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春秋戰國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時期,此時的文化璀璨、百家爭鳴,將中華文明的智慧推到了最巔峰的狀態,為後期的天下大統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那麼春秋戰國這個歷史名詞又是怎麼來的呢?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其實春秋和戰國時兩段歷史時期,春秋是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也就是東周建立的第一年為開始,止於公元前476年戰國前期,總共295年。當時負責記錄歷史的是魯國人,他們喜歡把各國發生的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這樣分門別類的記錄下來。這也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記錄歷史事件的書,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記錄了242年的歷史事件。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當時的中國屬於農耕社會,所以各國之間的重大事件基本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時間長了之後,這部編年史就漸漸的被人稱呼為《春秋》。由於這本書所記錄的年代,與此時的客觀歷史發展階段大體相同,所以歷史學家就將這本書名來作為這段歷史時期的名稱。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在過去許多儒家弟子都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孔子活不了那麼久,否則豈不是成了妖怪?所以,這應該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孔子則是其中的整理者之一。而戰國這個名稱實質上是春秋之後七大諸侯國在內心默認的一個事實,因為此時諸侯混戰,爭當天下霸主,所以他們自己也將這段時期稱呼為戰國,形容的就是天下混戰的局面。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等到西漢末年劉向所編纂的《戰國策》一書出版後,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七大諸侯連年征戰的過程,更是把戰國這個詞的含義鞏固了下來。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你知道嗎?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止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總共255年的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對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至關重要,也常常被歷史學家稱呼為中華文明的第一次文化大爆炸,其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新制度和新秩序,導致了各種隱性的變革和並構,最終引起了社會的變革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是中華文明和智慧最繁榮的一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