區別,另外,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線城市的房價也有巨大的差異,馬雲的言論中對於房價的變化一概而論,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也沒有任何可以評論之處。可以說他對,也可以說他錯。


馬雲此番言論的目的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馬雲的此番言論沒有透露任何的信息,那麼,他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麼。首先,馬雲的話很睿智,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因為他獲得的資源和訊息比你多,它的產業越來越大,和國家的合作越來越多。在後面見美國總統等事後,他釋放的信息的能量是很大的。他當時提出新制造業時,讓富士康郭臺銘都感到危機,郭怕的不是馬,是馬可以接觸到的信息源點。


房地產行不行,房子還能不能漲價,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現在房地產大鱷的轉型,轉醫療,文旅,娛樂項目等,我們的信息不如大佬靈通,可以看看他們的投資方向和領域也能對目前的形勢瞭解一二。

目前的形式看,政府已經開始對房價實行嚴格的調控政策,房價的增長已經到了瓶頸,但是大跌的可能性也很小,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所以不能說房價一定會跌,只能說目前房地產的紅利已經很少了,炒房將會變得越來越難。

馬雲所說的這番話,其實也是順應政府的合理相應,表明企業的態度和決心,對於一個企業主來說,他的言行都要對企業負責,而他的言論不需要對你負責。


馬雲在做什麼

在國家大力鼓勵和培育租房的背景下,2017年10月10日。支付寶宣佈正式上線租房平臺,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鄭州8個城市率先推廣信用租房。芝麻信用分達到650分以上,就可以免去租房押金。

目前已經有超過已有超過100萬間公寓將正式入駐支付寶租房平臺。馬雲在租房行業的強勢進軍可以明顯看出,他對於目前的房價下跌的預期仍然不明朗,租房將仍然是日後的主流。年輕人來到一二線城市工作生活,首先面臨的也是租房問題,租房當然要有好的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我希望馬雲說的這句話能成為現實!

因為現在房價漲的真心讓普通人絕望,我這邊2015年房價還是4800-6000元,那時候我沒買,(想在看看)結果沒想到2016年變成了8000元一方..我覺得貴還是沒買。

於是到了2017年直接蹦到了12000!我當時的心是崩潰的。

我朋友就是在2015年買的.現在他的房子翻了一倍,我特麼還租房子住。

早知今日..當初我就不該考慮考慮,工資收入完全沒有房價漲的快。

今年房價漲勢沒那麼猛,但也漲了2000左右。。

現在只能退而求次在郊區買房子了,市區周邊完全買不起了,如今在郊區買房子的錢以前都可以在市區買,總之現在就是很“後悔”!

至於馬雲說的8年後房價便宜如白菜..我想那顆白菜一定是“鑲鑽石”的白菜。


熊林


目前,房價漲勢強勁,我們這裡是一個十五萬人口的縣級市,房價每平米已漲到五千五百元,的確令人咋舌,看來還有繼續上漲的態勢。

那麼未來房價是否會便宜到白菜價,我看有可能性!

目前為什麼房價會爆漲,我看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老城區已沒有昔日的繁華,原住房顯的舊陋不堪,相繼購買新房搬遷至新區去了。

二,我們這裡有幾個鄉鎮是山區,他們也逐步在市區購買樓房,前幾天,我有幸到山區幾個村子轉了一下,大多的家戶人去門鎖,無人居住,後來我在一個小賣部問了一下,店主說:"原來這個村子千把口人,現在都在市裡買房搬遷走了,只剩下五六十人了"!

三、地處平原的十來個鄉鎮,有錢的也在市區買房了。還有那些手頭並不寬餘,但孩子己到了婚娶的年齡,東借,西借也去城市買房了。

我們這裡房價的爆漲上述情況應該是主要原因!

現在山區的房子和老城區的房子恐怕就是白菜價,恐怕送你也不會去住。

從全國情況看,我所說的情況應該是存在的。

不過,另外有一種情況可能會導至象馬雲說的未來十年房子是白菜價。

象我這個村子,兩千口人,二十五歲,到三十多幾歲的光棍有五十幾個。還有一個村子,有十一個生產小隊,其中兩個生產隊就有六十幾個光棍,可想三千多口人的村子光棍有多少個?其村幹部為此事發愁,村委公開向外宣稱:"只要有人成功給村上介紹一個對象,村上直接獎勵媒人兩千元!"可見光棍危機已成為一個大問題!

