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馬利克:對管理一無所知的人,註定遭受失敗

馬利克:對管理一無所知的人,註定遭受失敗

馬利克:對管理一無所知的人,註定遭受失敗

企業支付薪水給某個員工,並不是因為他擁有怎樣的聰明才智,而是因為他運用自己的才智取得了成果。因此,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其管理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預期結果的能力。

世上沒有不發達國家,只有缺乏治理的國家。

—彼得·德魯克

如果將社會比喻成人體,那麼管理就是保證其正常運轉的最重要的器官。

管理是每個國家、每個集體、每個組織中最關鍵的職能。脫離了管理,沒有任何一個社會體系能夠產生並維持下去。

管理也是競爭中的決勝因素。大到企業,小到個人,大量準確的管理知識儲備是激烈競爭中的關鍵所在。

有了管理,組織和個人才有效能。唯有通過管理,智慧、才華、天賦、學識才能誕生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成果。

01 管理:最重要的社會職能

正如我一再強調的那樣,管理不只是一個普通的社會職能——從整個外部環境角度理解,它是全部社會職能中最重要的那一個。

不論人們對此是否高興、是否歡迎,都是他們自己的事,無妨於以下這個無可爭議的事實:一個社會中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取決於管理是否專業,以及管理質量的高低。

一個組織如果績效低迷,其內部管理必然是混亂無序的。雖然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人們往往會把責任推給管理者,認為這是由於他們失職造成的,但這其實是組織內部整個管理體系、管理機制以及管理理念上出現的深層次問題的外在表現。

特別是受到媒體高度關注的那些大型機構的高層管理事故,常常被歸結成高管個人的錯誤。而與個人失誤相比,更為重要的管理理念、思路、策略、機制等,則鮮有人提及。

即使那些事故真的是由高管的個人疏失導致的,難道就不應該問一問,在規模如此龐大、社會影響力如此深遠的機構裡,這樣不稱職的人為什麼能出現在最高權力層?是什麼樣的人事選拔、提升機制導致了這種結果?

马利克:对管理一无所知的人,注定遭受失败

現代社會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全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取決於管理職能實施的質量。

社會生活的富裕程度、生產效率的高低、創新能力的大小、社會資源的利用狀況、社會成員的健康狀況和受教育水平,無一不依賴於管理部門和管理者——他們的稱呼可能千差萬別,但只要是實際執行管理職能的人和部門,都屬於這個範疇。

管理是最重要的競爭要素。幾乎所有在“經濟優勢區域理論”中提到的競爭要素都毫無意義。同樣,原材料的可支配性、交通便利性、周邊常住人口數量,以及其他經濟政策類因素的價值也十分有限。

煞有介事地評判哪個行業好、哪個行業不好,純粹是畫蛇添足的無聊之舉。行業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企業管理卻有好壞的區別。

一個國家或社會中提供給所有企業的條件大體上都差不多,但是有些企業歷久繁榮,另一些則深陷失敗的泥潭,這當然不能責怪到行業不好或是政府施政不當頭上,問題真正的癥結出在管理上。

管理也是全球化進程中最重要的職能。全球化絕不等同於美國化,也不是隻信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法律真空地帶。我們期待全球進程能順利持續下去,帶來更多利惠而不是弊端,那就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

02 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其管理能力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即對每個獨立的個人來說,管理是其從容生活、事業成功甚至個人幸福的關鍵。

從17世紀開始的普遍義務教育,到了21世紀獲得了新的補充和延伸,這種補充和延伸就是管理知識。

直到不久之前,人們的生活還處在某些機構的控制下——生活的架構由它們規劃和決定,生活物資也由它們負責供應。但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差不多就是最近20年內,一切都改變了,這些機構好像一下子影響盡失,對於人及生活的意義已完全喪失。

马利克:对管理一无所知的人,注定遭受失败

於是,我們不再期望能在一個大企業裡一直工作到退休。在此之前,確實有些企業會讓人產生這種期望,並且它們也把這作為自身的優勢之一,然而現在這種優勢不復存在了,因為再也沒有人能打這種保票。工會也漸漸喪失了原有的意義,儘管它們和企業之間的談判仍然與以前一樣激烈。

當今社會,每個作為獨立個體的社會人都對自己負完全責任。這也許正是如今“人際關係網”之所以廣受熱議的原因。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社會生存能力,即使是在那些學校教會的技能派不上用處的地方,也必須保證自己對社會有“可用性”。

每個人,特別是年輕人,必須管理好自己的人生。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唯有通過後天學習才能掌握。

今時今日,教育和培訓已遠不能滿足需要。企業支付薪水給某個員工,並不是因為他擁有怎樣的聰明才智,而是因為他運用自己的才智取得了成果。誰能比其他人多懂一點管理,雖然不能說他一定可以獲得成功,但至少與其他人相比,他已經掌握了成功的先決條件。

相反,對管理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基本上註定要遭受到失敗的打擊。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其管理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預期結果的能力。

如果我們將基因的排列組合比作生命的解碼,那麼同樣道理,管理可稱得上是開啟社會生存能力的密碼了。

關於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富有實踐經驗的歐洲管理學專家,在德語國家被譽為“管理和教育大師”。管理學創始人彼得·德魯克對他的評價是:馬利克教授的確是當今“管理學中最權威的人士”。

本文摘編自《管理:技藝之精髓》

點擊小程序瞭解及購買本書

點擊文末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觀點

推薦語:歐洲的管理大師和管理教育家馬利克教授結合自己在管理行業30餘年的經驗,為我們指明瞭方向——管理是從資源到價值的轉換,是重要的社會職能之一,是一項人人都可以學會的技能。

马利克:对管理一无所知的人,注定遭受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