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絕世美人甄宓,本來深受曹丕寵愛,但為何晚年卻如此悽慘?

韓聖劍


怎麼說呢?按俗套說這個是美人遲暮的悲傷故事,但是我覺得甄宓之所以晚景悽慘,除了曹丕薄情,還有她自身的原因,她實在太“白蓮花”了,而“白蓮花”其實讓人討厭。

首先,甄宓的美在歷史上是有跡可循的,後人曾說:“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可見她的確有曠世之美。

除了美,甄宓還有著良好的家境,她的祖上是朝中的太保,父親也是上蔡令,所以在東漢那個貴族統治的年代,像她這樣的出身是很受門世族大家歡迎的。

另外,甄宓特別好讀書,打小就喜歡從書中尋找淑女典範做為自己的榜樣,不僅如此她還特別善良有遠見,有一年鬧饑荒,老百姓都沒有糧食了,她家趁機大發難民財,她卻說:“亂世求寶非善策。應開倉放糧賑濟百姓,這才是惠民之舉。”她家人覺得有理,於是將糧食無償賑濟給了四方百姓。

甄宓也因此豔名遠播,當時權傾天下的汝南袁氏的當家人袁紹,聽說後,便帶著重禮來替次子袁熙謀娶了她。

這次,甄宓是憑著貌美、善良嫁給了豪族“汝南袁氏”。

不過,當時天下大亂,美人也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沒過多久,曹操趁著袁紹北方征戰,攻了他的老巢,甄宓就這樣又落到了曹操次子曹丕的手上。

據說,曹丕初見甄宓,驚為天人,讚歎不已,所以曹操這才擦掉口水,將甄宓讓給了他,於是甄宓再次成為了曹丕的妾室。

想要混得好,必須有心眼,我認為甄宓是相當有心眼的。

她首先把曹操和卞夫人侍奉得相當安逸,然後對曹丕百般溫柔,再加上她長得美,曹丕很快就醉倒在她的溫柔鄉里,不久,她便生下了曹叡和東鄉公主,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獲得了專寵,她接下來便是拉攏其他妻妾,她勸受到寵愛的妻妾們要更努力向上,而受到冷落的妻妾則溫言開導,因此她在曹丕的後宮中人緣好,口碑好,是個人都誇她有大家風範,賢良淑德,沒有妒忌心。

她還常常勸曹丕要多納家世好的女子為妾,這樣才能子嗣興旺,家業昌盛。

多明事理、多豁達的姑娘啊!這樣的姑娘誰能不愛,誰能不誇?所以好色的曹丕覺得她實在是太懂事了,愈發愛她愛到骨頭裡。

也正是她的這番表演,讓本就不得曹丕寵愛的嫡妻任氏的地位岌岌可危,果然沒過多久,曹丕便要把左看不順眼,右看不順眼的任氏休離。

這時,甄宓又出場了,她一邊流淚一邊說,如果休離了任氏,別人肯定認為是因為我的緣故,到時候公婆會說我自私,妻妾們也會說我的不是,你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曹丕休妻,我怎麼看和甄宓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結果她這樣一鬧,愈發堅定了曹丕的行為,於是任氏果斷悲劇了。

幹掉了任氏,甄宓更加努力向上。

卞夫人隨軍出征,路上受了風寒染了病,甄宓得知後為自己不能親自侍奉而日夜啼哭,感動的曹府上下都覺得她實在個好媳婦,還是卞夫人見多識廣,兩人見面後,甄宓又哀哭不止,卞夫人只得安慰她說身體已經無恙。隨後長嘆一聲:“多孝順的媳婦啊。”(好想採訪一下卞夫人,你為什麼會長嘆?)