假設這些光棍在未來十年都婚娶不上,怕五十年以後農村的房也沒人住了!

此外,我一個本家妹妹在城市有樓屋居住,她有兩個女兒,都已婚嫁在外,百年後,妹妹的房子誰住呢?還有一個本家妹子,和一個本家哥哥,也是這種情況,在全國這種情況的大有人在!到那時空房比比皆是,買給誰呢?

現在農村已開始合村並鎮,要住洋房高樓了,再往城市搬遷就不會象現在這麼轟轟烈烈了,所以,馬雲的預測是有道理的!





聞聲36


作為國內乃至全球頂尖商人,其判斷基本上是對的,但是這個未來什麼時候來不好說;

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大城市的房價會穩中有降,中小城市價格本來也不高,很難降到哪去;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如果沒有新興支柱產業,靠房地產、靠高汙染、高消耗產業發展起來的城市,短期內房價肯定都會斷崖式的下跌;

因為,人除了住房之外,還是要工作的。

馬雲判斷未來房價會很便宜是對的,主要有下面的原因:

1、一方面大家買不起房,另一方面炒房者手裡面有多套房。有個數據,17年全國房屋空置率將近30%。

2、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近,人口基數會減少。總體房地產需求量會減少。

3、房子是用來住的,國家抑制炒房,第二套首付比例提高、貸款買房條件更為嚴格等。

4、安家置業、安土重遷等觀念在現在年輕人身上越來越淡,很多90後、00後注重生活品質,不希望被房價捆綁消費和生活自由。

5、隨著房地產稅日益提到日程上來,投資客成本越來越高。

6、未來的房地產行業不是靠房子盈利,而是靠物業服務和增值服務,就像互聯網平臺一樣,用戶才是最重要的,以用戶為中心,服務好用戶然後獲取價值,這才是未來地產趨勢;

7、現在出了文件規定,租售同權,租房也可以享受到住房待遇。所以,手頭比較緊的年輕人更會推遲買房。


上木木說,專注互聯網商業模式、品牌運營和文案策劃,讓懂品牌的人真正富起來!


上木木說


馬雲是商業天才,按照目前的成就評為近代中國的商業奇才第一人也不為過。加上關於他的傳說,成了公司內外乃至世界的名人,精神領袖。馬雲自己基於的邏輯:肯定是事實分析得到的結果吧:

1.通貨膨脹:馬雲通過膨脹分析,目前通貨膨脹在百分之十以內。房價不漲不跌,其實就是慢慢再跌,因為貨幣在貶值。

2.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消失,未來老年人多,新生一代用不了那麼多房子。供需失衡,房子自然會跌下來。

3.房屋的價值觀:中國人一直有擁有房子才是安全,才是家的價值觀。所以導致所有人買房子,買多點房子,加上資本推動房產成了以前二十年最火的投資品。未來新生一帶,租房,走天下可能是他們的價值觀。

4.政策的控制:國家政策也在控制房產價格走勢,這項政策一定是會導致部分地區房價跌下去。大部分地區穩定。根據政策評價,房子也會很低的。

5.房產稅的出臺:觀察已經啟用房產稅的國家,房產稅早晚會出臺,那房子就會像汽車一樣成為消耗品。

6.房屋的擁有率:新生一帶誰沒有好幾套房子,有些人在大城市沒有,但是在小城鎮或者村裡總有房子。房租擁有率已經顯著提高。

7.工業化生產:這可能是馬雲最重要的根據了,未來機器人造房,造的速度比造汽車快,價格比汽車便宜,因為房子沒有機械部件。除了地價,如果把房子放在郊區,相對而言可不是比蔥便宜嗎?

