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產能分佈及行業競爭格局

一、液化天然氣相較其他能源的優勢分析

1、由於液化天然氣成分較純,燃燒完全,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是很好的清潔燃料,有利於保護環境,減少城市汙染。經過深冷過程,天然氣中的氣體雜質成分以固體形式析出、分離,燃燒時溫室氣體排放量更低,是一種清潔能源。

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產能分佈及行業競爭格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LNG行業深度調查及市場投資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2、便於運輸和貿易。液化天然氣體積僅為同質量天然氣體積 1/625,因此可以採用汽車、火車、輪船等方式運輸液化天然氣。據統計,國際貿易的天然氣以液體方式運輸的比例為 25%。

3、LNG 具有儲存效率高、佔地和投資少的特點。10 立方米 LNG 儲存量就可供 1 萬戶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

4、LNG 使用安全。由於液化天然氣氣化後密度很低,只有空氣的 60%左右,稍有洩漏立即擴散,降低了引起爆炸的可能性。而壓縮天然氣由於壓力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5、液化天然氣作為車用燃料與汽油相比更具有優勢。使用液化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不僅安全、環保,延長髮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和柴油、汽油相比,使用液化天然氣作為燃料可以節省大約 35%的燃料費用,續航里程大約為壓縮天然氣(即 CNG)汽車的 1.5 倍。

二、發展現狀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青睞,很多國家將 LNG 列為首選燃料,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氣正以每年約 12%的高速增長,成為全球增長最迅猛的能源行業之一。近年來全球 LNG 的生產和貿易日趨活躍,LNG 已成為稀缺清潔資源,正在成為世界油氣工業新的熱點。為保證能源供應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一些能源消費大國越來越重視 LNG 的引進,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都在大規模興建 LNG 接收站。國際大石油公司也紛紛將其新的利潤增長點轉向 LNG 業務,LNG 將成為石油之後下一個全球爭奪的熱門能源商品。

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產能分佈及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天然氣利用極為不平衡,天然氣在中國能源中的比重很小。從中國的天然氣發展形勢來看,天然氣資源有限,天然氣產量遠遠小於需求,供需缺口越來越大。儘管還沒有形成規模,但是 LNG 的特點決定 LNG 發展迅速。可以預見,在未來 10-20 年的時間內,LNG 將成為中國天然氣市場的主力軍。2015 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 1,350 億立方米,較 2014 年同期有所增長。隨著國內用氣區域和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部分地區大範圍實施汽車“油改氣”、鍋爐“煤改氣”工程,天然氣消費需求快速增加,同時季節性消費特徵明顯,北方供暖型城市峰谷差較大。入冬後,我國出現較大範圍雨雪低溫天氣,部分地區進入用氣高峰期,天然氣需求量迅速大幅攀升。受天然氣管輸能力限制和儲氣調峰能力嚴重滯後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太原、石家莊、濟南等地相繼出現供應緊張狀況。

目前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石油、天然氣只佔到很小的比例,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隨著國家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引進 LNG 將對優化中國的能源結構,有效解決能源供應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問題,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三、國內LNG 產能區域分佈

我國的 LNG 項目主要分佈在華南、西北、華北、西南、華東、東北六大區域。其中,西北及華北地區是油氣田分佈最為集中的區域,也是國內 LNG 的高產區,兩地分別佔全國 LNG 總產能的 35.92%和 34.76%。

隨著川渝氣田的開發,西南地區 LNG 日產能可以達到 130 萬立方米以上,此外,華南地區 LNG 日產能為 110 萬立方米左右,華東地區日產能為 15 萬立方米,東北地區日產能約為 13 萬立方米,華中地區日產能約為 9 萬立方米。我國小型 LNG 廠主要分佈在新疆、內蒙、四川、山西、寧夏、陝西、甘肅、青海等西部資源地,陝西小型 LNG 產能位居全國首位,佔全國總量的 23.8%;寧夏、內蒙、四川分別佔 17.1%,12.1%和 10.9%。我國小型 LNG 市場已經形成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多元發展的競爭格局,2014 年我國小型 LNG 市場參與主體達到 80 餘家企業。中石油小型 LNG 產能最大,達到 500 萬方/日,佔國內市場份額的 23.8%;寧夏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是第二大 LNG 生產商,總產能為 300 萬立方米/日,佔 14.3%;陝西延長和新疆廣匯並列第三,總產能為 150 萬立方米/日,佔 7.1%。隨著西氣東輸及管網的完善,小型 LNG 工廠已成為開拓市場的先鋒,在促進邊際氣田和非常規資源高效利用、城市調峰和事故應急、運輸工具的替代燃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產能分佈及行業競爭格局

四、產業鏈構成及上下游關係

LNG 產業鏈是一條貫穿天然氣產業全過程的資金龐大、技術密集的完整鏈系。由陸地或海上油田開採的天然氣在液化工廠經過預處理後進行液化,生產的LNG 按照客戶要求,通過船運或者槽車運輸到 LNG 接收站儲存,再氣化,經由管網送到用戶。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勘探、開發、淨化、分離、液化等幾個環節。其中液化是 LNG 產業鏈上游中的關鍵環節。液化的主要作用是持續不斷的把氣態的天然氣化成 LNG。開發出來的天然氣經過深冷製冷劑將原料氣體冷卻到零下 162 攝氏度,即變成了液態的產品。

產業鏈的中游主要包括 LNG 的存儲和裝載、運輸、接氣站(包括儲罐和再氣化設施)和供氣主幹網的建設等環節。其中,儲存是 LNG 液態產品被儲存在達到或接近大氣壓的保溫儲罐中。LNG 的儲罐是終端站的關鍵設備,其絕熱性及密封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 LNG 的蒸發和洩露速度,即 LNG 的損耗速度和使用率。運輸是指通過汽車槽車或 LNG 運輸船,將 LNG 運送到終端站。接收站是連接 LNG 最終端市場用戶的關鍵環節。在接收站,LNG 產品通過碼頭從運輸船上卸下、存儲,然後再氣化後變成普通管道氣輸送給發電廠或通過當地分銷網絡作為燃料氣輸送到最終用戶。

下游即為 LNG 的最終用戶市場,包括聯合循環電站、城市燃氣公司、工業爐用戶、工業園區、汽車燃料的加氣站用戶和化工原料,以及進一步向下延伸的LNG 衛星站、加氣站、LNG 加註站及冷能利用等與 LNG 相關的所有產業。

五、行業競爭格局

由於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等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而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具有高度的壟斷性。我國油氣行業中的超大型國有企業具有技術和資金優勢,中小企業進入的機會不多。

相對於上游產業的高度壟斷,產業中下游則顯示出相對充分的競爭,尤其是LNG 生產、LNG 運輸、LNG 倉儲及服務方面。隨著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及行業快速發展,大型國有能源企業也加快了在液化天然氣行業中下游投資佈局的步伐。大型國有能源企業具有較大的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將推進產業成熟發展。未來,行業將逐步向集約化發展,集中度不斷提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仍將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從我國 LNG 生產在各個地區的分佈的數量來看,我國 LNG 生產企業多分佈在西北和華北地區,佔全國總 LNG 生產企業數量的 65%以上,主要原因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天然氣儲量較為豐富,這兩個地區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產能分佈及行業競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