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腰斬於市 累及三族——禍根的源頭竟是兩隻老鼠

公元前208年7月的一天,李斯被獄卒帶出了牢獄,長時間的嚴刑拷打已經讓他沒有了人樣。此刻,他終於可以離開這裡了,迎接他的是真正的解脫——腰斬。押解途中,李斯回頭看了看小兒子,無奈的說道:“兒啊,我多想和你一起牽著大黃狗一起去郊外打獵,可是,再也沒有那一天了”。父子兩人相對痛哭,不僅他們兩人受刑,連三族以內的親人都被誅殺了。

腰斬於市 累及三族——禍根的源頭竟是兩隻老鼠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的歷史功績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其中又有多少是李斯嘔心瀝血、竭力促成的呢?

初入秦國,李斯勉勵秦王政掃諸侯、成帝業、臨天下,提出了離間六國君臣、收買六國名士,以瓦解六國合縱盟約的計策,並制定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順序(順序很重要),效果顯著。

秦王政下決心統一六國,韓國恐懼,派水工鄭國以修建水渠為掩護,阻止秦國東進,事發後,秦王在王公貴族和大臣的進言勸說下,決定驅逐所有從其它各諸侯國來奉事秦王的人(一旦實行,後果不堪設想,秦國的很多人才都不是秦國人,比如吳起、蒙恬等)。這時候,李斯站了出來,於是有了名流千古的《諫逐客書》,留下了諸多優秀的文臣武將為秦國出力。

腰斬於市 累及三族——禍根的源頭竟是兩隻老鼠

秦國滅六國後,群臣都進言秦始皇繼續實行周朝的分封制,只有李斯站出來,陳其利害,說服了秦始皇施行郡縣制,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此後,李斯更是一鼓作氣,提出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一系列的大政方針,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秦國從滅六國到統一天下,建立秦王朝的每一個關鍵一步,都有他李斯的汗馬功勞。

腰斬於市 累及三族——禍根的源頭竟是兩隻老鼠

如此功勳卓著的不世之功,如何最終落了個“腰斬於市,累及三族”的悲慘下場呢?一切要從李斯年輕時候看到的兩隻老鼠說起。

有一天,李斯看到“吏舍”(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年輕的時候,曾在郡裡當小吏,這裡的吏舍可能是官署辦公樓的宿舍)附近廁所裡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於是發出感慨:“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受到兩隻老鼠的啟發,李斯辭去小吏,拜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待學業已成,向荀子辭行說:“士子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卑賤,最大悲哀莫過於貧窮。”(“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由此,一顆深深的“追功逐利”之心,註定了李斯悲慘的結局。

腰斬於市 累及三族——禍根的源頭竟是兩隻老鼠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趙高抓住了李斯貪圖功名利祿的心理弱點,威逼利誘,說服了李斯毀掉秦始皇遺詔 ,迎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刺死扶蘇、殺死蒙恬,屠盡始皇子孫,導致大權落入趙高之手,李斯自己也一步一步落入趙高的陷阱,最終被腰斬於市,誅滅三族。李斯雖貪圖功名利祿,但畢竟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趙高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最終,秦朝在趙高的手裡被揭竿而起的各路諸侯瓦解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