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讀書時間:穆勒《論自由》中的經典名句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19世紀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也被翻譯為“密爾”。約翰·穆勒是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的後繼者。他把實證主義思想最早從歐洲大陸傳播到英國,並與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相結合。在哲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論自由》(1859),《論自由》也是其最重要的政治著作。嚴復在1903年譯成中文,以《群己權界論》為書名。

讀書時間:穆勒《論自由》中的經典名句

《論自由》中心論題有三個:

(1)論思想自由和討論自由;

(2)論個性自由;

(3)論社會對個人自由的控制。

讀書時間:穆勒《論自由》中的經典名句

  1. 現在的一切美好事物,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

  2. 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須對社會負責。在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獨立性在權利上則是絕對的。對於本人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身和心,個人乃是最高主權者。

  3. 不管以什麼名義,毀滅個性的做法就是專制。

  4. 對於社會要借行政處罰以外的辦法來把它自己的觀念和行事當做行為準則來強加於所見不同的人,以束縛任何與它的方式不相協調的個性的發展,甚至阻止這種個性的形成,從而迫使一切任務都按照它自己的模型來剪裁他們自己的這種趨勢——對於這些,也都要加以防禦。

  5. 只曉得自己觀點的人,其實所知無多。

  6. 要想給每人本性任何公平的發展機會,最主要的事是容許不同的人過不同的生活。在任何時代裡,只看這一項獨立自由運用到怎樣程度,就相應地可以知道那個時代怎樣值得為後代所注視。就是專制制度也不算產生了它的最壞結果,只要人的個性在它下面還存在一天;反之,凡是壓毀人的個性的都是專制,不論管它叫什麼名字,也不論它自稱是執行上帝的意志或者自稱是執行人們的命令。


  7. 真理所享有的真正優越之處乃在這裡:一個意見只要是真確的,儘管可以一次再次或甚至多次被壓熄下去,但在悠悠歲月的進程中一般總會不斷有人把它重新發現出來,直到某一次的重現恰值情況有利,幸得逃過迫害,直至它頭角嶄露,能夠抵住隨後再試圖壓制它的一切努力。

  8. 如果他使我們不高興,我們可以表示我們的厭惡,我們可以遠避他正和遠避一個討厭的東西一樣;但我們卻不會因此就感到有使命要把他的生活弄得不舒服。

  9. 唯一名副其實的自由,乃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只要我們不試圖剝奪他人的這種自由,不試圖阻礙他們取得這種自由的努力。與強迫每個人都按照其他人所認為好的方式去生活相比,彼此容忍各自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生活讓人類受益更多。

  10. 如果行為法則不是出於個人的性格,而是出於他人的傳統或習俗,人類幸福就缺少了其首要因素之一種,而這項因素恰恰對個人和社會的進步十分重要。

讀書時間:穆勒《論自由》中的經典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