同樣是隨軍出征,這次甄宓的兩個娃也隨同,倒是甄宓留守家中,結果一年後,卞夫人帶著兩個娃回來時,發現甄宓臉色紅潤,絲毫沒有牽掛之苦,於是問她:“你不想念你兩個孩子嗎?” 甄宓說:“她們和夫人在一起,自然不擔心。”

這兩件事,應該是給卞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甄宓的行為實在不合常理,所以這就為後面甄宓倒黴時,她為什麼不出場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看曹丕。

曹丕是個實在人,他聽甄宓說要他多納妾,可是認了真,於是廣納姬妾,充實後宮,其中才貌俱全的郭女王特別招他喜愛。

甄宓哪能容忍自己受到冷遇,可是論外貌,自己畢竟吃了年齡的虧;論才智,郭女王分分鐘秒殺她。

此時的甄宓心裡除了怨恨就是怨恨,成天說些陰陽怪氣的話,這話自然一句不落得被人傳到了曹丕的耳中,曹丕這才發覺她心口不一,也就開始厭惡她。

處於弱勢的甄宓無奈之下寫了一首《塘上行》,想讓曹丕回心轉意,沒曾想曹丕真不是文學青年,他好恨做文學青年的大哥曹植,這會又看到甄宓也寫詩來嘰歪,一怒之下便將她毒殺了。

這事真怪不得別人,甄宓從一開始就在“白蓮花”的路上狂奔,她總以為我又美,又有才華,又賢良,人人都把我來誇,可是她不知道用力過猛,總會有明眼人看穿她的舉動,比如卞夫人,她那麼孝順,可是孝順得過了火,讓卞夫人看透了她,所以她死時,沒有人替她求情,卞夫人不會,曹操不會,曹丕的那些妻妾也不會,因為沒有人是傻子。


張生全精彩歷史


甄宓之所以能獲得曹丕的寵愛,一方面是她長的美,用傾國傾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在三國是可以和貂蟬相媲美的絕代雙嬌。另一方面她有才情。她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尤其擅長舞蹈,在絕美舞姿在三國堪稱一絕。

甄宓晚年之所以失寵,落得悽慘下場,主要原因也有兩個。


一方面是甄宓到了晚年姿色已退,容顏已減。而曹丕又是一個喜新厭舊的好色之徒,他對甄宓已沒有新鮮感,再加上甄宓隨著時間流逝,已是人老珠黃。曹丕移情別戀,寵愛她人也在情理之中。後來隨著李貴人和陰貴人的得寵,失意的甄宓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曹丕憤怒之下,把她打入了"冷宮"。

另一方面甄宓是個有個性有追求的女性。甄宓原本是袁紹的兒媳。袁紹滅亡後,甄宓被曹丕所得。但甄宓真正喜歡的人卻是曹丕的弟弟曹植。曹植長相帥氣,又才氣十足,其詞賦在三國也是一絕。才子佳人,曹植和甄宓一見鍾情,相互垂情。但卻只能偷偷摸摸交往。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曹丕知道後,怒不可遏,他一邊用權力打壓曹植,讓其流放外地。另一邊曹丕沒有再手下留情,處死了甄宓。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說起甄宓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陌生。但相傳曹植的《洛神賦》就是以甄宓為原型寫的,可見這位美人的傾國傾城。

甄宓出自名門,三歲喪父,年幼早慧。相傳甄宓睡覺時,都好像有人覆之玉衣,又有相士說她未來貴不可言。甄宓先被袁紹次子袁熙聘娶為妻,後來曹操大破袁紹,攻下鄴城,留守侍奉婆婆的甄宓被俘。曹丕看見她美貌絕倫,便向曹操求娶了甄氏。甄氏不僅賢德,而且文采出眾。嫁給曹丕後,獨得寵愛,擅室數年,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東鄉公主)。曹操也很重視甄宓,有次會客中劉楨不拜,反而平視甄氏,曹操便將其發配為苦役磨石。所以甄宓當時在曹家是非常尊崇的。

