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當代文人家居美學觀照——璞素新中式傢俱之椅凳類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璞素新中式傢俱以當代文人家居美學為觀照,以“輕、靈、文、潤”為主要審美元素,挑選色澤柔和細膩的木料、竹、藤、棕、漆、石等純天然材料,將自然的樸雅的氣息與真實的生活質感融合為一,於中式裝修空間體現一種醉人於心的樸素之美。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天圓地方的哲學註定了中式文明對圓方關係即天地關係的不斷探索,落實在圈椅上的這份自然解讀將這種虛實相生的理念推向某種歷經歲月仍顛仆不破的設計極致,相比具象的扶手椅,圈椅的格局更顯大氣渾然,無須鋪墊的陳述基於沉澱的自信,而從頭到尾的圓弧榫卯工藝進一步演繹著書法線條般氣貫長虹的驚豔,背槽體貼著使用者的運動軌跡,安坐其上,天地入心。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搖椅通體光素無雕飾,靈感自傳統圈椅經典形制,加以現代設計手法洗練重塑,不爭不揚。無論是廳堂雅集,還是書齋小隱,皆能擺放自如。椅圈以楔釘榫三接而成,圓中帶扁,靠背板則依背部曲線,詩意簡化為梳背S型,扶手不出頭而與鵝脖相接,略去聯幫棍,與椅盤下腿足一木連做,椅盤座面造軟屜,皆為手工編藤繃棕,下施平直橫棖,不安牙子,側腳顯著,翕張自如,曲木輕搖處,自有浮雲深處的閒逸感受。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流線形體的搭腦與弧線感極強的背槽,在充分重視現代生活運動軌跡的設計前提下,還原了明式官帽椅的經典神韻,糅合蘇櫸細膩柔美的紋理與溫潤雅緻的皮殼所締造的獨特氣質,憑藉其完美的傳統手工工藝,為使用者詮釋內觀靜美的愉悅安坐時光。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清源”靠背椅脫胎於傳統“一統碑式”椅,採用圓材直搭腦,與椅背立柱銜接做出軟圓角。腿足方中見圓,四面有管腳棖,前後者低、兩側高,為明清傢俱“趕棖”造法之一。此椅最大特點在於靠背做法,一改傳統靠背板式或梳背式,而貫以一圓直橫棖,簡潔中見風度,清秀靈巧而又不失挺拔優雅。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書背椅光素可人,大方簡練,靈感自古代宅院門窗“柳條式”戶槅的“直欞圍子”,擁有委婉有秩的線條,虛實之間,靜中蓄動,充滿視覺律動感,「璞素」擷取其間意象,並整料取S型圓材,採用丁字形與悶榫角工藝榫卯接合,搭腦扶手不出頭,與梳背、聯幫棍渾然一體,完美詮釋均勻統一的圓包圓結構。椅盤素混面,手工造藤編回紋軟屜,不留孔,精緻柔韌,冬暖夏涼,是體現文人關懷的儒雅佳器。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將明式傢俱挓度法的四腿八挓設計理念完美運用到馬鞍凳的構思中,使凳面以淺凹弧面呼應呈現,玲瓏中彰顯精緻品位,坐姿自由,亦可作為小案几混搭家飾,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隨心雅具,為繁複生活帶來多重靈感。

当代文人家居美学观照——璞素新中式家具之椅凳类

中式傢俱設計的靈魂離不開中國美學淵源,把書法和躺椅放在一起,兩種線條和諧而融洽,抑揚頓錯的美感躍然紙上。之字躺椅椅身由一根原木整挖而成,不但費工費料,且選材難度大,S型藤面也比平面的難度增加很多,細節斟酌間的傳神木器線條,境若書法,意猶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