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A股見底的時候都有哪些特徵?

一百年一場夢


  • 歷史上A股的底部有幾個。一個是998點,這個底部和牛熊階段我沒有經歷過。第二個底部是1664點左右,由此產生了2015年的大牛市。這個牛市可能大家都有過經歷了,也最為大家所熟悉。那種每天成交量過萬億的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之前好象也有討論過A股見底時的特徵。這裡再簡要地說一說。

  • 首先,A股見底時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因為A股向來牛短熊長。熊市經歷的時間長了,一旦牛市來了,也認為是熊市。然後,稍微有利空,底部區域的個股還會反覆下跌。因此,只能用底部區域來形容這個見底。其實,李大霄的各種形容底的名詞也是這個意思。什麼鑽石底,嬰兒底,兒童底等。非常形象生動。只不過底部區域時間太長,他又提出過早,經常會被人說就是這個樣子。
  • 其次,底部是嚴重縮量的。底部區域的個股是不賺錢的。沒有賺錢效應就不能吸引眼球。一買就套,一賣就飛是經常有的事。反反覆覆折磨,讓人覺得信心全無。一部分人選擇臥倒!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愛咋咋地吧。另一部分人則是虧怕了,持續觀望。在底部也不敢出手。因此,成交量會不斷萎縮。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的天性總是追漲殺跌。誰也不用嘲笑誰。嘲笑別人等於嘲笑自己的弱點。

  • 最後,底部基本是大藍籌估值到達一個基金和機構認可的區間。現在的估值區間就是底部區間。所以大藍籌非常抗跌,而小票可能會由於高估值還在下跌。這也是底部的一個重要特徵之一。李大校經常也用詳細的數據來分析這個底部估值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不過,大部分手上的個股並不是大藍籌,有可能在底部區域還被慘烈下殺。給人的感覺就是深不可測。
  • 雖然上週五老特搞事,A股不斷創下新低。但不能否認A股現在就是一個底部區域的事實。大盤即使在未來走出底部也不見得所有的個股都會上漲。這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A股,這點是必須認清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對於A股來說,這麼多年來總是有一個很明顯的標籤,那就是牛短熊長,十年前二字頭,十年後又重新迴歸二字頭,十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對於A股來說還在原地踏步,這兩天的下跌估計把很多的抖正懵,都在討論A股什麼時候見底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啪的看法是這樣的。

一、市場恐慌、人心渙散

歷史上的真正的大底都是在絕望中產生,這個時候整個市場的特徵是人心思空、談股色變、各種謾罵批評聲一片。就比如說2008年金融爆發之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市場上到處都在談論金融危機,想著如何去應對危機,如何進行資產的保值。因為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股民都在不斷的割肉賣出,恐慌盤不斷湧現,都在捶胸頓足、後悔炒股,網上一些“偽股民”也開始製造各種段子進行調侃。任何看多市場的言論都會被認為是“公敵”,2015年之後的2138當時的情況也都是類似。

二、交投低迷、成交量極度萎縮

因為人心思空,市場上的活躍性並不是很高,沒人與參與也沒人去買賣,因為大家此時此刻都堅信不疑的認為還要跌,所以成交量都是極度萎縮的,所謂“地量見地價”這個股市諺語就是這麼來的,比如2638時候的成交量比之前的成交量減少了獎金百分之七八十。

三、產業資本開始行動

誰對上市公司最瞭解?毫無疑問,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高級管理層,因為自家的公司到底是什麼樣子,股價到底有沒有低估他們最為了解,所以往往在熊市的末期他們就開始大舉增持自家的股票,在股市即將見頂的時候開始大幅減持套現。雖然個別上市公司的增持行為代表不了什麼,但是當這種增持演化成為增持潮的時候,成百上千家公司都在主動增持的時候就要特別引起關注。這些產業資本的增持往往要比機構的評級要靠譜的多。

好了,就先說這麼多,覺得啪哥說的有道理給啪哥點贊,如果你有不同看法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更多股票知識關注啪哥實時動態即可。


趣聊財經


要討論A股見底,老揭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

政策底:目前還沒有政策出臺。只有高層表態,譬如央行行長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表示,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此外目前四大報齊發社論,力挺中國A股。

上海證券報:股市運行的有利因素並未改變;

中國證券報: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基礎;

證券時報:面對市場波動不妨多一分冷靜;

證券日報:我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股市大幅下跌。


最近還有王亞偉等13位私募大佬今日集體發聲唱多抄底,這樣的唱多聲音發出來,一般來說,還未到底部。


老揭倒是認為,現在最管用的就是放水,緩解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是當務之急。比光喊話力挺,要管用得多。