關於甄宓的死,有三個版本。

版本一:曹丕初登帝位,欲立甄宓為後,甄宓認為自己德行不夠,而且久病在身,堅決不受。曹丕三下璽書甄宓三讓。同年六月丁卯,甄宓病重去世。曹丕哀痛,追贈皇后璽綬。



版本二: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在曹丕和曹植的奪位之爭裡,曹丕納的妾室郭女王非常受寵,而且時常給曹丕出謀劃策,為曹丕能爭得王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曹丕繼承王位的時候,就直接封郭女王為夫人,這其實變相的廢黜了甄宓。等曹丕篡漢自立,封郭女王為貴嬪,統率六宮時,甄宓卻被扔在鄴城。從專寵到冷落,甄宓的寂寥可想而知,頗多怨言,曹丕聞知大怒。後來甄宓寫了一首《塘上行》表達閨怨,曹丕恨恨的遣使一杯毒酒鴆殺甄宓。可憐甄宓,絕代芳華,香消玉殞。直到親子即位後,才被追諡甄氏曰文昭皇后。



版本三:陰謀論。郭女王不停的進讒言,加之甄宓確實有怨念,被曹丕賜死。死後郭女王指示以發覆面,米糠塞口,好讓她無臉見人,不能申冤。九年後曹叡得知真相,以同樣的方式逼死了郭女王。

甄宓死時,曹叡已經17歲了,這位政由己出、殺伐果斷的皇帝,不可能這個年紀都不知道自己母親死的真相。而且甄宓死後,沒有生育的郭女王以皇后之尊收養了曹叡,讓他名正言順的登基做了皇帝。再者,郭女王去世後,曹叡給她的諡號為文德,比給其生母甄宓的諡號文昭要高多了。縱觀中國歷史,只有兩位皇后得到了文德之諡,一位郭女王,另一位是李世民的長孫皇后。而且曹叡對郭女王家族的厚待也是胖人不可想象的。以上種種,我覺得郭女王設計殺害甄宓不怎麼可信。



大約是人們對美的事物總是太過偏愛,所以演繹出了許多版本,讓這位絕代佳人更有神秘色彩。


如是史社


甄宓是個長的非常好看的女人,並且她非常有賢名,在河北一帶非常有名 素有“河北甄宓俏”的俗語,當時名震天下的袁紹,便為次子袁熙求得婚事,並且婚後非常和睦,袁熙也很疼愛尊重甄宓,相敬如賓。


在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打敗以後,曹操乘勝追擊 一舉攻破冀州 當時甄宓正在冀州與袁紹之妻一塊被曹操俘虜 當時曹操也是驚於甄宓的美貌,並讓人好生看管,過一會曹丕便來,見有人把守,便硬要搶入,守衛不敢阻攔,曹丕便見到了甄宓 驚為天人 要取之為妻 曹操便下令二人擇日成婚。

甄宓在曹丕與曹植爭奪王位的時候在曹丕面前表露出不想讓曹丕贏過曹植,甚至曹丕在收到曹植手下人侮辱的時候還想讓曹丕贏了以後放過曹植,不要為難曹植,使曹丕很是生氣,再加上曹丕新納郭女王 郭女王十分工於心計 甄宓乾的事情也讓曹丕很是惱火,於是時間一長,曹丕決定處死甄宓,並讓甄宓以發覆面,口含米糠,極慘的死狀。



回顧甄宓 她想的還是太簡單 並且不為曹丕考慮,處處為曹植說話,作為一個妻子是不合格的,並且干預曹丕的政治作為,這更讓曹丕感到不悅,最終被處死。


背影75192553


美女晚年和普通女人一樣,年老色衰,沒啥區別。越美越過不了正常人的生活,無兒無女,老了又不受寵,淒涼是難免的。所謂“英雄末路,美人遲暮”,過氣後的落差更大,越顯淒涼。漂亮女孩應該選擇我這樣的普通人,和我生一堆孩子,相夫教子,平平淡淡才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