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憲認:別讓教師成食品安全風險的“犧牲品”

5月22日,針對網傳的“班主任試牛奶”制度,安徽蕭縣教體局營養辦主任劉誼回覆記者稱,考慮到班主任反對意見太大,教體局決定叫停此制度。(5月22日《重慶晨報》)

據蕭縣教體局回應,牛奶並沒有質量問題,只是在運輸過程中有少數牛奶存在破損或脹包問題,經過縣食藥局檢測牛奶結果顯示都是合格的,但為了以防萬一,為了確保安全,才下發通知,讓班主任先試喝牛奶。類似做法蕭縣還不是第一次:在今年3月,該縣教體局制定的《蕭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校長試餐陪餐制度》中規定:校長提前半小時去食堂吃營養餐,先當“試餐員”。

“班主任試喝牛奶”,讓班主任成了“小白鼠”,這難怪會招致班主任的反對。雖然官方稱牛奶並沒問題,但沒問題為何要讓班主任試喝?“以防萬一”就是讓班主任承擔這“萬分之一”的風險嗎?

可能在官方看來,教師應該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教師應該有奉獻精神,讓教師試喝“問題奶”,是讓教師保護好學生。如果教師主動試喝牛奶,這種行為倒值得稱讚,但蕭縣強推“班主任試喝牛奶”制度,把教師試喝牛奶當成理所當然,當成教師職責,這種做法大錯特錯。

教師是高尚的職業,但教師也有生而為人的一切權利,包括生命權。讓教師試喝“問題奶”,本質上就是把教師當成“小白鼠”,這種做法並非是對教師價值的撥高,甚至是對教師群體人格尊嚴的羞辱。

而既然學生奶有“萬分之一”的風險,相關方面更應該做的是確保學生食品安全,要杜絕這“萬分之一”的風險。現在讓教師試喝“問題奶”,也暴露當地對學生食品安全的不自信。這也是當地將食品安全風險甚至是食品安全責任轉嫁給教師,讓教師成了食品安全風險與責任的“擋箭牌”與犧牲品。當地的正確做法更應該是確保學生食品安全“萬無一失”,加強對學生食品安全的保護。

“班主任試喝牛奶”制度,還讓人想起不久前有地方發生醫生猝死事件後,當地區衛計委居然宣傳“向猝死醫生學習”。教師、醫生等職業責任重要,他們也應該多一些奉獻精神。

但不可忘記他們也是普通人,不能罔顧他們的合法權利。而正因為他們的職業高尚,他們的使命光榮、職責重大,社會更應該對他們多一些關心與愛護。回頭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些制訂“班主任試喝牛奶”制度的人,是否更應該自己試喝“問題奶”,而不是用“道德潔癖”來要求他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