估值底:前天我用了海通證券的報告,他們認為目前市場主要指數估值已經接近2016年1月熔斷行情的低點,也就是上證2638點時的估值。


今天我還看到了一篇華林證券關於估值底的報道,他們認為,目前滬深兩市平均估值(市盈率和市淨率)仍距離2013年熊市底部有一定的距離。


2013年至2014年兩市市盈率曾經屢次跌至12倍後出現反彈,截至2018年6月,兩市市盈率在17.58倍。考慮兩市2018年業績增速在20%左右,則預計市盈率有15%的調整空間。


從市淨率來看,上次市淨率低點1.58倍出現在2014年5月份,而目前市淨率為1.89倍,相距仍有17%的空間。


市場底:真正的底部,都是由市場各方力量自發組成的,當空頭手裡已經無籌碼可拋,當多頭手裡也沒有子彈可買,這個時候大概率很形成底部。所以老揭我個人認為,市場底,才是市場真正的底部(區域)。從90那年代的333,2005年的998,到2008年的1664,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無法預測的市場底。


揭幕者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識,回顧A股多個市場大底,總是有一些相似的特徵。

特徵一:一元股,仙股增多

所謂的一元股就是股價低於2元的股票,所謂仙股就是股價低於1元的,我們以近5年的,根據每個牛市起點一員股和仙股數量的統計,當一元股數量達到10只以上時基本上大底形成,可以進場。

特徵二:可轉債跌破100元,90元

如果出現可轉債破面值,那就成了進可攻,退可收的良好品種,多次底部出現的時候可轉債都是出現大規模破面值的情況,無一例外歷史大底會出現。

特徵三:市盈率,市淨率

從1992年11月份到2013年6月份,歷史上的6次大底,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平均值為15.31倍;市淨率在2倍以下,平均值為1.76倍。

特徵四:破淨股

根據多次大底的統計,破淨股炒股100只時,說明距離底部不遠了。

特徵五:券商,通信板塊大漲

每次歷史底部的確認是通過券商板塊的大漲和通信板塊的大漲來實現的

根據上面的一些經驗可以看出目前市場大底正在逐步形成


小板姐姐


我從2002年2245點時開始關注股市,到現在已經16年了,我經歷過幾次慘烈的股災,至今記憶猶新。A股見底要看是什麼底,階段性的底,就是一輪輪大跌之後,大家都對後市不看好,在社會上也很少有人談股市了,這時候貨幣政策開始放寬,各種利好消息出來,都不被市場認可,階段性的底部給人的感覺是,多空雙方對這裡產生較大分歧,股指探底的過程也不是很可怕。

但是歷史大底就不同了,很多個股股價跌得面目全非,多數股票市盈率都跌得很低,股市也從最高位跌去七八成,市場利空消息不斷,股民個多數虧損在50-60%之間,而且還時不時傳來個股崩盤的消息,真正的998點A股底部,我是在2005年6月經歷了一回,猶如地獄一般,回事不堪回首。

第一,當時A股連續下挫,任何想抄底的資金進去,都是刀口舔血,越是底部區域,下跌得越是瘋狂,當年股指跌破1300點時,市場一片驚恐之聲,然後在經過一番掙扎之後,股指直奔1000點大關,此時很多人開始絕望割肉,本來寄希望於救市政策已經多次落空,市場傳言A股還要直奔600點,恐慌性割肉盤大量湧出,即使是在股票跌得只剩下沒多少錢的時候,也有人不顧一切的割肉。

第二,當年跌到998點時,任何反彈,都被視為誘多,所以正應了那句行情在絕望中產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結束。這種絕望是隻要有反彈,就會有大量的拋盤湧出,不計價格,不計虧損,感覺現在拋售股票,總比將來一分不值要強得多。所以很多人割肉也割在了地板上。當時莊家在A股底部區域,反覆折騰,很多散戶都把極其便宜的籌碼割給了機構投資者。

第三,真正的A股底部,沒有人敢看多,股市每天的成交量很少,股票交易所裡面幾乎沒多少人,很多股民都跟我說,反正都跌到這份上了,隨它去吧。也有很多資深股民因為輸得很慘,從此金盤洗手,在底部區域割內止損,再也不敢進入股市了。這種事情,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A股底部的日子,非常慘烈,反覆折騰,讓人心力憔悴,真正敢於抄歷史大底的人,恐怕也沒有幾個,這個心理承受能力要非常強悍的。


不執著財經


1 營業部冷清:

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來營業廳了。證券營業大廳中的散戶不超過3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打撲克。要知道平時大廳中都是數千人的,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

現在的營業部由於鼓勵股民在家上網炒股,所以平時營業部的股民少了很多。即使牛市時也沒有當年那麼多散戶在營業大廳炒股了。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的是在人氣低迷時來營業部櫃檯開戶的人極少——有時甚至當天只有一二個人來開立股票帳戶。

1 營業部冷清:

