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廣安鄰水縣:鄰渝“相戀”更“甜蜜”

圍繞“暢出口、聯路網、上等級”,鄰水加快融入重慶交通網絡“一體化”建設——

鄰渝“相戀”更“甜蜜”

6月1日,位於鄰水縣高灘鎮的省道208線鄰水高灘至九龍段施工現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到處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該項工程是鄰水縣推進與重慶市路網互聯互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鄰水縣立足川渝合作示範區,做深做實重慶文章,圍繞“暢出口、聯路網、上等級”目標,積極爭取融入重慶公路、航空、城際軌道交通網絡“一體化”建設,鄰渝合作之路不斷拓寬,推動了縣域經濟大發展。

基礎共建 打造川東渝北交通樞紐

作為“川東門戶”的鄰水縣,位於川渝經濟圈接合部、渝廣達經濟帶核心腹地,與重慶市渝北區、長壽區和墊江縣接壤,是四川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地緣、交通、資源優勢明顯。

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讓鄰水縣被譽為川渝合作的“橋頭堡”。深度融入重慶,交通必須先行。然而,鄰水境內因“三山兩槽”的嶺谷地貌,既無鐵路,又無水路,更談不上航空,公路是全縣較為便捷的交通方式。

5月30日,記者在省道202線鄰水豐禾至長灘段施工現場看到,施工隊伍正搶抓有利天氣,分點作業,加快施工進度。與此同時,包茂高速鄰水城北互通(北出口)及連接線、國道350線墊江段、國道210線高灘鎮至茨竹鎮截彎取直等重點工程正在抓緊建設中。

做好鄰渝道路建設文章,成為該縣推進鄰渝合作的共識。近年來,為了加快融入重慶,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該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深做實重慶文章,精心編制高速“兩縱一橫”、幹線公路“四縱七橫”骨架建設規劃,先後制定以“問道2015”“築路2016”“暢通2017”“脫貧2018”等為重點的“項目年”,不斷打通對外聯繫的“主動脈”,建立起互聯互通的川東、渝北重要交通樞紐。

目前,滬蓉高速公路和達渝高速公路在鄰水縣城南呈“十”字交叉,國道210和鄰墊跨省公路在縣城交匯,6條出川入渝聯網公路已建成4條。縣城西出口、南出口及連接線建成通車,鄰渝快速通道高灘園區段3.7公里道路建設、國道210大修工程、國道350石滓至重慶段改造均已全面完工,鄰水對接重慶能力不斷增強。

翻開鄰水交通規劃圖,鄰水“聯姻”重慶的熱度不減。據鄰水縣交運局局長何軍介紹,鄰水連接重慶幹線規劃為“三縱四橫”道路骨架,以此為基礎,將加快構建內暢外聯、通江達海的交通運輸體系。

互聯互通 加速推進鄰渝“一體化”

6月1日,重慶市民曾德明駕車帶著一家人來鄰水縣“一日遊”。“早上從壇同下高速,在天意谷遊玩一上午,中午在農家樂吃飯,下午在銅鑼山的花海里徜徉,晚上還去縣城仿古街遊古建築、品美食。”曾德明說,

盡情遊玩後,當天不用住宿,晚上直接駕車上高速路,1個多小時就到家,快捷又方便。

曾德明的“一日遊”如此愉快,得益於鄰水與重慶交通的便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突破鄰渝地域限制,實現了鄰水與重慶的工作、生活、旅遊、消費“同城化”。

對外交通環境的大改善,鄰水的集聚和輻射功能也更加強勁,外商和遊客紛至沓來。拓普、江華恩一、洲實科技等企業紛紛入駐園區;新世紀百貨、龍騰新世紀商家等落戶鄰水;天意谷、五華山等景區節假日的重慶遊客絡繹不絕……鄰水正成為重慶的“後花園”,70%以上的工業企業、80%以上的遊客都來自重慶。

便捷的交通,不僅僅吸引重慶居民、企業、商家前來鄰水,同時也加速了鄰水“走出去”的步伐。

近日,該縣黎家鄉文唏果蔬專業合作社的村民,正忙著將新採摘的蔬菜打包、裝車。“這些四季豆、黃瓜、茄子等蔬菜都是訂單式生產,只需按時發往重慶各大農貿市場。”該合作社負責人黃文建對記者說。

運往重慶市場的蔬菜只是鄰水銷往重慶農產品中的一部分。近年來,鄰水縣依託重慶消費大市場,圍繞優質臍橙、蔬菜、生豬、林業、糧油五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建設重慶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鄰水縣多個臍橙、蔬菜基地成為重慶直採直供點,“鄰水產”農副產品在重慶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外銷農產品60%以上通過“綠色通道”進入重慶大市場。依靠越來越完善的交通體系,推動農超對接,鄰水真正成為重慶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同時,鄰水縣搶抓川渝合作、渝廣共建等重大機遇,大做重慶文章,面向重慶、配套重慶,承接重慶產業轉移,實現兩地產業、經濟互補發展、錯位發展。目前,拓普汽配、賽特製冷等一大批企業作為重慶北京現代、長安福特等汽車製造企業的一級供應商。據瞭解,全縣園區企業80%的產品為重慶配套。

何軍介紹,目前,每天往返鄰渝的班車有150餘班次、人流量超過5000人次、物流量達1.5萬餘噸,鄰水縣常年有10餘萬人在渝經商、創業,鄰渝“一體化”的經濟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來源:廣安日報 鄰水記者站 劉偉 本報記者 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