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默照禪(29)|涵蓋乾坤、無欠無餘、廣大自足的心量

默照禪(29)|涵蓋乾坤、無欠無餘、廣大自足的心量

2018年第 23期 總第 41 529日出版

默照禪(29)|涵蓋乾坤、無欠無餘、廣大自足的心量

初時,可藉助隨息,以整個身體的覺受為所觀之境,作為旁觀者,有意無意而照之。之所以藉助隨息,一則可以進一步放鬆身心,二則可以令心不馳散。之所以要以整個覺受而不是某個部位的覺受為所觀境,意在平等無分別,破除執著。因為心一執著,即取捨鬥爭隨起,寧靜全無,身心將不知不覺滑向緊張不安。之所以要有意無意,是為了更好地趨向無心。因為太作意必將不知不覺地滑入分別取捨執著當中;若不作意,即有可能散亂外馳,失去正念。此有意無意,大慧宗杲謂之“忘懷管帶”,其分寸唯當事人慢慢體會、靈活把握。

此一步功夫,當身心完全放鬆和安穩之後,即可有意無意藉助隨息,把整個外境之動靜,當作自己的大身體,作為所觀之境,此時小身體的覺受只是這個大身體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當以涵蓋乾坤、無欠無餘的廣大自足的心量,不將不拒、不取不捨之旁觀者的心態,默而照之,不起動念。久之,境界越來越廣大,越來越深邃,內心越來越平靜,漸漸地,融身於外境,乃至不知身之所在,然仍有主觀的能覺受的我在,有深邃無邊的外境在,動靜二相瞭然於心。

默照禪(29)|涵蓋乾坤、無欠無餘、廣大自足的心量

隨著功夫的深入,接著就會進入一種不聞外在聲音之動相的寂靜境界中,此境界只是寂靜,沒有光明(因為色陰區宇中的堅固妄想未破),且不穩定,但稍一動念,聲音之動相又歷然於耳。此時,不可有“守住”、“怖失(害怕失去這種寂靜之境)”之念,當繼續做“徹底放下,心中無事”的靜觀功夫,即可進入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空靜光明之境

。有相的境界沒有了,但是猶有空明之境在(因為受陰區宇中的虛明妄想未破),猶有能覺在,猶有主觀的我在。此乃定中的路途風光,非是正悟,故不可生“守住”、“怖失”之念,不能住在上面,需要繼續做“徹底放下,心中無事”的靜觀功夫,功夫淳熟,漸漸進入無心的狀態,時節因緣到了,或在某個外緣的激盪下,能觀的覺和所觀的空明之境之二邊對待突然被打破,那時便沒有了能觀的我,根塵迥脫,能所雙亡,初證人空,此是初關景象。

然功夫到此並沒有完成,還沒有證得法空,更有悟後起修、圓滿功德、轉身向上等過程在。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後文《默照禪的用功階次》中略加展開。

默照禪(29)|涵蓋乾坤、無欠無餘、廣大自足的心量

歡迎大家對《生活禪時代》積極留言互動

我們將有精美紀念品贈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