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是共享經濟絕對的風口。據統計,僅2016年就有25家共享單車企業湧入北京,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這25家共享單車企業只剩下了不到十家,而且有些品牌還掙扎在退市的邊緣。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共享單車由火爆迅速跌入冰谷,大批企業退出市場競爭,海量資本幾乎打了水漂,消費者鉅額押金瞬間消失。隨著阿里和騰訊在出行領域的佈局,共享單車進入到新的發展生態,難再出現風起雲湧的火爆局面。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不過,隨著共享單車的漸行漸冷,共享汽車卻爆出了新的活力。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2017年共享汽車共獲得融資764.59億元,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獲投金額最高的行業。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汽車有望成為新的共享經濟風口。

共享汽車行業發端於2011年,最初的模式類似於汽車租賃服務。到了2015年,隨著共享經濟的大爆發,共享汽車也開始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如今,共享汽車企業已經有超過20家,並且融入了大量社會資本。但是,受共享單車遇冷的影響,很多人對共享汽車也提出了質疑,甚至是否定。

共享汽車一開始似乎就發展的不太順,2017年10月,EZZY共享汽車宣佈解散,此時共享汽車還處於剛剛接近風口的狀態。2018年5月,麻瓜出行共享汽車也宣佈停止服務。而且,有業內人士表示,看似龐大的共享汽車,其實有九成的企業是在湊熱鬧。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能否脫離“魔咒”

與共享單車一樣,共享汽車面臨的第一難題同樣是資金,而且它的燒錢速度更快。同時,共享汽車的盈利模式依然模糊,這也是共享單車的通病。一面是大量燒錢,一面是找不到真正的盈利模式,同時還要面對車輛管理上的挑戰,共享汽車能否跳出共享經濟的“魔咒”實在難以判斷,甚至讓人難有積極的想法。關注科曼一卡通,關注身邊的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