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端午節到底能不能互祝”端午節快樂”?

歪快


端午節到底能不能互祝”端午節快樂”?

每年的端午節都有討論:到底端午節能不能說快樂?一會一篇文章說不可以說“端午節快樂”,這會又有一篇說其實可以說可以互祝“端午節快樂”。

就像你說的那樣,真的在端午節人云亦云的,說端午節不可以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節安康的,其實沒啥根據的,不過端午節和紀念屈原有關,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嚴肅一點也好。

古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把這兩個和紀念陰人有關的節日放在一塊來說是有道理的。清明和端午節更像一種悼念憑弔的宗教儀式,是對已經失去的仙靈的紀念。多少在氣氛上面是嚴肅了點。

但是在我看來,這兩個節日恰恰是值得開心快樂的,因為都代表著新生和健康,是對生命健康的追求。清明插柳,柳樹容易成活,無心栽柳柳成蔭。而端午插艾,則是因為艾草可以祈百福,祛除百毒,保健康。都是對人有好處的節日,怎麼不值得開心祝福的呢?

當然,在清明節紀念陰人的時候最好嚴肅肅穆一些為好,在其他場合就沒什麼的。在端午節的重大紀念場所也是要肅穆的,但是比如在賽龍舟這樣的端午節活動,最好是開開心心的,因為那是一種拼搏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怎麼不熱血沸騰,開心快樂的呢?

但要尊重民間人的思維和感受,做人要學會察言觀色。確實有些人是不喜歡接受別人在這兩個節日祝福快樂的,那就換成大家喜聞樂見的祝福語好了,大家皆大歡喜,何樂不為的呢?


農村老俗話


端午節是追悼楚國大夫屈原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的日子。

這一天,全國百姓划龍舟到河裡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希望能載屈原坐龍舟回家。為了不讓魚蟲蝦蟹吃食毀壞屈原的身體。所以各地百姓都包粽子投入江中餵食魚蝦。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一個祭祀活動的傳承,所以這幾天最好不要說端午節快樂,最好是說端午安康。或者說端午平安。


人伴賢良品德高A


如果在端午節當天,收到朋友發來的祝福短信“端午節快樂”,你是該高興還是不開心?(和清明節祝你快樂一樣),小幫手個人認為這要看時間,假如在10年前,收到端午節快樂的祝福,很多人都還覺得挺開心的,畢竟有好朋友時刻在惦記著,而時間放到現在來說,如果發送端午節快樂的祝福,估計有些人就不開心了,心裡會說,既然不會發祝福,就不要發,竟是惹的人不高興。那該怎麼說?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說:端午節安康就可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我覺得網絡的發達佔很大一部分,以往大家不知道要說端午安康,現在都普及了,再說端午快樂的話,要被人笑話,但是,真正的事實呢?

為什麼端午節不能說“快樂”,首先要從紀念的人說起,端午節紀念屈原大家都知道,既然是祭祀的節日,說快樂的話,不太合適,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誰家有人去世的話,你去祝快樂,估計要捱打,隨後該節日慢慢的在變成了祈百福、祛除百毒、保健康等意思,這些寓意下,也不太適合祝快樂,所以,安康兩字顯得就合適了,平安健康,很符合節日的寓意。

不過,另外有些人則不這樣認為,既然是節日,而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還放假3天,從這點來看,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既然定為了節日,就可以祝快樂,舉個例子,對於上班族來說,每一個節假日的休息都是很快樂的,而且3天假,是一個不長不短的假期,適合出去遊玩,心裡都很開心,這時候,如果祝端午節快樂也無可厚非;另外,端午也有賽龍舟的習俗,在這個比賽上,很多人的辛苦,化為了最終的勝利時,每一個人都是很開心快樂的,所以,在端午節當天,祝福快樂也可以。

其實,在網絡上,真多能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大家的爭論也很激烈,而小幫手則認為,其實沒這個必要,不論是快樂還是安康,大家的本意都是好的,希望朋友一切順利,同時也可以藉著節日,平常不聯繫的朋友能夠聯繫一下,促進一下感情,也是挺好的。

最後問下大家,你今天收到的祝福是“快樂”還是“安康”呢?你認為應該說哪個?為什麼?


農民的小幫手


端午節到底能不能互祝“端午節快樂”?說法太多了,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其實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本人的建議,還是說安康比較好。

首先說是端午節這天,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因為這天,1、伍子胥被投錢塘江;2、曹娥救父投曹娥江;3、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所以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這樣也是對先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就像清明節一樣,不能互相說“快樂”。

其實端午節的名稱有二十多個,每個名稱都有不同的寓意,如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好多人認為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吃粽子還有別的寓意,而是因為粽子有稜角,它的稜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將病魔、災害剷除。

所以端午節這天,不同的地方,都用不同的方式過端午節,也用不同的方式來辟邪,大多數地方都用艾草來辟邪,我們新疆沒有,就用新疆的特產蘆葦來辟邪。

在這個社交盛行的年代,人們已經習慣了在節日裡互相祝福,一般默認的都是快樂,不然怎麼說是過節呢?大家都知道清明節這樣的追思節日不能發快樂。但是每年到端午節前夕,朋友圈、微信、QQ上都會收到,不少朋友發端午節快樂的祝福,其實,不要太在意了,別人能發給你,其實也是一種真誠的祝福心意,如果太過計較,反而會讓朋友難堪。所以,端午節說安康也可以,說快樂也不要太在意了,只要祝福是善意的就是好的,小夥伴們端午節安康!