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來營業廳了。證券營業大廳中的散戶不超過3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打撲克。要知道平時大廳中都是數千人的,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

現在的營業部由於鼓勵股民在家上網炒股,所以平時營業部的股民少了很多。即使牛市時也沒有當年那麼多散戶在營業大廳炒股了。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的是在人氣低迷時來營業部櫃檯開戶的人極少——有時甚至當天只有一二個人來開立股票帳戶。

2 成交量低迷

由於很多個月甚至幾年來股市都沒有什麼行情,市場每天的成交量很小,很多股票早盤一二個小時以後才開始有成交。上證A股的每天成交量只相當於牛市時每天的十分之一左右。

3 市場對利好基本沒反應

市場雖然出現過政策利好,但是市場只是出現一日遊行情,股票只是略反彈就又跌下來。很多公司公佈了增持計劃,並實行了增持股份,但市場依然下跌。

老胡說財現在每天在【微信公眾號:3071389841】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賢豐控股002141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下盤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越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86個點漲幅,很多看了筆者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筆者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西安旅遊000610前期該股籌碼震盪吸籌,9號股價回踩支撐線,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73%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賢豐控股、西安旅遊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老胡說財微信公眾號:3071389841】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老胡說財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老胡說財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老胡說財微信公眾號:3071389841 】


QQ空間用戶49619


歷史上A股見底的時候都有哪些特徵?這個問題問的好,下面牛哥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希望對大家的股市投資有所幫助,多謝。

我們先找一下A股歷史性底部的行情走勢圖:周線

(1)2005年6月:998點

(2)2008年10月:1664點

(3)2013年6月:1849點

(4)2016年1月:2638點

(5)2018年8月:2653點

A股歷史性底部行情的市盈率情況:動態PE

A股歷史性底部行情的市盈率情況:成交量

歷史上A股見底的時候都有哪些特徵?下面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技術面:

技術形態方面:出現明顯的底部形態,比如單針探底或雙針探底,W底或雙底形態,或V型反轉等形態。

成交量方面:出現地量走勢,前期成交量創新低,隨後成交量溫和放大,持續放大。

均線方面:多條均線粘合交叉,向上發散,形成多頭排列。

技術指標:MACD之後,出現金叉信號或底背離特徵明顯,有弱勢區域轉為強勢區域。

資金面:資金大幅流入,權重股題材股全面上漲,漲停個股家數不斷增多。

週期性共振買點出現:日線,周線,月線MACD均出現金叉走勢,MA均線均出現粘合交叉,向上發散。

其他方面:政策底,估值低,技術底,市場底高度一致。

新增投資者人數越來越多,融資融券餘額不斷增加,投資者跑步進場,無論走在哪裡,大家都談論這股票行情或個股。這一般都是牛市的特徵和標誌。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我在1996年開始炒股的。很幸運的是我做為新手進場時就是一個行情大底部,當時是上證指數500多點。因此我對於當時的市場環境是記憶猶新的。

當時的市場環境是這樣的:

1 營業部冷清:

絕大多數的人已經不來營業廳了。證券營業大廳中的散戶不超過3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打撲克。要知道平時大廳中都是數千人的,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

現在的營業部由於鼓勵股民在家上網炒股,所以平時營業部的股民少了很多。即使牛市時也沒有當年那麼多散戶在營業大廳炒股了。但是有一點沒有變的是在人氣低迷時來營業部櫃檯開戶的人極少——有時甚至當天只有一二個人來開立股票帳戶。

2 成交量低迷

由於很多個月甚至幾年來股市都沒有什麼行情,市場每天的成交量很小,很多股票早盤一二個小時以後才開始有成交。上證A股的每天成交量只相當於牛市時每天的十分之一左右。

3 市場對利好基本沒反應

市場雖然出現過政策利好,但是市場只是出現一日遊行情,股票只是略反彈就又跌下來。很多公司公佈了增持計劃,並實行了增持股份,但市場依然下跌。

4 行情波動範圍較小

每日指數波動幅度都很小,有時甚至一天只有幾個點的波動。小漲小跌是市場常態。個別股有不錯的行情,絕大多數股票維持小幅震盪的行情。

5 市場上對行情的判斷以看空為主

基本上這時任何人都知道股市有什麼利空了,也都非常清楚股市為什麼漲不起來。媒體上的主流觀點是讓投資者保持謹慎。這時市場有一種非常悲觀的觀點:即認為股市還要再大跌幾百點後才能成底。記得當時長城證券的研究所長和某著名股評家到我們營業部來講課,他們的觀點就是股市還要繼續大跌。。。不久股市就開如大漲,開始了一輪大牛市。

總之,A股歷史上見底的特點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持續很長時間的行情低迷,然後出臺的利好政策給人們以不見效果的感覺,表現為行情繼續下跌。但是幾個月以後股市就形成了底部,在也沒有實質性的下跌了。最後行情啟動開始了新一輪牛市。

