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跟美的集團比格力這兩年的發展怎麼樣?

主力機構小課堂


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兩個同時以空調起家的上市公司,如今在總市值方面格力電器卻比美的集團少了20%以上。

  • 格力電器本身就是一個國企。董小姐一直在出面,讓人以為格力電器就是董小姐的。事實上,最大的實際控制人還是珠海國資委。董小姐在最新的一期報表上連十大股東都排不上。這兩年,董小姐非常熱心於造車。還拉上了王健林為她站臺。在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董小姐的造車提議並沒有得到股東們的同意。而是否決了。股東們可能覺得好好的家電不做,幹嗎要去造車啊。即使有老王站臺,董小姐的造車夢也是受到了衝擊,5月30日,廣東證監局已經明確終止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證明了當時股東們的疑慮是對的。

  • 美的集團則不一樣,品牌知名度不僅僅是空調,幾乎包括了所有的家電產品。洗衣機,冰箱,空調,電風扇等等,很多的耳熟能詳的家電品牌都有美的集團的影子。實際控制人也是何享健,屬於典型的民企。何享健為了發展也是完全採用職業經理人來管理。這點和阿里巴巴有點相似。所以,企業得已實現快速的多元化發展。
  • 我有個朋友對這兩家公司進行長期深入研究和跟蹤,也說了,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規模製度等各方面,美的集團都是要優於格力電器的。格力電器也是非常優秀的,特別在空調方面,市場佔有率極高。把一件產品做到極致就是非常成功的。但美的集團在綜合實力方面是比格力電器要更優秀一些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 格力電器本身就是一個國企。董小姐一直在出面,讓人以為格力電器就是董小姐的。事實上,最大的實際控制人還是珠海國資委。董小姐在最新的一期報表上連十大股東都排不上。這兩年,董小姐非常熱心於造車。還拉上了王健林為她站臺。在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董小姐的造車提議並沒有得到股東們的同意。而是否決了。股東們可能覺得好好的家電不做,幹嗎要去造車啊。即使有老王站臺,董小姐的造車夢也是受到了衝擊,5月30日,廣東證監局已經明確終止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證明了當時股東們的疑慮是對的。
  • 美的集團則不一樣,品牌知名度不僅僅是空調,幾乎包括了所有的家電產品。洗衣機,冰箱,空調,電風扇等等,很多的耳熟能詳的家電品牌都有美的集團的影子。實際控制人也是何享健,屬於典型的民企。何享健為了發展也是完全採用職業經理人來管理。這點和阿里巴巴有點相似。所以,企業得已實現快速的多元化發展。

  • 我有個朋友對這兩家公司進行長期深入研究和跟蹤,也說了,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規模製度等各方面,美的集團都是要優於格力電器的。格力電器也是非常優秀的,特別在空調方面,市場佔有率極高。把一件產品做到極致就是非常成功的。但美的集團在綜合實力方面是比格力電器要更優秀一些的。


鬼手浪人


美的和格力都是中國電器領域的龍頭企業,從目前看得見的模式看美的集團的多元化發展路線更被投資人所認同。小家電電飯鍋,電風扇,洗衣機,掃地機器人,洗碗機也就是如今流行的智能家居都有所涉及!光靠品牌效應也能讓普通老百姓一下就能接受!

格力電器業務比較單一,空調這個市場已經不會出現大規模增長,或許可以說接近飽滿。其他小家電業務也沒什麼規模,知名度比不過美的,隨便問一個人,格力是幹嘛的,大多數大叔大媽可能都會說好空調格力造!根深蒂固啊……最近董小姐造手機,造汽車,造芯片。手機業務基本可以算是虧損的,未來也不會被看好。電動汽車這個市場真不好說,中國14億人之多,如果未來發展成電動車的時代,後果我都不敢想。得造多少個三峽水電站!汙染估計可能更嚴重。電動汽車我是不看好的。芯片業務這是個複雜的行業,不是你有錢就能看到結果的。1000億也只不過冰山一角而已!當然要看你造什麼芯片。所以格力電器未來比較模糊!

單從空調業務看,簡單點概括美的更像康師傅。格力空調像統一。買一瓶康師傅冰紅茶或者泡麵摸一下就知道兩者哪個更好。康師傅走量,價格親民。統一價高,包裝,質量好。

當下這些傳統電器製造商要把智能傢俱的一切如燈具,開關,全部關融入手機。或者智能音響一鍵開關調節!年輕人就好這口!不想動的時候通過語音或者打開手機就能控制房子的一切電器!小米正在走這在條路上了!






