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通過美團收購摩拜事件,發現好像互聯網格局不是阿里就是騰訊完全是這倆大體系的資本在運作,怎麼看?

莫xxxx


說得對,互聯網格局基本就是這兩家給壟斷了。以前還有百度,現在百度也逐漸退出了。

看看早前一張BAT的投資版圖:


現在基本上一個新的細分領域發展到一定階段,這兩家公司都會進入,他們依靠強大的資金,開啟“買買買”模式,把細分領域的龍頭買下來,納入原來的龐大投資體系中,最後,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今日頭條系列,包括抖音等,暫時也拿了阿里的錢,但是似乎還不屬於阿里系。今日頭條對騰訊的威脅會越來越大,所以兩家互告。


總體而言,我覺得互聯網被兩大陣營所壟斷不是太好的事情,壟斷肯定對創新有扼殺作用。我希望中國的互聯網依然能有更多優秀的公司湧現出來。


我是豐禾刀,證券分析師及獨立財經評論人,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關注並和我交流。


豐禾刀投資


公眾的休閒時間+公眾的硬件(電腦和手機)+BAT的軟件=BAT的資本+BAT的提款機

打破壟斷,開啟未來的鑰匙:建設公共網絡,承認公眾休閒時間的價值。

公共網絡的邏輯

公眾的休閒時間+公眾的硬件+公眾控股的軟件=公眾的資本=公眾以股權資本為抵押,在公共網絡內發生數字貨幣,用數字貨幣投資:智能農業、智能教育、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無線充電、電動汽車、智能機器人、AI、全息軟硬件.....

未來不在現在之中

市場中有數百萬APP,但價值之和都不及騰訊和阿里。

我們預期費盡心思搞所謂的創新,不如直接幫助公眾建設公眾自己控股的新零售、新社交。前者3萬多億,後者3萬多億。公眾選擇自己控股的新零售和新社交,就可以以自己手中的股權為抵押,發行幾萬億數字貨幣。當權力分佈到10億人手中,未來還會遠嗎?

公共網絡中的新結構:

1、只要你的項目足夠好,每人投給你1塊數字貨幣,總量就是10億天使投資。

2、全民控股的公共網絡是大腿,銀行、保險、股市都是胳膊。在BAT框架中,銀行等傳統金融結構是大腿,BAT是胳膊。因此,商業民主始於權力分佈到每個人手中,始於你不需要被銀行代表,不需要被BAT代表,不需要被專家代表!始於你投資的數字貨幣沒有任何成本(無成本無風險)!

公共網絡建設指導書,中信出版社出版《智能社會》

公共網絡實踐:雲錢包。


高金波


BAT是三座大山一樣的存在,百度近些年沒落了!阿里和騰訊越來越龐大,這個互聯網贏家通吃的原因很有關!

另外,現在的創業模式,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快速鋪開,甩開與對手的差距,互聯網企業更是如此,一個月就會產生大的變化。所以資金對創業者非常重要!

而阿里和騰訊,由於業務絕對的優勢地位,非常有錢,創業公司經過天使輪、ABCD輪融資後,資金要求更多,普通的投資人就玩不下去了,只有兩個地主家有餘糧。

因此最後結果都是被收入囊中!很創業者也樂意這個結果。拒絕被收的結果就是面對這兩個龐大的對手,很可能被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