所以判斷底部的最關鍵點只有二點:

A 行情低迷已久

B 利好出臺

在這種情況下行情一般也會表現為反彈後的下跌或直接下跌,但是這已是在底部區域了。此時應越跌越買,中長期的好買點就在眼前。

我在股市20多年,每次的行情底部都是如此展開的。現在舉一個九次“新股暫停”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到每次的利好區域下方都是一個行情大底部

注:利好有很多種,比如降低印花稅、調低證券佣金比例、股權分置改革等。每次的利好出臺看似都只能在短期起到穩定行情作用,但是這些利好的實質作用是長期的,是需要慢慢發揮作用的。在幾個月或幾年以後就可以知道那裡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大底部。

現在的市場行情當然是底部區域,股民們需要的只是耐心。如果選不好股票,可以買指數基金買入,越跌越買,耐心等待就是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點贊會提高我的問答排名,您的點贊是我的寫作動力,希望多多點贊哦!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孟可的思想空間


真正炒股的人,首先要明白錢從哪來,股市本質是賭場。股市本身沒有錢,就像牌桌有錢嗎?錢都在對手和自已口袋裡!其次不要貪,不要認為自已有多大本事,那些國家隊,機構,大股東它們的功夫很厲害,信息通天,還有內奸,老千讓你防不勝防!再次放好心態。我們小散有的是時間,每天瞄一下即可,我不管你什麼技術分析,國家政策,國際風雲,內部資料,大師導師等,掉下來了,橫盤了,又掉了,實在下不去了,莊家慌了,你也就可弄點了!上週成都路橋接連板,我就弄個北新路橋,不一樣板板,三年煙錢到手了!出來休息看看多好,從15年以來,新手真別亂動手,我炒股這真賺了,不知是水平高還是運氣好,今天大跌,我居然是紅板,沒漲停但也有幾個點,準備又弄點菸錢,不多說了,開心就好,炒股順帶,別聽所謂大師導師的,別人問我要票,我也絕不保留,但概不負責,賺了是你有緣,打賞包煙我會笑納,牌子不重要!賠了我不知道什麼滋味,反正那是很久以前的記憶了,開心生活最好,別太認真


用戶4184106114


歷史A股真正大底有三次,分別發生在2005年6月998點;2008年股災後低點1664點和在2013年6月1846點三次歷史大底;

從歷史三次大底時候主要特徵有:政策釋放利好,資金面緊缺,人氣不足,技術面超跌,大盤市盈率在15倍左右,便宜股和破淨股很多、有場外資金入場等等的特徵出現才是歷史大底。

(1)政策釋放利好

股市要見大底肯定會得到政策利好消息的刺激,刺激股市走強,引導資金迴流股市;出臺一些比如降息、放鬆股市槓槓,降低外資資金入市門檻,釋放企業紅利等等的消息,來刺激提振股市止跌走強。

(2)資金面緊缺

股市底部都是跌出來的,股市真正到底的時候都是經過前期大幅殺跌,股市資金已經該出局的出局,不敢進場操作的就選擇觀望;所以底部真正主動交易買賣的資金很少,交易量很低迷,漲跌都是難,這也是歷史見底的特徵之一。

(3)人氣不足

往往股票歷史大底的時候同樣經過前期大幅殺跌,完全沒有賺錢效應,跌的股民們懷疑人生,對子股市已經失去咯信心;被套的套死,不敢操作的就不操作,不進場的股民就等待,股市人氣不足;這也是股市見底特徵之一。


(4)技術面超跌

歷史大底一般都是發生在股災後探底成功後的低點,前期空頭持續殺跌;把股市泡沫擠破,股票大幅度殺跌後得到充分釋放,才有可能得到歷史大底,每次底部都是靠跌出來的,而不是漲出來的底!

(5)大盤市盈率在10_15倍左右

歷史大底關注上證指數的市盈率也是具備參考價值,A股經過前期三次歷史大底時候的市盈率在10—15倍;如果等上證指數什麼時候市盈率達到這個數值時候附近就是大底區域。

(6)便宜股和破淨股快速增多

便宜股一般都是定義在3元以上的股票快速增多,破淨股也一樣快速增多,證明市場已經跌的差不多了,證明大部分股票已經跌的無法在跌了。所以便宜股和破淨股的快速增加也是見底特徵。


(7)有場外資金入股市

場外資金也就是那些觀望資金,已經認可了股市點位他們大手筆的資金低吸股票;比如外資資金,國家隊增持,大股東增持,發佈員工股等等資金不斷地流入股市抄底。

股市大底雖然每次特徵都有所區別,但是以往的歷史特徵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現在這些特徵基本在當前股市也體現到了,所以A股第四次大底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