我個人對於房產的見解:

1.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開始降了,關鍵是青壯年人口大多在城市工作。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亮燈率超底。空置率超高。只是打工在外的心理安慰。

2. 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升,同樣基於人口流入的結果推論的,人口流入大的城市,自然需要的居住房屋會多。

3.國際大都市:毫無疑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房子還是會貴的,需求在那裡擺著的。房租上漲這是肯定的。

4.鄉村小鎮:未來會有很多老年人選擇鄉村來養老,所以特色小鎮經濟會活躍起來。反而鄉村小鎮的房屋會隨著需求漲價的,那也是二十年以後的事了。

總結:房產不再是資產,會增值,而更像財產,要麼保值,要麼貶值,要麼穩定增長。暴起暴落的時代結束了。成了穩定價格的民生產品了,像蔥一樣穩定,必須,而安全。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任何一個商業領頭羊,發表的言論,往往都有其自己的考慮,也就是出發點,潛臺詞,目的。馬雲判斷未來房價會便宜如白菜,潛臺詞是房地產是沒有前景的,投資的話不要再盲目考慮房地產行業。

從目前形勢來看,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真的是最熱門的,最火的。因為投入之後,往往見效快,而且利潤高,所以大部分資金會投資進去,當一二線城市市場飽和了之後,就湧向了三四線城市,不過整體市場就那麼大,熱錢卻那麼多,所以從長遠來講,房地產行業的利潤肯定會下降。



從國家鼓勵和經濟社會發展來講,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和規劃來看,實業製造業和智能發展,包括互聯網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前景,所以投資的話,肯定還是要緊跟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大步伐,而房地產早晚會成為夕陽產業。


不過房地產行業就算退燒了,房子也不可能成白菜價,因為這裡面還涉及到地方稅收收入,涉及到銀行放貸,還有上下游的產業鏈消費,對於地方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來講,房價即使不漲,最多也就是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價格區間。

即使馬雲講得再好,對於互聯網相關行業的投資還是要謹慎,大家可以細想一下,整個互聯網行業裡面雖然也有不少人賺到錢,但是龍頭也才那幾個,很多人燒錢之後要麼沒收益,要麼是模式出來了剛剛賺點小錢,就被大公司收編或封殺了,真的不容易。


亞北農產品


馬雲判斷未來房價會便宜如白菜,是基於什麼邏輯?有一組最新的數據顯示5月單月,50大熱點城市賣地金額創年內最高紀錄,合計賣地金額單月高達3130億,同比上漲幅度高達111.5%;從1-5月來看,50大熱點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高達1.5萬億,與2017年同期的9503億相比,上漲幅度高達57.6%,多賣了4520億。

而5月份單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溢價率為0,但火熱的杭州溢價率為35%,整個二線城市溢價率為25%,三線城市溢價率為33%,相比於4月份溢價率環比都上升了10個左右的百分點。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各種房價的政策絲毫沒有降低大家的購房熱情,而馬雲所判斷的房價如白菜是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住,很多人一買都是好幾套,但是自己不去住而是為了炒房,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大量的房子滯留,如果長期在未來的十年還是這樣的話,那麼房子開發的越來越多,而人群卻是越來越少了,房子比人多,你說到時候房子不就降價了。

而其實馬雲所說的房子如白菜價不是為了讓大家在多年後買房,而是告訴大家房子正在變得越來越多,買房子是住的而不是炒的。

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有概念、有經濟基礎,位居未大的城市圈的三四線城市,以及東北的幾個中心城市,房價補漲會持續,但庫存高的熱點城市,屬於炒作引發的繁榮,熱度不持續,這些城市的房地產沒有太多的投資價值,上漲也是危險的。所以未來的房價下跌會有,但是白菜價可不一定。


媒體訓練營



馬雲說過的話很多,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前言不搭後語的時候也有,但這句話我認為是有合理的邏輯存在的。

馬雲這個人,為什麼有人會說他是個大忽悠呢,其實是有道理的。他有時候,把一個嚴肅的話題,誇張成內部的鼓動式演講。 比如說,他說的未來房子如蔥;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實際上,他說這句話的邏輯是基於值不值得去投資的邏輯,而不是我們普通人理解的房子會暴跌成白菜價。