像少年一樣飛馳啦


按照目前已經公佈的2017年3季度季報和業績預測,美的集團2017年的營收大概率超過2000億。雖然美的的空調業務佔比只有40%,但空調業務的總額已經與格力電器非常接近2017年半年報數據,美的空調500億,格力空調540億。從這個意義上講,美的悶聲發大財的策略與高調的董小姐相比,似乎更佔上風。

格力電器2016年的營收為1100億,其中空調業務佔據絕大部分。董小姐勢必把空調做到極致,卻在企業抵達天花板的邊緣時刻,無力進行多元化拓展。這是一把雙刃劍,空調業務的絕對壟斷造就了過去的格力,也把未來的格力束縛住了手腳。董小姐最近幾年一直謀求轉型,但格力電器的轉型卻一直一波三折。冥冥之中,好似市場留給格力的時間和機會都不會太多了。

美的專注收購,格力專注生產。所以格力的產品遠勝於美的,但是美的集團收購了東芝(白電業務)後,打開了日本市場和整個東南亞的市場,2017年,美的集團超過50%的營收來自海外。美的一直致力於在各個渠道擴大自己的營收大門,而格力雖然也有進步但是效果都不大,似乎一直活在輝煌的過去。


環球老虎財經


在淨利潤方面,格力電器從2016年開始,一直比美的集團還更賺錢一些,尤其在主營產品空調方面,格力更是碾壓美的,當然這與格力多年在空調方面的科研投入有關,深耕市場,做出了品牌效應;而美的主要是堅持產品多元化發展,只不過多元化的戰略對於費用的消耗非常大,導致美的營業收入很大,但是利潤率並不高。(如下圖,以2018年一季度為例,美的營業總收入702億,但是淨利潤只有52億,而格力營業總收入只有400億,但是淨利潤卻有55億)

但是即便如此,美的集團比格力電器的市值還多出了20%,主要就是兩者的產業佈局投資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偏差。美的收購的庫卡是行業公認的優質資產,在智能化日益凸顯的今天,庫卡機器人方面的收入將會在接下來不斷的增厚美的的技術沉澱和利潤水平,所以市場普遍對美的比較看好,而格力的董明珠在珠海銀隆汽車投資的10億,目前從銀隆全國各地工廠停產以及傳出的欠供應商的錢,無疑是打了水漂。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年美的在股價上整體比格力要表現的很的原因所在。

而且更令人揪心的是,昨天銀隆的ipo輔導也已經宣告終止了,這對於董小姐本人的打擊肯定是很大的,不但虧了錢,更重要的是還損失了排面。不過對於投資格力的投資者而言,投資銀隆的錢主要是董明珠自己的錢以及拉上王健林投資的,與格力電器無關,當初董明珠就是準備以格力股票入股銀隆的,只不過被中小投資者投票否決了,才有了董小姐在股東大會上的發飆,接下來不分紅,不過現在看來投資者投否決票也算歪打正著,不然格力電器股價肯定會被重錘。

當然,格力在空調方面依舊是霸主,短期之內是美的難以撼動的,只要接下來格力以及董小姐在投資上不犯下大的錯誤,美的依然難以大幅度甩開格力。


侯哥財經


格力這兩年發展神速,多種經營全面開發,以手機為導向,以汽車為雙翼,最後以芯片為擎天柱,三線出擊,何謂"三駕馬車",天下無敵,誰與我爭鋒,捨我其誰!

董明珠人氣爆棚,翻開格力手機就是董明珠光輝高大形象,董明珠已是中國著名"網紅",董明珠金句無處不在,對我們新經濟起到一個重要促進作用,對實體經濟也是一個主心骨作用!

格力電器現處於一個上升期,主打產品格力空調正佔領大半壁河山,格力永遠都是格外有力,望董明珠和格力電器永遠光彩照人。青春永駐!


每日洞察


美的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因為他低調。好像它也收購了德國的機器人自動化。慢慢會顯現的。


手機用戶11575427823


格力牛屁吹破天:


茶室飄香1


不要吹牛,要實幹。


黃山百聯


我在這裡宣佈,由於美的僱傭的網絡水軍引起了我極大的反感。我今後任何產品都不會選擇美的。討論空調哪個好,美的的網絡水軍就開始對董明珠展開人身攻擊,可見美的在做人做事方面是何其的無恥。[鄙視][鄙視][鄙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