我是頭條號天山可可,原創美食達人,家常菜、麵食、早餐都有,擅長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菜譜,記得關注我喲!


天山可可


不能!千萬不能。

1、“端午”又稱“端五”,端是首、開始的意思,端午最早的意思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

按照夏曆,五月屬於午月,所以,午月午日成為重午、重五;“午”在十二地支中屬於陽,因此“端午”又叫“端陽”。

“午”在古字裡是逆向,有忤逆的意思。逢“午”的五月在古人眼裡是兇月凶日。所以,這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兇”。

2、屈原投江的典故;

3、避災星,縫製小人動物戴在小孩身上,避災星。也有用雄黃艾草避蛇蟲的。

4、五色絲,長命縷,避兵避鬼避病瘟;

5、艾人艾草艾虎,艾是溝通天地神袛取陽超凡的靈物,採艾為人,懸門戶以攆毒氣。古人行軍打仗也會帶大量艾草,一是治病,更可用來尋找水源。


終南高揚


端午節,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都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節日。

粽子是自不必說的,肯定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

現在買粽子方便了,如果在以前,粽子沒有像現在這樣大量售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可能提前一兩週就開始準備粽葉、糯米等相關原材料了。

端午節的起源,是因為這天屈原投江,後人為了紀念屈原,所以把這天,成為端午,舉行祭祀。

至於粽子,也是為了希望屈原的屍體,能夠不被江中的魚蟲吃掉,而進行投餵的。

所以,一般來說,不要祝福:端午節快樂!

但是,現在的端午節,已經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了。

祭祀的成分越來越淡,歡樂的成分越來越濃。

大家把這個小長假,當成一個節日來過,無論是吃粽子、賽龍舟、頂雞蛋、採艾葉、插艾蒿,都是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

從這點來說,如果對人說:端午節快樂!也未嘗不可!

總之,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祝福,祝你幸福開心順遂,就可以了!

文字,不重要,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你說呢?

我是放飛九月,喜歡旅遊、攝影、美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分享美食美景體驗。


放飛九月


5月5日端午節從歷史過往來講是有點悲壯的日子。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等。所以在這個悲壯的節日適不適合說快樂呢?

說快樂並不是不合適,而是因人而異。人往往會通過一些日子來緬懷親人,端午節起源就是用來紀念,端午節活動更多是祭祀意義。如果你面對的人在這些節日興致不高,那可能是觸景生情,就應該多以安康來互助。

節日本身就是一場大型的全國盛宴,紛紛在這一日親朋好友走動,一起看龍舟。本是一個很歡愉的節日。如果你覺得安康比不上快樂那樣瀟灑自在,那就用其他的方式祝福,比如古人還喜歡互贈五彩絲帶。

每日生活故事體育資訊笑話分享。多謝關注頭條號,多多互動。


今一談故事


端午馬上就要來了,節日的氣氛也越來越濃。在我們逢年過節的時候、一般在嘴邊說的都是節日快樂的祝福語,但是在端午節的時候卻聽著很多人說端午安康。難道說端午節快樂不可以嗎?這裡面的緣由又是怎樣的呢?


端午節故事的起源來自於古代屈原愛國投江的故事。相傳屈原死後,人們怕江裡的魚兒沒有吃的就會去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想餵魚兒米來引走它們,但是米粒一顆一顆太散,人們便想辦法用毛竹葉子包裹起來丟在江裡,隨後衍生出了粽子的節日美食。畢竟這是祭奠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是一個比較正式嚴肅的節日、和清明節有一點相似,但是清明節是為所有亡故之人祈福,而端午是專門為屈原而設。之所以說端午安康,也是傳說的故事裡就是為了讓屈原的身體安康不受破壞,為了保住愛國詩人的身軀。


但是隨著時代的更替,這種嚴肅的氣氛淡化了不少,大家都是在這時候為家人祈求安康,嚴肅的氣氛淡化之後也開始衍生出端午快樂的祝福語,說是錯也不算錯,在端午期間和家歡樂就是一種快樂,只是端午安康的說法更有源頭。

在端午佳節期間也衍生出更多祈福的習俗,比如掛艾草,做香包,喝雄黃酒等等,都是為了趨避不好的事物。只要在端午期間和家人一起快樂生活,兩種祝福語我覺得都是符合節日氣氛的。


用戶73369583746


中華傳統節日,大多數都不宜互祝節日快樂。

新春伊始的春節,人們也不說節日快樂,新年快樂不過是沿習西方的叫法,國人一般說新年大吉,或者是新年大吉大利、恭喜發財,把美好的祝願融入祝福語中,不是一個快樂就能概括的。

三月清明節,是一個思念逝去親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為魂”,在對逝去親人,更多的是懷念、是追思,心裡充滿肅穆和感傷,這個時候,萬萬不能祝節日快樂的。

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紀念先人的節日,更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不必去互相問候。

七月半中元節,民間稱之為鬼節,要是一句中元節快樂,不知要引起多少人的不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團圓比個人快樂要好得多,人家蘇東坡就不說快樂,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多好呀,千百年來人人傳唱。

中華傳統節日,我覺得都不必去互祝快樂,最好的問候是:“你吃了嗎?”


把生活當旅行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類似一種對某種精神的追悼,所以不應該說端午節快樂,如果你覺得想看看朋友、領導,就帶點粽子,說起來也合情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