在馬雲的投資領域裡,一直不觸碰房地產,為什麼?那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邏輯左右了他的投資行為,在內心裡,和他的邏輯中,他認為中國房價經過這麼多年的大幅度的上漲,已經不具備繼續上漲的邏輯,而且也積累了很大的風險。

馬雲其實還是有智慧的,他為什麼不說現在房子會跌成白菜,而是說8年之後? 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巨大的時間空間,在這個長達8年的空間裡,馬雲的認知與判斷就是:房價終將被管控,高價的房子終將不可持續,政策終將會出手。

從這一點來說,我支持馬雲的觀點。屆時,房子肯定不會是白菜,但一定會有驚喜。

基於上述認識,馬雲才用誇張的修辭手法,說了那麼一句在特定語境下的一句話。


布穀公社


房價便宜如白菜,你想的美,看清楚,那是棵“玉白菜”!

對像馬老闆一樣的有錢人來說未來房價會如真白菜一樣便宜,對我們來說,房價就如玉白菜一樣的高不可攀!

很多人(包括一些商業大佬)判斷房價會暴跌的依據很簡單,隨著我國跑步邁入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已經過去,將來房子只會越來越多,購買的人卻相對在減少(需求變少,而供給卻在增加),再加上宏觀政策的調控,未來房價一定會急劇下跌,便宜如大白菜!

不得不承認,房價調整會是一個大趨勢,但也只是稍有波動(微漲或微跌),不會形成斷崖式、大面積的降價,這個不存在,也不會允許存在,多影響社會穩定啊!

前幾天,不是還有“南京明發濱江新城小區的業主抱團要求房價每平米上漲1萬元”的新聞報道麼!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護房、保房一族”勢力依舊強大,而在目前強行刺破房價泡沫的後果是很嚴重的,現在我們的對於房價的基本政策非常正確,讓其慢慢“漏氣”,嚴控房價漲幅,讓價格迴歸價值!

要使居住不再是負擔,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核心在於藏富於民,鼓勵自主創業,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收入,那將來的房價才真會如白菜一樣,人人有房住,不被高房價束縛,期待那一天早點到來。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個人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財經者思


既然我們談的是未來,我們先要了解人類歷史。人類發展史從開啟智慧以來,經歷了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就是工業社會時期。



縱觀各個時期,可以看到採集社會的人人口並沒有爆發式增長,由於食物的缺少可部落的遷移。而到了農業社會人口成倍的增長,是由於農業社會人類有了私有財產,擁有了領地,有了更多的食物,但也需要更多的人力,需要更多的人口開墾更多土地,擁有更多財產。到了工業時代,我們發現人口開始減少,各個國家目前都面臨低生育問題,越是工業程度高的國家人口增長越是緩慢。

究其原因,是人越來越不被需要,農業時代需要人口田間勞作,所以增加。工業時代,部分工作被機器取代,所以降低。

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是在農業時代興起並被流傳至今,因為男孩比女孩能帶來更多的勞動量。人之所以生育,是-“是否被需要”,所左右,家庭如此,國家也如此,世界亦如此。

談這麼多,是想說明人的利已主義高於一切,人生來是利已的,社會也是。



工業時代以後,我們要步入的時代是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有現象表明可能是智能時代。無人駕駛、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服務員、智能超市等等都已經開始步入我們的生活。

智能化程度越高,人越不被需要。當所有能想到的工作都被智能取代,人要做的就是享樂,就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有一天人不在為衣食住行所困擾,人會安心守在自己的房子裡嗎?

四處遊歷,冒險,發現世界的新奇是在漫長的採集時代就根植於人類DNA深處的基因。又如何會被一套房子所限制!

當人口的下降以及房子越來越不被需要,又何來的價格?房子如蔥不是笑談。

馬雲先生見證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90年代,談網上購物會有人說神經病,而現在上到頭髮花白的大媽,下到剛上學的孩子,都懂得了網上購物。今天談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也有人講神經病,20年以後又如何?

我想馬雲先生,說房子如蔥,講的是科技的日新月異,讓房子越來越不被人所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