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晉人端午“說粽”

李星民

晉人端午“說粽”

《荊楚歲時記》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在這一天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粽子,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本作“粽”,音同“粽”,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宋《集韻》有“粽,角黍也。或作粽。”宋明以前,多稱角黍。

晉人端午“說粽”

百姓吃角黍,最早追溯至商周時代。《禮記》、《荊楚歲時記》等載,夏至之日,新黍成,古人以葦葉包黍成牛角形,以嘗黍祭祖,慶賀豐收,皆因古之黍、牛角皆為祭祖之物也。

東漢後期,角黍在仲夏端午開始食用。周處的《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烹鶩角黍,龜鱗順德”之記載,因角黍之陰(葦)陽(黍)相包、“俎龜粘米”調和,可消災強身。晉及以前,端午被視為避惡之日,多有沐蘭湯、採草藥、插艾葉、戴香包和百索(五色絲線)等活動,飲食則有制涼茶、飲雄黃酒等傳統,皆為除邪祈福,此遠古習俗至今猶存於山西民間。晉之烹鴨源於食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晉人以野鴨代之,此俗後流傳不廣。

晉人端午“說粽”

端午食角黍

三國時代,端午食角黍始賦新傳說。劉義慶《世說新語》雲:“周時,楚屈原以忠被讒,見疏於懷王,遂投汩羅而死,後人吊之,因以五色絲系角黍,於節日投江以祭之”,吳鈞《續齊諧記》更有屈原顯靈,說楝葉、五色絲為蛟龍所憚,教人系角黍以祭的神話。此後唐宋文人多認此說,端午節變成了以食角黍祭屈原的節日。然各地此節百姓懷念不同,如吳祭伍子胥,越祭曹娥、秋瑾,晉地代州則流傳常遇春祭母、介休以晉糕祭介子推等,人物不同,中華英烈之忠孝精神則一脈相承。

唐宋及後,角黍被最終固定為端午節令紀念食品,開始加入不同餡心,製成不同形狀,且相互饋送明禮。明清以後,多用糯米包裹,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粽,俗作粽……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

晉人端午“說粽”

端午粽子來源

山西民間粽子,以葦葉相包,多為古法。如純黍米或白米粽子,不加餡心,蘸糖吃,稱“角黍包金,香蒲切玉”,為遠古遺風,唐韋巨源《食譜》有記。還有“二米粽子”,早在西晉時即有,《食經》的“粟黍法”,即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

今山西粽子仍以黍米或糯米包紅棗制粽為最多,美其名為“黃金白玉裹瑪瑙”,是北宋小棗粽的延續。山西從南到北有九大名棗,如平陸屯屯棗、運城相棗、稷山板棗、臨汾堯棗、太谷壺棗、交城駿棗、柳林大棗、保德油棗等,均可成粽子餡料,稍加變化又有棗泥餡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意在讀書郎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家有中考、高考學生的,有些家長也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山西又是小雜糧王國,豆類最多,以豆類或豆沙為餡的粽子也很普遍。除吃粽子之外,山西民間還有吃涼糕之俗,有的地方稱晉糕,為暑夏美食。有的兼食麻團,為唐朝端午食粉團之遺風(《開元天寶遺事》)。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今天,晉人傳承晉粽傳統之時,又視江南竹葉鹹味粽為新寵。美食之交融,文明之大化,可謂南北地神奇佳品,三千年玄妙風俗,賦作詩云:“萬物幻化終有因,千年角黍在三晉。古為慶豐祭祖魂,今說忠孝饋朋親。”

附錄:晉人端午文藝指南

吃粽子:端午節的第一項風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晉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晉粽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飲雄黃:晉人端午有喝雄黃酒的習俗。舊時視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端午節要飲雄黃酒,還要將酒“揮灑床帳間,以避蟲毒。”端午節喝雄黃酒是很有“說道”的。在“白蛇傳”的故事裡,有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真身的橋段。因此,人們認為蛇、蠍子等害蟲可由雄黃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黃酒後,還要蘸著雄黃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處,以驅邪避害。

插蒲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晉人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娛樂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鬥百草:鬥草就是古人端午採草藥歇息時,相互玩耍逗樂的一種休閒遊戲。鬥百草的玩法之一是比較草的韌性。這就要求參賽者在參賽前注意尋找那些草或花莖有韌性的作為自己的“選手”,無形中形成識別花草的要求。那種能“鬥”倒各草的“選手”,則成為大家公認的當日“百草王”。鬥百草另外一種玩法是比賽誰採摘的花草的花色品種多和新奇。

系百索:系百索又叫“端午索”,還叫“長命縷”。系百索的風俗漢代已形成,漢應劭《風俗通義》說:“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用青、赤、黃、黑、白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繫於手臂、腳腕和脖子上,以此來驅瘟病,除邪氣,止惡氣,求吉祥之說。

戴荷包:做荷包,裡面有裝五穀雜糧的,有裝樟腦球的,還有裝硃砂、雄黃、香料的。再配上五色絲線合股搓成的線索,佩戴在孩子胸前,或套在脖子上,小巧玲瓏,清香四溢,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

插艾蒿:在宅院中還有“端午到、插艾蒿”的習俗。艾蒿昧辣,是一種芳香化濁藥物,具有殺蟲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蒼蠅往往避其味而遠逃。端午節,家家戶戶要在門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